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二十一章 吏治(三) 文 / 舒嘯

    第二十一章吏治(三)

    開展整風運動,不但范平聞所未聞,就是各部部長們,都是大眼瞪小眼,實在摸不清楚皇帝陛下腦瓜子裡裝的是什麼,昨天來個司法獨立,今天又要來個整風運動,他們委實地頭暈腦漲了陛下哪來那麼多的新名詞?

    項羽一看座中諸人傻眼看著自己的樣子,只覺得好笑,忙解釋道:「這本不是複雜之事,朕要將司法衙門主事官吏單獨列開,與朝政大臣分列,亦不得相互轉換,其陞遷只在司法衙門內進行,此舉將使司法衙門主事審理案件之時,並不顧及權貴顏面,秉公執法。」

    「臣冒昧,」突然有人應道,「陛下之意,欲使天下以法為正,但臣恐陛下此舉將導致朝廷冗員,朝廷將另外支付大筆俸祿,空耗國庫。」

    項羽循聲望去,原來是新近擔任范平副手的賈通,於是笑道:「賈丞相多慮了,朝廷雖然多支付俸祿,但因此而致朝野清明,卻是利大於弊之事,百姓安居樂業,朝廷收支自然大漲,何愁解決不了區區司法衙門官吏之俸祿?」

    「司法衙門之事,臣等久聽陛下說道,已是明瞭於胸,只是這『整風』,如何整,還望陛下明示臣下。」范平接過話來,道。

    項羽一琢磨,這丫的還真是不好整,國家這麼大,信息傳達得又是這麼慢,該如何弄,自己還真沒好好去想,但是有一條卻是很明顯的,那就是要告訴官吏們,要為人民服務,別把自己當做父母官,要把黎民百姓當做父母。用這樣的心態去辦事,百姓哪有不滿意的?

    「這樣吧,先從長安開始,訓示大小官員人等,要以民為父母,為百姓造福。」項羽想試驗也得有個試驗田,就拿天子腳下長安城來做個試點吧,如果效果斐然。那就再推廣全國,如果不行,再加以改良推廣,以免改革失敗,徒損財力人力。換句話說,以後的長安城,可以被稱做政治特區了。

    「陛下,自古民以官為父母。豈有百姓以民為父母之說?如此乾坤顛倒,豈不有失綱常。」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說道。

    項羽舉頭一看,原來是主管官吏部的陳仁,此人為關中大儒,項羽也是聽說過這人地文名德行。因此邀請他出山相助自己,加上這人自詡清正廉潔,因此就讓他處理官吏部的事務。陳仁在任期間,倒也是盡心盡力。整治了一些貪官污吏,在朝野也是享有美譽。

    儒生的這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的確對鞏固帝王的位置有極其大的幫助,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使帝國基業真的能夠達到萬世不跨,因此要以儒家學說加上後世地民主思想,來加強統治,這樣才能做到有備無患。

    「原來是陳大人,」項羽輕輕一笑,道。「陳大人有所不知,官吏人等,所受俸祿,為誰所賜?」

    陳仁想都不想,立即回道:「自然為陛下所賜,臣等官吏,食陛下俸祿,當忠陛下之事。」

    「陳大人差矣。」項羽笑著搖搖頭。道,「朕又不事農桑。何來五穀錢糧?天下官吏所食之俸祿,無一不是黎民百姓所造就,諸侯皇帝做住之所,無一不是百姓所建,如此說來,帝王將相若無百姓,何來尊貴一說?」

    「陛下,只是君臣父子之位,豈可顛倒?」陳仁所知道的就是儒家的那些觀念,哪裡有項羽這麼先進的理念,因此聽得是一頭霧水,甚至覺德陛下今日說所,簡直是荒謬不通,與聖人所教的截然相反,倘若百姓為父母,君王將相為子女,那皇帝何來尊嚴?官吏何以治馭其下小民?小民是無論如何也不可以爬到官吏,甚至帝王頭上來的。

    「陳大人,你所說的自然有道理,但倘若不以此教化官吏人等,其怎肯為民造福?孟子曾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無有小民何來君王?朕所行之整風,並非要使乾坤扭轉,而是要使官吏人等,時刻以百姓為重,做人者必須相人,為官者卻不可像官!」項羽耐心地給這個老頑固講解道。

    陳仁一下子想不出對策來破解孟子的話,只得道:「臣愚鈍,望陛下見諒。」

    「譬如說,齊王家奴失手打死人一事,司法衙門何以不敢拿人,只因行兇者為齊王府之家奴,齊王位高權重,長安司法衙門主事位低權輕,自然不敢拿人,孰不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無論任何之人,一旦違法,必遭法責,否則,何以嚴國法之尊,百姓官吏人等,又何以尊國法而從之?」項羽正好拿韓信家奴地事說事。

