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四十二章 倭寇陰謀 文 / 中國神鷹

    「頭,你留下機場,是不是咱們得操心空軍的事了?」胡雲峰見陳際帆回來第一句話就問道。

    「是啊,為了和鬼子打仗,我們是想盡一切辦法搞武器,籌劃了無數計謀,可天上的鬼子威脅真挺大,沒有制空權,我們以後就無法集中大規模的力量去打鬼子,沒有制空權,就算有地面裝甲部隊,後勤也很危險啊。」

    「陳嘉庚老先生承諾幫助我們建立華僑航空學校的事情應該沒問題,可我們上哪兒找飛機呢?還有地勤、機修、油料、彈藥,飛機可不好玩啊。最好有雷達,說不定能組建一支空降兵呢。」

    「你又來了。」陳際帆知道只要讓胡雲峰的思緒一打開,這小子就天馬行空,什麼都敢想。等等,雷達?這高科技要是能用上,打鬼子的飛機還不跟打鳥似的。美國人有雷達,到時候說服他們在這裡建雷達站,咱們也沾沾光。

    「好了,」陳際帆決定談正事,「鬼子動向如何?」

    「算時間,鬼子早該知道合肥的事情,所以各部本來是要增援的鬼子現在都按兵不動了。北面的鬼子和四旅前哨部隊接觸了一下子後,退回了宿縣。而南邊的鬼子現在正在安慶集結,根據情報,他們像是在等待。」

    「等待?」陳際帆一愣,隨即說道,「明白了,鬼子看來是要集中主力和我們來一場決戰,不過既然是決戰,怎麼北邊的鬼子退回去了?」

    「這就是人家新四軍八路軍的功勞了,」胡雲峰說,「我覺得咱們這些自詡為正規軍的軍人,內心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上人家這種小規模的游擊戰,可真到關鍵時候,游擊戰的威力就顯出來了。北邊的鬼子從徐州出發起就不順暢,鐵路走走停停不說,一個不小心沿線的什麼補給站啊,車站啊就被襲擊一通,還有更絕的,鬼子21師團主力南調,八路軍看準時機應是從鬼子手裡奪了二十多個據點和兩座縣城,據說繳獲不錯。」

    「好!接著說!」

    「從宿縣這一路走來,還沒碰見四旅先頭部隊,後路差點被新四軍給截斷,鬼子前有正規軍,後有游擊隊,加上合肥已經失守,乾脆退回去再說。」

    陳際帆感歎啊,要是安慶附近有新四軍游擊隊活動,鬼子何至於這麼猖獗,歷史書上說,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輔相成的,此言不虛。

    「要加緊打探安慶方向鬼子的動向,另外獨立第三旅撤出後秘密南下至廬江休整,咱們這會有大麻煩了。」

    陳際帆猜得一點都不錯,日軍中國派遣軍總部終於要下手了,因為司令官畑俊六大將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他兩次擔任這的職務,可兩次都栽在「神鷹」手中,南京和上海的恥辱幾乎成了他軍事生涯的噩夢,現在合肥丟了,雖然大本營沒有說什麼,可底下的高級軍官已經開始向上施加壓力。

    這其中又以15軍司令官板垣征四郎中將最為突出,這個傢伙同樣也有栽在「神鷹」手裡的經歷,甚至差點剖腹,最近東京方面傳出消息,有升他做大將的意思,結果這個傢伙成天向上打報告,要指揮部隊和「神鷹」軍團決戰。

    決戰?畑俊六大將何嘗不想通過一兩次決戰消滅「神鷹」軍團主力,讓安徽重新變成聖戰的皇道樂土。可是實力呢?現在一兩個師團根本不可能奏效,反而你有可能被支那人反咬一口,可是要集中三個以上的師團談何容易?到處都有支那人抵抗的槍聲,只要皇軍在某個地方實力變弱,支那林林總總的游擊武裝立刻就像春田的野草般在那裡發芽。

    板垣在中國可算是為他的日本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他所率領的師團也是中**隊重點打擊的對象,比如第五師團,先後和中國多支精銳部隊交手,現在已經不復當年的英勇。板垣本人也因為曾指揮部隊與剛剛升格為獨立師的「神鷹」作戰,戰敗差點丟命。所以這次無論如何板垣都要指揮15軍的帝國勇士前去剿滅這支頭疼的支那武裝。

    板垣已經對他的頂頭上司失去了信心,他直接給大本營請示,詳細說明了「神鷹」軍團的缺點。原來,板垣征四郎經過對戰例的比對分析後發現,「神鷹」軍團雖然一直保持著對皇軍的不敗紀錄,最重要的原因是皇軍在前期一直沒有把它當做主要對手,由於皇軍對兵力使用的精確,每次派去的兵力數量其實都是在低估對方實力的基礎上做出的。這樣就使得皇軍在多次作戰中無功而返。

