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科技崛起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章:中央一號文件 文 / 紫雨涵

.    年會開完的這天,張國棟得知了一個讓他非常興奮的消息,**中央在1月1號的中央1號文件中時隔多年竟然再次聚焦三農問題,以往提到的僅僅是農業一個問題已經被擴展,農民、農業、農村,體現了中央也開始有了以人為本的精神。

    其實三農作為一個正式的概念歷史上本是1996年由經濟學家溫鐵軍正式提出來的,而現在竟然是由胡書記提出的,那次和胡書記談話後他就一直琢磨著張國棟說的農業、農民、農村的概念,越想他就發覺張國棟用的這個詞兒是真好,最後甚至覺得這個詞完全就是神來之筆。中國是個典型的農民多,城市人口少的國家,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但由於農村人口基數大,在中國接近11億人口時就高達8億農民,由於大躍進時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時期,農村學的蘇聯的模式,進行集體化運作,這就導致出工不出力現象極其嚴重,農民完全沒有積極性,每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人大有人在,特別是有的人由於肚子太餓,搞集體鬼的那就更多了,要知道中國的農民那個時候還基本上屬於不識字不明理的一類人,還是典型的小農意識,難道你能指望這樣的農民扯起社會主義的大旗,為了國家奉獻一切。扯淡,的確,有些人被教育成了堅定的**戰士,他們幫理不幫親,在紅衛兵到來之際堅決的與自己的父母劃清界限,可是歷史證明,這些人要麼是投機分子,要麼是被這個社會教育傻了的一幫人,而中國的絕大多數勞苦大眾都屬於先有小家再有大家的人,而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也應該是先有小家再有大家,然後社會主義理論老是教導大家先有大家再有小家,當然,在社會物質極其豐富的時候我們要成為堅定的社會主義者當然必須一切為了集體。一切為了國家,一切為了全人類,可要是自己都窮得要死,每天餓的前胸貼著後背,每天生活地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自己能好好或者,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能好好活著。你還會一門心思琢磨著先有大家再有小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可惜,當初的統治者由於經驗,再加上有個畸形的蘇聯在前面做榜樣,所以犯了一些唯心主義錯誤,導致中國地農村問題極其嚴重,集體將糧食上交給國家後,幾乎百分之百的村莊都養不活自己的農民。還好出了安徽,要說安徽也還有蠻多事情執牛耳的。比如那位殺盡天下功臣的朱元璋。比如後世那位殺伐果斷的胡書記,又比如農村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的提出。

    可以說正是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的產生給了中國所有農民一個養活自己的機會,中國地農民第一次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第一次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雖然最後還是要被收回地,但是至少在短時間內這土地完完全全屬於自己,從此以後自己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只要夠勤快,養活自己應該不是問題的。

    可惜中國的農民們高興得太早了,不說天災**,單單就是旱澇保收的問題就已經讓人非常痛苦了,更不用說人分英俊與醜陋。馬分高大與矮小,這土地也分肥沃與貧瘠不是,可能江南水鄉的大多數農民還能勉強養活自己,特別是在袁隆平先生弄出了雜交水稻之後,可是像貴州這種地方,那種在山間開梯田,山上種玉米的那種你能指望人家養活自己麼?即使在後世的21世紀,貴州省還有很多地方的農民養不活自己呢,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畢竟連美國這樣地超級大國都有窮人,何況被自秦以來歷經漢朝唐朝等的繁榮後,貴州一地的水土現狀實在讓人驚訝,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而且很多村民是住在深山裡面,連路都沒有一條,你讓領導人怎麼解決這種問題,即使我們的胡書記再怎麼強悍,在他還沒變成洪鈞之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畢竟人家三清道祖面對破碎掉的洪荒大地還需要洪鈞指點一番才能改天換地呢,所以這個窮字是這個年代的農民無法擺脫的現狀。而中國自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注重經濟的發展,或者說一直重視gdp地增長,但很少有注重農村的地方領導人甚至是中央高官,只要不餓死人,只要糧食的產品在增長,只要國家儲備糧計劃能順利完成,他們才沒有心思關注農村呢,畢竟一個城市的發展規劃問題就足以牽涉到所有人的神經了,更何況這中間還夾雜著官場上的勾心鬥角,人世間的愛恨情仇呢,好吧,即使這些都沒有,中國人還講究臉面呢,你要是一個省會城市搞不贏一個地級市那不相當沒有面子?要是你長江三角洲地區搞不贏傳統的東北老工業區豈不是讓這些領導人臉上無光?所以說大家都把眼光盯著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了,至於農民,好吧,你來城市找點髒亂差地活兒給幹幹,至於工資你討不討得到這自然不是領導人能關心地問題了,人家鄧老都說了要允許一部分先富起來,不拿這些農民工的血汗錢碼起來又怎麼會讓一個城市中湧現出典型呢,要是一個城市中沒有致富地典型,某些心懷不軌,或是已經看到了國外的繁華準備在國內撈上一筆然後以公費考察旅遊的名義跑到國外的某些官員哪來了歪門邪道的收入呢。所以大家都喜歡農民工,只要他們不討要工資,大家都承認他們為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至於你要討要工資,汗,殊不知有錢人一般喜歡養上一幫狗麼,夠平時不會凶神惡煞,當丟給它幾根骨頭的主任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狗就會跳起來呲牙咧嘴,甚至沖挑戰者咬上幾口,可惜狗不知道的是,有一天當他年到體衰,或是遇到某些意外的天災**小狗還沒長大的時候,或許它也會成為被咬的對象。

