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十八章 世界震驚 文 / 中國神鷹

    「雷霆」中隊就在日本軍艦的眼皮底下安全撤離了,可上海灘卻再一次沸騰了!

    軍統、中統通力合作,連夜派出所有精幹力量敲開了上海各大報館大門,將一疊照片和陳際帆親筆寫的聲明放在主編的桌上。

    第二天的上海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紛紛刊出特大新聞:《中國特種部隊突襲上海日軍駐地》、《日本陸軍13軍不復存在》、《「神鷹」勇士令日本人再次蒙羞》、《13軍司令部被一鍋端》等等。

    報童清脆的叫賣聲響遍了大街小巷,就連平日裡不看報的販夫走卒也欣然買一份報紙請人津津有味地念。人們一遍遍地讀著新聞,指著旁邊照片上的軍刀、肩章還有軍旗品味著,「神鷹」特種部隊被傳得跟神一樣。

    租界的大街小巷開始有人燃放鞭炮,到了後來乾脆有人上街舞獅舞龍,商場宣佈打折,學生們成群結隊上街慶祝。

    面對中國人洶湧的愛國熱潮,租界工部局並沒有怎麼阻攔,因為他們同樣目瞪口呆。報紙上的消息肯定是真的,報館不可能仿造中將肩章和13軍的軍旗,還有日軍指揮刀。各國外交人員沒有理會已經瘋狂的日本人,而是迅速將消息發往各自的政府。

    當天下午,各大記者、評論員開始舞動自己的筆桿子,寫下各種各樣的評論員文章:

    《字林西報》這樣寫道:「……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當我們站在西方世界的立場上認為他們只不過是任人宰割的民族的時候,他們卻能夠團結起來抵抗住了來自強鄰的侵略,戰爭打了四年,日本人佔領了中國東部的很多城市,可是他們還是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中國人說他們成功地將戰爭拖到了『相持』階段,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猜想戰爭的進程的時候,就在我們認為這是一場乏味的戰爭的時候,中國人再一次給驕狂的日本人一記響亮的耳光。和兩年前襲擊南京機場不同的是,他們高調出征,甚至不顧輿論譴責當眾殺死了日軍俘虜,在日本人的追擊下,他們還是來到了上海。並且連續出手,給世界各國的軍事教科書增添了新的範例,這支神奇的部隊從容地完成他們的任務後,又消失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

    《文匯報》、《新申報》等報紙雖然表面上是外資(中國人不能在租界辦報紙),但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中國人,所以評論也是毫不掩飾狂喜之情,用大量的筆墨讚歎「神鷹」特種部隊。

    到後來神通廣大的記者們開始在報上撰寫陳際帆等人的資料,把「神鷹」獨立師幾年下來的戰績也像數家珍一般羅列出來供讀者討論。

    當然,這樣的好消息肯定不會只在上海傳播,「神鷹」特種部隊襲擊日軍司令部的消息在當天下午就向長了翅膀似的傳遍了全世界。各強國的軍政首腦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他們關心的不是日本人死了什麼特工、中將之類的,他們是被這件事後面的軍事意義所震驚——中國擁有了世界一流的特種部隊!

    遠在柏林的希特勒對此最感興趣,前段時間他還在為日耳曼的優秀特工在英倫三島的表現感到非常滿意,可是比起中國人的壯舉,他感到顏面無光。因為他的特工最大的戰績不過是破壞了英國人幾座雷達站,最後還讓英**情處一網打盡,而中國人的特種部隊竟然可以毫髮無損地自由出入對手的機場、司令部。這讓不可一世的元首更加瘋狂,「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在即,他卻沒有一支這樣優秀的特種部隊,希特勒勒令駐華大使陶德曼,想盡一切辦法得到這支部隊的各種情報。

    「元首閣下,法肯豪森將軍曾經接觸過這支部隊,還帶來他們的訓練手冊。」元首的左右有人提醒道。

    希特勒當即下令,他要見法肯豪森。

    法肯豪森沒有給他帶來更多新鮮的東西,只是提醒元首,這支部隊擁有世界一流的特種部隊訓練大綱,他們的主官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軍人,但是這樣一支一流部隊卻沒有世界一流的武器裝備,他們的裝備來自世界各地,他們的後勤保障近乎原始,他們沒有裝甲部隊,沒有空軍,他們的重炮和防空火力近乎為零。他們不得不靠繳獲日軍的裝備才能維持最基本的戰鬥需要。

