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第一卷 雛鷹展翅 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 文 / 中國神鷹

    1938年3月,日軍在華東地區與國民政府軍第三、第五戰區的部隊圍繞著津浦鐵路激烈廝殺。按理,相對於正面戰場上動則投入幾十萬兵力的大會戰,發生在滁縣小王莊地區的一場小規模戰鬥根本不會有什麼影響。但事實上國共雙方對這支獨立於兩黨之外的部隊都投入了更多的關注。

    此時的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通過安徽省工委向滁縣地區派駐了特委書記,準備在滁縣地區發動群眾、開展敵後抗日工作;而國民黨第三戰區和安徽省皖東行政專員公署則同時注意到了這支與眾不同的部隊。

    此時的安徽省全境除了政府軍在正面同日軍作戰外,各地紛紛成立了形形色色的抗日救亡團體和抗日武裝。這些武裝有的是國民黨地方政府領導的,有的是『共產』黨領導,而更多的是由來自上海、平津和南方一些城市的抗日救亡團體和當地社會名流共同組建而成。

    而活動在滁縣以西的山溝溝裡的中國「神鷹」抗日特遣隊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原因是其令人生畏的戰鬥力。要知道當時的抗日武裝雖多,但幾乎沒有那支部隊敢和鬼子較量,更不要說殲滅多少鬼子了。

    實際上「神鷹」不光在當地老百姓中有著巨大的聲望,其名聲早已傳遍了整個安徽,各方勢力都想揭開這支部隊神秘的面紗,都在通過各種渠道試圖打通與「神鷹」的聯繫。

    結果自然是令人失望的,這支部隊非常低調,和任何一方都沒有什麼聯繫。直到最近一次小王莊殲滅戰的勝利,嗅覺敏銳的各方情報人員才逐漸推斷出「神鷹」活動區域的大致位置。

    第三戰區和安徽省政府在請示軍事委員會後,派人拿著一紙嘉獎令找到了小王莊。

    當然這一切是小王莊的「神鷹」所不知道的,一來部隊的情報網才剛剛開始工作,二則部隊事情太多,沒有人會在意外面的事情。

    戰鬥之後的小王莊又恢復了往日的面貌,駐紮的各支部隊仍然按時起床在指定的場地進行訓練,小王莊的老百姓現在儼然把「神鷹」看成自己的部隊,一旦部隊有需要,大家便紛紛上陣出工出力。

    「抓到奸細了!抓到奸細了!」不知是誰傳出來的口風,這簡單的幾個字無異於小王莊的特大新聞,小王莊可從來沒抓到過奸細,人們紛紛聚攏在一起想看看「奸細」到底長什麼樣。

    消息報告到營部,正在審定部隊考核大綱的陳際帆和鐘鼎城開始並不以為意,直到內衛排把人壓到營部兩人才放下手裡的工作仔細打量兩個不速之客。

    陳際帆命令戰士把來人的眼罩揭開,兩人下意識地四下打量了一下,其中一個先開了口:「哪位是中國『神鷹』抗日特遣隊的長官,我們有要事要談。」

    陳際帆不動聲色地看著眼前這兩人,說話的是一位三十上下的年輕人,從他的舉手投足間陳際帆肯定這是一個軍人,而另一個四十多歲,身穿民國時期最流行的中山裝,上衣的左胸口袋上還別了兩支筆,一看就知道是個工作人員,也許還是個官都說不定。

    「我們就是,你們是什麼人?到這裡幹什麼?」陳際帆冷冷地問。

    陳際帆話音剛落,只聽那位中山裝先生一撇嘴:「這裡是中華民國的土地,我等身為中華民國國民難道來不得麼?」

    好厲害的一張嘴,「南京也是中華民國的土地,怎不見兩位有興致去逛逛」?陳際帆不假思索地回敬過去。

    「你?」中山裝被噎得很沒面子。

    「有話快說,沒事就滾,我這裡是軍事重地,不是兩位來扯淡的地方!」陳際帆接著補充了句。

    旁邊年輕那位一看要崩,趕緊接過話頭解釋道:「請長官不要誤會,我們此次來是奉第三戰區長官部和安徽省府之命而來,有要事與貴軍協商。」

    陳際帆心中早就猜到了七八分,見對方如此說,順勢也找個台階下:「既然如此,兩位請坐,貴姓?」

    「哦,兄弟免貴姓劉,劉春全,這位是安徽省第五行政專員公署特派專員梅廣生先生。」劉春全謙恭地回答。

    坐在旁邊的梅廣義專員沒有說話。

    「說吧,有什麼事?」陳際帆印象中對第三戰區和國民黨的政府不太感冒。

    「兩位長官,請允許我先宣讀第三戰區轉過來的軍事委員會的嘉獎令。」劉春全邊說邊從包裡拿出一份文件樣的東西往外掏。

    「請便!」陳際帆做了個手勢,然後和鐘鼎城對望了一眼。

    「欣聞中國『神鷹』抗日特遣隊堅持敵後抗戰,先後對敵英勇作戰數次,戰績斐然,實為我中華百姓之楷模,軍人之典範。鑒於你部抗日之戰功,特獎勵大洋五萬元為將士之犒賞,並授予國民革命軍皖東抗日獨立團番號,歸第三戰區統一指揮。此令。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中正。民國二十七年三月。」劉春全念完後啪一個立正將嘉獎令雙手送到陳際帆手中。

    陳際帆拿過來瞥了一眼順手就放在旁邊,然後問:「就這些?」

    劉春全心想果然不出長官部所料,這些個借抗日之機拉起來的隊伍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打發的,沒有點甜頭對方是不肯輕易就範的。

