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

大道小說網 第三百五十九章 烽火(十一) 文 / 國產坦克

    津浦鐵路上的要點宿縣被攻克,使得南京的蔣總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立即在南京黃埔路他的官邸召集參謀總長顧墨三、國防部長何敬之、國防部作戰廳的郭廳長等重要軍事幕僚開軍事會議。

    會議開始,先由國防部第二廳廳長侯騰中將報告戰況。

    侯騰因感冒,鼻子有些堵塞。他站在一張作戰地圖前嗡嗡地說道:「g軍華野主力已佔領了運河以東地區,一部渡過了老河,插進曹八集、薛家源附近,截斷了碾莊後路。我黃煥然兵團主力及第44軍已退過運河西岸,在碾莊附近被圍,在搶過運河橋時受g軍華野火力封鎖阻擊,傷亡甚重。第九綏靖區李延年所部已到達徐州並已取得聯繫,第四綏靖區劉汝明已到固鎮以南,今日向蚌埠前進。昨日,g軍中野一部進至徐蚌線,宿縣已被g軍攻下,徐蚌線交通中斷,徐州情況吃緊。南京後方秩序也極混亂。昨今兩日,市內滿街到處搶糧,警察袖手旁觀,糧店大部關門不敢營業……」

    蔣總統根本不相信事態居然已經變得如此嚴重,不等候騰報告完就怒氣大發,手指侯騰說:「你造謠,簡直是胡說!胡說!哪裡有這等事?!」

    侯騰見蔣總統眼露殺氣,嚇得退了回去,不敢再說下去了。

    對於蔣總統大發脾氣,在座諸位都明白其中原因。最近不僅前線戰況吃緊,就是後方也整天不得安寧。蔣大公子經國在上海、南京到處「打老虎」,發行金圓券,得罪了不少達官貴人,經常有人到蔣總統面前哭訴,弄得老頭子整天心煩意亂。恰好侯騰在匯報中又提及此事,令他大為光火。

    接下去由郭廳長報告作戰計劃。郭廳長看到老頭子對侯騰的態度,心裡直打哆嗦,他本來也要說些情況危急的話,但見此情形,只是就解救黃煥然兵團說了幾點意見:

    (一)以目前情況判斷,g軍有包圍攻擊黃兵團的企圖。我軍空軍及炮兵的絕對優勢,以內線作戰原則,陸、空、步、炮、戰車協同,先將運河西岸徐州以東之g軍殲滅,以解黃兵團之圍。

    (二)以黃兵團死守碾莊,第63軍守窯灣鎮待援(事實上第63軍已被消滅)。

    (三)以李文卿兵團第72軍守備徐州。

    (四)以邱兵團、孫兵團迅速東進,擊破徐州、碾莊間之g軍,以解黃兵團之圍……

    蔣總統聽了,覺得郭廳長所提的幾個意見比較合乎他的心意,心情略有好轉。他平息了火氣,對眾位部將說:「一定要竭盡全力解黃煥然的圍,以確保徐州之**主力。」然後他又側過身對參謀部長顧墨三說:「墨三,你有什麼意見?」

    「委座,我完全同意國防部的意見。」顧墨三本來就巴不得早一點把黃煥然解救出來,對國防部的方案也有些要補充的,但看到蔣總統的這一架勢,也就不敢多說了。

    「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就按這個計劃實行。」蔣總統批准了郭廳長的方案。

    依據郭廳長的方案,**統帥部立即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蔣總統先後將**嫡系之第39、54軍以及華中的黃培我第12兵團投人了徐蚌線的作戰,從而使在淮海地區的**部隊達80餘萬人,其中大部分部隊都是**已經所剩不多的精銳嫡系。可以說,南京的老頭子是把最後的王牌全部都投入到了徐蚌會戰裡。

    只是蔣總統根本就沒有想到的是,他親自批准的作戰計劃,還沒有來得及被送達下屬部隊的各軍師長們,就已經被完整的送到了西柏坡,他的老對手的案頭。可以說,蔣總統是拿著一份副本在指揮作戰,而他的老對手是拿著正本在指揮。

