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八十一章 救火(四) 文 / 國產坦克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有著舉世無雙的喀斯特熔岩地貌。這裡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讚譽。

    桂林城位於廣西東北部,「湘西走廊」的南端。境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有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桂林市地處低緯度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對於旅遊業來說十分優越。因此,在中國乃至後來的全世界,桂林都是一個以風光奇麗秀美聞名於世的著名旅遊地。

    桂林,在夏商周時期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第一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派遣五十萬大軍征伐嶺南,置桂林,像,南海三郡,這是桂林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的歷史典籍上。漢武帝元鼎六年,漢朝軍隊攻滅南越國,再一次把嶺南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在這裡設始安縣,隸屬荊州零陵郡。兩千多年來,桂林先後成為郡、州、府、縣治的所在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一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

    在前世的時候,媽劉建業曾經多次想到桂林去飽覽秀美河川,順便還可以見識一下在地質課上多次聽到的喀斯特地貌到底是如何的神奇和鬼斧神工。可惜,就像一首流行歌曲裡面唱得那樣,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卻沒有時間,所以,一直到來到這個時空,劉建業都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夙願。讓他始終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會因為戰爭而來到了這座城市。

    桂林城內,明王城內的原廣西綏靖公署,八桂廳。這裡原先是明朝分封在桂林的靖江王府的一部分,清朝時候是廣西藩台衙門的花園,民國十年,孫中山先生借助陳炯明的粵軍力量向北洋政府發動北伐,一開始就是把北伐大本營設立在這裡的。這裡環境清幽,園林亭榭、涉眼成趣。雖然處於桂林的鬧市區,但是卻鬧中有靜,別有一份情趣。在當時的不少人眼裡,八桂廳是桂林市第一個好地方。

    可是此時的八桂廳裡的氣氛卻不像它的景色那樣好。

    「韋司令,我部下三個師,是緊急從雲南空運來的,目前兩個師剛剛來到這裡。希望韋司令能夠幫助解決宿營和糧食給養等問題。」一見到目前的桂林城最高長官,劉建業就直接開門見山地提出要求。

    「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們現在桂林城裡休息一陣,等我們忙好了,我們會派人通知你們的。」韋司令不緊不慢的打著官腔。

    「韋司令,兄弟在軍中資歷很淺,我知道,你是軍中的老前輩了,德高望重,功勳顯赫,但是,有一句話,我要說在前面,兄弟我的人馬來到這裡,不是來旅遊觀光的,也不是來搶地盤的,是來和小鬼子拚命的。如果,韋司令也想要死守桂林城,那一切都好說,如果韋司令不想在這裡再重演一次常德或者衡陽那樣的苦戰,以自己的犧牲拖住鬼子的腳步,那麼,最好請你老人家挪個地方,隨便找個地方去當你的太太平平的副總司令,不要在這裡妨礙兄弟施展手腳。」劉建業直截了當的對韋司令說道。

    「小子,你不要太猖狂,你不要忘記,你現在腳踩的是誰的地盤。」韋司令被劉建業這個軍中後輩毫不留情的言語激怒了,大聲的斥責道。

    「誰的地盤,當然是中國的地盤,不是他小鬼子的,不過,要是由你們來守的話,我估計也就離送給小鬼子沒多久了。」劉建業繼續挖苦道。

    「你不要這樣無禮,老子當年出來扛槍打仗的時候,你這小子還不知道那裡吃奶呢。」

    「出來當兵早有什麼用,見了鬼子就當熊包,也沒什麼好吹噓的。幾年前,要不是我們中央軍在崑崙關拼得那麼凶,恐怕這座桂林城早就被你們送給小鬼子了,還有臉在這裡擺老資格。」劉建業繼續不停的揭傷疤。

    「小子,你行,你給我記住,我現在不和你理論,等仗打完了,我到白總長面前去和你理論。」韋司令被劉建業的話氣的手指直抖。

    「那敢情好,我正好回陪都好好享享清福。早就聽說陪都的南溫泉很不錯,可就是一直沒有機會去好好的泡一下,如果韋司令有那個能耐把兄弟招到陪都去,兄弟二話不說,請韋司令一起到南溫泉去好好泡個澡,解個乏,再吃上一頓陪都有名的火鍋。韋司令放心,所有的花費兄弟我全包了。怎麼好意思讓老前輩破費呢?」劉建業的話更加氣人了。

