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六十七章 臥薪嘗膽(十一) 文 / 國產坦克

    11月6日,史迪威從昆明應召飛赴重慶拜會最高統帥。那天,出乎史迪威的預料,一直對史迪威抱有不好的看法的最高統帥的態度十分熱情,會談一開始便滿足了史迪威期望已久的一項緊迫要求,答應讓軍政部盡快向雲南的整訓部隊調派不少於5萬人的補充兵員。史迪威覺得:「這條響尾蛇真是和善極了。」最高統帥一再詢問了史迪威的想法和要求,當史迪威表示再沒有其他問題之後,最高統帥這時才端出了他的真實目的:「那麼好吧!現在我正式請你為中國方面準備一份在開羅會議上的報告。」

    原來,羅斯福和丘吉爾已商定於11月下旬在開羅召開一次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議,最高統帥將應邀出席。這是他執掌中國這個古老而貧弱的國家的最高權力以來第一次出席正式而重要的國際會議,自然十分重視。他想通過這次會議提高他和他代表的國家的國際地位,並且最好能夠爭取到更多的物資援助。而借史迪威這個美國人之口說出他想說的話,或許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史迪威愉快地接受了這項要求。這個時候的史迪威已經很明白,要想讓他長期策劃的緬甸反攻計劃得到實現,必須得到這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支持。本來,英國人就對這個計劃態度十分冷淡,如果再不能得到這位最高統帥的支持,那麼自己的緬甸反攻計劃,不是徹底胎死腹中,就是被再次縮水,甚至被改的面目全非。而想要得到這位最高統帥的支持,就必須滿足他的一些看上去不是那麼過分的要求,例如為中國爭取更高的國際地位,爭取更多的援助物資。同時,一直以來對中國社會的底層民眾和軍隊下層官兵抱有一種樸素感情的史迪威也認為中國的國際地位絕對不可以像現在這樣可有可無,中國只有重新像它在中世紀時期那樣在維持世界秩序上發揮重要作用,戰後的亞洲才能夠得到持久和穩定的和平。

    回到自己在重慶的官邸以後,史迪威立即向昆明打了一個電話,要求劉建業立即放下所有的事情,搭乘軍用飛機前往重慶。

    莫名所以,一頭點霧水的劉建業急匆匆地乘坐一架軍用飛機,從昆明飛到了重慶,在珊瑚壩機場降落。劉建業剛下飛機,一輛美軍的吉普車就把他帶到了位於陪都嘉陵江南岸的山坡上的史迪威住所。

    這是一座佔地很大的別墅,劉建業目測估計大概有6,7畝的佔地面積。整個別墅在色澤上選取了低調的青灰色和白色,透出寧靜之感。別墅外形線條硬朗、流暢、莊嚴,看上去就和史迪威本人的性格一樣感覺。

    劉建業還沒有來得及多端詳一下這座後來的史迪威博物館,一名美軍軍官就領著他急匆匆地從別墅的大門裡走了進去,直到走進設在別墅裡的軍事會議室。

    「親愛的劉,我想你肯定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著急把你找來吧?」史迪威站在一張鋪著墨綠色毯子的桌子前,向走進房間的劉建業打招呼。

    「將軍,說實話,直到現在我還真的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找我來。」劉建業摘下軍帽,向史迪威說道。

    「你邊喝水邊聽我講吧。」說完,史迪威示意勤務兵為劉建業端水。

    「謝謝你,休伊。」從史迪威的勤務兵手裡接過水,劉建業沒有忘記向他表示感謝。

    「這一次我找你來,是因為一件事情。這個月的下旬,在埃及的開羅,羅斯福總統,邱吉爾首相還有你的校長也就是中國的最高統帥,就要召開最高軍事會議。你的那位校長,要求我為他準備一份在開羅會議上的報告。我認為想要寫好這份報告,就要有熟悉中國歷史和現在情況的人來協助。你知道,我在這裡的朋友不多,敵人倒有不少,所以,我第一下就想到把你找來了。你願意幫我這個忙嗎?」史迪威對劉建業說道。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要不是這個老頭提起來,我還真是要忘記這麼大一件事情了。該死。」劉建業想著。

    劉建業所指的這件大事情,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開羅會議即這一年的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國政府首腦在開羅舉行的國際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和中國的最高統帥。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轉變的一年,為了加強反法西斯同盟國之間在軍事和政治上協調行動,討論制定聯合對倭國作戰計劃和解決遠東問題,盟國決定舉行這次會議。開羅會議簽署了《中美英三國開羅宣言》,簡稱《開羅宣言》。會議結束後,《開羅宣言》經斯大林同意於1943年12月1日公佈於世。宣言聲明:對日作戰的目的在於制止並懲罰倭國侵略;剝奪倭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地區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倭國攫取的中國的領土,如滿洲(中國東北)、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宣言最後宣稱:將堅持長期作戰以迫使倭國無條件投降。《開羅宣言》是確定倭國侵略罪行及戰後處理倭國問題的重要國際文件。