    此時,對於淮海戰場上的解放軍來說,宿縣這個關乎全局的重點攻克了,但被包圍在碾莊的黃煥然這塊硬骨頭還沒有啃完。

    坐鎮西柏坡指揮全國戰場的毛澤d和指揮徐東前線戰場的粟y一樣,也沒有想到黃煥然兵團居然會如此難啃。11月13日,他就以為黃、李、孫三個兵團屬下的共計11個師至19師可於17日被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全部解決。

    就在前線激戰正酣時,毛澤d又有了新的想法。

    11月16日,宿縣城裡的槍聲剛剛沉寂下來,一道從西柏坡中g最高統帥部發出的絕密電報傳到了硝煙滾滾的淮海戰場。這是由毛澤d起草的中央軍委致劉、陳、鄧小平並告粟、陳、張,譚、王,韋、吉,華東局,中原局,豫皖蘇分局,蘇北工委,華東局的電報。鑒於淮海戰役規模日漸擴大,南線戰略決戰的形勢已經明朗,為統籌一切,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以鄧為核心的淮海戰役總前委,統一指揮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作戰,統一領導戰區支前工作的後勤保障工作。

    電報說:「各電均悉,處置甚妥。……中原華東兩軍必須準備在現地區作戰三個月至五個月(包括休整時間在內),吃飯的人數連同俘虜在內將達80萬人左右,必須由你們會同華東局、蘇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蘇分局、冀魯豫區黨委統籌解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時機處置一切,鄧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這就使得淮海戰役的指揮力量、組織力量、軍事力量大為加強,為擴大淮海戰役的規模,聚殲徐州的**集團於長江以北創造了條件。毛澤d興奮地說:「兩個野戰軍聯合在一起,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好幾倍的力量。」

    這是劉、陳、鄧三位一體中最為輝煌的時期之一。總前委五虎將,特別是劉、陳、鄧三常委在戰役指揮中與統帥部毛澤d配合默契,珠聯璧合。關於劉、陳、鄧的關係,有人對此有著精彩的描寫:說起他們三個人,也是怪有意思的。三個人都是四川人,都是歷經幾十年的走南闖北而鄉音未改。只不過,他們三個人,一個比一個大幾歲,而且,一個人一個脾氣。

    劉,高高的個子,戴一副近視眼鏡,文韜武略,雅儒溫厚。出身於川軍,留學於蘇俄伏龍芝軍事學院,三次出任紅軍總參謀長的劉司令員講起戰略戰術,精妙高深;談論問題事物,又常常雅俗並至。那種四川歇後語加幽默形象的比喻,常常一語驚人,令四座噴飯。他的老部下們,常想編一冊劉司令員妙語集,可惜又怕那些言語過分形象生動,而無法形諸文字。其時劉五十四已過,是三人中的最年長者。

    陳,個子次之,但體胖有加。那圓圓的臉形,厚厚的雙下巴,加上一個便便大腹,好一派威風八面,將帥之首。他是四川人,當然具有四川人的幽默。其實,豈止是幽默,陳毅將軍天生就一副瀟灑豪爽、談笑風生的開放性格。曾經求學於燕京大學,並留學法國的他武,能指揮千軍萬馬;文,則詩興常發,文章倍出,而且談天論地,也是妙語如珠,使人聽而難忘。這時的陳司令員,四十七歲。

    鄧,個子又次之,年齡又次之。這時他四十四歲,不惑已過。比起劉、陳,自有另一番風采。鄧不多語,沉穩精明,嚴肅起來令三軍生畏,細緻之時體貼入微。他行事果斷,意志鮮明,與老友相聚,亦是談笑風生,用四川話談古今,故事可也多著呢。

    鄧和劉,相孺以沫,自不必說。

    鄧和陳,同是留法勤工儉學生,話題更多一個,關係更深一層。

    要說也可算天湊地合,中原戰場這個總前委的班子,竟然搭配得這麼樣的巧,這麼樣的好!

