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六十四章 臥薪嘗膽(八) 文 / 國產坦克

    「你詳細地說說看我們應該怎麼操作?」史迪威顯得十分的有興致。

    「我們可以首先大力支持在中國部署數百架重型轟炸機直接轟炸倭國本土的計劃。然後,我們就可以指出這個計劃在具體運作上存在的困難和局限。為了解決這些實際上存在的困難和局限,我們可以藉機提出我們的反攻緬甸的計劃,因為只有奪回緬甸北部,打通國際交通線,才能為實際運作數百架重型轟炸機直接轟炸倭國本土的計劃提供足夠的物資補給。而想要奪回緬甸北部,很顯然必須要投入大量的地面部隊反攻緬甸。想要反攻緬甸,奪回緬北地區,就必須要為駐印軍部隊和在雲南進行整訓的部隊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和補給。」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我想他們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對,就是這樣。然後,我們在得到足夠的武器裝備和補給以後,自然就可以向緬甸發起進攻。航空兵在得到了大量的物資供應以後,自然也就會使用航程比較遠的b-29來對倭國進行戰略轟炸。在轟炸的過程裡,他們也就會發現即使以成都周圍的機場作為b-29轟炸機的中轉前進基地,他們依然會面臨轟炸機航程有限,轟炸效果不足的問題。因為成都基地太靠近中國西部,在到達倭國之前需要飛越漫長的日占區域,並且只有倭國最南部的九州島在b-29的作戰半徑內,無法進行縱深轟炸。這樣,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提出我們的下一步計劃,就是在中國內地繼續發動地面反攻,以能夠把b-29的前進基地向前繼續推進。先是芷江,衡陽,南昌,甚至是浙江的機場,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可以選擇由中**隊在台灣登陸,收復台灣,以台灣為基地,對倭國本土實行大規模的轟炸。當然,這樣的反攻同樣需要大量的物資補給以裝備足夠數量的地面部隊,以奪取東南地區的機場並穩固的守住機場所在地區,同時為了保護緬北地區的路上交通線,向整個緬甸發動進攻也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有點意思,借認用他們的計劃以達到我們的目的。」史迪威若有所思的說道。

    「就是這樣,他們想依靠空中力量以完成對倭國戰略轟炸,最大限度削弱倭國戰爭潛力的目的,那麼我們何不借此打著協助完成這個宏偉計劃的旗號,來實現我們發動地面反攻的目的呢?」劉建業繼續向史迪威推銷自己的想法。

    「我們為什麼不能直接提出來發動地面反攻的想法呢?」史迪威說道。

    「從目前的情況看,英國人顯然對我們的緬甸反攻計劃沒有絲毫的興趣,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而羅斯福總統也並不想在亞洲投入過多的戰略資源,所以他才會傾向於陳納德提出的這個想法。我的校長則是害怕會因為發動地面反攻導致部隊的大量損失。如果,我們以大力支持陳納德的設想的面目出現的話,而不是直接和他們對立,那麼我們所受到的阻力將會小得多。況且,這個計劃一旦實施以後,他們就會發現要想順利實現他們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要在地面部隊上投入更多的資源。地面部隊的反攻是否順利,才是這個計劃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所在。」劉建業最後說出了他的核心思想。

    「說得很好,也很對。我們早就應該這樣做了。」史迪威的情緒顯然好了許多。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情況下,因為具體的情況,要想實現自己的這個目的,就必須要使用一些手段。來從側面達到目的。」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謀略,或者說是權謀。」史迪威說道。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中國的這潭水很深。貿然的踩進去,會很受傷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不反對適當的使用一下權謀,應該說是謀略。」

    「我想我們現在就應該具體的製作出一份我們的計劃,以完善我們剛才提到的設想,使它至少在表面上看來很完美,無懈可擊。」

    「是應該這樣,我想你應該留下來幫助我完成這個目的,親愛的劉。」性情非常直率的史迪威熱情地說。

    「我不是航空方面的專家,在這個計劃裡,我的作用不會很大,我的長處是地面作戰指揮還有提出設想。我想在將軍你自己的班子裡,應該會有足夠的航空和後勤方面的專家以幫助你完善這個設想。」劉建業婉言推辭道。劉建業可不想因為和史迪威走得太近而導致最高統帥的猜疑。儘管自己目前是最高統帥的嫡系,但是,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晴雨不定的最高統帥那裡,只要自己稍有一點做得不慎,就有可能受到自己對頭的攻擊,何況自己的對頭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你說的有道理,那我就不要求你留下來了。不過,你要是有什麼好的想法的話,一定不要忘記及時地告訴我。明白嗎?」史迪威帶著微笑說道。

