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38章 救援友軍 文 / 國產坦克

    第38章救援友軍

    就在全旅官兵跟隨全師向無錫轉移的路上,劉建業藉著中途休息的機會,把自己的貼身警衛,那個時刻跟隨在自己身邊,看上去沉默寡言的黃峰叫到了一邊沒有人的地方。

    「少爺,有什麼吩咐?」黃峰在被劉家老爺子派到自家的二少爺身邊的時候,就被交待過了,不管少爺交待他辦什麼事情,他只管去完成。作為從小就在劉家裡長大,早把自己的命運和劉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黃峰自然是對此無條件服從。

    「有一件緊要的事情,要交待給你去辦,還要盡快的辦好。」劉建業說。

    「少爺盡避吩咐,我一定辦好。」黃峰看到少爺的神情很嚴肅,意識到這件事情對於少爺,肯定是極為重要的。

    「看來,鬼子馬上就要進攻首都了。首都的防禦部隊,在目前的情況下,肯定無法抵擋住敵人的進攻。所以,我要你趕緊趕到首都,去把少奶奶一家人全都從首都接出來,然後把他們送到寧波老家去。這件事情辦的速度要快,最遲在月底就要辦完,不要怕花錢,只要保住他們一家安全。事情辦好了,你再從家裡趕回部隊。還有,不要讓外人知道這件事情,你明白了?」劉建業知道這件事情不能大張旗鼓的辦,不然會被人們認為他動搖軍心,一傳出去,自己在軍隊裡的前途就不好說了。

    「明白了,少爺,我一定辦好。」黃峰可不管那麼多。他只知道,少爺交待辦的事情,他就一定要辦好。

    「好了,找個機會,我會讓你從隊伍裡離開的。」劉建業說。

    交待完這件事情,劉建業只能說是略微的放下一點心。下面的戰事就是南京保衛戰了。南京保衛戰之後的事情,就是讓劉建業對日本人永遠也不能釋懷,一提起來就咬牙切齒的南京大屠殺。

    日軍由杭州灣登陸後,蔣介石想把部隊向原陣地後方稍撤,即把右翼(原中央兵團)撤到青浦、白鶴港之線,結果也站不穩腳。於是左翼兵團又不能不連帶一起,向吳(蘇州)福(山)線既設陣地轉進。這時,受敵機動性較強的海陸空軍的追擊,部隊不能不盡量疏散,**的指揮官們對於如何合理的安排幾十萬大軍的安全撤退顯然沒有任何的經驗,就使原來已經混亂的部隊更不好掌握。加之既設陣地線上既沒有設留守部隊和嚮導人員,也沒有工事位置圖。部隊轉進到來後,找不到工事位置;找到了工事位置,又沒有打開工事的鑰匙。以致在敵跟蹤追擊的情況下,沒有佔領陣地的餘裕時間。因此,在吳福線上還沒有站穩腳時,敵人已從吳福線的兩側(平望、福山、滸浦)進行威脅,只好繼續向錫(無錫)澄(澄山,江陰縣城)線既設陣地撤退,終於在錫澄線上也沒有站住腳。

    戰局的演變,使蔣介石籌建了多年的吳福線和錫澄線國防工事,絲毫沒有起到阻止敵人前進的作用,出乎意外地迫使他急於解決南京防守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11月中旬,蔣介石連續在他的陵園官邸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

    幕僚會議上,大多數人都認為,我軍應堅持持久消耗戰略原則,不應該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爭勝負,而要從全盤戰略著眼,同敵人展開全面而持久的戰爭。如果拖到日本對佔領我國的每個縣要出一個連,甚至一個營的兵力來防守戰地,即使它在戰術上有某些勝利,但在整個戰爭上它非垮台不可。對於南京的防守問題,則認為日軍利用它在上海會戰後的有利形勢,以優勢的海陸空軍和重裝備,沿長江和滬寧、京杭國道(寧杭公路)等有利的水陸交通線前進,機動性大,後方聯絡線也很便利。而南京在長江彎曲部內,地形上背水,故可由江面用海軍封鎖和炮擊南京,從陸上也可由蕪湖截斷我後方交通線,然後以海陸空軍協同攻擊,則南京將處在立體包圍的形勢下,守是守不住的。我軍在上海會戰中損失太大,又經過混亂的長途退卻,已無戰鬥力,非在遠後方經過相當長時期的補充整訓,不能恢復戰鬥能力。基於我軍當前的戰鬥任務,為貫徹持久抗戰方針,應避免在初期被敵強迫決戰。故應以機動靈活的運動戰,爭取時間,掩護後方部隊的整補及進一步實行全國總動員,爭取在有利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對敵進行有力的打擊。針對以上的情況判斷,白崇禧,劉斐,何應欽和徐永昌都認為南京是我國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但不應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徵性的防守,作適當抵抗之後就主動地撤退。對兵力使用上,以用12個團,頂多18個團就夠了,部隊太多將不便於機動。

    就在這種情況下,那個曾經兩次發動軍事反蔣,兩次都被蔣介石打垮的唐生智唐孟瀟,卻站了出來,主張南京非固守不可。他的理由是南京是我國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繫,又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將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因此,非死守不可。實際當時主力部隊已下令向廣德、安吉、寧國一帶退卻,連陳誠、顧祝同都已到皖南一帶去部署部隊的整補工作去了。即使下令死守南京,又有什麼部隊可以使用?