    法肯豪森曾經將一些武器贈送給陳際帆,這件事在他還未回國就已經向元首報告了,對於法肯豪森的話,崇尚新式武器的希特勒不以為然,他堅持認為這支部隊一定擁有什麼優秀裝備。

    「想起來了!尊敬的元首閣下,我們被邀請參觀他們訓練的時候,他們主要軍官的手裡有一種稱作是『突擊步槍』的武器,令我們感到不解的是,他們並沒有大量裝備這種武器。」

    「這不奇怪,中國人原始而落後的工業不可能製造,一定要把這種武器的資料搞到手,快去!不惜代價搞到手!」元首又開始激動了。

    希特勒的骨子裡是不可能同情中國人的,信奉叢林法則的他認為大和民族和日耳曼一樣具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拋棄了昔日蜜月般的盟友。

    法肯豪森提了一個請求,請求元首批准給陳際帆送去一些裝備作為禮物。

    希特勒習慣性地就要拒絕,倒不是捨不得,而是他好不容易在東方找到了他認為可靠地盟友,但是這位元首先生很快轉過來了。送嘛索性大方一點,元首特批200支新研製裝備部隊的mp-40衝鋒鎗、500支毛瑟k98步槍、200支毛瑟自動手槍、捷克式輕機槍100挺和各種子彈共30萬發加上五十箱m24手榴彈讓法肯豪森帶上。

    法肯豪森不知道他的元首為什麼會如此大方,難道只是為了那支虛無縹緲的突擊步槍?(德國於1944年首先研製出世界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突擊步槍stg-44)不過有這些東西在手,不愁交不到朋友。

    除了希特勒以外,最感興趣的當屬美軍,美國人一直都沒有參戰,對自己軍隊的作戰能力一直沒什麼信心,儘管外界猜測這支部隊的軍官所掌握的特種部隊戰法來自美國,可精明的美國人動用了中央情報局幾乎所有的力量在全國的軍校尋找,也沒有找到關於這幾個中國人的任何線索,至於所謂的特種部隊戰法,美國人私底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這種東西並不屬於自己。不過崇尚技術的美國人立刻意識到,一場軍事變革可能會因為這支特種部隊而產生。

    儘管國會小心翼翼地保持著中立,但軍方還是找到了與總統溝通的渠道,並很快與在中國擔任觀察員的史迪威上校取得了聯繫,希望能夠從更廣泛的渠道瞭解這支神奇的部隊。

    至於該死的日本人,軍方除了增加嘲笑的材料之外絲毫不感興趣。

    與美國人的熱情相比,大英帝國的紳士們則沒有把這個百年前曾經是手下敗將的東方國家放在眼裡,尤其是剛剛上任不久的首相丘吉爾先生。這位要奉獻自己所有熱血和汗水帶領英國人去爭取勝利的老牌政客被德國人的飛機炸得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東方到底發生了什麼,再說他對中國人也沒有什麼好感。

    至於剛剛從大清洗的運動中走出來的斯大林,現在考慮的是德國人會不會將戰爭的禍水引向東方,國內糟糕的戰爭準備讓他心急如焚,對於發生在南邊的中日戰爭,他只關心一件事,就是希望中國人能夠永遠將日本矮子們拖住。中國人的每一次勝利都會讓他欣慰一陣子,不過他和下面大多數將軍一樣,骨子裡並沒有把中國人放在眼裡。

    不過,中國人的勝利還是讓他很吃驚,斯大林命令駐華大使,對此事件不要有任何評論,保持沉默。

    實際上,沒有哪個國家有日本那樣震驚,不,應該叫地震!

    海軍一如既往地嘲笑陸軍的無能,強烈建議國會縮減經費給他們造飛機戰艦,而陸軍那些激進的少壯派軍官們似乎又找到了發洩的理由,強烈要求追求中國派遣軍兩人司令官西尾壽造大將和畑俊六大將的責任,甚至還牽連了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和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等在華高級將領。當然,抗議歸抗議,他們尚不至於像前輩們那樣進行暗殺乃至政變的一步。

    可是國內輿論不答應了,以《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為首的國內報刊先是在顯眼處用沉痛的語氣訴說著他們的失敗,隨後用了很大篇幅來批評軍部的無能,個別清醒的評論開始反思帝國的戰略是否正確等等。

    「自盧溝橋事變以來,帝國在支那儘管遇到了頑強的抵抗,但是從未在任何一場戰役中成建制丟掉一個師團,而今支那人竟然大模大樣地走進13軍司令部取走了司令官的性命,順便還拿走了軍旗,實為明治以來帝國軍隊的奇恥大辱……」這是日本輿論用得最多的一句話。

