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24章 血肉磨房(三) 文 / 國產坦克

    第24章血肉磨房(三)

    知道自己的處境非常不妙的日軍殘部,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架設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封鎖中**隊所有的可能的進攻線路,同時拚命地向我軍陣地發射炮彈。衝鋒過程中,一批接一批的**士兵,被敵人的槍彈擊中,倒在衝鋒的路上。

    劉建業見到這個情況,馬上命令副官通知66團的炮兵連長,在日軍陣地前的30米到50米地帶為目標,發射煙霧彈。然後,劉建業又叫警衛分頭通知跟隨自己衝鋒的士兵,先不要強行沖了,找到遮蔽物掩蔽自己,等待煙霧彈發出煙霧,遮住日軍的視線,再每人投出2顆手榴彈。300多人的隊伍,每人兩個,總共600多,足夠小表子喝一戶的了。

    一陣炮聲響後,日軍陣地前30到50米地帶頓時升起了濃密的白色煙霧,日軍射手的視線被煙霧遮住,無法瞄準射擊,只能盲目射擊。見到時機成熟,劉建業一聲令下,**士兵飛速衝到煙霧邊緣,密如飛蝗的一陣黑壓壓的手榴彈彈雨,被投擲到了日軍陣地周圍。一陣的猛烈爆炸和硝煙味道過後,劉建業立刻下令,全體發起衝鋒。

    這一次,日軍再也支持不住了。本來,雖然修築得比較倉促,但是還算完整的能夠給他們以相當依托的防禦陣地,被一陣的密集手榴彈攻擊,炸的出現了一個偌大的缺口,死屍什麼形狀得都有。即使沒有被炸死的,也被炸的七暈八素,眼前直飄星星,耳朵裡面打鼓。對手這個時候又發起了衝鋒,這不是要他們的命嗎?但是,所謂的大和民族的優越感和武士道精神,以及對天皇的效忠,使他們不願選擇放棄。他們還想要最後一搏,和對手進行他們最引為自豪的白刃刺殺戰。在日本陸軍裡,白刃刺殺戰一直是他們的驕傲,在日俄戰爭時候,日本軍隊除了屍山血海用人命填平戰壕,就是用白刃格鬥摧毀了沙皇軍隊的戰鬥意志。對日本軍人來說,白刃刺殺戰一向是他們最後的殺手鑭,在他們的記憶裡,只要大日本皇軍一開始拚刺刀,就百戰百勝。

    「退彈,上刺刀!」日軍軍官的一聲令下,日本士兵們馬上拉動明治38年式步槍的槍栓,一顆顆黃橙橙的子彈,掉在地上。然後,日軍士兵自動的兩三人一組,結成一個個小組隊形,等著衝到自己面前的中國士兵和自己互相刺殺。

    就在**帶隊軍官剛準備下令士兵和日本人拼刺的時候,劉建業一腳把他踢到一邊,嘴裡還說著:「蠢貨,聽老子的。」

    劉建業知道小日本的刺殺本領是相當有名的,而且也的確很有實效,**的士兵在這個方面確實比起日本人要差。而且,18軍裝備的仿德國毛瑟98式步槍強身連同刺刀的長度,比起日本那個變態國家裝備的38式步槍要短10cm,**士兵和鬼子拚刺刀,可以說是只能佔下風。既然知道這些,劉建業當然不會吃這個虧。

    「弟兄們,開槍,先打了再拚刺刀,別上小表子得當。」喊了一聲以後,劉建業根本不顧日本人的感受,不顧他們對自己絲毫沒有公平戰鬥思想的不滿,端起自己胸前掛著的mp-18衝鋒鎗,就是一個扇面掃射。警衛排的人,看到長官動了手,也是一色的駁殼槍連射,日本士兵紛紛帶著對這些不顧武士道精神的人的極度憤怒,靈魂升天,去找他們的那個不男不女的天照大神去了。周圍的**士兵,當然也是有樣學樣,你要拚刺刀,我先朝你開一槍再說。

    打完了一個彈夾,看到眼前的敵人已經差不多了,劉建業吹了一下槍口,衝著那些被掃射打死的日本士兵的屍體說:「有槍不開,想拚刺刀,還退子彈,知道豬八戒他媽是怎麼死的嗎?笨死的。」欣欣然,轉身繼續向前衝。

    終於在晚上19時,日軍再也無法繼續支持了,剩下的大約200餘人,拚死突擊,才在62團第3營負責的東面陣地打開了一個缺口,衝了出去,避免了整個聯隊被全殲的命運。

    就在劉建業正帶著部下打掃戰場的時候,師部再次傳來命令。原來,就在11師擊退當面日軍時,奉命接替第11師33旅羅店陣地的67師201旅也遭到日軍第三師團的一個聯隊的猛烈進攻。激戰中旅長蔡炳炎陣亡,羅店再次為日軍佔領。而奪回羅店的任務又落到了11師的肩上。

    師長彭善在接到命令後仍以33旅為羅店主攻部隊,並以師直山炮營、重迫擊炮連、炮兵16團第8連、師直工兵營附之,增強33旅的攻擊力。

    劉建業帶著剛打完一仗,還沒有來得及喘息片刻的部下,以急行軍速度,迅速趕到羅店鎮外。剛到鎮外,11師派出的偵察分隊派人前來報告,日軍部隊佔領了羅店鎮以後,留下了一個大隊的兵力守衛,其他部隊又轉移走了。留下守衛羅店的鬼子步兵大隊,先是搶修了一些工事,現在正在燒火做飯,士兵們也大多在休息,崗哨也不多,似乎沒有預料到**的部隊回來得這麼快。

