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科技崛起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零三章:大興安嶺!大興安嶺! 文 / 紫雨涵

.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被破壞得越來越厲害,從黃河的清澈程度就可以看出不少,以前叫黃河還有水清的時候,現在叫黃河那真的是黃色的河。經濟發展帶來的第二個直接改變便是人們的經濟思想被搞活,要麼想著走穴撈外快,要麼想著如何增加灰色收入,總之有責任心的人的比例在不斷的減少。

    張國棟這一個多月完全是在忙碌中度過的,沒有一天休息過,幸虧他的體制比較變態,精神更是變態,不然就是鐵人都要被累趴下。

    5月8號,國務院雷霆出擊,發佈《加強生產資料價格管理,制止亂漲價、亂收費的若干規定》,嚴厲大家雙軌制中囤積貨物,乘機漲價發橫財的傢伙,一批曾經風光無比的官宦子弟被狠狠打擊,有的甚至直接破產,這也直接催生了大批貪官,畢竟中國人的傳統裡面子女是很重要的,現在兒子破產了,做老子的不撈一點給兒子,兒子怎麼維持奢侈的生活?

    5月25日至30日,國家計委在湖北咸寧召開全國農業計劃工作會議,會議提出今後我國的基本建設要考慮農業的承受能力,逐步增加對農業的投資,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擴大化肥等支農工業的生產能力,興辦農村工業,拓寬農村勞動力的就業門路。很顯然,張國棟的化肥廠成了第一批被政策照顧的企業。

    時間快進入到六月,北京的天已經非常炎熱了,用後來的人的話說,70年代到80年代的夏天格外熱,不過張國棟想應該是後世享受夠了空調吹風機,再去回首那段歲月才會覺得特別熱的吧。不過眼下的張國棟那是再沒有這樣的想法了,天,真的很熱,真***熱。

    可是相比於這炎熱的心情,張國棟更加痛恨的是那位不負責任的工人,大興安嶺林區的火已經快燃燒了一個月了,相當於蘇格蘭大小的森林被波及了,中國境內已經有超過1800萬英畝的森林,還得加上蘇聯境內的1200萬英畝森林被大火施虐。

    人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明知一件事情的發生卻無力去阻止,張國棟派了人去大興安嶺,可是他不知道那位工人叫什麼,也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只知道這場被稱為新中國建立以來最為嚴重的火災使得大興安嶺的森林覆蓋率從76%猛降到61.5%。好吧,就算時候追究責任人,就算林業部部長、副部長一起辭職,可是這又能改變什麼呢,能改變大片森林被損毀麼?面對兩百多人死亡,兩百多人受傷,5萬多人無家可歸的結果,張國棟的臉變得蒼白,他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無力感,這樣的事情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穿越能解決問題的。

    張國棟沒有多做什麼,捐了800萬,以及從日本買來了大量的帳篷,他所能做的便只有這些了,可是這些面對逝去的生命,真的有用麼?

    小魔女這幾天見到張國棟,張國棟都是一副飄過的樣子,臉色有點白,她也不知道怎麼開導張國棟好,畢竟這種事情只有他自個兒走出心裡誤區才好,不然以後遇到相同的事情豈不是每次都要來一次?不過她也深深的為自己的男朋友表示驕傲,畢竟張國棟竟然為了一次災難而如此擔憂,這不是心懷人民是什麼。

    哎,直接經濟損失過5億,不知道中國又要賣多少資源才能湊夠這5億呢?

    這場意外的大火帶來了林業系統內部的大地震,這也是中國那時候官僚氣息的一種間接的反應,如果不是後來的鄧老力挽狂瀾,不知道黨這座大廈是不是會傾倒,這也間接的導致了5月23日,****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做出的關於調整幹部分佈結構的決定。

    再大地痛苦也抵不過時間地沖刷。國內雖然各界還在為災區捐款捐物。可那種悲傷地氣氛已經漸漸消失了。張國棟地心也平靜了下來。他只是在暗暗地下決定。一定要漸漸發揮自己地作用。使中國向更健康地道路發展。

    進入六月。首先一則利好消息從剛剛完成建廠地三一重工傳來。梁穩根不愧為後世帶領三一重工創立國內重工標牌地企業人。在經過張國棟地提點後梁穩根兩個人在和貴州地甕安磷礦合作後已經生產出第一批磷肥。磷肥含磷量達到並超過了國家標準。被湖南省政府認定為優質產品。並優先向湖南和貴州兩省供應。

    由於三一重工符合國務院最新地農民扶持計劃。所以三一重工也被扶持了一把。原本三一重工免掉兩年稅收地基礎上再免掉一年。

    1987年六月一日。世界兒童節。中國地上千萬兒童也在歡呼著節日。雖然他們不曾收到禮物。但是他們獲得了一天地假期。兒童節這天張國棟去看望了北京福地孤兒院地小朋友。看著場中正和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地蓉蓉。連日來地鬱悶終於丟開了心頭。

    收起心中感慨地張國棟很快又以飽滿地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當然。目前最主要地工作便是專利委員會地成立工作了。自從鄧老地特旨下來後張國棟要人地工作已經迅速了許多。很多無故推脫地借口都被急於巴結上司地工作人員給丟開了。張國棟目前聯繫到了專利局地領導。他們答應為委員會申請專利開辦綠色通道。中科院周院長已經答應配合了。社科院地經濟專家和金融專家也有幾個答應加入這個委員會。各個省中已經有17個省表示願意派出一個代表加入該委員會。唯一讓張國棟覺得奇怪地便是科技部地態度了。按道理說科技部應該會對張國棟地委員會表示大力支持。可是他們沒有太大地行動。而僅僅是答應了幾個專家。但是他們主抓地一些研究所卻沒有絲毫動靜。這由不得張國棟不奇怪。

    張國棟問鄧阿姨。鄧阿姨笑容中多少有些無奈。她竟然也做不了主。畢竟如果一切按照規矩來辦地話。科技部是有權拒絕加入進去地。而現在看來是一些不為人知地因素夾雜在其中了。不過也不是絲毫沒有收穫。至少張國棟知道了要過科技部這關需要找萬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