    開羅會議,事先在是否邀請最高統帥參加的問題上美英首腦還有一番爭執。那個喜歡叼著雪茄的大胖子丘吉爾以頑固的殖民主義者的眼光瞧不起中國人,反對讓中國領導人參加。而羅斯福總統決心讓中國成為戰後世界秩序的「四塊基石之一」,並想使幾億中國人戰後居於西方盟國、特別是美國一邊,因此極力勸說英國最終同意,邀請最高統帥參加會議。

    另一方面,從這年秋季開始,侵華日軍發動了著名的常德戰役,試圖一舉佔領華中華南,打通京廣線。接著,又增兵30餘萬,北逼陝西潼關,兵臨黃河風陵渡,南下廣西全城江,西進宜昌沙市,對重慶政府形成三面夾擊的戰略態勢,使中國形勢驟然嚴峻起來。根據情報,東京大本營已經將未來戰役命名為「1號作戰」,旨在摧毀中國民眾的抗戰意志和迫降重慶國民政府。重慶一片驚慌。重慶方面何去何從將對亞洲局勢乃至整個太平洋戰場產生重大的影響。為了堅定重慶方面的抗戰決心,並協調亞洲盟軍的戰略行動,羅斯福認為也有必要邀請最高統帥參加盟國巨頭會議,以示尊重和厚愛。

    不過,那位身著大元帥服的斯大林同志懷著對中國人一貫的深刻鄙視,同時也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像著如何從中國這個戰時的盟國身上獲得更多的利益,則堅決不肯同中國最高統帥坐在一起開會。同時,因蘇俄尚未對倭國宣戰,他也不便參加這次會議。羅斯福總統只好委曲求全,將原定的四巨頭會晤分成兩處:先在埃及的開羅討論對日作戰(美英中會議),然後在伊朗的德黑蘭討論對德作戰(美英蘇會議)。並於11月27日開羅會議一結束,最高統帥取道中東返國,羅斯福和丘吉爾則冒著風沙和敵機截擊的危險飛往1000英里外的伊朗首都,去會晤來自克里姆林宮的執政者斯大林。歷史上也就有了緊接開羅會議之後的德黑蘭會議。

    中國在開羅的盟國高峰會議中,雖然得到形式的禮遇與盟國支持的承諾,但是卻引發後續的在德黑蘭會議上的全面翻案,最終讓中國遭到幾乎全軍覆沒的伏擊,結果是確定了盟國利用與出賣中國的陰謀。若從歷史發展結果的角度來衡量開羅會議,它可以說是比中日之間的任何一場會戰,對於中國的影響還要深遠,中國唯一的成就就是確定收回被倭國侵佔的失地,但是從此她也被盟國送上孤立與分裂的歷史悲劇之中。

    劉建業很想多做一些什麼,但是,他更明白自己畢竟對於國家之間的政治活動沒有多少影響力,他最多只能盡力為自己貧弱而飽受屈辱的祖國在這次會議上盡力多爭取回一些本身就屬於自己的利益。所謂弱國無外交,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處境吧。

    「將軍,我答應你,我會盡力幫助你完成這個報告的。」劉建業回過神來,對史迪威說道。

    「我就知道你不會讓我失望的。」史迪威高興得拍了劉建業的肩膀。

    隨後,就在這個江邊別墅裡,劉建業開始與史迪威和他手下的一般美國參謀們攜手草擬報告文稿。

    在連續的挑燈夜戰和幾乎時刻不停的討論甚至爭吵中,眾人終於起草出了一份包括作戰設想和具體要求兩部分的文件。關於作戰設想,報告提出了要分三批裝備和訓練90個陸軍師。第一批30個師將於1944年1月投入反攻緬甸的作戰;第二批30個師計劃於1944年8月向廣東方面發起進攻;第三批30個師將在1945年1月開赴前線。關於對軍事援助的具體要求主要有,同盟國應在1944年雨季之前以陸海空軍力量全力以赴地打通中印地面交通線;美國提供90個師的裝備器材;每月向中國空運1萬噸物資;幫助中國建立起一支獨立的空軍,待佔領廣州、香港地區後,美國應向華南派出10個陸軍師和3個裝甲師,組成由美國人指揮的中美聯合部隊,爾後會攻華中和華北。

