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科技崛起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八十五章:再次進京 文 / 紫雨涵

.    「好了,國棟,不用再送了,阿姨就先回去了,免得你胡叔叔等得著急,至於小峰和小梅就依你讓他們在這裡玩一下好了,到9月開學的時候我再來接他們。」劉阿姨看著已經送了很遠的張國棟說到,這是和張國棟交談後的第三天,這三天張國棟帶著劉阿姨參觀了整個龍騰最核心的幾個地方,當看到一台台充滿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氣息的儀器時,清華畢業的她也不得不感慨現在社會發展是越來越快了。

    「小峰還有小梅,你們一定要聽國棟哥哥的話,不許調皮,聽到沒?」兩個小傢伙第一次到深圳興奮極了,加上紫凝這個小玩伴還有張國棟也對他們很好,所以一時間倒也沒有離別的痛苦,聽到媽媽的話後腦袋點個不停。

    送走了劉阿姨,張國棟開始著手準備進京的事情了,這一次可以說是一次破冰之旅,只要經營得好完全可以打破前期tz黨們帶來的劣勢,雖然在張國棟的構思中北京並不是一定需要的一環,但是作為一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作為跨國公司雲集的地方,無論怎樣,放棄北京都不是一個高科技公司明智的選擇。

    這個時候的任正飛早已經成為了大忙人,不提各地前來洽談合作的各個廠長,單就是張國棟的那些合作夥伴的接待問題都有得他忙了,雖然這些大佬在他面前不至於擺譜,但起碼要給予別人必要的待遇,不然顯得龍騰太沒有擔待了。倒是以往每次有新產品發佈都要上竄下跳的史魚柱這次沒什麼事情幹,畢竟龍騰的芯片已經被譽為中國芯了,不需要過多的宣傳自然會有急於找新聞素材的媒體替龍騰宣傳。當然作為公司的副總,他倒也不至於過於清閒,起碼任正飛看到他到旁邊擠眉弄眼的沒好氣就讓他帶著香港的那些傢伙去逛深圳了。這倒地確是對他的懲罰,要知道香港的這些人除了懂粵語就是英語,會說普通話的實在不多。而我們的史魚柱先生可是來自於內地的,哪裡會說什麼普通話。語言不通對交流的雙方都是巨大的折磨。

    站在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中,張國棟望著街道上忙碌地芸芸眾生,突然有些感慨,這個時候已經是他乘飛機到北京後地第二天,為了便於召見他直接在長安街的賓館住了下來,然後通知了李部長一聲便開始等待了。想到去年離京時那群tz們的囂張張國棟又覺得好笑,不過是一群仗著家世好想打點秋風地孩子而已。不過張國棟也沒來由的生出一種警惕,要知道被譽為tz黨的核心地李少並沒有出馬。僅僅是下面的小弟就讓龍騰輸了一場。而作為其靈魂有多大的威力不用想都知道。終於。第三天,李部長帶著幾個一看就是中南海警衛的人來到了飯店,本來這種事情是屬於首長秘書的事情。不過能夠去見首長一面我們的李部長也甘心當起了小卒子。

    再次走進這個被譽為中國的核心的地方,張國棟地心情是複雜地。前世的他作為華人科學界地驕傲在這裡被接見,而現在的他作為一個大資本家被接見。這是兩種完全不同地感覺。張國棟當然不會簡單的認為憑藉著蓉蓉的男朋友就有資格走進這個地方,要知道到了dl這種層次的人怎麼可能還有簡簡單單的家庭情懷了,家國天下,天下為首啊。