    總前委組成後,繼續緊張的戰略運籌。

    黃煥然兵團西撤徐州的計劃因為遭遇解放軍的包圍徹底破產,只得在碾莊地區奉命堅守待援。

    以碾莊為中心的地區,位於運河以西,隴海路兩側,只有十幾個村莊。**第7兵團各部退到此地區,迅速築成了以地堡群為骨幹,並有縱橫交錯的塹壕、交通壕的環形陣地,每村有獨立的火力支撐點,村與村形成兵力、火力相互支援。兵團司令黃煥然將兵團部設在碾莊,所屬之第64、44、100、25軍分駐在東。南、西、北四側。

    自11月11日起,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擔任圍殲黃煥然兵團的各縱隊從四面八方向**開展猛攻。由於準備不足,炮火未能及時跟上,以致連續攻擊三天,進展緩慢。

    毛澤d已經預料到南京方面必然會要派重兵增援黃煥然,並在戰役發起前指示華野用一半以上兵力阻援、打援。

    遵照毛澤d的指示,華也帶司令員粟y對阻援打援作了周密部署。邱、李兵團的出發地距碾莊僅四十公里,所以解放軍的阻擊部隊只能在三十公里縱深內組織防禦。這一地區,除了有幾座標高一兩百米的小山外,全是開闊的平原地帶,對於**而言,是有利於發揮其火力優勢和機械化部隊、坦克的機動。解放軍依托山頭,村落,採取有重點的縱深梯次配置,進行堅守防禦。

    12日,阻擊部隊同自徐州向西增援的邱雨庵、李文卿兵團展開激戰。

    與此同時,徐州剿總調整建制,將李延年的第9綏靖區改為第6兵團,轄第39、99軍和剛從葫蘆島撤下來的54軍,劉汝明的第4綏靖區改為第8兵團,轄55軍和68軍,這兩兵團在蚌埠集結,由李延年統一指揮沿津浦路北上。

    蔣總統坐在南京心急火燎地算計著邱、李兵團的進度。第二天,他又電令徐州劉總司令、杜副總司令,督促他們傾全軍東援,星夜挺進,務於當夜到達碾莊附近解圍,免誤大局。他還電告黃煥然:「已令杜、邱星夜向東挺進,務於本夜到達碾莊,夾擊g軍,希激勵官兵,鼓起最後五分鐘之革命精神,堅守待援。」看起來整個部署非常周密。

    上午邱雨庵兵團展開三個師於隴海路以南,李文卿兵團展開兩個師於隴海路以北,共五個師在十四輛坦克、二十餘架飛機掩護下,向碾莊猛攻。

    華野為保障主力消滅黃煥然兵團,以第10縱隊送司令、劉政委統一指揮第7、10、11縱隊在徐州以東大許家地區沿隴海路兩側組織防禦,抗擊邱、李兵團;另以蘇北兵團韋司令、吉副政委統一指揮第2、12和中野第11縱隊,在徐州東南攻擊邱、李的側後,協助宋、劉的正面防禦。

    天亮前,第10縱隊已佔領李家集、侯集、大張圩至不老河一線,並用炮火控制徐州機場;第7縱隊佔領大許家至單集一線;第11縱隊佔領李農井至鄧家樓一線。各縱迅速構築了工事,佈置了火力。天亮後在距碾莊約四十公里的團山、張樓一線,第7、10縱隊與邱、李兵團的第一梯隊激戰竟日,頑強頂住了**第一天的猛烈進攻。

    同一天,邱、李兵團向東推進三至六公里。對此速度,杜光亭和邱雨庵都感樂觀。向來自負的很的邱雨庵甚至電告黃煥然:「能於一二日內盼與兄部會師。」

    11月13日,邱、李兵團投入了六個師的兵力,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展開了更猛烈的攻擊。解放軍採取正面頑強抗擊,側翼積極出擊的戰術,與**逐村逐地爭奪,雙方傷亡都很慘重,天黑前,解放軍退守五橋、新莊、薛山一線。