    「小子,你給我記住,我們之間沒有完。行,既然客人威風太大,那我這個主人就恕不奉陪了。」說完,被劉建業氣的臉上發青發紫的韋司令戴上武裝帶和軍帽,就大步走出了八桂廳。

    「副官,給我集合警衛和幕僚,我要緊急出城。」剛到了外面的天井,韋司令就大聲地招呼。

    「軍座,你這麼做?」楊參謀長有一些欲言又止。

    「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們這一次來桂林,其實凶多吉少,結局難以預料。我也不知道這一仗打下來,我們這個軍幾萬弟兄到底還有多少人能活下來。雖然,這一次連他們廣西人都不想保衛桂林,按理說來,我們也完全可以撒手不管的,只要能對上面有一個交代就可以了。可是,我們是軍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軍人的最大責任是保衛國家,既然上面下達了命令,我們就只能盡力去執行命令。至於後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這樣做,其實是不想被他們桂系的人拖累。他們如果不走,肯定會造成指揮上思想不統一,行動上互相掣肘,一旦打起仗來,要是他們先亂了陣腳,很可能會順帶著把我們自己的陣腳給衝亂的。與其那個時候後悔,不如這個時候先把那些意志不堅定的趕走,免得到了後面出事。」劉建業解釋道。

    「可是,我們畢竟是客軍,這裡是他們桂系的地盤。只怕到後來的時候,有些話就不好講了。」楊參謀長提醒道。

    「是誰不是誰的地盤,這不是靠嘴皮子說的算得,正像國家之間的邊界是由國家的實力來劃分的一樣,是不是誰的地盤,要看有沒有能力來守住。你守不住了,要丟給倭國人了,我來守住了,那對不起,你想我走,起碼要掏出一些代價來。」劉建業說道。

    「那位白總長可向來不是什麼肚量大的角色。」楊參謀長繼續提醒道。

    「他以為我看不出來,他是想保存實力,等著倭國人最後投降,然後再來靠手裡的槍桿子爭天下。我就是要做給他看,提醒他,這種小算盤,還是不要打得好,至少現在不要打。別說我們中央軍這裡不好過去,就是那邊他恐怕也不好過。想要打自己的算盤,可以,等打敗了小鬼子再來慢慢打。」劉建業一邊說,一邊做出一個八的手勢。

    「你是說那裡?」楊參謀長問道。

    「這是很明顯的,倭國人肯定撐不過明年。明年就是他們的大限。然後,國內又肯定會有事情要發生了。」劉建業帶著一絲惆悵說道。內戰,這個沉重的話題,是他一直想要竭力迴避的,可是,似乎也是無法迴避的。

    「難怪校長把胡壽山的幾十萬精銳兵馬一直留在陝西,無論前線多吃緊,就是不調出來。」楊參謀長若有所思地說道。

    「這些事情,你我心裡有數就可以了,對外面我們就當作不知情,不瞭解。」劉建業提醒道。

    「這個我清楚。當前,我們還是首先想著怎麼對付倭國人,其他的事情,我們一律不過問。」楊參謀長一邊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的汗,一邊說道。

    當晚,氣呼呼的出城的韋司令帶著31軍軍長賀維珍和幕僚們一到了柳州,就向軍委會和第四戰區呈上了辭呈,堅決要求辭去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的職務。雖然,第四戰區的張向華長官反覆勸慰,無奈得到了白總長授意的韋司令去意堅決,無論怎樣挽留都無濟於事。

    很快,軍委會下達了命令,由劉建業代理桂林城防司令,統一指揮桂林城內的守軍部隊。劉建業順勢重組了桂林城防司令部,原參謀長陳繼恆中將繼續留任,留在城內的31軍參謀長呂旃蒙和新20軍楊參謀長一起擔任副參謀長。桂林城防司令部此時已經統轄四個師的部隊,分別是31軍第131師,46軍第170師,新20軍新14師,第198師,每師轄步兵三團約一萬人,另有79軍的294團,175師一個營和188師一個營步兵,炮兵第六團150毫米榴彈炮炮一個連(4門),炮兵第14團105毫米榴彈炮一個連(4門),31軍直屬炮兵一個營(75毫米山炮12門),新20軍直屬炮兵團的一個營(105毫米榴彈炮12門),新14師,第198師直屬炮兵各一個營(美國造75毫米榴彈炮各12門)。此外,再加上從四周地方趕來參加桂林保衛戰,歸屬桂林城防司令部指揮的廣西民團部隊,人員總數略超過五萬人。為了加強防守桂林的力量,航空委員會特別派出了空軍第1、4大隊和中美混合聯隊,共有飛機243架。