    把張國棟引入一個小的會客室後,秘書同志就出去了,至於我們的李部長早就拋開張國棟去拍mp去了,所以目前這個不足2平米的小會客室就只剩下張國棟一個人。與其說是一個會客室不如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書房,書架上的書非常多。而且很多都是那種線裝版珍版。在書架上張國棟看到了一冊《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這一古代文化寶庫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明成祖時《永樂大典》的纂修,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一部規模宏大的類書,永樂帝當時未能毅然付之刊印,僅抄寫一部,存於皇宮深院中。嘉靖末年雖抄寫成副本,而正本卻杳如黃鶴,不知蹤跡。副本《永樂大典》清代收藏不善,續有遺失;近代更是被八國聯軍焚燬、劫掠。至今殘存的嘉靖副本由於其重要的文獻價值仍被學術界視為珍寶。據統計,現在嘉靖副本《永樂大典》在全球範圍尚存400餘冊,其中223冊存藏國內,國家圖書館館藏221冊。而這裡出現了一冊可見其難能可貴。

    《四庫全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此說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這是編纂《四庫全書》的社會基礎。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錄學著作。

    由於目前殘留的《永樂大典》不足原著的百分之四,但是對比韃子修的書張國棟更願意看漢人寫的歷史,那種被認為篡改的歷史已經引不起張國棟的興趣了,所以張國棟抽出了那冊《永樂大典》,反正也是打發時間。

    讀書使人明智。不知不覺張國棟已經沉浸在其中了。連後面來了人都沒有發現。由此可見。雖然天賦凜然。但如果沒有經過刻意地鍛煉。有些東西還是無法表現出來。就像張國棟。本身第六感非常強。如果能在戰場上磨練兩年。相信周圍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

    終於。感覺遲鈍地傢伙發現後面有人了。一回頭發現dl在微笑著看著他。雖然已經見過不少地國家領導人。前世也受到過小布什、布萊爾等政治強人或是日本酋長這種地位尊崇地人接待。但是這些和平時期成長起來地領導人和戎馬一生殺伐果斷地dl比起來。氣勢上就不只差了一點。要不然著名地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也不會在和dl談判後就差一點摔跤了。這是一種氣勢地壓迫。所以此時張國棟慌忙地將那冊珍貴地《永樂大典》放下。站了起來。「首長好。」

    dl眼中閃過一絲失望繼而是一點點感傷。儘管只是一個稱呼上地轉變。但是他知道這個孩子地心已經和自己有距離了。也是。在他最艱難地時期自己並沒有幫助他。使得他受了那麼多地委屈。那種不是一種層面上地戰鬥自己當年不是也體會到過麼。四人幫時期自己還不是被他們想捏就捏。第一次見張國棟時那聲很自然地d爺爺是多麼親切啊。

    「嗯。你來啦。坐。坐」很快調整了自己地心情。dl微笑著說到。

    張國棟也不謙虛。順勢坐下。然後仔細打量著這個中國人民地兒子。比起三年前見他似乎一下子老了很多。這個時候也沒有那種把白頭髮染黑地傳統。d地頭髮已經完全花白。臉上地皺紋也多了不少。這完全是替這個在探索中前進地國家操心地結果。其實內心裡張國棟從來沒有怪過這位老人。其實從他個人意願講。如果不是不到萬不得已他一點都不想讓dl幫忙。

    「蓉蓉還好吧?」dl地聲音有點疲憊。這一刻他倒不像是一個國家領導人。更多地是一個老人。

    「好,很好,謝謝d爺爺關心。」或許是察覺到了dl眼中那一閃而過的失望,或許是這一刻福臨心智,張國棟又用上了d爺爺這個稱呼。

    「好好好,你們好就好。」dl果然很高興。

    「不知道這次d爺爺叫我過來是為了?」雖然李部長已經透露了一點點,但是張國棟還是希望能早一點得到準確的消息,這種藏著掖著的感覺他可不喜歡。

    「不知道你對海南經濟特區有沒有什麼看法?」很快dl的氣勢又上來了,就像武林高手一樣用自己的氣勢牢牢壓著張國棟。

    「不知道d爺爺是想聽真話還是假話?」過了最初的不適應期,現在的張國棟已經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得很好了,所以面對d突然氣勢上的轉變,他只是微微一笑,來之前他就已經估計到d會問他這個問題,所以已經做了一些準備。現在自然是胸有成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