    韓信聽了,卻慌了神,忙跪拜道:「臣啟奏陛下,臣回去之後已經查明,行兇者系與老者口角,一時失手,然國法雲,殺人者償命,韓信敢不遵從國法,今日來之前已命人將行兇者押解往司法衙門,請司法衙門對其定罪。」

    項羽笑道:「韓大元帥快快平身,朕豈有責怪你之意?朕的意思,只是要諸位以此為鑒,不可在有誤傷人命之事,倘若積成大患,暴秦之例,諸位都清楚得很。」

    「陛下愛民如子,臣等敬仰。」眾人又是眾口一詞地讚道。

    這古人似乎都商量好了,在某種情況下一起說什麼話,事前演練都不需要,一齊跪拜下來,磕頭山呼萬歲,然後竟是驚人的相同,說出同樣一句話來,這種默契程度,比巴西、阿根廷人踢足球時好要高深。

    邊關有報傳來,說在河西發現匈奴人的蹤跡,上郡軍區長官季布已經率領馬步軍六萬進行追剿,匈奴樓煩王慌忙向西逃竄,沿途少殺搶掠,使得三座城池被打破,死傷軍民無數。

    項羽還沒處理好吏治的工作,就又被匈奴人襲擾地戰報弄得怒不可遏,平生最討厭的除了貪官污吏之外,就是有外族在邊境或是入境來騷擾,這些野蠻種族,只會燒殺搶掠,又不敢真是與朝廷大軍來個一對一,真是像狡猾的狐狸一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讓人頭疼不已。不過在全民皆兵的情況下,加上樓煩王地部眾已經搶掠得不少了,他們正準備再跨過長城,回到茫茫的大草原上去。

    長安軍區被調集了五萬人馬,由韓信率領著開拔向了河西,準備堵住匈奴人西去的路線,與季布一道,將其消滅在大楚境內。項羽還發了一道嚴旨,抓住樓煩王,要千刀萬剮,然後在將屍體送回匈奴,讓匈奴人看看,與中原大國對抗,就是這般下場。

    對於野蠻人,或是不講道理的民族,不用跟他們客氣,跟他們將仁義道德,簡直就是對牛彈琴,不趁國力尚可的情況下給予其狠狠痛擊,打得他聽到中原二字就喪膽寒心,否則他元氣一旦恢復,又將蠢蠢欲動。

    韓信率大軍出發了兩天,長安卻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帝不見了。

    由於朝會改成半月一次,因此也沒人懷疑皇帝不見了。皇后虞姬兩天沒有見到項羽,一開始還以為他在某個妃子那裡留宿,忽又想起,項羽每日要來看望皇子,這兩日卻沒來,因此著了急,再一打聽,整個皇宮中就沒他的消息。虞姬情知不好,趕忙喚人告之范平,范平這才知道,皇帝真的不見了。

    范平倒是老道,皇帝陛下將內閣建成,就算陛下不在,朝廷也會繼續運作下去,倒不會耽誤國事。只是皇帝不留隻字片語,就默然失蹤,讓他們好一陣急。但秘密搜尋了兩天,還是不見蹤影。范平下令不必搜查了陛下一定有事出去,如今朝中大肆搜查,倒讓人起了疑心,反為不妙。

    項羽這時正在季布軍中,此番秘密出來,項羽只帶了項勝一人,扮作主僕,一路打聽著季布的軍馬所在,結果直闖大營。守衛大營營門地士兵並不買帳,將兩人訓斥一通,但項羽兩人死賴著不走,驚動了季布,季布一見,慌忙要下拜,項羽連忙用眼神示意他不要洩露出秘密來。季布這才對士卒們道:「這兩位是本帥的朋友,今日前來相助本帥以破胡人。」

    糊弄過士兵,項羽等人才被迎入大帳。等進了大帳,季布喝退左右人等,趕忙拜倒,口稱道:「臣漢中侯、上郡軍區長官、元帥季布,見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吧。」項羽往主帥位置上一座,道。

    季布直了起身,訕訕地問道:「不知陛下突臨臣營,有何旨意示下?」

    項羽笑了笑,道:「營帳之內,都是自己人,不必那麼虛禮,朕若有旨意示下,還需親自跑一趟嗎?只是朕久不在軍中,渾身難受,恰好匈奴賊人又膽敢來冒犯,朕正要痛痛快快地大幹一場。」

    「那朝中知曉陛下在臣這裡嗎?」季布問道。

    項羽呵呵一笑:「你想想看,若是被那幫老臣們知曉,朕還出得了長安嗎?」

    季布突然正色道:「陛下貿然前來臣軍中,而此地正有胡人騷擾,臣恐陛下稍有不測,誤家國大事,故臣斗膽,派一枝人馬護送,請陛下速速回京,不可耽擱時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