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科技崛起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章:光棍節的瘋狂 文 / 紫雨涵

.    搞定了楊家的張國棟格外高興,出來後在車上都是哼著小曲兒,可惜現在車載音樂還不是很發達,一個破收音機也就能收到那幾個台,現在應該很多地方的人都在一門心思的致富了吧,張國棟心想。

    11月在不知不覺中到來了,只是帶給人們的似乎不只是天氣的寒冷,帶給整個中國的劃分為了兩塊,普通老百姓和廣大工商業者特別是學生一顆心從冰冷開始變得火熱起來,而對於某些貪g來說,雖然早已經利用政府採購為自己的辦公環境和家裡都撞上了空調,可是高達20攝氏度的溫度依然抵擋不住內心深處泛起的冰涼。

    價格雙軌制被取消,價格雙軌制是指我國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過渡中的一種特殊的價格管理制度。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物資分配體制以行政區劃為界,以行政指令為手段,通過層層申請、層層分配,並在此基礎上有組織有限制地訂貨,價格完全由國家有關部門控制,結果是企業被管死,產品「多年一貫制」,物資和資金周轉緩慢,各種浪費嚴重。從1981年開始,國家允許在完成計劃的前提下企業自銷部分產品,其價格由市場決定。這樣就產生了國家指令性計劃的產品按國家規定價格統一調撥,企業自行銷售的產品的價格根據市場所決定的雙軌制。價格雙軌制具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實現中國價格模式轉換的一種很好的過渡形式。它開闢了在緊張經濟環境裡進行生產資料價格改革的道路,推動了價格形成機制的轉換,把市場機制逐步引入了國營大中型企業的生產與交換中,促進了主要工業生產資料生產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在經濟過熱,供求矛盾尖銳、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高低懸殊的時候,某些不法之徒。大搞權錢交易,鑽雙軌制價格地空子,時而將平價的商品轉為市場出售,時而又將市場的商品變為平價商品,通過這種「評轉議」或「議轉平」,從中漁利,大發其財,成為暴發戶。

    本來中央制定價格雙軌制的目的肯定是為了前者。希望能夠推動價格形成機制的轉換,使計劃經濟慢慢向市場經濟轉變。可是正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的當權者制定地政策往往都是宏觀方面的,比較合理地,很少出現所謂的三拍政策。可是所謂的各個地方的形勢不同,所以下面地大小官員在執行時就採取了較為複雜的機動的執行理論了,就像最低判三年,最高判十年,你關係打得牢,疏通得夠牛的話,那就是三年,絕不會多判一天。但如果你是由於站錯了隊進去的話。估計就是十年了。又比如罰款,法律規定的是500到5000。要真罰你5000,貌似你也無話可說吧。而現在就是這樣。自從價格雙軌制開始實行後,廣大的官二代就像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一樣。除開一門心思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被自己的老子或爺爺給限制得死死地,老老實實地從基層往上干地官員子女,剩下的大多數找到了下金蛋地母雞,而且這母雞還具有先天優勢。官二代們利用各自的關係網開始大顯神通,各種各樣地價格證被他們拿到手,他們進貨價格往往還不到普通商人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而出貨往往又賣地比普通商人貴上數倍甚至是數十倍,大鑽法律的漏洞,利用「合法」的手段大發其財,可以說,真是撐死的膽大的,餓死的膽小的,只有夠膽子,沒有不發財的可能。

    原本歷史上不知道價格雙軌制是什麼時候取消的,但是張國棟知道至少在89以前是沒有被取消的,而價格雙軌制的取消第一時間傳出來後,很多由官二代掌管的外貿公司便紛紛轉型,並不是他們就一定開不下去,而是習慣了那種十幾倍深圳上百倍的暴利,對於那種老老實實掙錢但是資產增長緩慢的方式已經不感興趣了。反正還有大把的機會等著他們。可就在他們的無限幻想中,又等來了一個讓他們絕望的消息。

    官員的直系親屬不允許經營指定的類型,官員本人不允許參與到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當中,雖然沒有一刀死,不像後世,所謂的官員的直系親屬不允許經商,但是往往官員的親屬的確也沒有直接經商,而是改頭換面,用一種世人皆知的方式,比如掛名在其他人下實際上公司還是屬於他們的方法在市場上呼風喚雨。中央這次也不知道是考慮到了這點還是怎麼的,可以經商,但是諸如外貿,金融,礦產等極容易形成官商勾結,市場欺壓的產業不允許他們涉及,一旦被查處必然嚴厲處罰,文件上的口吻之嚴厲是前所未有的,即使一項不把中央的法律當回事的gd省各個大佬也開始給下面的人打招呼。

