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百五十四章 知己知彼 文 / 中國神鷹

    還在回家路上的陳際帆並不知道日軍調動的這些情報,當他滿懷收穫的喜悅趕到師部的時候已是8月27日下午了。正當他準備拜見貴客陳嘉庚先生的時候,他發現師部氣氛不對。

    作戰室裡異常繁忙,參謀長胡雲峰和情報處長高煥捷,政訓處長王永三人一個守在電話旁,一個站在電台後邊,另一個伏在桌上緊張地進這圖上作業。

    「師長,你可回來了!」電話旁邊的胡雲峰急壞了。

    「怎麼了?鬼子又有新動向了?」陳際帆雖然通過偵察估計到了日軍的意圖,但沒有準確的情報支持,他也拿不準。

    作戰室的三個幹部全都圍了上來,參謀長立刻將各方面綜合的情報簡要匯報給陳際帆。

    「媽的,這回鬼子來真格的了」,陳際帆聽了匯報後罵道,「參謀長,部隊情況怎樣?」

    「我已經把日軍的這些情況電告了淮河軍區、老鍾還有宋關虎、邱瑞荃、蘇靖威等人,並且要求他們最遲於今天晚上趕回師部。師長,情況非常緊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啊!」胡雲峰很愁。

    「幹得不錯!」陳際帆讚道,「國民政府那邊有什麼消息沒有?」

    情報處長高煥捷走上前答道:「目前還沒有,但以他們的情報能力,肯定已經獲知日軍的行動,甚至可能比我們知道的還要詳盡。我們在重慶的特工說,今天早上軍事委員會緊急召開決策會議,不知道是不是跟這事有關?」

    「好了,不管他,自己的事情的自己幹,就算是軍委會有這個心,他也沒有這個能力了,軍餉彈藥運不過來,大別山桂系的那些傢伙又不一定買賬,李品仙顏仁毅這些傢伙不在背後使絆子就算是燒了高香了。」陳際帆邊看地圖邊說。

    「報告師長,」王永終於插上話了,「那個華僑老先生還見不見?他天天都在催我,您再不去,我非被逼瘋了不可。」

    「今天是去不成了,」陳際帆笑道,「等把作戰部署定下來再說吧,這樣,明天下午,你帶我去拜訪他老人家。」

    王永走後,三個人開始詳細研究對策。胡雲峰主張趁敵未穩時,出擊南線,集中警衛團、老鐘的三團和蘇靖威在白湖農場的一兩個預備役營在廬江先吃掉鬼子的獨立62、63步兵大隊。

    「理由呢?你這盤菜可不是塊好啃的骨頭,這兩個步兵大隊共有兩千多人,加上原來駐守縣城的兩個中隊,還有一個獨立炮中隊,整個廬江地區鬼子總兵力近三千人,如果算上偽軍就更多了。」高煥捷馬上提出疑問。

    「理由很簡單,據可靠情報,鬼子獨立混成14旅團之所以把近一半的兵力放在廬江有兩個原因:一是廬江現在已經成為南面鬼子的後勤補給基地,從安慶上岸的武器糧秣等正在晝夜不停地往廬江運輸;第二嘛,師長,現在是幾月了?」

    「馬上就是九月了,怎麼了?要說就說,你賣什麼關子?」陳際帆佯作生氣。

    「是啊,師長,您一手策劃的白湖農場就快進入秋收季節了吧。今年老天還算照應,風調雨順,如果糧食全部收上來的話…」

    「明白了!」陳際帆打斷了胡雲峰的話,「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在這裡先動手,桐城、舒城、樅陽的鬼子可不是擺設,一旦他們趁虛抄我方的後路,後果不堪設想。」

    「那,師長您的意思?」胡雲峰疑惑地問道。

    「這不是我的意思,是阿浩的意思,他認為我們應該現在這做做文章。」陳際帆用手指著地圖上一條線段說道。

    「淮南鐵路?」胡雲峰和高煥捷兩人先是驚呼,繼而冷靜下來,這狙擊手的眼光就是毒,一眼就瞄到了鬼子最脆弱又是最重要的地方。除了滁縣方向的鬼子外,其餘鬼子的主力從南向北一字排開,而這條從淮南經長豐到合肥的鐵路就成了南北鬼子互相聯繫的紐帶,不僅要依靠它輸送彈藥給養,而且可以通過鐵路實現南北間的快速機動。