    24日,第七十九軍陣地失陷,第九十三軍右翼亦被突破,兩軍結合部被佔領,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夏威中將下令全線總撤退,由第170師副師長巢威率六個營組成的縱隊掩護撤退。

    日軍10月中旬做出的攻擊桂林部署如下:第58師團從北面進攻;第40師團向東側進攻;第37師團從東正面進攻;第34師團步兵第218聯隊向西南方進攻;第13、第3兩個師團,迂迴桂林城,向南推進。第34師團主力留守全州。

    10月26日,日軍駐衡陽的第6方面軍司令部下達作戰命令,命令第11軍和第23軍按照10月制定的作戰計劃,向桂林、柳州發動進攻。日軍第11軍為在開戰之始即佔領桂林、柳州間要點,以分割桂林、柳州的中**隊。26日,第11軍即令第3師團攻佔平樂、荔浦,令第37師團攻佔恭城、陽朔。

    10月28日,日軍接近桂林外圍。處於湘桂路正面的日軍第58師團發現當面守軍有動搖、退卻的徵候,迅速報告給了第11軍。由於戰場形勢的變化,第11軍司令官橫山勇決定以第3,13兩師團南下奪取柳州,第34師團主力確保全州。直接參與桂林攻擊作戰的部隊是:第58師團,第40師團,第37師團以及第34師團218步兵聯隊。按照其滿員兵員來計算,約為53000人左右。在這些部隊的編成內共有7個聯隊,21個步兵大隊並8個獨立步兵大隊。

    橫山勇在進攻桂林的作戰計劃裡以第58師團為主攻部隊,在重炮兵第14聯隊、第15聯隊、獨立野炮兵第2聯隊、獨立重炮兵第6大隊、戰車第3聯隊配合下從靈川急進,向桂林的北門和西門進攻;第40師團配屬獨立山炮第2聯隊,從興安附近前進,向桂林東門進攻;第13師團從灌陽前進,向桂林南門進攻;第34師團的第218聯隊從寨墟前進,向桂林西南郊進攻。橫山勇要求各部必須於11月6日完成對桂林的包圍。

    日軍對桂林的進攻中投入了11軍的炮兵部隊輕型火炮四十八門,野戰炮一百零九門,重炮四十二門,另外還得到了第五飛行師團的116架飛機提供的空中支援。在兵力和裝備上的對比上,除了空軍裝備兵力,日軍都佔據了明顯的優勢。特別是桂林守軍裡的第170師是幾乎完全的一支由新兵組成的部隊,其作戰技能和作戰意志都值得懷疑。而那些廣西的民團部隊,更是裝備五花八門,連老式的火藥槍都有,不少的民團兵員不是頭髮花白的老者,就是人長得還沒有槍高的未成年人。

    桂林城內的八桂廳。

    此時的八桂廳裡,氣氛非常壓抑。各位將軍們都默默的抽著煙,一言不發。

    劉建業知道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就只有自己首先挑頭了。

    「各位,我知道,這一次我們的處境非常危險。鬼子的兵力很多,除了直接進攻桂林的兵力,他們還有其他方向的援兵隨時可以投入到對桂林的爭奪。相信大家都很明白,我們這一次承擔守城任務,實際上最大的可能不是活下來,而是戰死殉國。現在,我給大家一個機會,你們可以給各自的家人寫下遺書,然後統一把遺書交給我們的美國朋友,由他們帶出桂林。」劉建業說道。

    說完,劉建業從自己胸前的口袋裡掏出了一個沒有封口的白色信封。

    「這是我的遺書。我昨天就準備好了。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念給大家聽一遍。」劉建業對大家說到。

