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136章 南嶽軍事會議(一) 文 / 國產坦克

    第136章南嶽軍事會議(一)

    本來,依照劉建業的軍銜和職務,去年武漢會戰結束以後,軍事委員會在南嶽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劉建業就已經有參加的資格了。但是,去年的那個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戰區並沒有通知劉建業去參加那次軍事會議。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劉建業已經是正牌的軍長,雖然掛著一個代理的名義,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很快就會正式任命,軍銜陸軍中將,還是實授的,況且剛剛打完長沙會戰,當然獲得了參加軍事會議的資格。

    在破壞得坑坑窪窪,還沒有來得及完全修復的公路上顛簸了兩天以後,劉建業終於在10月26日,也就是南嶽軍事會議召開的前兩天的晚上,抵達了會議地點,南嶽衡山。

    劉建業在抵達以後,馬上就住進了軍委會為參加會議的人員安排的招待所。

    第二天的早上,早起晨練完畢,正在餐桌前就著搾菜絲,豆腐乳喝稀飯的劉建業就遇到了自己的熟人,在武漢時候認識的陳部長身邊的王副官。

    「劉軍長,我可是一大早就奉命來找你了。」王副官笑呵呵的說道。不管怎麼說,兩人以前也算是見過面的,打個招呼是很正常的。

    「原來是王副官來了,快請坐。早飯吃了嗎?要是還沒有吃的話,就和我一起吃吧。兄弟我向來對飲食不太講究,請王兄見諒了。」劉建業也馬上和王副官寒暄。

    「兄弟我已經吃過了,是奉命前來找你的。劉軍長慢用,我不著急。」說完,王副官在桌子旁邊的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

    「王副官既是奉命前來找我,恐怕是奉的辭公的命吧?」劉建業其實聽到王副官的第一句話,就估計是陳部長要找他了,連忙加快了吃飯的速度,很快,滿滿的一碗稀飯就見了底。

    「劉軍長真是聰明人,一猜就中了。兄弟前來,正是奉辭公之命,前來請劉軍長到辭公下榻的地方一敘。」

    「既是辭公有招,卑職自然遵命。」說完,劉建業從桌邊站了起來,整理好軍服,從黃峰手裡接過帽子和手套戴上。

    跟在王副官的後面,劉建業從招待所裡走了出去,上了一輛掛著軍用牌照的小汽車。

    汽車走了沒有多久,開到了一座樣式別緻的小別墅的前面停下。

    劉建業跟著王副官,走進了這座小別墅,順著樓梯,來到了二樓。

    王副官推開一間房門,說道:「劉軍長請進,辭公正在裡面等著。」

    劉建業走進了房間,房門就被關了起來。

    房間裡面正位的沙發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一直以來都不斷庇護提拔栽培的陳部長,另外一個是劉建業以前在陸軍大學時遠遠見過一面的當時的中央軍校教育長,前任的湖南省政府主席,現任的最高統帥侍從室主任,張將軍。這一次,兩個人都沒有穿軍服,而是穿著一身的中式褂子,顯得很休閒。

    「仲良來了,快坐吧,不要緊張,都不是外人。」陳部長見到劉建業進來,面帶微笑的招著手。

    「卑職見過辭公,張將軍。」雖然陳部長說是不要緊張,但是劉建業還是很正規的向兩位**內的頭面人物敬禮。

    「不要那麼多的俗禮,還是快坐吧。」陳部長的頭微微的點了一下,又招呼劉建業坐下。

    「你先看看這份文件吧。」陳部長等劉建業坐下以後,遞給他一份文件。

    劉建業打開一看,是軍委會簽發的命令,正式任命劉建業為陸軍新編20軍軍長,免去原先兼任的長沙警備總司令部代理參謀長職務,同時新編20軍由第九戰區直屬改為由軍委會直屬。這也就是說,新編20軍現在已經被軍委會作為機動作戰力量使用了,隨時可能被軍委會調往其它戰事需要的地方參加作戰了。