    劉春全心裡雖這麼想,但嘴上仍然一副謙恭的樣子,「兩位長官,長官部看到軍事委員會給貴部的嘉獎令後都慚愧不已,考慮到貴部周旋於敵後,所以長官部特地讓卑職帶來一點薄禮,這是清單,請長官簽收。」說完又遞了張紙過去。

    陳際帆沒有接,他直接以命令的口吻道:「念吧!」

    「是」,劉春全有些無奈地拿起清單開始念:「獎勵中國『神鷹』所部,步槍150支,輕機槍2挺,子彈1萬發,手榴彈20箱,以資嘉獎。第三戰區長官部。」

    陳際帆仍然沒有接清單,而是把頭轉朝坐著的梅先生道:「向來這位梅先生應該是帶著安徽省府的指示來的吧,不妨說來聽聽。」

    「梅某奉安徽省府之委派負責對安徽各地之抗日力量作統一整編,整編後各地之抗日力量統一改稱安徽省抗日自衛軍,平時由省政府負責後勤糧餉事宜,戰時歸第三戰區統屬,貴部駐地在安徽,也在整編之列。」梅廣生擺起官架子不慍不火地說。

    「兩位累了吧,請先下去先休息,實不相瞞,軍委會和省府高看了,我軍主要是由當地不堪忍受鬼子欺負的老百姓草草組建而成,根本談不上什麼戰鬥力,自保都成問題,那還能主動攻擊鬼子?所以軍事委員會和三戰區的厚意我等感激不盡,敵後獨立團這個番號我們是萬萬不敢當的。至於這位梅先生所說的改名的事,恕我等無法答覆。名人不說暗話,我們在這地方缺糧少彈的,就指望著『神鷹』這名字把弟兄們攏在一起,如今說要改名,萬一弟兄們想不開,集體炸了營就不好了。兩位遠道而來一定非常辛苦,我這就吩咐下面的弟兄安排二位休息,收編的事從長計議,從長計議。」陳際帆給對方送去顆軟釘子。

    劉、梅二位沒想到對方盡然拒絕了這些條件,要知道軍事委員會的嘉獎令從來不隨便給人的,就是正宗**都很難輕易得到,並且獨立團的番號也不是虛的,這可是在軍委會備案的,往大了說是委員長親自點了頭的,但是這兩位輕描淡寫一句話就給拒絕了。

    「不識抬舉!」梅廣生心想。

    劉春全也是非常不快,心想就算是你們能打鬼子,也不用這麼拽吧。『共產』黨怎樣,和**打了這麼多年,最後還不是要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領導,你個小小山野遊擊隊,算那根蔥?

    想歸想,嘴上還得保持著剛才那付謙恭的語氣:「長官過謙了,貴部的戰鬥力早已在三戰區傳為佳話,連委員長都驚動了,至於軍餉彈藥補充,顧長官說了,一旦貴部接受改編,這些都不是問題。」言下之意是接受改編則一切好說,否則免談。

    陳際帆本來還沒想好一個拒絕的理由,聽到劉春全的話靈機一動,說道:「實不相瞞,我的弟兄都是粗人,這些日子大家混的都是有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要是弟兄們知道我以如此價錢就把他們給賣了的話,保不準會發生什麼事,這樣,還是請二位先回去向三戰區回個話,就說我部上下感謝戰區各位長官的厚愛,奈何部隊戰績不佳,士氣低迷,不堪大用,又負長官們的栽培,等日後一定率全軍來投。」

    劉春全心想,原來是嫌價錢低啊,哼,到底是土匪,也罷,對付這幫有奶就是娘的傢伙只能回去如實稟報了。

    可是旁邊的梅廣生不爽了,他拿起茶杯放在嘴邊吹了口氣說道:「希望貴部明白,只有國民政府才是全國抗日武裝的合法領導者,如果兩位還心存著什麼別的心思,在下誠心奉勸二位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告辭了!」

    梅廣生說完頭也不回轉身就走,劉春全也拱拱手道:「長官的話回去我會如實向三戰去長官部報告的,望二位好自為之。」說完也走了。

    待兩人走出營部,陳際帆把門外內衛排的戰士叫了進來吩咐把他們送出防區不要為難等等。

    鐘鼎城忍不住問道:「老陳,你怎麼拒絕得這麼乾脆?不會是真的嫌人家開得加碼太低吧?」

    陳際帆把那張嘉獎令往桌子裡隨便一塞反問道:「難道這個價碼還不低嗎?說白了,人家根本就沒把咱放在眼裡,之所以跋山涉水而來,是怕咱們被新四軍給拉走了。」

    「可是第三戰區就在咱們後院,這要是得罪了這尊菩薩,往後咱們的日子不好混啊。」鐘鼎城有些擔心。

    「你不說我還忘了,皖南事變就是這個第三戰區干的,如果咱們接受改編,說不定哪天就讓我們去對付新四軍勒,到時候你下的去手?」陳際帆似有所悟。

    鐘鼎城又問道:「要是新四軍的代表來了怎麼辦?接受改編?」

    「這個,我也不知道,到時候再說吧。」陳際帆像被問住了。

    「好吧,先不談這個,我這裡有一份李祥韜送來的建議書,這小伙子建議我們成立一個涵蓋部隊佔領區的抗日民主政權,我覺得不錯,你看看?」鐘鼎城拿出一個小本子。

    「我就先不看了,這抗日民主政權應該是個好東西,老鐘,你有什麼想法?」

    「想法倒談不上,只是我覺得這個政權應該要最大限度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此外還要照顧到一些地主等有錢階層的利益,『三個代表』嘛。」鐘鼎城調侃了一下。

    「搞這種事咱們不在行,還得去找找王繼才先生,說幹就幹,得趁鬼子沒有大舉進攻安徽全境時鞏固陣腳,積蓄力量。」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