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科技崛起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九章:由德國開始的投資潮 文 / 紫雨涵

    管已經在照片上見到過張國棟多次了,可是第一次見年輕,市長潘萬年還是有些意外,剩下的更多的是感慨。首發官當到他們這個層次,年齡也是決定他們前途的重要一環。如果現在他還只有三十幾歲的話,那什麼雄心壯志都有可能實現啊。

    「來來,小張,老哥哥我癡長你二十幾歲,就托大叫你一聲小張好了,這次實實在在的感謝你啊。」經過了初期的感慨,官場上鍛煉出來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力馬上使了出來。

    「唉,潘市長,我也是一個廣東人,父母官在這邊招商引資,我能夠出一點點力這也是我的榮幸嘛,這次我過來送我妹妹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順便過來和sap談點生意上的事情。」張國棟見各種各樣的高官也已經麻木了,對上一個小小的副省級當然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了。

    「小張你的龍騰生意就是做得廣啊,我們國家真正把生意做出了國門的可是真的不多啊,想不到就是出來散個心也有生意可做,沒法比,沒法比啊。小張,有一點我可就要批評你了。」前面還是笑容滿面的潘萬年臉上漸漸認真了起來。

    張國棟當然不會擔心,所以也是配合的說了一句,「哦?」

    「你的生意起源在深圳這點我沒什麼說的,可是龍騰都已經做得這麼大了都沒有來廣州投資,不知道是不是看不上我們廣州啊,要知道全體廣州人民可都期盼著你們啊。」

    「唉,這確實是我地失誤啊,不過這也是管理層集體決議的,潘市長也知道,做企業做到我們這種程度一個小小的決策失誤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所以我們不得謹慎啊。加上現在東莞新建的電子城一直和我們有了諸多的合作,所以才沒有進軍廣州啊。」

    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以前廣州市太強勢,雖然不會對龍騰造成什麼影響,但畢竟廣州擁有很多國際性的大企業,在那裡龍騰不可能享受到深圳那種如魚得水地情況。

    現在的深圳,中國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龍騰的發展拉動了一大批企業的發展,而且使得中國大部分的ic生產商都和龍騰建立了合作關係,而且龍騰還為深圳市政府招來了一大批優質的國外投資商。所以在深圳人心中,中國人也是有能力建立起強大企業的。可其他的城市就不一樣了。很多城市外國人都是高高在上享受很多特殊待遇的,這讓高傲地張國棟有些不舒服。

    「好好,先不說這個,在電話中你和李秘書說的那幾個生廠商的事情怎樣了?」潘萬年直奔主題的問道。這次在斯圖加特的招商會算不上成功,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成效,但是如果是一個下面的地級市過來能夠吸引這麼都投資還算不錯了,但一直以中國第三自居的廣州來說還是有點不夠份量的。

    「我已經請hassoplattnerr先生代為引薦了。他也答應了幫忙。只是這個籌備還需要你們來了和他商量。」

    這話就要從前兩天開始說起了。張國棟在得知了廣州市政府地請求後也決定幫這個忙。於是找到了clauswellenreuther。實際上。clauswellenreuuther~|中國也非常感興趣。經過他仔細分析後。認為德國地重工業企業要想獲得巨大地發展。超過美國和日本地話。在全球人口最多資源最豐富地國家之一地中國去投資是一件非常理想地事情。而他更加看重地還是中國廉價地人力資源。可以說。目前在德國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僱傭一個人地花費在中國完全能僱傭十個人。也就是說在中國利用同樣地成本可以生產出數十倍地利潤。

    這完全是一筆驚人地數字。

    公司地總經理allexrose打電話。然後allexxrose又給歐寶地總經理roschfanlogicc打電話。而且allexrose還給zffriedrichshafen地roberttbell打了電話。這幾個人果然對中國大感興趣。