    「那就洗耳恭聽了。」城防司令部參謀長桂軍老將陳濟桓中將說道。他是桂系部隊裡的老人,原本已因腿部殘疾退出現役,出任廣西綏靖公署第二金礦主任。陳濟桓任第二金礦主任,儘管已不負軍務,但在他的住所的牆壁,掛著中國地圖,他將抗戰中敵我雙方的態勢用大頭針粘上紙條作標記,插在地圖上,並常對來看望他的部下及同事分析抗戰形勢,互相勉勵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力爭投身抗日戰場。日軍攻佔衡陽,威脅桂林,時任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桂林城防司令的韋雲淞,徵求老搭檔陳濟桓為參謀長,陳欣然答應。當時妻子將分娩,且他自己於1933年因看演習墜馬而受的足傷,一直未見好,行動不便,親友和家屬都力勸他再三考慮。但他說:「抗戰不分東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靠大家齊心合力,才能驅逐日寇。現在強敵已到家門,我能熟視無睹嗎?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雖身在金礦,但仍屬軍人,就有保家衛國的職責」。隨即準備行裝,趕赴桂林。陳濟桓7月離家北上,行時只帶一名隨身勤務兵到達桂林,即接任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一職。他到桂林後,即寫一信給弟弟陳恩榮、妻子羅佩英談了關於小孩取名的問題。信中說:如桂林一戰勝利的話,小孩則名叫「可衛」,意即桂林可保衛;要是桂林一戰失敗,他陣亡了,即是為保衛祖國獻身,這種精神是偉大的,則小孩子的名字叫「可偉」。陳曾對守防桂林城的陸軍31軍馮副軍長說過:「我當一輩子軍人,仗打了不少,打來打去,都是中國人打中國人,覺得沒有什麼意義,現在抗日戰爭,關係中國國家和民族的存亡,真是匹夫有責。上級派我守城是個光榮任務,我是跛子不能逃跑,勝則生敗則死。誓把我幾十斤水(指身體)和鬼子拼,衰仔才做方先覺第二」。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我死以後,各位家人無需向政府要求撫恤,家中產業足以保證衣食無憂。老父在上,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如而有幸殉國,汝應高興兒未辱門風。兩位愛妻,無須為我守寡,有意中之人盡可自便,不得阻攔。劉建業絕筆。」劉建業拿出信紙,開始念道。

    「黃峰,告訴各位,你的職責是什麼?」放下信紙,劉建業又轉過頭來問自己的隨身警衛。

    「第一,保衛軍長安全,第二,萬一軍長有被俘危險,立即開槍打死軍長,以免軍長被俘受辱。」黃峰大聲地回答。

    「好,我相信你。」陳濟桓大聲得叫好。

    「劉司令,既然你已經寫好了遺書,那兄弟我就也把我的遺書拿出來給大家唸唸。」第131師師長闞維壅站起身來,掏出自己口袋裡的一張紙,開始念道。

    「詠棠賢妻,在柳別後未通信甚為思念,我在桂一切情形均詳述於均任兄函中,想已閱悉。此次保衛桂林大會戰不日即可開幕,此戰關係重大,我得率師參加,正感幸運,不成功便成仁,總要與日寇大廝殺一場也。汝帶一群兒女避居融縣,戰端一開通信已成問題,接濟更不容易,已另函托均任兄就近關照,家無積余,用度極力節省,如何寒苦亦當忍受,抗戰勝利在望,生活總有解決辦法也。我在此生活如常,毋須遠念。此後作戰期間如有可能仍可照常通信,余不及,即問近好」。

    闞維雍,原名慶福,號伯涵,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生於廣西柳州,中學畢業後,考入廣州醫科學校,未幾輟學回柳州。1919年,考入廣西陸軍講武堂工兵科,畢業後避居家鄉。1924年,李德鄰任廣西綏靖督辦兼第一軍軍長時,任其為軍部機要參謀,後任南寧軍校教官。又先後任工兵、交通,通訊班主任、交通隊、工兵隊上校隊長等職。並歷任第七軍工兵營營長,第五十七師參謀處處長。第四十軍第十二師三十六團團長,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直屬通訊團團長,交通處處長,第十九師參謀長等。1932年入南京陸軍工兵學校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入侵桂南,以第十九師副師長,第三十一軍參謀長率部抗日。1942年任第一三一師少將師長,擔任桂南防務。因為他飽讀詩書,會說日語,略通越語,著有《越語入門》。他對軍事知識頗有研究,人稱「儒將」。桂柳會戰前,他與全體官兵一起徒步由南寧開發到桂林,直走得兩腳紅腫潰爛,仍不以為苦。闞維雍到桂林後日以繼夜地督導部屬疏散居民,搶修工事,並深入各部隊,勉勵士兵奮勇殺敵,誓死保衛桂林,是堅定主張和倭國人戰鬥到底的。