    在這種從中央到地方齊心合力發展經濟的狂熱的氣氛下,管你農村有多荒涼,管你農民的日子過得有多苦,管你農業是不是在指導下合理的穩步發展,三農問題早已經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淡出中央的視線了,雖然會議還是照樣召開,雖然政策還是照樣制定,不過所謂上有所喜,下有所好,所以整個社會對於三農的關注力度也是非常小的。但是這一切,隨著1988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三農問題的制定變得不一樣了。中央一號文件向來代表著國家這一年來的政策重心,現在既然政府的一號文件是三農,那麼下面的各個領導自然也是學習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將三農問題放在全年政府工作重心之上,堅決擁護中央政策,徹底重視農民、農業、農村的問題了,至於具體是真學還是浮在表明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你中紀委總不可能因為我不夠重視農民就把我給撤職了吧,那估計全中國還能有幾人當官?

    但是張國棟聽到這個問題卻格外的開心,這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估計今後幾年中央都會在三農問題上投入很大的關注度,這樣就能減少後世中國農民出現一畝地上全部收入加起來還不夠國家徵收加上地方徵收加上村幹部徵收的錢,想想那種情況有誰有信心種地?出現後世那種荒地連綿不斷的情況就不奇怪了。而且張國棟的三一重工也算是趕上了發展的好時機了,至於甕安的磷礦就更是這樣了,國家一重視農業問題,在農藥化肥上投入自然要增加,還有什麼比國家的錢更容易賺的呢,更何況這還能打開一個品牌以及造福千萬農民呢。而投給袁隆平的錢就更值了,只要他能在三系水稻上有所突破,對於一個已經成為世界首富的人這些錢有什麼了不起的呢,說不定袁大先生一高興提前弄出個畝產800斤甚至1000斤的雜交水稻,那中國人可就真不怕飢餓了。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上帝一發笑,人類就不妙,而現在這個中央一號文件一下來,全國各地各省市就開始召開會議學習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各個領導們的秘書也是摩肩擦踵,將一篇篇妙筆如花的文章送到各自領導那裡,大會小會上各領導也是出口成章,言必談一號文件精神,甚至有個別記憶力比較好的領導連文件的多少頁多少行都記得,這也著實讓一部分人汗顏。而各個農業大省農民大省也是磨拳擦腳準備大幹一場,當然這個時候能稱得上農民大省的估計除了北京上海不是以外其他的都得沾上邊吧。當然,各個**oss們是不會那麼幼稚的,要是農業搞得再好,可是經濟沒有太大的增長,甚至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你認為真會得到什麼獎勵?要知道現在的農產品價格可是非常賤的,指望農業上出成績那是太難了,所以還不如作死的發展經濟然後適當的給農民一點補償呢,反正估計中央只要求農民收入較去年有所增加就可以了,總不可能一步登天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