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第一卷 第170章 緊急召見(三) 文 / 國產坦克

    第170章緊急召見(三)

    「仲良,你今天的表現很好,果然和樸園所說得一樣,很有戰略眼光。」坐在車上,陳部長說道。

    「學生能有今天這樣,都是校長和辭公的教導和栽培。學生何德何能。」劉建業不失時機地小小拍了一下馬屁。

    「你不要太過於謙虛嘛,你具有什麼樣的才能,校長和我都是很清楚的。還有幾件事情要告訴你。」

    「請辭公訓示。」

    「第一件事情是,就在上個月,軍委會在與英國方面協調磋商以後,抽調了一批中高級軍官,組成了緬印馬軍事考察團,這個月初的時候剛剛出發了,任務是搜集有關緬印馬經濟政治軍事資料,編成報告書,主要部分是中、英、緬甸共同防禦計劃草案。這件事情是絕密的,所以當時並沒有通知你。」

    「看來,英國人也不是毫無警覺的,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對他們期望太高。英國人向來是以高傲,自私,戰略眼光短淺聞名的。」劉建業對於那些約翰牛與北極熊一樣,沒有什麼好感。

    「第二件事情是,你讓郭參謀長轉送到兵工署的那兩件武器,被他們分解研究以後,認為除了火箭發動機部分的生產還有一些難度以外,其他都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這件事情在上報委座以後,委座親自觀看了實射演示,對這兩件武器大加讚賞,認為這將是我軍對抗日軍的有力武器,是天才的設計。為此,委座特別批示,要求兵工署將這兩種武器和所配用的彈藥,作為優先項目盡快完成投產,優先裝備部隊。」

    「學生對於校長的表揚,實在是誠惶誠恐。」

    「第三件事情,現在美國方面已經提出了《租借法案》,從目前的情況看來,這個法案很有可能在美國的國會順利通過。」

    「那實在是太好了,我們應該極力的爭取這部法案對我們中國適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從美國方面獲得更多的物資援助了。」

    「這當然是好事情。下面就是不好的事情了。我前不久才和」行政院「孔院長會過面,他說現在國家的財政狀況已經到了十分危險的境地,外匯和黃金儲備幾乎快要枯竭了。如果,沒有大量的來自外界的經濟援助,我們不用多久就支持不下去了。」陳部長的話裡包含憂慮。

    「孔院長,就是那個綽號孔財神的胖子吧?就他也有資格講這個話?誰不知道他簡直就是把國家的國庫當作他自己家的倉庫。」劉建業對這位國民政府的首腦人物,簡直就是嗤之以鼻。

    在劉建業的記憶裡,這位自稱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孫的孔院長,1907年的美國耶魯大學理化碩士,對於金錢有著異乎尋常的貪婪。這位山西商人的兒子和他的家屬在整個抗戰期間利用所掌握的權力,謀取私利,大發國難財。抗戰初期,孔夫人僅在套取外匯的投機中,據說就「撈了800萬英鎊」。1939年時,這位孔夫人在美國銀行的存款,居重慶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國銀行中的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國記者賽利文稱為「中國人民的錢袋」。他的長子孔大公子,在21歲時,便被任人唯親的最高統帥指派為中央信譯局常務理事,肩負實際責任。他利用進口軍火大獲巨額回扣;抗戰期間利用西南運輸公司,掌握「國家專運」特權,趁機裝運私貨,走私販私,獲取暴利。孔大公子「經商賺錢」的本領,曾經受到孔院長的誇獎。孔的次女在重慶掌管祥記公司、廣茂興、晉豐泰等企業,利用當時工不如商、商不如囤以及豪門權勢,大搞囤積居奇等不正當經營,大發國難財。至於1944年的朋分美金公債案,更使重慶山城輿論沸沸揚揚,導致這位孔院長被迫下台。

    而劉建業記憶最為深刻的就是在1942年,也就是原先歷史裡的明年5月,美國政府批准給與中國政府一筆總數為兩億五千萬美元的無條件貸款,以支持中國的抗戰。在當年底的時候,中國政府已經從美國方面的賬戶裡提走了一億六千萬左右的資金。可是讓美國方面極為憤怒的事情是,這些被提走的資金,有總計八千萬美元根本沒有離開過美國,直接就轉到了這位孔院長在美國銀行開立的私人賬戶上。這件事情披露以後,引起了美國輿論的軒然大波,以至於美國政府從此以後就沒有再向中國方面提供過貸款。根據後來美「國中」情局的調查,抗戰時期美國政府撥付中國的40億美元中,有近10億美元落進了孔家的腰包。

