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第二卷 翱翔藍天 第百二十四章 定遠事件 文 / 中國神鷹

    發生在1940年春天定遠縣的事件讓陳際帆和他的國民革命軍「神鷹」獨立師感到非常為難。

    現在日軍的侵華方針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叫囂已經改成「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

    重慶的國民政府和高級軍官們一旦壓力減輕,目光就開始關注起在敵後不斷發展壯大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來。1939年在山西,晉綏軍、中央軍先後搞起大規模摩擦,而到了1940年,新四軍在江北的發展更加引起了三戰區和五戰區的恐慌。

    1940年3月,國民政府皖北行政公署主任顏仁毅親自帶領自己收編的四個游擊縱隊,向駐在大橋鎮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發起進攻。

    武漢會戰後的安徽,形勢最混亂的當屬定遠縣,日軍由於兵力不足,其13師團早已放棄了這座並不在交通要道上的定遠縣城,而國民政府則趁機進駐,並在定遠成立皖北行政公署。此刻安徽實際上是掌握在以李宗仁為首的新桂繫手裡。

    1939年李品仙升任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大別山敵後游擊司令,後又被白崇禧和李宗仁共同保舉為安徽省政府主席。桂系對日寇作戰雖然英勇,但是對在自己地盤上不斷擴展實力的新四軍還是很提防的。而老蔣雖然對桂系不爽,但是在限制『共產』黨發展這個立場上,雙方驚人的一致,加上來自日軍的壓力開始減小,所以對付『共產』黨就成為勢所必然。

    可陳際帆不這麼看,雖然他知道國共將來肯定會算總賬,但不能是現在。身為穿越者的他非常明白,要不是國共之間有那麼多數不清道不明的恩恩怨怨,又怎麼會讓小鬼子在中國的土地上賴到1945年?

    作為現在的「神鷹」獨立師領導人,他也會限制轄區內『共產』黨的發展,因為『共產』黨發展了,「神鷹」就沒法再壯大了,可是限制不等於進攻,更不等於消滅!日本人還在中國的土地上蹲著,還在殺人放火、掠奪資源,中國國防軍自己倒先朝自己人開了槍,讓人笑話。

    所以他決定,不能袖手旁觀。可真要趟這趟渾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謹慎!

    「頭,事關重大,我建議還是找大家來商量商量。」

    陳際帆聽從小高的建議,決定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此事。為防萬一,他向在各地游擊的主力團下令進入戰備狀態,各游擊區團主力全部完成集結,尤其在定遠滁縣一帶活動的三團,應該派出偵察員密切關注雙方動態,並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而各團團長們則在當天就全部趕到了師部開會。

    會前大家都是雲裡霧裡,出什麼大事了?難道是鬼子又要來找茬了?這些手裡還拿著馬鞭的團長們就這樣嘰嘰喳喳地到了會議室,直到他們看見一臉陰雲的師長和參謀長。

    「開始吧!」見人已經全部到齊,陳際帆對參謀長說道。

    「事情很簡單,就在前天,在我們北面的定遠境內,國民政府安徽省的保安部隊向定遠境內大橋鎮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其兵力分佈情況是:

    顏仁毅部第十游縱一部部駐大馬廠,二支隊柏承君部駐仁河。第十二游縱所屬一支隊主力駐桑澗,其一大隊分佈在紅心鋪東南一帶,二支隊和特務大隊駐高塘鋪、杭家圩一帶;同時,駐定遠西南下塘集(屬壽縣)附近的國民政府一七六師一五二團也開始東進;鳳陽縣常備大隊南移殷家澗一帶,明光縣常備大隊西進施家集一帶。加上土頑謝黑頭、王柱東等,對津浦路西新四軍根據地構成了完整的包圍圈。

    新四軍在江北的實力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新四軍有嚴格的紀律,指戰員都有堅定的信仰,他們的裝備雖然差,但是他們的群眾基礎好,甚至比我們還要好,所以這一仗打下來,政府的部隊不一定會佔上風。只是這樣一來,無論誰勝誰敗,損失的都是中國的國防力量,得利是鬼子。請大家來,就是出出主意,我們作為鄰居,在這次事件中該扮演什麼角色?大家不要有顧慮,暢所欲言。」

    胡雲峰話音剛落,下面就開始交頭接耳,會場一片嗡嗡聲,過了好一會,陳際帆才揮手制止了會場的混亂。「誰先說?」

    「報告師長!一團長宋關虎有話講!」

    「你說,坐下說!」

    「我的意思是乾脆不管,新四軍我是知道的,人家裝備差,打鬼子沒我們多,但最起碼人家還在這,老百姓也有個盼頭,讓我一團的槍去對準自己人,我不幹!」宋關虎的表態很堅決。這也難怪,他是東北人,和共軍沒什麼瓜葛,倒是和日軍有著深仇大恨。

    「我有不同看法,」五團長邱瑞荃舉手道,「新四軍是打日本人的不假,可是擴充部隊這一點他們並沒有國民政府的授權,而是趁著**主力撤退之機在佔領區大規模擴充力量,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來抗戰勝利了,這些部隊該怎麼辦?讓他們解散還是交給國民政府整編?都不可能,民國16年『共產』黨吃過大虧,絕不會輕易將部隊交出來,但這樣一來以蔣委員長的脾氣,肯定又是一場內戰,而且規模更大,國家都這個樣子了,還經得起折騰麼,所以我主張,咱們應該旗幟鮮明地站在國民政府一邊。」