    直到第三次幕僚會議上,唐生智仍堅持固守南京,蔣介石明確地同意他的意見。蔣問:「誰負責固守南京為好?」這時沒有一個人作聲。最後唐生智打破了一時的沉寂,堅決地說:「委員長,若沒有別人負責,我願意勉為其難,我一定堅決死守,與南京城共存亡!」蔣說:「很好,就由孟瀟負責。」蔣並望著何應欽說:「就這麼辦,有什麼要準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蔣介石決定了南京防守方針後,唐生智在11月20日先行到職(命令24日才發表),組織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首先把第七十八軍宋希濂部由第三戰區預備序列調歸衛戍軍序列,並準備調廣東的第六十六軍葉肇部也參加防守南京,連在武漢的第二軍團徐源泉部也正在向南京輸送中。此外參加防守的還有原在南京的教導總隊、憲兵團等。防守計劃大體分作兩線配備。即一部佔領自京蕪路上的大勝關起,至淳化鎮、湯水鎮(湯山)、龍潭這一弧形線的前進陣地。主力佔領復廓陣地,就原有永久工事增強成為閉鎖式或半閉鎖式陣地。

    作為後來人,劉建業當然很清楚,那位志大才疏的孟公,根本就沒有能夠堅守住南京,而且,就連給部隊下達的撤退命令都是前後矛盾,混亂不堪。連他自己都是找了一艘下關電廠的小火輪,帶著警備司令部的軍官們,從下關渡江,逃到浦口,最後坐著一輛牛車,到了揚州。為了保住家人的生命不被攻進南京以後到處肆意瘋狂發洩著獸行的鬼子兵殘害,劉建業也就只有出了下策了。

    11月21日,**空軍節由他而來,空軍英雄高志航犧牲周家口機場。作為東北軍空軍飛行員的高志航在918事變以後,隨著東北軍撤入關內,首先分配到杭州筧橋航空學校擔任空軍少尉見習,在航校半年後,又提升為空軍教導總隊少校總隊附。蔣介石五十大慶,全國獻禮祝壽,英、德、意各國為推銷飛機,派飛機在南京上空表演作戰技術。高志航當時在杭州留守,聞訊後自動進京表演。高志航以各種特殊技術表演。蔣介石觀看後,詢問表演的飛行員是誰?有這樣高超技術。毛邦初說:「是高志航總隊附在表演。」蔣介石立即命令召見。蔣對高說:「你的技術很高,敢超技術水平。」當即把自己的「天窗號」飛機獎給了高志航自用。由此高志航的名字人人皆知。此後,蔣介石命令他去意大利購買飛機。他到意大利,會見首相墨索里尼。中意雙方協定,兩國飛行員共同表演,高志航的技術在意大利上空施展開來,深受稱讚。意大利軍火商向他出售落後的飛機,用大批的金錢行賄。他拒不受賄,將意幣拋地而去。他在向墨索里尼辭行時說:「貴國飛機已經太落後了,並且貴國用行賄方式出售飛機,我們中國人決不接受,請原諒。我們將去美國,再見。」當時意大利首相非常欽佩他的行為,即將身上自帶的鋼筆式手槍送給他作為紀念。同時又來電讚美高志航,不辱使命稱號。七七瀘溝橋事變後,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蔣介石說:「陸軍由馮玉祥副委員長指揮,海空軍由自己指揮。」蔣說空軍出動一千架飛機作戰。當時航委會秘書長宋美齡說:「出不了那麼多!」蔣說:「出五百架。」宋說:「只有驅逐機一百架左右。」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日本海軍航空兵木更津航空隊百架轟炸機開始轟炸江、浙兩省,於八月十四日敵機八架,進入杭州市區上空轟炸。當時,航委會命令不抵抗,空軍跑警報。而高志航主張「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家仇國恨,等待何時!日機亂炸我同胞,令人忍無可忍!於是他下令起飛,他首先攔住敵機殲殺,只見空中無數鐵鷹,有的俯衝、有的仰攻,翻騰旋轉得滿天黑煙圈。他首開第一炮,擊落日領隊機。接著,各中、分隊長在四面出擊。十分鐘戰鬥後,擊落敵機六架,兩架負傷逃跑了。輝煌戰果,轟動全國。後來,日軍調來其海軍航空兵的精銳部隊佐世保航空隊二百架飛機(內中驅逐機一百架),與我軍展開激烈空戰。數月後,出現了中國四大金剛:高志航、劉粹剛(後犧牲)、李桂丹(高的部下,在高犧牲後繼任第四大隊大隊長,後在武漢保衛戰中與日機互撞時犧牲)、樂以琴,將日軍四大天王分別擊落,俘虜a天王,b、c、d三個天王陣亡於杭州、南京、上海一帶。日軍a天王俘至南京。a原系杭州航校日籍教官,中國航校學員大多是他的學生,我飛行員都以師生之禮相待,因此他受到無比的感動。他說:「你們可以炸」赤誠號』航空母艦,必須犧牲一人一機,把中國機塗改國徽,我把信號交代與你們,發出信號,航空網即開放,人機必須向煙筒竄進,同歸於盡,才能完成任務。哪一位願去,請舉手!「全體學員都舉起手來,願意前去炸艦。a看到這一情景,認為中國必勝,日本必亡。他說:「好吧,你們把證章都交給我,摸到誰,誰去。」樂以琴證章被抽中,毅然決定向「赤誠號」母艦襲擊。樂發出信號,日艦張開航空網,人機直入尾部煙筒中壯烈犧牲。母艦受了重傷,狼狽逃竄黃浦江港外。a還說:「日本飛行員發誓時說:我要作了虧心事,出門就碰上高志航。」可見高志航在日軍中的影響。高志航犧牲噩耗傳到航委會、國民政府和軍委會,各位首長悲痛之下,由蔣介石主持,在漢口商務會大禮堂舉行追悼會,蔣介石親自獻花圈致哀。高志航英雄殉國,死之偉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足稱國家的脊樑,民族的精英。