    「卑職定不辜負校長和辭公的栽培。」劉建業看完命令以後,馬上立正,向陳部長敬禮。

    「這是你應該得到的,據我所知,銓敘廳很快也會下發命令,頒授你國光勳章和華胄獎章各一枚。這也是你應該得的。」陳部長繼續說道。

    「多謝辭公的栽培和教導,卑職身為軍人,至此國難之際,當為國家民族獻身。」劉建業再次起身敬禮。

    「我都說過了,這是你應該得到的,不用這麼謙虛。對了,還有一份文件,你看一下。」說著,陳部長拿起沙發前的茶几上放著的一份文件,遞給了劉建業。

    「7月26日,美國政府宣佈廢除《美日航海通商條約》。9月19日,美國駐日大使在東京公開表示反對」東亞新秩序』。「劉建業看著看著,嘴裡的聲音越來越大,看到後來,竟然不由自主地大聲喊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不,不,僅僅是這些,還遠遠不夠,不夠。「

    放在以往的時候,如果有誰在陳部長的面前如此的唐突,有失禮儀,陳部長肯定會毫不客氣的把這個人從面前趕走,可是這一次,陳部長的臉上一反常態的絲毫沒有不悅之色,反而向坐在身邊的張主任打了一個眼色,意思好像是說,你看,你說得沒有錯吧。

    張主任也給陳部長回了一個欣然的笑容。看來,兩人對於劉建業的這種反應顯然是很滿意的。

    「你對這兩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張主任開始問話了。

    劉建業想起眼前的這位後來被稱為「和平將軍」的張主任現在的身份,就明白了他一定是代表最高統帥前來問話的。

    「由於日本的侵華戰爭,在總體上與德、意兩國的對外擴張政策是一致的,這就勢必損害美、英等國的利益。因此,我堅信中國的孤軍奮戰狀況,定有轉機。自德、意兩國在歐洲發動侵略戰爭起,東方和西方的戰爭就緊緊聯在一起了,因此,中國的抗戰就決不是孤立無援的。日本人要打敗中國不可能,中國人要單獨將日本軍隊打出中國去,至少在短期內也是不大可能的。因此,中國問題的解決,有待於世界問題的解決;中國問題的解決,必將得到世界民主國家的支持和援助。我國我軍今後的任務就是堅決抗戰,決不和談,決不妥協,力爭取得最後勝利。其實,這一場已經在東方和西方打起來的戰爭,使世界許多國家都感到有被捲進戰爭漩渦的危險,尤其像美國這樣的在世界各地有眾多利益的國家,面臨的嚴峻問題是:要嘛參加戰爭保衛利益,要嘛坐等失去這些利益。由於美國國內盛行孤立主義思想,大多數的美國人反對將美國人民的子弟送去做無謂的犧牲,認為參與戰爭對於美國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美國政府不得不服從於國民心理,採取了中立政策,盡一切努力避開大戰漩渦。為了避免惹火燒身,美國政府對苦戰中的中國和歐洲反侵略國家,採取在不過分刺激侵略者的情況下,悄俏給予一些經濟援助的手段,來增加對於潛在敵人的抵抗能力。同時,為了在不動用軍事手段的情況下保護美國的利益,美國政府採取一些經濟和外交手段來警告日本,這也是很正常的。無論怎麼樣,這對於我國來說,總是一個好的現象。」劉建業小心地組織著語言說道。

    「說得不錯。當前的國際形勢,對於我國來說正在一天天變得有利,而一天天不利於窮兵黷武的日本。雖然,現在的日本方面仍然佔據了大片的我國領土,但是,從其半年多以來多次進攻我軍幾處要地均接連受挫,無功而返來看,日軍的兵鋒已經不如以往。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對於日本以其軍力和國力,能否戰勝我國,已經越來越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相信,在不遠的一段時間,我國的國際形勢必然會發生較大的改觀。因此,我軍必須為此充分的應變準備。」陳部長帶著一些興奮的侃侃而談。