    但是,負責地面進攻的邱兵團同空軍協調出了問題,雙方互相指責,鬧得一塌糊塗,致使邱兵團幾乎沒有進展。

    同一天,由韋、吉指揮的第2、12、中野11縱,從東南面逼近徐州,在大王集包圍了原西北軍孫良誠的第107軍,一舉消滅第261師,迫使孫良誠率軍部和第260師投誠。

    在南京的蔣總統對於佔據的遲緩又按捺不住了,再次電令劉、杜:「黃兵團陷於苦戰,我軍勝敗決定於最後五分鐘,徐州方面應盡量減少守備部隊,徹底集中兵力向東挺進,擊滅g軍,求得最後勝利。」

    華東野戰軍方面攻擊集團也遇到了困難。各縱隊殲敵心切,先到先打,由猛烈追擊倉促轉人攻堅,炮兵大部又未能及時跟上,缺乏火力支援,致使攻擊部隊每攻擊一處均要經過五次以上反覆爭奪,結果連攻三日,傷亡較大,進展緩慢。

    14日晚,粟、陳、張在華野司令部周家召集攻擊集團指揮員開會,重新調整部署,提出以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法,採取攻堅手段,發揮夜戰特長,利用近迫作戰接近敵人,插入各村之部,進行逐點奪取,逐個殲滅。攻擊集團的第4、6、8、9、13等五個縱隊統由山東兵團譚震林、王建安指揮。

    同時,為了加強攻堅力量,華野又將有很強火力的特縱分置四面,配合各攻堅部隊對碾莊發動攻擊。

    面對黃煥然的頑強抵抗。面對中野部隊西阻黃培我、南抗李延年的艱難處境,粟y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他仍堅定地按照11月14日夜決定的戰術原則,層層剝皮,進逼碾莊。

    華東野戰軍對黃煥然兵團加緊攻擊,可急壞了蔣總統。他立即催促邱、李兩兵團加緊東進,解救黃煥然。在徐州東北面約25里的銅山和郊縣之間有一條公路,是徐州通往碾莊圩的必經之路。**要增援黃煥然必須從此經過,解放軍要阻止**援軍也必須控制這一通道。就在這一通道上,有一座高150米叫寺山的小山,這個小小的山口成了控制公路的咽喉。

    在這裡,李文卿兵團的基本部隊第8軍動用了兩個團的兵力,在六輛坦克的掩護下,向守山口發動了兇猛的攻擊。第10縱第28師一個營的兵力在光禿禿的山樑上,在岩石縫中頑強阻擊**。他們放過**坦克,專門射擊隨坦克跟進的步兵,打退**數次衝鋒。激戰兩天,在寺山的山坡上,**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李文卿兵團在寺山被阻兩天,沒有前進一步。

    就這樣,雖然損失慘重,但在蔣總統的督促下,邱、李兩兵團還是拼著血本向前推進。為了解救黃煥然,邱、李兩兵團先後發動了數百次的衝鋒,在付出重大傷亡的前提下,平均每天只能向前推進三四公里。這一天,**的進攻連連受挫,全天傷亡數千,損失坦克五輛,卻只推進兩公里。

    就這樣,杜光庭一直在督令邱雨庵、李文卿兵團東援,蔣總統也三番五次地發出電令,邱、李兵團東援的出發地距碾莊不過十多公里路,炮聲相聞。但是,無論邱、李兵團怎樣瘋狂進攻,始終不能突破華東野戰軍的層層阻擊,只好眼望著黃兵團一點點被吃掉。一向氣勢很盛的邱雨庵只得不無沮喪地電告黃煥然:「弟部連日猛攻,匪頑抗異常,每村每山匪均死守。甚盼兄部向西出擊,在曹八集附近會師。」

    東援之軍沒有任何進展,急得蔣總統在南京直罵娘。他一面電斥邱雨庵說:「g軍不過兩三個縱隊(實際上有七八個縱隊),為什麼兩個兵團還打不動?」一面派出顧總長、郭廳長飛往徐州督戰。

    顧墨三一到徐州,立即召見了劉經扶和杜光亭。顧墨三說:「光亭,老頭子派我們來,是要我們督促盡快攻打碾莊圩,救出黃煥然。」

    郭廳長沒有其他的意見,只是埋怨進展太慢。顯得十分疲勞的杜光亭歎了口氣說:「打仗不是紙上談兵,畫一個箭頭就可以到達。況且敵人已先我佔領陣地,兵力也在陸續增加,究竟有多少,我也未搞清。戰鬥十分艱難,每一個村落據點,都得經過反覆爭奪,死傷數百人甚至上千人,才能奪取,難啊!」說完把頭深深地埋了下去。

