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125章 慘烈的前哨戰 文 / 國產坦克

    第125章慘烈的前哨戰

    這一次的戰事,在湘北主戰場打響的時間是9月18日。日軍投入進攻的部隊是第6師團、奈良支隊和上村支隊。

    在湘北方面擔任守備的國民黨軍隊是由關總司令指揮的第15集團軍。其部署是:第52軍扼守第一道防線,即新牆河防線,配置在右起楊林街、左至洞庭湖東岸的九馬嘴一帶;第37軍守備湘陰以北至洞庭湖東岸的江岸;第73軍控制著汨羅江地區,構成第二道防線。

    當時,第52軍分別以第2師胡春華營和第195師史思華營配置在新牆河北岸的金龍山、斗篷山、比家山、草鞋嶺一帶,作為全軍的前線警戒陣地,任務是在此阻擊敵人三天,為全軍調整部署贏得時間。

    9月18日早晨,日軍第6師團及奈良支隊集中炮火,向新牆河北岸的守軍前線警戒陣地進行猛烈炮擊。隨後,其步兵又在飛機的掩護下向守軍前線警戒陣地發起了衝擊。胡春華營與史思華營拚死抵抗,一場激戰由此展開。

    當第一次進攻被擊退後,日軍便調集大炮繼續猛烈轟擊守軍陣地,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同時派出數架飛機從空中對守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爾後,日軍步兵在其強大的火力支援下發起第二次衝擊,結果又被擊退。

    日軍見強攻不成,就施放毒氣,但守軍依然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巋然不動。第一天的戰鬥結束了。

    晚上,守軍毫不懈怠,一面加強警戒,一面加緊修築被日軍炸毀的防禦工事。

    在接下來的兩天裡,日軍不斷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擊。守軍陣地的防禦工事幾乎已全部被毀,小小的山頭也不知被日軍的炮火犁翻了多少次。但兩個營的守軍毫無懼色,視死如歸。每當日軍衝到陣地前時,就與之展開白刃肉搏。好多據點失而復得,日軍始終無法通過這道攔阻線。

    通過連日激戰,日軍已判明駐守金龍山、斗篷山、比家山、草鞋嶺一帶陣地的守軍不會超過兩個營,於是日軍開始展開車輪戰,輪番上陣衝殺。

    戰至21日下午,胡春華營幾百個活生生的小伙子,只剩下不到50人了。營長胡春華率部在新牆河北岸的金龍山、斗篷山警戒陣地已經堅守了三晝夜。胡春華將全營僅剩的這點人員集合起來,他告訴大家:按照上級的命令,阻敵三天的任務已經完成,今天是最後一戰了,即使戰死也絕不投降!

    戰死也絕不投降!這就是胡春華營最後這40多個官兵惟一的信念。

    黃昏時分,日軍終於攻佔了胡春華營所在的警戒陣地。胡春華營全部壯烈殉國。

    守衛比家山、草鞋嶺一帶陣地的史思華營,與日軍激戰至22日下午,全營500多人也已傷亡大半。

    傍晚時分,師長覃畢之指示史營長:阻敵任務已經完成,如無法堅持,不得已時可向東撤退。但史思華斬釘截鐵地答道:「軍人沒有不得已的時候!只要還剩下一兵一卒,都要與陣地共存亡!」

    史思華實現了他的諾言。除了幾個重傷員外,該營官兵也將其最後一滴熱血灑在了自己的陣地上。

    又是一個鐵錚錚的漢子!又是一群有骨氣的中**人!

    新牆河,一條沒有名氣的河流,一條全長只有80多里的普通河流。在第一次長沙會戰前,外地人還很少知道湘北有這麼一條河流。它靜靜地流淌著,不去打擾任何人,也沒有人去打擾它。然而,自日本侵略者踏進湘北的這片土地後,新牆河的寧靜被打破了,這裡成了腥風血雨的戰場。

    日軍在攻下第52軍兩處警戒陣地的同時,也攻佔了第52軍在新牆河北岸下燕安、馬家院等前進陣地的重要據點。第52軍部隊被迫撤退到新牆河南岸。

    關總司令在接到第52軍在新牆河北岸全部警戒陣地和前進陣地失陷的報告後,立即命令第37軍除留下1個師守備營田外,余皆調至新牆河南岸,協同第52軍守備新牆河南岸陣地。第37軍原防線交給前來增援的第70軍守備。

    第15集團軍的關總司令,陝西戶縣人,原名關志道。因在報考黃埔軍校時是頂了別人的名字而去的,以後,便一直使用了現在的這個名字。1933年2月底,擔任第25師師長的關將軍從鄂豫皖「剿匪」前線開赴長城古北口抗日前線,開始了他一生戎馬生涯的黃金時代。尤其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位關總司令對於參加內戰一直缺乏興趣,所以,抗戰勝利以後,這位關總司令情願交出手裡的兵權,到中央軍校做校長,也不願意去打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戰爭。