    聽到這裡,劉建業差不多就明白了,這一次陳部長和張主任找自己來,實際上是想咨詢一下自己對於軍委會即將準備發動的冬季攻勢的意見。

    歷史上,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歐洲大戰爆發。最高統帥對國際形勢的變化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歐戰爆發,美國對日態度趨於強硬,無疑有利於中國抗戰;但另一方面,在日本的籠絡下,美英出於歐洲利益的考慮,難保不會墮入其彀中。因此蘇聯駐中國顧問團提出,為獲得英美支持,提高中國的國際聲譽,牽制日軍北進攻擊蘇聯的企圖,中**隊應發動一次大規模對日攻勢。最高統帥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再者,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之後,日軍轉而在政治上加緊扶持汪精衛集團,準備成立全國性的漢奸傀儡政權,對此若不加以打擊,實難解最高統帥對「汪逆」的心頭之恨。加上**整訓的完成,使各部隊戰鬥力有所提高,這也增強了最高統帥發動對日大規模攻勢的信心。

    因此,就在即將召開的南嶽軍事會議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投入192個師約148萬人,於同年12月發起「冬季攻勢」,並動用125架飛機配合作戰。冬季攻勢的主要目標是擊潰侵華日軍主力第十一軍,奪回武漢三鎮。為此,以第五、第九兩戰區為主要攻勢地區,二、三戰區次之,其他戰區策應。但這次進攻從一開始,**的各將領就心懷鬼胎,沒有多少人肯努力作戰收復國土,而且日軍早在11月底已經破譯了最高統帥關於冬季攻勢的密碼電報,因而日軍各部隊已預先構築了甚為堅固的防禦工事,攻勢從一開始就進展不利。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作為次要方向的顧墨三顧長官的第三戰區的表現了。

    在所謂的冬季攻勢中,第三戰區部隊以十三個半師的兵力向當面之敵發起進攻,而當面的日軍只有一個半師的兵力,而且日本鬼子散佈在長江南岸五百公里寬的地區分守據點,每個據點平均下來不過一個連的日軍在防守,照字面上的意思來看,第三戰區部隊就算再怎麼無能也該得勝一回了吧,也該能打敗日軍收復幾個據點了吧,畢竟顧長官的兵力比日軍多出十倍以上,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好戲偏偏就在這裡上演了。奉命反攻的各師長為了保存實力只派了一個團的兵力參戰,團長依樣畫葫蘆,只派出一個營,營長心領神會,只派出一個連。在所謂的冬季攻勢中,顧長官部名義上十三個半師的部隊參戰,但是這十三個半師的兵力只當十三個連使用。但是不管怎麼說,即使如此佈兵也該取得一些戰果了吧,可怪就怪在在整個冬季攻勢當中,顧長官的部隊竟沒能攻下任何一個據點,第三戰區毫無戰果。

    而北方的第二戰區部隊則在閻長官的授意下,和日本人勾勾搭搭,根本就沒有打起來。

    整個聲勢浩大的冬季攻勢,除了在第五戰區還取得一些比較好看的戰果以外,大多數地方幾乎變成了一場滑稽的鬧劇。通過整訓剛剛恢復了一些元氣的**,在這場損失慘重的進攻行動裡,不但把剛恢復了一些的元氣又打沒了,還因此徹底喪失了主動向日軍發動大規模反攻作戰的信心和勇氣,一直到抗戰的最後勝利,**都沒有再次向日軍發起戰略性的進攻。這對於後來的國際形勢發展進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而且,不論怎麼樣,劉建業總對那個龐大的北方鄰國,抱著一種不信任的態度,每次一想到他們的那些所作所為,就心裡恨得牙癢癢的。加上劉建業很清楚以**的現有能力,即使是經過了整訓,也是只能維持現有的戰線,自保罷了,主動發起大規模進攻,純粹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癡人夢想。不過就是半年時間以來剛打了兩場算是說得過去的仗,就認為日本人已經不堪一擊,抗戰可以取得速勝,這些人的腦袋肯定是燒壞了。尤其是向來有好大喜功的毛病的最高統帥,在這些人的鼓動下,肯定也會躍躍欲試的。

    劉建業的內心裡肯定是反對這場冬季攻勢的,不過,他現在著急的是不知道怎麼才能組織這次冬季攻勢。那種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感覺,真是讓人內心焦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