    以往仗著自己的親屬是政府官員,大量的官二代們從事著外貿生意、礦產等的生意,而這些生意往往是靠的政策法規,甚至有的喉嚨比較大的,直接用象徵性的價格就買到大型礦產資源的開發權,並且很少有採取足夠的安全措施的,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煤礦等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的原因,人家小商人和私營煤礦主都看著呢,你某某少的煤礦怎麼幹他們也就有樣學樣怎麼幹,反正出了事了總有人頂著。現在出了這樣一個法規,雖然不能杜絕官商勾結的可能性,但是至少能在某些方面形成局部的公平,況且中央也沒有完全限制說不能經商,至少給了他們活路,比如對於高科技產業,中央還持鼓勵態度,你有本事只管拉一些專家來為你工作好了,你總不可能所有的公子少爺的高科技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吧,1000個成功一兩個也就夠了。

    這個法規下來後,一時直接許多公司開始變換法人,雖然有些仍然是換湯不換藥,但是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可能完全消滅這種現象,這樣有了明顯的進步,以後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的。

    11月的第三個事件是一個信號,中紀委換了個副書記,獲得了巨額的辦案經費,准許國安部門給於中紀委必要的辦案支持。以往由於中國的經濟還不夠發達,財政收入明顯過低,連教育部門乃至軍隊能夠拿到的錢都不多,就不用說紀委這樣的部門了,本來紀委嘛,紀律委員會,自己監督自己,雖然是建國以來一直形成的政策,但是起碼各個部門不會喜歡紀委來查自己吧,所以以往紀委的經費總是緊巴巴的,很多時候中紀委明明知道這個事情有問題,明明知道某些領導幹部不幹勁,可是面對人家精心構造的堡壘,缺乏足夠的經費,也就缺乏將事情繼續下去的動力。紀委的人也不是聖人,也要過日子吧,所以80年代開始一直到h書記上台前其實紀委查出來的大案要案是很少的,省部級幾乎沒有,而h書記上台後,每年省部級,司廳級下台一片,這就是紀委發力的有力證明。而紀委查案還有很重要一點,往往接到舉報後,必須要前往當地去查案,而中國向來不缺少聰明人,更不用說久經各種複雜情況磨練的人中龍鳳的官員了,他們明知道自己有問題,所以往往會為自己精心構造保護傘,乃至於紀委的人根本無法深入瞭解情況。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總不可能在沒有調查清楚前就對別人採取雙規吧。就像後世的sx,很多時候明明知道當地的政府官員和煤老闆勾結,但是紀委的人派出查案差不多都無功而返,為什麼,人家當地的政府部門以及警察都為你的查案設置重重阻礙,紀委的人又不是神,哪裡能夠瞭解到真實情況呢。

    而現在可就不同了,紀委的有了足夠的經費,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做了,下去辦案的人也有底氣了,至少不會弄得下面的人不接待,紀委的住的地方都沒有了。而國安局為紀委保駕護航更是前所未有的壯舉,國安局是幹什麼的,那可是中國的情報部門,很少有什麼東西能夠瞞住國安局的,而且國安局的人也很難被腐蝕,不然中國就到處都是外國間諜了,你能拉攏警察部門難道還能把國安也搞定不成,況且人家國安可是有殺人執照的。估計還沒有幾個人有膽量和國安較量一番。而現在有了國安的保駕護航,紀委的人查案那就方便多了,說不定官員情婦今天穿的什麼內衣人家國安都清楚,所以官員敢頂風作案就得掂量掂量了。而中紀委的這個副書記據說是從軍隊裡出來的,少見的強硬派,是個鐵血人物。俗話說有什麼樣的將軍就有什麼樣的兵,說不定經過這位強硬派的調教後,紀委的工作人員就要露出惡狠狠地獠牙,將一切黨內的**分子撕成粉碎。

    而到了關棍節這天,也就是11月11日,中央的雷霆開始露出了獠牙,中央宣佈11月份和12月份為每年的自查期,也就是說這兩個月紀委將加大對違紀犯罪分子的清查,有決心有行動打擊一切違法犯罪活動。

    而這所有的一切如暴風驟雨一樣向整個中國的官場撲了過來,究竟有多少人扛不住這風和雨,誰知道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