    在劉建業的心目裡,在國難當頭之際,不願意拿出自己的私人財產支援抗戰,這最多也就是一個思想境界的問題。但是,藉著國難,大發國難財,巧取豪奪,肆無忌憚的貪污,挪用國庫,那就純粹是犯罪行為了。無論什麼時候,劉建業都不願意和這種人打交道,因為他不想降低自己的人格。

    「這種話,也就是在我這裡說說罷了,出去的話,就不要說了。」陳部長向來作風比較清廉,對孔院長這種人的行為也是早就有所不滿,可是,這位孔院長畢竟是皇親國戚,他的地位可不是陳部長可以動的了得。

    「學生明白。學生也只是一時出於義憤罷了。」劉建業知道這是陳部長在提醒自己,重慶這裡不是他新20軍的軍部,在這裡,隨時可能有各種勢力的耳目出現。

    「辭公,學生剛剛想到了一個有助於解決目前的財政困難的辦法,或許會有用的。」過了一會,劉建業小聲地說道。

    「是嗎,不妨說說。」陳部長的眼睛一亮。

    「我國有幾種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出產不多的,那就是鎢礦,銻礦,豬鬃,桐油。這些物資都是維持戰爭所必須用到的。就像金屬鎢,無論是槍炮,還是燈泡,都必須要用到鎢;含銻、鉛的合金耐腐蝕,是生產蓄電池極板、化工管道、電纜包皮的首選材料,銻與錫、鉛、銅的合金強度高、極耐磨,是製造軸承、齒輪的好材料;豬鬃是製造油漆刷子的首選材料;桐油是製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這些物資在我國的產量相對於外國來說要大得多,完全可以由政府出面,以合理的價格統一收購,然後,用這些物資來償還對外借款。我想,無論是英國還是美國,都無法拒絕我們的這個要求的。」劉建業提出了建議。這個建議在歷史上確實曾經為中國獲取了相當的外界援助。

    「這個想法不錯,我回去以後,就去找」行政院「,和他們具體磋商一下。對了,現在,你有一個任務,就是等候校長的再次召見。校長這次把你從駐地招來,可不是見上一次就算了的。」陳部長笑著說。

    「辭公能不能透個消息,校長大概會在召見學生的時候,提到哪些方面的事情?」劉建業有一些不安的說。

    「我只能告訴你,是對日本人的主動反擊的事情。其他的,我現在還暫時不能說。」

    「我明白了,多謝辭公。」

    接下來的路程裡,兩人無語。在回到政治部以後,陳部長把劉建業帶到一輛美國產的黑色福特小汽車前,說道:「這是你在重慶期間的專用汽車,這樣也可以方便一些。你總不能坐著一輛軍用卡車在城裡面轉來轉去吧。沒事的時候,你可以在陪都好好轉轉,看看,這裡的景色還是很不錯的。」

    「多謝辭公的關心,學生心領了。」

    「回去好好休息一下吧,司機會帶你去住的地方的。」陳部長說完,轉身走進了大樓。

    汽車載著劉建業到了上一次劉建業到陪都時候所居住的那座小樓。

    一路上,劉建業看到陪都的市區裡,有許多的殘垣斷壁,幾乎所有的房屋窗戶上都貼上了防範震碎玻璃的米字形紙條。顯然,日本人對這座山城的轟炸,已經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相當的破壞。

    「你日本人今天可以轟炸重慶,我以後就可以找機會讓美國人轟炸你們的東京,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到了時候,你們就等著看吧。如此大醜不報,老子誓不為人。」劉建業見到在戰火下被摧殘的面目全非的城市,惡狠狠的立下誓言。

    在受到最高統帥召見以後的幾天裡,劉建業無所事事,每天只能在小樓前做一些運動,保持自己的體質,同時看看書,聽聽廣播,關注一下時事,打發時間,最多就是到陪都的城區去喝喝咖啡,帶著副官,警衛和司機等人一起品嚐聞名全國的重慶火鍋。