    幾個人一面議論,一面發牢騷,最後也沒有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只是讓黃煥然繼續奮力堅守。顧墨三對杜光亭說:「光亭,你務必嚴令邱、李加緊攻擊。」

    在顧總長的督促下,邱、李、孫全力驅動**士兵向解放軍陣地上發動猛烈進攻。

    11月15日,邱、李兵團以七個師的兵力,在二十輛坦克和飛機支援下,分三路向解放軍防禦陣地猛攻。在正面攻擊未果的情況下,杜光亭將作為總預備隊的第74軍從九里山陣地調出,由潘塘經雙溝迂迴,攻擊解放軍側後,以迫使正面解放軍後撤。不料在潘塘遭遇也同樣擔負迂迴任務的解放軍華野第2、12、魯中南縱隊和中野11縱隊,隨即被殲一個營,便立即轉守為攻。杜光亭立即增派第72軍、70軍各一部和騎兵旅,以阻止解放軍從徐州東南的迂迴突入。

    根據徐東戰場的形勢發展,中央軍委於13日、14日連續四次電示粟代司令員,留下黃煥然兵團殘部作誘餌,宋、劉阻擊部隊稍向後撤,引誘邱、李兵團深入,再以韋、吉的迂迴部隊切斷邱、李退路,而後消滅邱、李兩兵團。為實現這一作戰意圖,粟代司令員於當日黃昏命令攻擊黃煥然兵團的主力暫停攻擊;宋、劉阻擊部隊向後稍撤;韋、吉所部也暫停攻擊,進一步誘使邱、李兵團向東,以便斷其退路。

    第二天清晨,邱、李兩兵團在空、炮、戰車火力的掩護下,再次向解放軍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上午9時前後,邱、李發現張樓、房村的解放軍已經後撤。午後,邱、李兵團進佔大許家解放軍陣地前沿,離碾莊圩只有10多公里了,邱、李兩人立即向徐州「剿總」發電,報告了這一戰績。在徐州的劉總司令得知這一消息後,欣喜若狂,高興地說:「這回對得起總裁了!」

    在南京的蔣總統得知這一消息後也高興得手舞足蹈,命人組織力量大肆宣傳,同時派出代表團、慰問團,攜帶大批勳章、獎章和銀元前往徐州犒勞三軍。僅邱雨庵兵團就獎勵銀元二十萬,並授予在碾莊堅守的黃煥然一等雲麾勳章,兵團參謀長魏翱和第25軍軍長陳士章四等雲麾勳章,第44軍軍長王澤浚、第64軍軍長劉鎮湘四等寶鼎勳章。徐州的劉總司令則下令徐州全城燃放鞭炮。

    徐州東面的大許家,村外西面的一個土山上。在眾多衛兵的保護下,劉建業和邱雨庵登上了這座土山。

    「仲良老弟,為兄我多日以來連續奮戰終於突破敵軍堅強防線,現在我兵團精銳之師,距離碾莊只有咫尺之遙,突破敵軍阻擊,與黃煥然匯合指日可待。老弟你對此有何感想啊?」叼著雪茄煙的邱雨庵站在土山上,指著前方的戰線,顯得志得意滿。