    11月22日,在關東軍策劃下,偽「察南自治政府」、「蒙古聯盟自治政府」於張家口聯合成立「蒙疆聯合自治委員會」。

    這一天,正當33旅移至無錫東郊時突奉師長彭善急電,令33旅迅速救援查橋鎮之13師37旅,該旅正遭受日軍猛烈攻擊,很有被擊潰的可能。

    「傳令下去,全旅部隊加速前進,務必救出13師37旅。」劉建業接到命令,不敢有任何的遲疑,迅速下達了命令。

    33旅部隊經過一陣的急行軍,來到了查橋鎮外。鎮內正不斷傳出爆豆一樣的密集槍聲和火炮射擊的聲音。間雜其間,還有兩軍肉搏廝殺發出的聲音。很顯然,13師37旅正與敵人在鎮內短兵相接,處境並不樂觀。

    「先頭部隊迅速肅清鎮外公路上的鬼子,為全旅進攻打開通路。然後以65團向鎮內發動衝鋒,以66團迂迴日軍右側翼。行動要迅速突然,記住,我們的任務是救援13師37旅,不是和鬼子纏鬥,掩護37旅撤退後,迅速擺脫鬼子,向東亭鎮轉移,與師部回合。都明白了?」劉建業迅速做出了戰鬥部署。

    「明白了。堅決執行命令。」周圍的軍官們齊聲回答。

    「那好,去執行吧。」看到各位都已經明確了任務,劉建業結束了對戰鬥的佈置。

    33旅的先頭部隊,以密集火力和迅速的行動,很快就肅清了在鎮外警戒的鬼子。然後,就如同劉建業所安排的一樣,65團向鎮內發動衝鋒,66團迂迴日軍右側翼,從側翼威脅敵人。鬼子對於突然出現這種情況顯然沒有充分的準備,本來鎮內的對手雖然實力不濟,但是一直在借助鎮內的建築構築火力點,拚死抵抗,甚至不惜進行白刃戰,鬼子雖然佔據了上風,但是短時間之內也無法完全吃掉他們。現在,自己的背後和側翼又出現了中國的軍隊,而且,這兩支部隊和鎮內的部隊相比,顯然更加難以對付,全部都是德國裝備,戰術動作也很標準迅速,顯然是中**隊裡面的精銳。面對這種情況,鬼子只能從鎮內的戰線抽調出部分部隊,先行回身,抵擋一下,等吃掉眼前的部隊再集中主力,對付後面和側翼的敵人。可是,在33旅的迅猛進攻面前,鬼子的算盤失靈了。從兩個方向發起進攻的33旅部隊,一衝進鎮內,就迅速直插鎮中心,一路上遭遇敵人抵抗,馬上就是先來一陣密集自動火力伺候,緊接著就是手榴彈劈頭蓋臉扔了過來,下面又是端著刺刀的部隊毫不遲疑的跟進。鬼子手足無措,慌了手腳,沒有半個小時,鎮內的鬼子就被分割成了三股,互不相連。鬼子一見形勢不妙,也不願意動不動就玉碎了,風頭不妙就扯乎。好在這些中**隊似乎並不想和鬼子纏鬥,對於鬼子的撤退,沒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鬼子還算順利的撤離了查橋鎮,趕緊向後面的大部隊靠攏去了。

    第33旅在擊潰了敵人以後,勝利與37旅會師。在掩護37旅撤退後,33旅返回無錫東亭鎮與師部回合。11師奉命向皖南的廣德轉移,掩護南京的南翼,保護守衛南京的部隊的後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