    而處在風口浪尖的日軍東京大本營則用最嚴厲的口氣斥責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當然,他們沒有摘掉畑俊六大將烏紗帽的理由,因為人家上任才半個月,再說了,華東方面需要的是穩定,再換掉高級將領,將使已經低迷的士氣受到更加沉重的打擊。大本營責令派遣軍司令部必須寫出一份詳細的報告交上來,並且在隨後的個把月內計劃實施報復行動。

    倒霉的畑俊六大將在任上兩次被「神鷹」獨立師羞辱,不用大本營敦促,他已經開始策劃報復行動了。

    當然,「鬼子的報復並不稀奇」,延安的**一看到上海發來的電報就這樣說道。

    主席的心情很高興,他對周圍的同志們大開玩笑:「以前我說紅軍就是孫悟空,專門跑到反動派的肚子裡鬧騰,看起來他們更像孫悟空,這次是把華東的鬼子搞慘了。日本帝國主義是不會善罷甘休,隨之而來的肯定是瘋狂的報復,告訴前線的彭老總、左權他們,決不能掉以輕心,他們的對手岡村寧次是比澤田茂更加狡猾的傢伙。特別要當心日本鬼子用這一招來對付八路軍。」

    朱老總說道:「日本人還真有這樣的優點,善於吸收別人的長處,他們在特種戰上吃了這麼大的虧,說不定真會搞出一支日軍特種部隊來,主席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建議在八路軍中也應該相應建設這樣的特種部隊,對於我們的反掃蕩是很有意義的。」

    「唔,這件事你朱老總就可以辦,只是陳際帆他們立了這麼大的功勞,不知道重慶的蔣委員長拿什麼打賞人家啊。」主席意味深長地說。

    重慶的蔣委員長現在興奮得不得了,也忙得不得了。他一方面要應付各國駐華使館絡繹不絕的祝賀,還要抽時間接見重慶工、農、商、學、兵各界,時不時的還要發表一番講抗戰進行到底的演講。

    老蔣是個借勢的專家,前一段時間攻擊江南新四軍總部,被**方面在政治上搞得很被動,連國際上對他都頗有微詞,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民心再一次站回到他這邊,國際上對他所領導的國民政府信心大增。

    老蔣不失時機地將軍統推上前台,而戴局長自然乖巧地向媒體透露,正是蔣委員長的英明,軍統優秀特工的無私幫助,才促成此次作戰行動的成功。

    當然,對於此次作戰的最大功臣——「神鷹」獨立師「雷霆」中隊,老蔣實在是找不到什麼說的,雖然因為新四軍的問題讓他對這顆軍界新星很不爽,但是這次人家幹得實在是太漂亮了,軍事上給猖狂的日本人以沉重打擊,政治上為他、為國民政府撈足了分。尤其是軍統報告上提到的中將軍刀,更是讓他興奮不已。在書房裡擺上這樣一把戰利品,其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如果說還有什麼令蔣委員長頭疼的,那就是如何犒賞這些有功人員。軍餉不管用了,因為送不過去,武器彈藥也一樣。比較實惠的就是授勳,根據《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勳章條例》,「雷霆」中隊此次作戰行動授予什麼勳章都不為過,但是老蔣上次一高興就甩出了7枚象徵軍人最高榮譽的青天白日勳章,此次就犯了難。總不能把國光勳章也送出去吧,這枚勳章迄今為止只有蔣介石一人獲得(後傅作義也獲,作者)。

    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授陳際帆一等寶鼎勳章,陸軍中將(註:此前陳際帆是中將師長,和陸軍中將不同。中將師長的意思是當這個師長才是中將,不當就不是,而陸軍中將是終身的),鐘鼎城、胡雲峰等六人因軍銜高低分別授予一等以下雲麾勳章,並且擢升軍銜一級。鐘鼎城、胡雲峰、羅玉剛授陸軍少將銜,趙俊、文川浩、高煥捷授陸軍上校銜。其餘各人授各等獎章,並升軍銜一級。

    最後,興高采烈的蔣委員長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電告各戰區,要求各戰區都要倣傚「神鷹」獨立師成立戰區特種部隊,對中央軍中的幾個模範師也有同樣要求。

    一向對「神鷹」不感冒的戴局長這回嘗到了甜頭,原來和「神鷹」合作是如此的愉快,他也不失時機向校長進言幾句,對「神鷹」是誇讚有加。

    不過,老蔣萬沒想到的是,剛到安徽的陳際帆不久就給他澆了一盆涼水,讓老蔣感覺這支部隊越來越難把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