    「雨庵兄,我可要提醒你一點,據說,我們腳下現在所踩得這座土山,可是有故事的。」劉建業皺著眉頭說。

    「有什麼故事?說來聽聽。」邱雨庵聽到劉建業的話,頓時有了興趣。

    「據說,這座土山,就是東漢末年,關羽關雲長在徐州兵敗,被曹操軍隊包圍時所在的土山。想來關二爺一世英名,也免不得在土山之上被迫投降,若干年後敗走麥城。」劉建業說。

    「你這個人就是喜歡掃別人的興。現在早已不比當初,我屬下十餘萬精銳**將士,遠非關二爺當年窮途末路時候可比。土山之事,不會重演的。」邱雨庵用夾著雪茄的手搖晃著說。

    「不要忘記,歷史往往是充滿巧合的。」劉建業說。

    「我看你是被對面的g軍嚇破了膽子了吧。你還是睜大了眼睛好好看著我是怎麼突破重圍,救出黃煥然的。」邱雨庵略帶嘲諷地說。

    「依我看,現在我軍才是最危險的。對手可是十分擅長使用圍點打援的戰術的,你可要當心你的後路別被對手切斷了。到時候,恐怕連哭都來不及了。」劉建業說。

    這天,從河南確山出發增援徐州的黃培我第12兵團已進至蒙城地區,劉汝明兵團進至固鎮以北。據此,中央軍委、淮海總前委慎重研究,決定放棄誘殲邱、李兵團的計劃,部署對黃煥然兵團的最後總攻。

    11月18日,徐州忙於慶功、慰勞。前線除了冷槍冷炮,一片安靜。

    11月19日,邱兵團向大許家、狼山一線進攻,李兵團向團埠、麻谷子一線進攻,激戰一晝夜,毫無進展。

    11月10日起,黃煥然根據蔣總統的命令,在碾莊圩一帶轉入防禦。碾莊圩位於隴海路以北,運河以西,擁有十多個自然村落,這一地區由於常有洪水氾濫,房屋都建在高兩三米不等的俗稱土檯子的地基上,村莊四周還有兩三米高的土圍牆和外壕,村落、檯子之間則是佈滿水塘、窪地的開闊地,地形易守難攻。這裡原是李文卿兵團防區,築有工事,黃煥然兵團到達後,迅速改進、加強了原有工事,形成了以土檯子為依托,地堡群為骨幹,每個自然村落都成為具有獨立防禦能力的堅固支撐點,交通壕縱橫交錯,兵力、火力相互支援的集團式環形防禦陣地。為防止解放軍滲透突破,在村落之間也構築地堡群,以交叉火力控制間隙地區。

    11月11日,解放軍完成了對黃煥然兵團的包圍,華野以野戰軍裡最善於攻堅作戰的第4、6、8、9、13縱隊和特種兵縱隊的大炮、坦克組成突擊集團,由華野陳參謀長統一指揮,擔負殲滅黃煥然兵團的任務。而以第7、10、11縱隊為正面阻援集團,第2、12、魯中南縱和中野11縱為迂迴打援集團,從這一部署來看,打援兵力大於攻堅,一方面是**增援部隊戰鬥力較強,阻擊地形平坦也不利於打援,需要佈置較多兵力;另一方面碾莊地區狹小,難以展開更多部隊。但以五個縱隊攻擊黃煥然兵團四個軍,兵力上並不佔絕對優勢,這也預示著碾莊攻堅必是一場苦戰。

    當晚碾莊外圍作戰打響,6縱首先攻擊張莊之守軍,由於認為對手是潰退之師,有輕敵思想,加上剛經過長途行軍,倉促投入攻擊,激戰一夜僅佔了村裡幾處房屋。

    11月12日,4縱攻擊碾莊以北小牙莊、尤家湖的第25軍,6縱、13縱協同攻擊彭莊、賀檯子的第100軍,8縱攻擊碾莊以東大院上、吳莊的第64軍,9縱攻擊碾莊以南的第44軍。各縱均採用連續突擊戰術,猛打猛攻,但這一帶房屋分散,水塘、窪地密佈,易守難攻,傷亡較大而進展緩慢。

    同一天,**空軍派飛機向碾莊空投對空聯絡電台,飛機在碾莊上空發生故障而墜毀,飛機上的空軍通訊科少校科長跳傘落到碾莊,進一步密切了陸空聯絡,黃煥然喜形於色,叫道:「天助我也!」

