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霸王新傳

第六卷 大楚長歌開創盛世 第三十章 龍困(九) 文 / 舒嘯

    第三十章龍困(九)

    老上大單于面色頓時一變,衝著來人怒道:「何事如此驚慌,快快道來,所謂何事?」

    來人跪拜道:「啟稟大單于及各位頭領,小人乃是阿巴魯頭領麾下騎兵百戶長,昨日楚軍襲擊紫玉關,阿巴魯頭領被楚軍所殺,如今紫玉關已為楚人所得,小人冒死敢來,特稟報於大單于麾下。」

    「什麼?」老上大單于如同遭受了晴天不個霹靂,兩隻眼睛都迷茫開來,但他隨即清醒過來,一把揪住來人,嘶吼道,「楚人奪了紫玉關——我大軍回草原唯一通道?」

    這樣一說,匈奴軍中不少貴族也才明白過來,難怪昨晚應該運送到的糧草輜重卻沒有及時到達,當時營中糧草尚夠吃上兩三晚,因此也就沒人去追究,以為是路上出現了些什麼問題。沒想到竟是被楚軍襲破了紫玉關,搶奪走了糧草輜重。

    當初,老上大單于命令一些本領高強的軍士化裝成匈奴商販,從而順利混進紫玉關。大楚與匈奴雖然敵對,但是彼此之間還是互通貿易,經常有匈奴人帶著牛羊到大楚來換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布帛,因此這些冒充平民的匈奴武士得以潛伏進來。

    待到天黑之時,摸進哨所,將烽火台的守軍殺死,又打開關門,讓匈奴大軍順利殺了進來,將駐紮在這裡的守軍來了個全鍋端。原本紫玉關屬於上郡軍區管轄,但是由於匈奴樓煩王此時從西面殺進長城,整個帝國的軍事重心都瞄向了樓煩王這一支匈奴部隊,季布也因此忙於調兵遣將應付堵塞圍追,所以竟沒有留意到紫玉關的失守。

    紫玉關也算是老上單于從大楚境內通往匈奴境內的唯一順暢的通道,如今乍聞紫玉關失守,一下子竟驚呆在原地,頭腦中一片混沌,一切可預知和一切不可預知的後果,猶如閃電一般在老上大單于的頭腦中匆匆地過了一遍,卻一個都沒能看仔細。

    「大單于,大單于。」旁邊有人看出了不對勁,忙搖搖老上大單于。

    老上大單于這才醒悟過來,跺著腳歎息道:「不想竟被楚人襲了退路,這可如何是好?阿巴魯呢,叫他來見我。」

    左右面面相覷,方才來人已經報說阿巴魯戰死,這麼大單于竟忘記了,這才多長時間?

    「回大單于的話,阿巴魯頭領奮勇作戰,不幸為楚軍所殺。」來人再將這一消息說了一遍,當然,阿巴魯作為他的頭領,人也已經死了,替他說幾句好話,也是人之常情。

    旁邊有人立即道:「大單于不必擔憂,楚軍新近襲了紫玉關,定然尚未安穩,若此時大單于能夠率精兵殺將過去,再奪下關隘,並非沒有可能。」

    立刻就有人反駁道:「楚軍既已襲取紫玉關,豈有不做準備的道理?我想紫玉關現在應當是重兵雲集,沒準還佈置下了埋伏,就等我大軍殺去,好來個兩面夾擊,置我軍於死地。」

    「不盡然,楚軍唯有上郡兵馬知曉我大軍在此,故不惜繞道百餘里,而至紫玉關下,我以為,其餘楚軍未必知情,大單于不妨奮力將此處楚軍盡滅,再轉戰別關,長城之長,關隘處處都有,大單于可從別處出關,而回大漠。」一個面皮比較白淨的人說道。

    「胡說,我們費力將此處楚軍悉數盡滅,得費多少周章?所謂兵貴神速,我大軍拖延一分,便多一刻危險,大單于,我大軍不妨立即轉移,去襲紫玉關以西一百餘里之鐵陵關,紫玉關若有重兵把守,難不成鐵陵關也會有重兵,大楚哪裡來那麼多的重兵。」

    一下子匈奴大本營中是眾說紛紜,老上大單于也聽得腦袋都要爆炸了,手按住刀柄,惡狠狠地高叫道:「都給我閉上嘴巴!來人,吹起號角,命眾軍向北營靠攏,不得延誤。」

    軍令傳達下去,淒厲的號角聲再度響起,不過這次更加綿長,似乎吹號角之人已是使足了勁頭,一口氣憋了老長一段時間,才吹得這麼長遠。號角聲一段接一段地,由南向北逐漸移動過去。正在奮力撕殺的匈奴騎兵一聽到這樣的號角聲,都猶豫地停住搏鬥。

    又過了片刻,終於匈奴人相信了,這的確是大單于本人所親自下達的撤軍令,而且號角聲連綿不斷,似乎預示著一個不祥的徵兆。不過對於紫玉關失守這樣的重大軍情,老上大單于及匈奴貴族們是不會張榜貼告的——這可是重大事件——一旦軍心因此而受到挫折,那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