    「現在我就有一個想法想要對你說一下,不過,這個想法和我們這裡沒有直接的關係。」劉建業自然不會錯過和史迪威改善關係的機會。

    「是嗎?你說說吧。休伊,劉將軍的咖啡喝完了,再給他來一杯,同樣是清咖啡。」史迪威為劉建業招呼自己的勤務兵,顯然,這個老頭現在的心情很好。

    「現在,以貴國陸海軍力量為主的盟軍部隊正在太平洋上與倭國的陸海軍力量陷入了拉鋸狀態,盟軍開始反攻,日軍則負隅頑抗。南太平洋上島嶼星羅棋布,雙方逐島爭奪,戰爭異常艱難。就以年初剛剛結束的瓜島作戰為例,雖然盟軍最終擊敗了倭國人的部隊,佔領了那座小島,但是無論是兵員還是裝備的損失都是相當巨大的。同樣,在阿留申群島一戰,20000人的貴國第七步兵師進攻2500名日軍守軍,結果國君549人陣亡,3500人受傷,而日軍守軍全體玉碎了。很顯然,倭國的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雖然被除掉了,但日軍在東南亞的抵抗力度並沒有減弱。如果在太平洋上的戰爭都是這樣進行的話,即使我們盟軍方面可以獲得勝利,其損失也會非常驚人,戰爭的進程也會十分緩慢。如何避免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殲滅在各個島嶼上負隅頑抗的日軍,將成為盟軍,當然主要是貴軍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劉建業喝了一小口咖啡,說道。

    「你說得不錯。這個問題的確已經引起了我國的海軍和陸軍的注意。」史迪威點了點頭,說道。

    實際上劉建業所提出的這個問題,的確早已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從1942年中期,在麥克阿瑟和美國太平洋艦隊之間,在關於美國如何向倭國展開下一步的戰略進攻上產生一些分歧,當時麥克阿瑟就向美國參聯會提出一個計劃,即利用美軍南太平洋前一階段的戰果,奪占拉包爾,取道新幾內亞或菲律賓向倭國本土進攻,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對於這個計劃,以尼米茲為首的太平洋海軍艦隊表示反對。太平洋戰場歷來是美國海軍的舞台,作為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尼米茲也應該享有更多決策的權利,但自從與倭國開戰以來,美國陸軍也投入了大量兵力參與作戰,而聲名顯赫的麥克阿瑟上將更是在澳大利亞設立了自己的司令部,指揮南線的對日作戰,他與尼米茲之間的爭論,實質上就是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權利之爭,對此羅斯福只有採取折中方案,麥克阿瑟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擔任中太平洋戰區司令,以夏威夷為基地,率領已太平洋艦隊為主力的部隊,在中太平洋的海域作戰,實施自東向西的進攻攻打日軍的內防禦圈;麥克阿瑟將以澳大利亞為基地,率領以美國陸軍為主力的部隊,在南太平洋群島由南向北目標直指菲律賓,兩支部隊在太平洋上構造一個t字形的攻勢。陸、海軍相互配合,各自擁有相互獨立的指揮權。

    麥克阿瑟對這種場面的出現十分不滿。他在給馬歇爾的電報中堅持說:「從全面的戰略觀點來看,我相信太平洋進攻行動的最有利路線應是從澳大利亞出發經過新幾內亞到棉蘭老島。」他認為,沿著這條路線作戰將繞過敵軍據點,並可得到陸基航空兵的有力支援。而兩條路線同時並進,其結果是目標和力量分散,擴大了戰爭,增加了傷亡和代價。麥克阿瑟從巴布亞戰役中得出結論說,陸海空軍必須完全徹底地協同作戰。這種立體作戰的形式是,通過佔領前進基地,測算轟炸機的前進路線,以使中短程轟炸機可在同等距離的戰鬥機掩護下進行戰鬥。前進的每一個階段都以一個機場為目標,作為下一個進程的墊腳石。當航空線向前推進時,在空軍的掩護下海軍又獲得了敵人的海上交通線。這種作戰形式的要求是「避實擊虛」,即避免以大量的傷亡進行正面攻擊,而是打擊敵之薄弱部位,「乘虛而攻」,進而切斷補給線以孤立敵軍,使其無所作為,軟弱無力,自行消滅。這一指導思想使麥克阿瑟形成了對太平洋戰爭的戰略概念:在有限的兵力下,進攻部隊不脫離己方空軍的掩護,沿著前進的軸心線,向幾個重要目標外圍做跳躍式進攻,即所謂「蛙跳戰術」。他說:「這同所謂的『越島作戰-恰恰相反。後者是以直接的正面兵力迫使敵人逐漸向後退卻,其結果必然招致重大傷亡。現在不必向敵人控制下的眾多島嶼橫衝直撞。『越島作戰-損失巨大,進展緩慢,不符合我的以最低代價盡快結束戰爭的理想。」