    11月13日,解放軍繼續猛攻,由於黃煥然兵團四個軍八個師近十萬人,集中在方圓僅十里的地域,使解放軍擅長的穿插分割,逐一消滅的戰術無法實現,只能逐村逐屋爭奪。尤其是黃煥然兵團中的第64軍,雖是廣東軍,但極善防守,往往把地堡作為誘餌,並不佈置部隊,而是在地堡兩側的散兵壕裡部署小部隊,專門以火力殺傷企圖爆破地堡的爆破組。村裡的防禦工事射擊孔大都貼地而建,難以被炮火摧毀,有的工事還築成夾牆式,當解放軍突破後,再從後面進行射擊。村落一被佔領,立即組織炮火實施密集轟擊,然後進行反擊。還適時召喚空軍轟炸解放軍攻擊出發陣地,以瓦解解放軍的攻勢。在這種戰術面前,解放軍傷亡極大,如6縱攻擊64軍唐家樓陣地,6縱作為華野攻堅力較強的部隊,投入兩個主力團經一夜激戰,以傷亡過半的代價,才攻下半個村子。

    11月14日,對黃煥然兵團的攻擊已連續三天,雖攻下多個村莊,殲滅第44軍、100軍大部,第64軍、25軍一部。但是,攻擊部隊的傷亡較大,進展也比預計的緩慢。同時由於部隊在前一時期追擊黃煥然兵團時,前進太快,加上戰鬥激烈彈藥消耗很大,後勤補給發生了困難。有的部隊已用完了所攜的三個基數的彈藥,糧食供應也有脫節,有部隊已把當地群眾的麥種甚至雜糧吃完,為此,粟y急令後方火速運送彈藥、糧食。鑒於戰鬥進展遲緩,粟y於當晚召集攻擊部隊的縱隊司令會議,研究戰況。針對黃煥然兵團中第25軍、64軍戰鬥力較強,第44軍、100軍較弱,決定採取「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攻其首腦,亂其部署」的戰法。為減少傷亡,實行土工作業迫近敵軍陣地,插入各村之間,再逐一消滅。並將特種兵縱隊和各縱的重炮共八十門,集中編為三個炮兵群,分別支援三個方向的攻擊。攻擊集團由山東兵團譚副政委,王副司令統一指揮。毛澤d也十分關注碾莊戰況,對於傷亡情況特別要求作十萬人傷亡的準備,堅決消滅黃煥然兵團。

    11月15日,根據中央軍委誘殲邱、李兵團的部署,攻擊黃煥然兵團的部隊暫停攻擊,乘機抓緊這一時間,整頓部隊調整部署,組織火力,並加緊近迫作業,準備新的攻擊。

    11月16日,譚副政委下達攻擊命令,9縱由南向北主攻碾莊圩。8縱以一部監視大小院上、三里莊一線的64軍,主力協同第4、9縱隊從東南面攻擊碾莊圩。如在攻擊碾莊圩時64軍前來增援,8縱則堅決將其消滅。4縱以一部由西向東攻擊碾莊圩,主力監視尤家湖的25軍,如在戰鬥中25軍前來增援,將由4縱將其消滅。13縱先肅清前黃灘,然後將主力集結於碾莊圩以西,擔任預備隊,視情況從4縱突破口投入縱深戰鬥或截擊向西突圍之**。6縱先攻佔後黃灘,然後將主力集結於碾莊圩西南,擔任預備隊,視情況從9縱突破口投入縱深戰鬥或截擊向西南突圍之敵。黃昏時,各炮群開始火力急襲,然後在坦克掩護下發起攻擊,由於沒有步坦協同經驗,起初攻擊未果。解放軍重新組織,以每晚攻佔一兩個村莊、殲敵一個團到一個師為目標,逐點攻擊逐村爭奪。

    11月17日,**參謀總長顧墨三親自乘飛機飛臨碾莊圩上空,用電台與被視為自己心腹的黃煥然通話,為其鼓勵打氣,告之外線邱、李兵團遭到頑強阻擊,難以前進,要他在必要時率部突圍,與邱、李會合。但是,黃煥然一直認為自己既不是黃埔系,又不是江浙人,蔣總統給他的總統府通行證編號為17號,比有些嫡系將領還要前面,這說明蔣總統對他的信任之重,所以在歷次作戰中都是竭盡全力,攻守得當。此次陷入重圍,已抱必死之心,決心憑借戰鬥力較強的25軍和64軍,死守到底。

    無奈的顧墨三隻得在電台裡對黃煥然說:「好自為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