    「可是這地方的鬼子也不是省油的燈,長豐就剛剛進駐了鬼子兩個獨立步兵大隊和一個炮兵中隊,戰鬥力不可小視啊!」高煥捷有些擔心。

    「可是這裡的鬼子也不是善茬,除了長豐守軍外,北面不遠的淮南還有鬼子第三師團的部隊呢。」胡雲峰很細心。

    「這不是問題,第三師團的這些部隊在棗宜會戰中傷亡較大,調到淮南這邊是休整部隊的,昨天我在鐵路旁仔細偵察過了,鬼子的列車正日夜兼程往淮南、蚌埠等地運送物資,說明短期之內這些鬼子還形成不了太強的戰鬥力。好了,就這麼定了,首先破襲合肥至長豐段的鐵路,伺機殲滅長豐這兩個大隊的鬼子。參謀長,你先擬定初步的作戰計劃,待會他們來了再落實具體細節。」

    「是!」

    其實陳際帆心裡也不是很有底,這畢竟是三萬多鬼子啊,就算是硬拚能夠勝利,那「神鷹」也差不多完了。部隊剛剛進行大規模改制,轉陣地戰運動戰為游擊戰,鬼子就來考試了,這次「神鷹」是否能考及格,他真的沒把握。

    胡雲峰的命令是一大早就發出去的,晚飯時分,淮河軍區司令員羅玉剛,副司令員高綠林、三團團長鐘鼎城、警衛團團長宋關虎、五團團長邱瑞荃和白湖農場民兵訓練主任蘇靖威和後勤主任鄧方順野戰醫院院長吳慶等團營級軍事主官陸續趕到師部。

    隨後展開的軍事會議已經不僅僅是圍繞如何破襲淮南鐵路那麼簡單了,陳際帆打算在這次軍事會議上確定未來對敵作戰的總方針和策略。

    當然,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大戰在即,作為一師最高長官,他必須全面詳實地瞭解部隊規模、裝備和訓練情況,這樣才能做出最符合實際的決策。各部隊長官依次匯報的結果讓他感到有些吃驚。

    自定遠戰役兩次殲滅戰打下來,部隊能作戰的人數從當初的13000餘人,銳減到8000不到,彈藥消耗更是嚴重,可經過短短的三個多星期,部隊就奇跡般恢復了元氣。

    淮河軍區的底子是兩個不足六千人的團,現在已經有了九千多人。其中日式武器營三個,每營約680人,各裝備三八式步槍500餘支,歪把子輕機槍68挺,九二式重機槍23挺,擲彈筒46具;國制武器共編有七個營,每營約650人,各裝備中正式步槍近500支,捷克式輕機槍56挺,馬克沁重機槍17挺,迫擊炮12門,九二式步兵炮32門;德式武器共裝備三個營,是軍區直屬部隊,各裝備毛瑟k98步槍700支,mp-38衝鋒鎗400餘支,mp-18衝鋒鎗600餘支,捷克式輕機槍48挺,mg34通用機槍54挺,迫擊炮8門。加上軍區工兵營、通訊營、輜重營和直屬偵察連等,主力部隊共計9700餘人。地方游擊隊共有二十幾支,共計1000多人。全軍區子彈、手榴彈、和炮彈充足。所缺乏的是訓練,畢竟組建時間太短,很多都是新兵。

    處在合肥—全椒一線腰眼上的鐘鼎城的三團因為要擔任守備任務,所以三團只是加強了原有的三個營的力量,每個營各有近700人,加上新增加的加強炮營(四門蘇制野炮、18門九二式步兵炮、28門迫擊炮)一個團直屬戰車連(四輛輕型坦克和40輛武裝卡車),全團基本恢復到戰前狀態,共2400餘人。人數雖不多,但由於部隊基幹力量都在,所以戰鬥力幾乎沒有下降。

    邱瑞荃的五團由於負責各地防務,所以部隊也得到了發展,部隊現在共編有四個營,每營600餘人,全部裝備三八式步槍,但輕重機槍數量嚴重不足,擲彈筒每營只有不到十具,子彈可供每槍平均80發,手榴彈等不足。全團2500人。

    警衛團有兩個營裝備美制半自動步槍和重機槍,子彈倒是暫時不缺乏,但如果打起大仗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另外又利用繳獲的日制武器編有兩個營,每營裝備三八式步槍550支,歪把子機槍30挺,九二式重機槍6挺,以及擲彈筒每營8具,戰鬥力一般,最多只能作為預備役部隊。整個警衛團共2400餘人。