    這一天下午,實在是感到無聊的劉建業穿著便服,乘坐陳部長配給自己的小汽車,照例來到了陪都最有名的心心咖啡館喝咖啡。

    心心咖啡館是戰時首都最出名的名流交際場所,來往的都是達官貴人。這裡不僅有戰時陪都最出名的咖啡,還有牛奶、紅茶、可可之類,以及花樣眾多的西式點心。它以富麗堂皇而又優雅別緻的氛圍,成為當時達官顯貴們休閒娛樂經常光臨的場所。後來曾經紅遍全國的小說《紅巖》也將其作為場景,描寫許雲峰和甫志高見面的情節。

    劉建業喜歡到這裡喝咖啡,並不是要借此接近什麼達官顯貴們,為自己的前程拉關係。在後世的時候,劉建業就對這種行為很不以為然。他到這裡,純粹是衝著這裡有著名的哥倫比亞高山咖啡。利用閒暇時光,喝上一杯很濃的清咖啡,藉著咖啡的苦味,放鬆一下自己的思緒,這已經成為劉建業最喜歡的放鬆方式。

    「waiter,照舊來一杯。他們也照舊。」劉建業連續來了幾次以後,這裡的侍者,也知道這位客人的習慣。況且,劉建業一向也是按照西方的慣例,給足小費的。劉建業的新任副官范成,警衛黃峰等則一直喝不慣咖啡,只是喝上一杯紅茶,吃一些茶點。

    一邊小口的品嚐著咖啡,聽著12人爵士大樂隊手下奏出的爵士音樂,劉建業一邊透過玻璃窗,看著外面的陪都街景。

    「孔先生,請進。」門口身穿筆挺的燕尾服的門童,左手拉開玻璃鑲木雕花的大門,右手優雅地劃出一道弧線,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劉建業聽到聲音,抬起頭來,看到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輕人,穿著西式長褲、束腰帶、尖頭皮鞋,帶著兩位保鏢,走進了心心咖啡館。

    劉建業一見此人,頓時感到頭皮發麻。

    到底是何方的神聖,能讓在日本人的炮火面前都能面不改色,親自帶著敢死隊衝到火線和日本人白刃格鬥的劉建業感到極度不安?

    這位神聖,就是孔院長的二女兒,孔二小姐。

    在南京的時候,劉建業就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你不要神氣,小心出門碰上孔二小姐。」如果老百姓咒某個人出災禍,除了傳統的掉長江淹死,栽紫金山下摔死,還可以咒他碰到孔二小姐。事情是這樣的,孔二小姐剛學會開車之是,在南京鬧市區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訓斥一頓,「天生豪放」的孔二小姐,當場拔槍射擊,準確將其擊斃。此事件引起南京警察罷工,並包圍孔宅,至於後果,自然是不了了之。老實說,這位孔二小姐長的相當漂亮,但其個性實在不敢恭維的。她一生做事是敢作敢當,胡作非為,無所不為,甚至常常女扮男裝。她人極聰明,從小就不願意接受嚴格的教育,無邊無際的權力庇護,更使她法律不知為何物,於是養成了喜怒無常、桀驁不馴的性格。

    孔二小姐從小就顯露出她的極不尋常。她熱愛在男生中當首領,苦於當時羅馬競技場已經關門停業,孔二小姐就只能在操場、教室等地欣賞兩撥人男生打架,她自己做壁上觀,不亦樂乎。對於管教她的老師,孔二小姐的策略一般是這樣的,找到校長,說:「這個人不配做我的老師,叫他滾。」此女對機械及騎技有先天性的掌握,十一二歲時竟然已能拆卸槍械,並據說彈無虛發。初次騎馬、開車的熟練程度都讓人歎為觀止。孔二小姐曾暗戀過原淞滬警備司令、上海青幫大頭目楊虎的大公子,楊虎與孔家關係甚好。宋希廉一次去機場送客,恰遇孔二小姐去香港,財政部與「中央銀行」竟有100多位官員為之送行,楊虎也在其列。