    「奶奶的,我操這些小日本,老子打了快一天,幾乎都沒有吃東西,他們倒好,還燒火做飯。狗日的,老子叫你們吃不成這飯。」餓了大半天沒有來得及吃飯的劉建業一聽小表子正在做飯,就氣不打一處來。

    「傳令下去,部隊先行隱蔽休息,一刻鐘後,全體衝鋒,搶鬼子的飯吃。」劉建業不是什麼善男信女,搶鬼子的飯,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不應該。到了我的地盤,還這麼囂張,真沒天理了,當然,鬼子他們也不明白什麼叫做天理。

    在鎮外休息了一刻鐘後,劉建業一揮手,命令炮兵一分鐘急速射。炮聲一落,劉建業就揮舞著手裡的衝鋒鎗,大聲的命令33旅士兵跟他沖。兩個團的官兵跟著他衝鋒,沒有一會就衝進了鎮內。鬼子原先正在排隊等著吃飯,炮聲響後,根本沒有來得及作出有效地反映,就被33旅洶湧的衝鋒勢頭打蒙了。33旅如旋風般將700多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打死打傷敵人400多人,其餘的鬼子驚慌逃竄。

    劉建業高興得趕到師部,把消息告訴師長彭善。彭善拿起電話,向張治中報告了戰果。張治中興奮地表揚說:「你們打得好,打出了中**隊的威風!」同時提醒他說,「但是,敵人是一定要來爭奪羅店的,你們一定要寸土不讓,像釘子一樣釘在羅店!」

    「長官放心,我們一定寸土不讓!」彭善堅定地回答。

    當晚,11師的部隊全部到達羅店鎮。彭善為了鞏固戰果,當晚便發動部隊挖交通壕。這時天氣十分炎熱,官兵們揮著鐵鍬、洋鎬,高呼著號子,挖刨著泥土。彭善到各營指導士兵們,要他們挖成「之」字形戰壕,便於隱蔽。羅店鎮的防禦,被交給了彭善認為能攻善守,前面戰鬥裡傷亡也少一些的33旅。31旅則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

    33旅的官兵,可是在他們的劉建業旅長首先受到過近乎瘋狂的挖掘戰壕,掩體等的訓練的。這個時候,這種訓練的價值,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33旅官兵的戰壕,即標準又美觀。子母堡,地堡,暗堡,相互支撐,相互支援,彌補單個工事的火力盲區和死角。在33旅負責的防守區域,採取「大縱深的彈性防禦」,以一個前哨連游動不定,迷惑對手,使之撲空,一經接觸即迅速後撤。防禦的重點不在鎮外而在鎮內,又以鎮中心為核心,沿街構築無數地堡,核心陣地外圍鹿砦多至3層,不僅障礙進攻,更主要的是誘使鬼子的衝鋒部隊進至鹿砦前沿後實行突然的火力殺傷。攻擊得猛時,全部收回去,在攻擊無效或攻擊乏力時,一下又反彈回來。劉建業還命令把防守區域內的所有房屋,全部進行改建,打通相聯接的房屋之間的牆壁,沿街巷的牆壁,全部開上隱蔽的射擊口,以利於被鬼子突入鎮內以後,和鬼子打巷戰。鎮內的幾家糧店的庫房也被劉建業帶人打開,成麻包的黃豆,被懸掛在鎮內房屋的外牆壁上。這一招,可是劉建業從陳明仁堅守四平學來的。鎮外的魚鱗式戰壕,相互交連。戰壕前方,梅花坑,蒺藜刺,四角釘,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壕溝,各種各樣花樣百出的東西,凡是劉建業想得到的,越南戰爭時候,越南人守陣地的東西,能用得上的,他都給用上了,除了沒有12。7mm高射機槍可以供他平射用。

    即使這樣,劉建業還是不能放心,派人跑到師部支書的汽車連,把所有的鋼製空汽油桶全部收集來,順便順了一些汽油。回來以後,劉建業就叫團部的工兵連,把這些汽油桶頂部鋸開,每個油桶外面再打上兩道鋼箍,把這些鋸開的油桶,送到鎮外的前沿陣地後面,挖上斜的土坑,每個土坑放一個油桶,油桶旁邊再擺上油紙包好的分成幾份的火藥和幾個炸藥包,一些導火線。看到這些東西準備好了,劉建業交待工兵,明天開戰以後,他們要先把火藥放到油桶裡,再放上一個炸藥包,得到命令,就點上導火線,然後,人員迅速跑開臥倒。等到炸藥包放出以後,再重新裝填發射。土坑的角度,火藥的份量和炸藥包的份量,劉建業都是在韶關的時候和工兵連長等幾個人做過試驗的,可以保證打到200米左右,不會危及自己人員的安全。這個東西雖然看上去很簡陋,樣子很難看,但是,對付集群衝鋒的步兵和永備工事內的人員,可是很有效的,當年被解放軍在解放戰場使用以後,被**官兵稱為沒良心炮。因為,它的殺傷範圍內,人員都被衝擊波震的內臟受傷,七竅流血而死。尤是這樣,劉建業還是不滿意,沒有找到多少玻璃瓶,做不了幾個燃燒瓶,**也沒有子母彈,否則,一定給你小日本好看。

    忙活了一個晚上,下半夜,33旅的官兵,才精疲力竭的睡去了,準備著第二天搶在敵人開始進攻之前,繼續完善工事體系。

    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8月26日,根據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的命令,召開了師以上軍官會議,重新劃分了各師的防區:第十一師和第九十八師負責羅店至嘉定、磚瓦廠一線,第六十七師負責羅店至瀏河一線。剛剛部署完畢,日軍的第十一師團一個聯隊就從石洞口、小川沙登陸了。敵人經束裡橋,中午時分,在飛機掩護下向羅店發起攻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