    「我相信闞師長必定是會踐守諾言的。我們就等著一起黃泉路上做伴吧。」劉建業站了起來,對闞師長說道。

    「兩位不要這麼急著尋找黃泉路上的同伴。其實,目前的形勢雖然看上去凶險無比,倒也不能算是絕境。我軍兵力數量不足,只能依靠地方民兵。廣西素有南蠻之稱,民風彪悍,尚勇好鬥。何況大多同族同宗,鄉土觀念十分嚴重,往往一人有事,全村拚死相助。他們對日寇恨之入骨,現已自發組織抗日自衛隊十數支,雖不是訓練有素,但只要給予裝備,也是一支奇兵。美國空軍已經保證桂林的絕對制空權,從空中給日寇嚴厲的打擊。我桂林地勢奇特,山峰林立,巖洞眾多,更有漓江可為天險。現已利用岩石內洞,設備了縱橫交錯的永久工事,編成了各個獨立而又相互聯繫的堡壘群。為了彌補漓江薄弱地帶的缺點,除沿河設置各種障礙外,還把東岸的七星巖編成了一個堅固的獨立據點,與桂林市區交叉火力,互相呼應。軍需品如糧秣彈藥等,也儲備了足夠半年之用。在地形工事設備上來說,抵敵三個月,並非毫無成算之事。」陳濟桓參謀長說道。

    「說得不錯,我們並非是毫無勝機的。」廣西綏靖公署高級參謀史蔚馥少將說道。

    「對,我們只要能橫下一條心,和鬼子血拼到底,我就不信他們就真的不怕死。」新14師邱師長說道。

    「那好,既然大家都這麼說,我心裡就有底了。不過呢,為了對身後事有個交待,大家還是先留下遺書好了,大不了以後活下來了,這個玩意就作廢好了。」劉建業說道。

    「殺人不過頭點地,和小鬼子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早就知道死也就那麼回事。給我找紙筆來,我頂多就是交代一下老婆,把我兒子給我帶大就行了。」一名桂系將領說道。

    「拿紙筆來吧,我們都不怕。」一個個將領們都紛紛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時之間,八桂廳的會場裡,只見到一個個將軍們埋頭寫著字,安靜異常。

    「大家寫完了,就交待下面人也都留下遺書遺囑什麼的,以免人死了還不能瞑目。各位看呢?」劉建業又問道。

    「沒問題。我們都是廣西子弟,守土衛家是天然的職責。」170師許師長大聲表態。

    「我們雖然不是廣西人,要論到和鬼子拚命,我手底下那些湖南漢子,也絕對不會當面瓜。」198師段師長急忙站起來為手下的湖南漢子正名。

    「是騾子是馬,鬼子來的時候,拉出來就知道了。」31軍呂旃蒙參謀長說道。

    「傳我的命令,把城裡的銀行金庫打開,把各部隊的欠餉先補齊,然後,今天晚上,全軍所有弟兄都吃馬肉米粉,米粉管溝,放開了肚皮吃,給大家補補陽氣,補足了陽氣好打鬼子。吃完了米粉,打擊和鬼子打仗就要出死力,賣死命,不然,將軍橋刑場上面的陳牧農就是我們的榜樣。」劉建業說道。

    桂林地處嶺南要衝,自古官宦商旅雲集,飲食習慣南北交融,粵、川、湘、浙、贛、閩均有承傳。近世紀以來,粵、川飲食影響大,同時融入地方習慣,又因旅遊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過於桂林米粉。桂林米粉以其獨特的風味遠近聞名。其做工考究,先將上好大米磨成漿,裝袋濾干,揣成粉團煮熟後壓搾成圓根或片狀即成。園的稱米粉,片狀的稱切粉,通稱米粉,其特點是潔白、細嫩、軟滑、爽口。其吃法多樣。最講究滷水的製作,其工藝各家有異,大致以豬、牛骨、羅漢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濃郁。滷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風味也不同。桂林米粉有許多種,最有名的是馬肉米粉。它用特製的紅燒馬肉作配料,馬肉鮮嫩味香,壯陽補腎。過去吃馬肉米粉多用特製小碟來盛,米粉僅供一箸,上面有幾片薄薄的馬肉,再加以幾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醬,風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劉建業自然不會是給弟兄們吃小碟裝的,軍人嘛,要用自然是大碗。

    劉建業藉著這個機會,好好地把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滷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冒熱米粉等吃了幾乎一遍,直漲的肚子滾圓。

    「少爺,你就是再喜歡吃這個,也不用一次吃這麼多吧?」黃峰看著劉建業貪吃的樣子直好笑。

    「你懂什麼,這一仗打下來,少爺我有沒有命活下來都不知道,當然要先趁著還有條件,先享受一下,以免留下一世的遺憾嘛。」劉建業一邊忙著消滅美味的米粉,一邊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