    論身份,楊虎是民國時期黑白兩道都叫得響的大人物,足可與孔院長、杜老闆稱兄道弟,孔二小姐一次尋常去香港,竟也不惜屈尊降格,趕來恭送。足見對孔二小姐的看重。豈知,就連楊家對孔二小姐這樣的人物也不敢問津。楊大公子自德國學成歸國後,竟將孔二小姐晾在一邊,與張文白將軍的千金結秦晉之好。孔二小姐一時心理失衡,就楊、張兩家訂婚之日,用手槍將楊大公子綁架出走,數日後才恩准釋放歸府,以示薄懲。重慶的南溫泉當時被政府劃為禁地,不過孔二小姐倒是如履平地,長期帶著愛犬來此散佈。某日,交通部湘鄂電政特派員朱一成也來南溫泉,與孔二小姐相遇。可惜朱一成粗枝大葉,拍照片時不小心將孔二小姐之狗攝入。朱當時的發言,他說他是只拍狗沒拍人,並可將底片洗出驗證。朱一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種話講出來,多麼傷孔二小姐的自尊心啊,雖然她是同性戀,但是禮儀上,朱也應當表現一點興趣出來。總之,最後朱帶著滿身傷痛去找孔院長。孔院長只好從「中央銀行」撥出兩萬美金,讓其赴美治療。如果南溫泉事件僅止於此,那麼這個地名還不足以隨著孔二小姐而被世人所銘記。真正的高潮是這樣的。某日,孔二小姐又去閒逛,突然冒出一夥人,穿戴倒還整齊,只是到了孔二小姐與另一女子(下有交待)面前,一時按耐不住寂寞,掏出相機來拍照(分析人士按:注意,這次是拍人而不是拍狗,至於當時到底有沒有狗,已不可考)。

    孔二小姐為保護自己以及夥伴的肖像權不被侵犯,當即拔出手槍,放到一個(從邏輯上說,應當是拍照片的,不過考慮到拍照片的並非必然只有一人,所以到底放到了誰,此事亦不可考)。對方惱羞成怒,當場傍於還擊,這是南溫泉一場非常著名的槍戰。後來才知道,拍照那夥人的頭面人物,乃號稱雲南王的龍主席之三公子。最高統帥在城區曾家巖有公館,黃山有公館。要去黃山時,必須過江。為了安全,當局把他過江碼頭安置在九龍坡黃桷坪。最高統帥每次過江除了近衛人員外,武裝憲兵均出動在兩岸警衛。一天,孔二小姐驅車至黃桷坪碼頭,正逢最高統帥從南岸進城,憲兵照例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孔二小姐跳下車來與憲兵發生爭吵,說著說著竟出手打了憲兵兩耳光,又掏槍朝天鳴放,弄得正在江中輪渡上的最高統帥及其近衛人員緊張不已。侍從人員一面加強對最高統帥保護,一面先行上岸瞭解情況。這時孔二小姐還在大吵大鬧,近衛人員把這件事報告最高統帥。最後,最高統帥將其叫到自己身邊一起走了事。又一回,軍政部和部長交給最高統帥一份報告,準備嚴辦第九戰區某軍長違紀事件。然而孔二小姐居然將此文件從最高統帥辦公桌上公然拿走,送了人情。直至何部長催促回復,最高統帥才知有此一說。不過孔二小姐斷然否認,此事不了了之。

    對於這位手眼通天,性情古怪的皇親國戚,劉建業是根本就不想靠近。為了保全自己,劉建業只有一個想法,趕快溜走。誰知道這位無法無天的天璜貴胄,一時性情起來了,又會幹出些什麼事情。

    「這不是國民革命軍的抗戰英雄,最年輕的劉軍長嗎?怎麼這麼著急就想走嗎?」就在劉建業趁著人多,想要逃離這個地方,剛剛走到門口的時候,一聲女聲讓劉建業的腳步不得不停了下來。

    「先生,你認錯人了吧?」劉建業面對這種情況,只能裝傻充楞,意圖矇混過關了。

    「劉將軍的戎裝照,可是多次刊登在報紙上的。你可不要說,你不是劉建業。」

    「先生,我只能說,你卻是認錯人了。抱歉,我還有要事要處理,恕不奉陪了。」說完,劉建業馬上轉身,帶著范副官和黃峰以衝刺一樣的速度跑出了心心咖啡館。身後傳來了跳腳的聲音。

    「快開車,去政治部。」劉建業一上車就催促著司機馬上開車。

    汽車剛剛開走不遠,後面就傳來幾聲槍響,甚至有幾發子彈打在了福特小汽車的外殼上。

    「好險,好險。」劉建業拍著自己的胸脯,後怕地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