    陳際帆和胡雲峰對看了一眼,心想這個時代的人才還真多,就連一個小小的縣長都能準確預測將來的內戰,要想在這個時代站住腳還得多費腦筋。

    「站在政府一邊?」宋關虎不樂意了,邱瑞荃以前是他的下屬,所以他的話也很不客氣,「有鬼子不去打,倒對中國人先動起手來,這是哪家道理?」

    「宋團長息怒,站在國民政府一邊又不是說要去打新四軍,但是新四軍必須按照軍委會的命令在指定的戰區作戰,而不是像現在,到處都是他們的游擊隊。」見到自己的老上級發火,邱瑞荃趕緊解釋。

    「我同意邱團長的意見,」四團團長高綠林也附和道,「新四軍打仗勇敢這不假,可是他們打的鬼子實在有限,就說前年吧,江北新四軍的第一仗居然只伏擊了二十個鬼子,還稱大勝。那我們打那麼多鬼子算什麼?所以對新四軍我們要限制,礙手礙腳的。」

    「老鍾你呢,還有羅漢,你們什麼意見?」陳際帆見這自己這兩個兄弟一直不說話,趕緊問道。

    其實這兩人心裡也很矛盾,他們畢竟是知道歷史的,再說新四軍好歹也是自己的老部隊,當然不希望新四軍被消滅。但是幫新四軍的話將意味著和國民政府徹底決裂,對部隊的抗戰沒什麼好處,所以他們也和陳際帆一樣拿不定主意。

    不過既然師長點名,三團長鐘鼎城也只好開口發言:「我們有四條路,一、裝做什麼都不知道,管他們打得怎麼樣;二、出兵勸架,把他們分開,誰不服就繳誰的械;三、響應軍委會號召,趁機出兵佔領新四軍的地盤,為我們以後向北發展打基礎;四、站在新四軍一邊,將挑起摩擦的那些個保安團給收拾了。但具體那條路還請師長定奪。」

    陳際帆心想你這個老大哥不地道,把皮球又踢回來了,我要是能定奪還把你們找來幹嘛。

    胡雲峰說:「這第一條路自然好,不傷神,可是見到自己人在旁邊打架不管,這不符合我軍一貫風格,而且無論他們誰勝我們都將喪失向定遠、淮南一帶發展的機遇;第二條路最好,可是勸架也要講實力的,我們只是一個師,人家聽不聽我們的呢;第三條不用考慮了,新四軍絕不會坐視我們進佔他的地盤,肯定要反抗,這樣一來咱們的槍口就會打到自己人身上,到時候兩敗俱傷,只有鬼子高興;如果執行第四條的話,那無異於和軍委會決裂,和五戰區的桂系決裂,說不定以後人家不打新四軍,改來和鬼子一道打我們。所以,我同意第二條,我們一定要出兵,先把雙方隔開再說。」

    「我同意參謀長的意見,咱們兩不相幫,拉拉架總不犯法吧,要是保安團那些傢伙不買帳,咱們就收拾他們,正好弄點武器彈藥過來用用。」

    「我說你羅漢一點都不長進,整天就惦記著槍支彈藥,顏仁毅的部隊不叫保安團,人家號稱十二路游擊縱隊,兵力好幾千人呢,再說了我們現在講的是大事,怎麼又扯到武器彈藥上去了?」鐘鼎城笑著說。

    「老鐘,你這叫飽漢不知餓漢饑,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一個個的不是美制就是德制,你老鍾一個團都是蘇制,我說什麼了嗎?現在武漢丟了,我的團全部國造的傢伙,連個補充子彈的地方都沒有,嚴重影響了部隊的訓練,不瞞你們說,偽軍也好,保安團也好,只要讓我碰見,我不會客氣的,誰讓他們手裡都是中正式、捷克式的,這麼好的東西在這幫飯桶手上白瞎了。」

    「好了羅漢,你就別在這哭窮了,我答應你,一有機會,好東西優先補充二團。參謀長的意見很中肯,大家的意見如何?」

    宋關虎本身就不想打內戰,第一個同意了。

    邱瑞荃其實與『共產』黨沒什麼深仇大恨,他也不是老蔣的忠實信徒,只是就事論事從國家發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見大家都是一個意見,自己也同意了。

    「不過我還有顧慮,」邱瑞荃又說道。

    邱瑞荃是在座這些人中的秀才,他的話當然有人聽。

    「邱團長請說。」胡雲峰把手一攤。

    「這次我們去勸架,就算人家都給我們面子,可下次呢?總不能人家一打我們就勸架吧?我們還打不打鬼子了,再說勸架也要有勸架的好處,老這樣下去士兵們會有情緒的。」

    「好了。」陳際帆站了起來,會場一下子靜了下來。

    「大家都主張出兵勸架,好!那咱們就出兵,但是出兵總要找個有頭,不然人家怎麼會給面子?所以……」

    陳際帆轉過身去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上定遠城東的一個地點狠狠地說:「我們要出兵就要師出有名,我準備集中兵力敲掉這裡的鬼子!」

    =============================================================================================

    對不起了,這種章節很難寫,所以上傳晚了點。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