    正在死命拚殺的項羽等人也聽到了號角聲,但他們都聽不明白這號角聲意味著什麼,或者代表什麼樣的一個軍令——匈奴人古代時候就懂得在戰場上運用密碼。

    但他們驚喜地發現,原本像豹子一樣衝殺過來的匈奴勇士這會兒倒逐漸脫離了戰局,尚在戰局之外的,乾脆就不再向前衝了,而是撥馬向著北邊大營馳去。

    老上大單于在一幫匈奴貴族的簇擁下,也向著北大營而去,北大營距離紫玉關最為接近,一旦老上單于決定完畢,就可以直接揮師撲向長城的某個關卡,從而脫離險境。

    「季布,這是怎麼回事?」項羽也糊塗了,眼看著匈奴人就要將自己包圍,進而圍殲全部兵馬,但就在這樣的最關鍵的時刻,匈奴人竟然能夠忍受煮熟的鴨子從嘴邊飛走。

    季布也不清楚這其中原由,不過他也沒心思去想那些問題,匈奴大軍撤走,他求之不得,誰願意被人圍困住?不過事有蹊蹺,沒準是自己人大兵來救援,匈奴人的斥候知道了消息,因此顧不上一口吃掉自己,從而落荒而逃。倘若是這樣的話,不妨順勢掩殺,更能大破敵軍。

    聽了季布的建議,項羽點點頭,道:「匈奴人絕對不可能在占竣優勢的情況下放掉咱們,此次突然向北集結,組織大規模的後撤,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也一定無心戀戰,咱們順勢追殺一陣,自然所獲頗多。」

    見皇帝陛下也贊同自己的主張,季布立刻傳令下去,大軍掉頭向北,去追擊原本追擊自己的匈奴騎兵。匈奴人這時候哪裡顧得上回身迎戰,一股腦兒地衝向北邊。

    追殺了一陣,斬得匈奴騎兵近萬,所獲馬匹數千,在危難之際,倒是反敗為勝,更讓季布一眾人等欣喜不已。換了在平時,大家一定齊聲高呼:全賴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敵人才落荒而逃。只是除了季布之外,再無人知道項羽就在軍中。

    但是項羽卻很清楚,這一次的突圍的確有些冒險,倘若匈奴人不主動撤走,就算自己能逃逸出去,恐怕也會損失慘重,以後再想重建上郡軍區的騎兵隊伍,就比較困難了。

    匈奴人既已撤走,就得趁這個機會與彭凱的步軍取得聯繫,項羽甚至做好了接見彭凱的準備,要好好誇獎表揚一下這個彭越的弟弟,倘若換了一般的將領,只知道猛打猛衝,一定會落入匈奴人騎兵的包圍,如果真的那樣的話,整個上郡軍區就全完了。

    季布忙派出一人去聯繫彭凱的步軍,其餘的騎兵則駐紮在匈奴的大營中整頓休息,撕殺了大半夜,將士們都有些疲憊了,順便在匈奴軍中找到了些食物,經過檢測,都是沒有毒的——事起倉促,匈奴人就算想下毒也來不及。

    休息了會兒,天也濛濛亮了,東方露出魚肚白,一輪鮮艷的紅日從地平線上愉悅地跳了出來,一臉笑意地看著地面上的鮮血與屍體,還有被鮮血澆灌著的野草與野花。

    從彭凱的軍營中卻傳來了一個令季布與項羽都大吃一驚的消息——彭凱將軍帶著大軍已經出發,只留下一支小股部隊佯做主力,其實大軍早就向西北邊陲繞去。據留守的將軍交代,彭凱是想繞過長城,尋找到匈奴人突破口,從而將其堵上,截住匈奴人的去路。

    項羽恍然大悟,笑著對季布道:「看來,匈奴人佔盡優勢使卻驚慌北撤,一定是得到了彭凱將軍的行蹤,而且我估計,彭凱將軍一定已經得了匈奴人的入關口。」

    季布也點點頭,道:「彭凱將軍一出奇兵,匈奴人就驚慌失措了。」

    「不過,彭凱立下奇功,回頭要重重賞賜。」項羽大笑道。

    季布忽又道:「匈奴人得知彭凱奪了關卡,一定瘋狂北攻,企圖再破長城而回歸草原大漠,季布以為,當殲滅匈奴人於境內,以警其餘各部,使其不敢再窺視我大楚。」

    項羽剛想回話,就聽外面有人叫道:「啟稟元帥,有重要軍情稟報。」

    季布說道:「進來說話。」

    大帳的簾幕挑開,進來一人,跪拜道:「元帥,小人等將生擒的匈奴兵士逐一拷問,竟得到一個重要消息——匈奴老上大單于,就在此軍之中。」

    「什麼?」項羽也一驚,難怪這支入侵的匈奴軍隊竟會有這麼多,原來竟是老上大單于親自來了,這可是一條又大又肥的魚,倘若與匈奴兩次作戰,都斬殺其最高首領,以後的匈奴人,還敢再入中原劫掠嗎?

    季布也是大驚又大喜,剛想下令,卻又聽一人稟報道:「啟稟元帥,東面有大軍殺來,正不知有多少兵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