    「眾所周知,在陸戰場為主宰的幾千年時間裡,戰爭雙方的對抗是一場界限分明的角逐。無論是攻城掠地還是摧城拔寨,在指揮員的思維裡,始終存在著一條明確的戰線。作戰雙方都立足於自我之營盤逐次推進,依法用兵。如果我們能夠拋棄這種傳統思維,把靈活與節約兵力結合起來,在部隊不脫離己方的空中掩護之下,沿著前進的軸心線,向幾個重要目標外圍作跳躍進攻,使用由艦隊支援的空、地打擊力量出奇不意地對幾個主要目標實施大規模攻擊。從廣義上講,我們可以謀求用突破敵人內部防線的方法來割裂並摧毀所謂的『大東亞———南海倭國帝國』。由於我們缺乏同倭國正面作戰的設施,所以我建議對倭國的堅強據點不做正面攻擊。對每一次戰鬥,我們所謀求的應該是獲得時機迂迴到敵人後方,打擊其翼側,切斷敵人的補給線,借助海空軍力量,運載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越過不重要的島嶼,向深遠縱深的主要目標實施攻擊。我們將徹底拋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種消耗人力的正面攻擊,把戰爭拉回到拿破侖時代的機動作戰。」劉建業說道。

    劉建業的想法實際上就是麥克阿瑟所極力主張的「蛙跳戰術」。作為陸軍的高級軍官,史迪威對於太平洋戰場上陸軍和海軍之間的這場爭執也是有所耳聞。

    「你的想法和麥克阿瑟想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我很難相信你居然沒有過任何的陸海空立體作戰經歷。你的頭腦裡到底有多少神秘的東西?」史迪威叉著手,說道。

    「是嗎?我也只是在這裡看到了一些前些的戰情通報,然後在地圖上自己推演出來的。」劉建業可不敢說出實際上的真相。

    「簡直是不可置信,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要向麥克阿瑟將軍大力推薦你。」史迪威繼續說道。

    「現在就有一個機會可以演練一下這個戰術思想。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麥克阿瑟將軍的西南太平洋戰區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臘包爾。」劉建業說道。

    「是的,臘包爾是倭國人在南太平洋上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如果要擊敗倭國人在南太平洋上的力量,臘包爾是必須奪取的。不過,說實話,要想奪取臘包爾難度比較大,倭國人在那裡駐紮有12個師團,飛機近千架,如果直接攻打這裡,勢必付出慘重的代價。」

    「我們可以不直接進攻臘包爾,而選擇與它相鄰的布干維爾島,之所以選擇這裡,是因為島上有6個日軍機場,奪取它們不但可以削弱日軍的空中威脅,更可以把它變為我們這方面的機場,從而在空中和海上封鎖駐守臘包爾的日軍,把臘包爾變成孤島一座。一旦完成對臘包爾的封鎖,使它喪失作為日軍軍事基地的效能,那麼我們就可以對它圍而不打。這樣,也就不用直接面對島上12個師團的倭國人了。被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繫以後,臘包爾島上的倭國人也就只能坐在那裡乾等著戰爭的最後結束了。他們不是在那裡被炸死,就是被活活的餓死,就算他們能夠活下來,還能有多少的戰鬥能力呢?」劉建業說道。

    劉建業這樣說的另外一個用意就是在布干維爾島現在有六萬倭國守軍,其中就包括了南京大屠殺的劊子手第六師團,這支有「野獸師團」稱號的日軍精銳部隊。對於這支日軍部隊,劉建業可以說是恨到了骨子裡。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毫不猶豫的教訓一下第六師團。可惜,在長沙會戰之後,第六師團被日軍大本營從中國大陸調了出去,派遣到了西南太平洋,一度讓劉建業感到鞭長莫及。現在有機會讓這群野獸倒大霉,劉建業自然是不會錯過的,即使自己不能親自出手教訓他們,借用一下美國人的手,來一個借刀殺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奇妙了。我一定要把這個想法告訴麥克阿瑟將軍,他聽了以後一定會欣喜若狂的。」史迪威帶著興奮得說道。

    「對臘包爾完成了封鎖以後,我們還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次的蛙跳,進攻馬裡亞納群島,進攻菲律賓,進攻硫磺島,按照我們的需要一步步地把戰爭向倭國本土推進。」

    「我想如果有可能的話,麥克阿瑟將軍一定會提出把你調到他的手下去的。」史迪威說道。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也就會有機會實現我多年以來的一個夢想了。」劉建業趁熱打鐵地說道。

    「能夠告訴我是什麼樣的一個夢想嗎?」史迪威現在對劉建業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壞印象。

    「登陸倭國本土,帶領手下的部隊進攻東京,活捉倭國天皇。」劉建業兩眼放光地說道。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年輕人總是要有一些夢想才對。」史迪威笑著向劉建業伸出了自己的手。

    「謝謝你的理解。我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盡快的徹底打敗倭國人。」劉建業說著,把自己的手和史迪威的手握在了一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