    其實不是他們突然想到了中國。實際上從大眾公司入主上海獲得了巨大地成功後。奧迪又進入中國。隨

    得了成功。這讓德國地汽車生產商都頗為嫉妒。但迪在德國都是屬於低端車。諸如寶馬、奔馳、保時捷這類地汽車公司。認為目前中國地經濟還不夠發達。整個中國還沒有什麼人能夠花費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美金來買這種奢侈品。

    不過這兩年美國利用廣場協議壓迫西德經濟地發展,使得這些重工業企業都大受影響,海外出口額度急劇降低,還要面臨日本和美國重工壓迫式的進攻,這些職業經理人早就想要尋找一個目標了。

    但是也不知道是中國人沒了那個心思還是覺得反正這些著名的企業也不會出中國,這兩年竟然再也沒有一個城市邀請他們前往中國投資了,他們這些人是絕對做不出來主動前往中國的。要知道根據同行們得出的結論,去中國投資越傲慢越好,越矜持越好。只有傲慢和矜持才能獲得更好的條件啊。

    在查清楚了廣州在中國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後,得知廣州市政府在斯圖加特招商引資時,這些職業經理人是紛紛出動了。

    就在這個時候,張國棟開始利用自己在德國的資源開始散播謠言,說日本的汽車生產商眼紅於德國汽車在中國取得的利益,準備開始大舉進攻中國。豐田和本田汽車都準備在中國投資,而本田汽車準備在廣州投資。

    日本人的汽車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這些德國汽車生產商是知道的,所以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特點,他們決定加快速度,反正只要先談著,最後簽不簽約還不是由自己這些人做主麼。

    這其中只有采埃孚集團的人穩坐釣魚台,以為早在去年他們就已經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在中國建立一個分公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早在80年代初,當裝配有采埃變速箱的幾千台梅塞德斯奔馳卡車被引進到中國東北新疆自治區的油田時,采埃集團就開始悄然進入中國。

    采埃孚集團在中國已經擁有優良的客戶群體,包括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集團等等。產品廣泛應用於轎車、客車、卡車、輪船和工程機械類車輛。而目前采埃集團在中國還沒有什麼特殊的競爭對手。

    林德公司在聽說歐寶以及采埃孚集團這幾個公司竟然集體派人去了斯圖加特後,也開始有了意向,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也派了個副總過去,最後打聽到是一個中國的城市在這裡進行招商引資,馬上向總部匯報。

    要知道林德在工業和農業機械方面已有很長的歷史,而中國顯然是一個農業大國,如果能借此打通中國的關係說不定能使集團的業務有很大的增長。

    張國棟不知道後來究竟有哪幾個公司和廣州市政府簽訂和合約,或者說達成了合作臆想,反正一個城市肯定不可能會有兩家大的汽車生產商這是肯定的,類似於采埃孚集團這種生產汽車配件的還好一點,反正他們是面向說有汽車生產商的。而如果歐寶落戶於廣州的話,那後世大名鼎鼎的廣州本田恐怕就要夭折了。

    其實80年代的時候中國已經邀請日本汽車進入中國市場了,可是因為政治原因和歷史遺留問題,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美國主子的阻攔,日本人根本就不屑進入中國市場。只是到了90年代,看到德國車以及美國汽車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後日本人才坐不住的。

    到了98年本田和豐田才開始進入中國。

    而日本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一直一來他們遵循的都是第一等的東西銷往歐美等發達國家,這本也無可厚非,歐美等國家對汽車的安全性等要求都比較高一點,但是日本人將第二等的產品留給國內使用,只有第三等產品才銷往中國等亞洲國家。而這些第三等產品往往意味著安全性係數比第一等產品或第二等產品低了不是一個級別。所以才會出現後世什麼日本車經常在華召回多少多少輛了。

    而相對來說,德國人還是要實際一點,雖然也防了中國一手,但那是防在技術洩漏上,並沒有說零件還要分個三六九等。

    可讓張國棟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次廣州的招商引資,竟然使得日本汽車進入中國提前了9年,並由此造成了一股持續不斷的投資中國的熱潮。(未完待續,)

    首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