    抗戰全面爆發後,關將軍率部先後轉戰於河北、河南、山東等戰場。在徐州會戰中,他率第52軍再立戰功。戰後,被提升為第32軍團軍團長。與關將軍在徐州會戰中交過手的日軍第五師團板垣征四郎師團長認為:關將軍的1個軍「應視為普通支那軍10個軍」。當時國內軍事評論家稱台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總司令和負責攻擊的關將軍為「孫鋼頭」和「關鐵拳」。隨後,關將軍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1939年秋,關將軍調任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並奉命代行薛長官留下的的總司令職權。

    9月23日晨,日軍第6師團和奈良支隊先是集中80多門火炮向防守新牆河南岸的第52軍第2師陣地猛烈炮擊。一小時後炮火延伸,日軍第6師團在師團長稻葉四郎中將親自指揮下,從七步塘附近開始強渡新牆河。奈良支隊則在河床較窄的楊林街等處強渡,企圖從側面把第15集團軍壓迫至洞庭湖東岸進行圍殲。

    新牆河南岸守軍從幾乎被炮彈掀翻了一層的薄土中鑽出來,守伏在自己的陣地上嚴陣以待。當渡河日軍行到河的中央時,守軍輕重火器齊發,一陣猛打,日軍被阻滯於河流中間。一時,大和武士骯髒的鮮血污染了新牆河水,日軍第一次強渡失敗。

    隨後,日軍出動10餘架戰機,對守軍陣地狂轟濫炸。防禦工事多被炸毀,不少士兵被活活埋在掩體內。但守軍並未退縮,待日軍第二次渡河時,又奮起阻擊。

    午後,日軍再次以炮火和飛機對守軍陣地進行毀滅性炮擊和轟炸,同時施放毒氣。炮擊以後,日軍以聯隊為單位發起衝鋒,中**隊利用斷牆、壕溝進行阻擊。子彈打光了,便與敵人個頂個地拼刺刀。由於中**隊刺殺功夫差一點,上去兩批拼刺刀的士兵都陣亡了。數十分鐘後,第2師第12團陣地工事全部被毀,守軍大部分葬身其中。未被炸死的人員也全部中毒,喪失了戰鬥能力。殘暴的日軍佔領陣地後,用刺刀將他們全部捅死。

    第52軍軍長張軍長令第25師進行反攻,同時又給第2師增撥一個旅的兵力,讓趙師長親自率領去阻止日軍南下。於是,雙方在新牆河邊再度展開激戰。日落時分,雙方仍在新牆河一線對峙著。

    營田的失守,使關總司令的第15集團軍側翼受到嚴重威脅。此時,日軍第6師團從新牆河正面攻擊,奈良支隊從右側壓來,佔據營田的上村支隊又從左側包抄,第15集團軍有被圍殲的危險。

    關總司令在徵得薛長官的同意後,立即命令各軍後撤。同時,關總司令又急忙將這一情況電告重慶的最高統帥:因營田敵軍登陸,為免除新牆河、汨羅江兩線同時守勢,全部陷於被動,奉戰區薛長官指示,集團左翼變更部署如下:(1)第52軍以一部留駐陣地佔領據點,集結主力,乘敵進出新牆河南岸南犯之際攻擊之。(2)抽調第60師控制於新市以南之橋墩附近。(3)第73軍(欠第15師)向新開市附近待命。(4)第79軍附第95師主力在新市、歸義、河夾塘、亙虞公廟佔領陣地,一部在湘陰附近,任沿江沿湖之守備。

    第15集團軍前線各部隊接到命令後,於24日邊打邊退。除第52、第70、第73軍留一部固守原據點外,其餘撤到汨羅江第二線陣地。

    與此同時,薛長官在長沙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最後,會議做出了誘敵至長沙郊區實行反包圍與敵決戰,進而將其殲滅的作戰方案。會後,薛長官將這一方案向最高統帥做了報告,以待裁定。

    接著,薛長官令戰區直轄第4軍及炮兵向岳麓山、長沙及其東北地區前進,佔領進攻出發陣地。第9戰區前線指揮所則移駐淥口。

    作為長沙為最後屏障的撈刀河防線上,新20軍部隊加緊準備乾糧和彈藥,準備在這裡和鬼子決一死戰,即使全員殉國,也絕對不能讓鬼子邁進長沙城。

    就在薛長官準備實行圍殲日軍的作戰計劃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