    對於報告的大部分內容,劉建業都沒有什麼不同意見,但是對於最後「組成由美國人指揮的中美聯合部隊」這一條,劉建業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反對意見。

    「將軍,我必須認真地告訴你,如果你想要讓這份報告被校長接受,並且最終能夠順利得到實現,那麼你就必須把最後的這一條裡『由美國人指揮的』這一段刪除掉。」劉建業誠懇對史迪威說道。

    「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嗎?」史迪威詫異的看著劉建業。

    「將軍曾經在我們這個國家服務和生活了這麼多年,應該對我們國家的歷史有所瞭解。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家曾經長期站在世界的最前列,有過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其強盛的國力幾乎無與倫比。這使得我們幾乎一直都是用一種俯瞰的角度去看待我們之外的世界。可是,在後來的歲月裡,我們和別的國家相比,變得落後了。在最近的一百年時間裡,我們的國家更是一步步淪為列強爭奪和瓜分的目標。這就讓我們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我們民族的內心裡的那種大國情結,無時無刻不在號召著熱愛自己國家民族的人們,去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而審視整個百年屈辱,無可否認的是外國人對我國的種種做法,讓我們的內心對外國人有一種深藏起來的排斥感。我們在爭取國家民族統一和復興的過程裡,可以接受外國友人的真誠幫助,也可以接受外國朋友對我們的一些指導,但是,我們不會允許把自己國家民族的命運,交給一個外國人來掌握,即使這個外國人是我們最真誠的朋友。這裡面有著民族自豪感的原因,也有著對外國人的警惕。很不幸,如果將軍提議把中美聯合部隊交給一名美國人或者說是其他國家的人來指揮,在我們的上上下下就會很容易得感到我們的國家民族的命運被交給了一名外國人來控制。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情況。」劉建業說道。

    「親愛的劉,我很欣賞你對我這麼坦誠地說話,我也知道我的這個提議,肯定會招來很多的不滿。但是,你想過沒有,我們為什麼會在緬甸在受到失敗?我的命令在那裡幾乎得不到有效地執行,這情況你是知道的。所以,想要有效地掌握和運用這樣一支龐大的現代化部隊,只有我們美**人能夠做到。中**隊裡現在還沒有這樣的人出現。」史迪威說道。

    「將軍這樣說就錯了。在中國有許多的軍事天才,他們只是缺乏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自由的展現他們的才華。只要讓他們接收到足夠的培訓,再給他們一個舞台,他們就能讓整個世界顫抖。」劉建業說道。

    「也許你說得很對,但是至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現成的人出現,不是嗎?」史迪威說道。

    「將軍,你想到沒有,如果你堅持這樣的要求,你將很難在中國的統帥部裡得到同情和支持。這樣對你的工作是極為不利的。」

    「那些小丑,蠢東西,他們只會在背後對我進行無恥的中傷。」史迪威顯然對軍委會裡面的人早就有所不滿了。

    「可是他們現在都掌握著權力,這一點,你是無法否認的。」

    「正因為這樣,我就更需要用實際的表現讓他們都統統的閉嘴。」史迪威開始接近爆走了。

    「看來,我是無法說服將軍了。那麼,無論如何我都對這一條持保留意見。謝謝你,將軍。能不能派一輛車給我?」劉建業從沙發上站起身來,戴上軍帽,對史迪威說道。

    「你要到哪裡去嗎?」史迪威問道。

    「我剛剛想起來還有一些事情要辦。可是我現在沒有車子可用,所以才借一輛車用。」

    「沒有關係,你儘管用吧。」史迪威作出一幅大方的樣子說道。

    「謝謝了,將軍。」說完,劉建業跟在休伊的身後,走出了會議室。

    從史迪威的別墅裡出來,劉建業開著吉普車一路狂奔,迅速來到了軍令部大樓前。

    「我要求緊急會見第二廳的楊廳長,就說有緊急事情。」劉建業對軍令部的接待人員說道。

    「請出示你的證件。還有,你沒有預約會見,所以,我不能保證楊廳長是否會同意見你。」負責接待的上尉說道。

    「這是我的證件。還有,請務必轉告楊廳長,我的事情和月底就要在國外召開的會議有關。」劉建業對上尉說道。

    「好的,我一定會轉告的。請稍等。」在記錄下劉建業的身份以後,上尉對劉建業說道,然後,上尉走進了接待室外的一個房間。

    過了一會,上尉回來,對劉建業說道:「劉將軍,楊廳長有請。請跟我來。」

    劉建業跟在上尉的身後上樓,走進了二樓的一間辦公室。

    坐在辦公室中間的辦公卓前的,正是高個頭,留著仁丹鬍子的海軍的楊中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