    最後一支能打仗的部隊是韋毓舟的六營,在白湖農場附近已經擴編為「神鷹」獨立師第六團,全團共編有四個營2800餘人,團長韋毓舟來自東北抗日流亡挺進縱隊,曾在東北軍的講武堂學習過,有較強的指揮能力,六團全部是上次定遠戰役繳獲的日式裝備,每個營各裝備三八步槍600支,歪把子機槍72挺,九二式重機槍33挺,擲彈筒42具。子彈、榴彈充足。

    如果加上在壽縣的部隊,整個師主力作戰部隊共29個步兵營,一個炮兵加強營,一個防空營、一個反坦克營、一個汽車營,一個騎兵偵察營,一個通訊營、兩個工兵營共兩萬餘人。

    但是,這兩萬餘人的部隊其戰鬥力還有待實戰檢驗,一來是部隊新兵占的比重過大,訓練時間不足且沒有經受過戰場洗禮;二是部隊彈藥最多能支持一兩次團級規模的戰役,尤其是7.62口徑和7.92口徑子彈因為無法繳獲而更加緊張。一旦彈藥告罄,部隊將面臨滅頂之災。

    「師長,記得當初軍委會給我們的編制是三旅九團制的甲種步兵師,您為了換裝備而暫時沒有接受,現在是時候了,我們應向軍委會重新申請恢復編製,這樣的話,我們擴軍也就名正言順了。」胡雲峰考慮得很周到。

    「好,這事你去辦,小高,你還能聯繫到比爾嗎?」

    「當然,比爾就在上海英租界,他的公司是掛了美國國旗的,師長買東西倒是不錯,可我擔心運不過來。」高煥捷的情報機構在上海有工作站。

    「這是他的事,要是堂堂美利堅合眾國的公司都不能在長江上通行無阻的話,那麼美國人也太沒面子了。」

    其實陳際帆猜對了,當時中日兩國雖然已經全面開戰,可老蔣居然沒有宣戰,而日本也倣傚古人掩耳盜鈴之舉,對國際上執意說成是中國事變,所以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各國商船仍然可以在長江上從上海一直駛往重慶,也算是一大奇聞。

    軍事會議一直開到晚上,再完成敵我雙方的實力分析後,陳際帆作出了部署。

    北部作戰集群以淮河軍區為主,壽縣游擊隊輔助,與兩日後完成作戰準備,8月29日夜對長豐至合肥段鐵路實施總破襲,作戰目標是:1、消滅鐵路沿線鬼子的有生力量,吸引長豐、合肥守敵出來;2、盡最大力量破壞鐵路、車站以及沿線所有的炮樓、碉堡;3、靈活機動,在野戰中殲滅援敵。

    中部作戰集群編為一個旅,番號第三旅,旅長鐘鼎城,轄三團、五團、炮團(團長李安舉)和巢湖水軍大隊,作為全師戰略總預備隊。部隊任務是:1、派小股部隊前出至肥東,監視合肥守軍動向,必要時可佯攻合肥以減輕北面壓力;2、至少派出一個主力團駐守巢縣以南,以隨時支援南線作戰。

    南部作戰集群同樣編為一個旅,番號第一旅,旅長是宋關虎兼警衛團長,全團轄警衛團、六團,再以蘇靖威原有的特務營為底子,將白湖農場的民兵編為一個預備團。共三千餘人,蘇靖威為團長,除原有湯姆遜衝鋒鎗等以外,全部裝備日制三八步槍,子彈每槍40發。

    最後,陳際帆向胡雲峰下達命令,軍政大學初級指揮科、參謀科、軍政科、通訊科、野戰醫療科、後勤裝備科等兩百多名學員全部畢業,補充進各野戰部隊。

    「北線打響後,如果廬江及周邊鬼子沒有動靜,則南線部隊也不動,一旦發現廬江鬼子出動,無論其開往何處,則南線第一旅都應靠上去積極尋求戰機,相機殲滅之!」陳際帆面色嚴肅地對宋關虎說道。

    「是!請師長放心!」宋關虎起身敬禮。

    「鄧主任,我們都是頭一次指揮兩萬人的部隊作戰,成敗的關鍵在後勤,你那裡怎麼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