    板垣提出,支那這支新近崛起的部隊其優點和缺點顯而易見,優點是以陳際帆為代表的部隊指揮官似乎擁有超出時代的軍事素養,在訓練、戰術指揮、人和武器的結合等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他們綜合了國民黨和**兩方面的優勢,做到了兵員、糧食和軍餉等重要戰略物資的自給自足。

    但是其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這支部隊沒有穩定的彈藥補給,根據情報,他們的武器來源主要是三條路:一是國民政府劃撥。但是由於支那經濟和工業能力的下降,本身的武器產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軍隊作戰需要,「神鷹」前期尚可以依靠這些武器裝備部隊,後期基本成為不可能。

    而是靠與皇軍作戰後劫掠皇軍的武器彈藥,一個很恥辱的消息是,「神鷹」軍團有一半的部隊裝備了皇軍的制式武器,從步槍到野炮無一不有,這意味著皇軍在他們手上損失了兩萬以上的兵力。

    最後一條路,也是「神鷹」屢次讓皇軍無功而返的武器獲得之路是依靠購買。根據目前掌握的情報,「神鷹」似乎和美國的軍火走私商有密切聯繫,他們用金錢從美國、德國等國家走私了大量武器,其中他的第一旅有一個團甚至全部裝備美式輕武器,給皇軍帶來很大傷亡。

    板垣很詳細地在報告中指出,「神鷹」看上去很強大,實際上經不起連續作戰消耗,只要皇軍能夠經常給他們保持壓力,則他們這支部隊就會因得不到彈藥補給而崩潰。

    第二個缺點是,「神鷹」作為一支新部隊,其兵員主要來自安徽一省,故部隊必須承擔守土責任,他們不能、也不敢放棄任何一座已經佔領的城市,無法進行大踏步機動,這就為皇軍尋找其主力決戰提供了良機。

    板垣指出,皇軍在兵力調配困難的情況下,更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向安徽發動一次戰略進攻,每佔領一地應該將當地所有的人員、物資和設施徹底毀滅,逐步打擊他們的抵抗士氣,斷絕他們任何可能的物資兵員補給,逐步將他們壓縮在一個狹窄的地域,最後再出動空中、地面優勢火力予以聚殲。

    板垣的報告很有說服力,傷透腦筋的大本營被徹底說服了。可是鑒於板垣征四郎中將現在的職務只是華東地區一個軍的司令官,大本營認為調動部隊進攻「神鷹」的計劃必須通過派遣軍司令部,尤其應徵得司令官本人的同意。

    畑俊六大將看到從大本營轉來的這份報告,氣不打一處來。板垣不經過派遣軍司令部就擅自向東京越級上報,明顯是沒有把他這個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官放在眼裡。這個瘋狂的傢伙為了讓自己的肩膀上早日多一顆星,竟然不顧皇軍在支那的作戰全局。

    畑俊六大將立刻向東京也寫了一份報告,不過報告的內容與板垣卻不太一樣。畑俊六指出,「神鷹」軍團的戰鬥力並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了多少先進的武器,事實上他們一個旅的重炮數量根本不及皇軍一個師團,他們沒有裝甲力量,更沒有任何空中打擊力量,甚至防空火力也非常薄弱。

    「神鷹」軍團的戰鬥力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長久以來皇軍都是以支那政府軍為對手來進行研究的,對他們的戰術風格、武器裝備以及指揮官的個人喜好和人際關係都瞭如指掌,而橫空出世「神鷹」軍團的指揮官則與他們的那些同僚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他們從骨子裡蔑視皇軍,沒有任何畏懼心理,部隊作戰時沒有任何心理包袱。這和其他部隊是完全不一樣的,支那其他部隊和皇軍作戰時,總是抱著畏懼心理,要麼逃跑,要麼選擇愚蠢的同歸於盡。但是「神鷹」的指揮官卻能夠把握住皇軍的脈搏,每每讓出人意料地失利。

    其次,「神鷹」的指揮官對皇軍的作戰體系非常瞭解,他們熟悉皇軍任何一款制式武器的效能,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最有效的戰術,利用皇軍的弱點屢屢得手。

    但是這些都不最主要的,最後指出,最主要的是,他們並不是一支孤軍,他們和新四軍,政府軍、保安團等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皇軍的每一次出擊,都無一例外地受到其他支那武裝的牽制,在後勤運輸上受到極大的打擊。

    畑俊六大將總結說,作為帝國在支那方面的最高指揮官,他的眼光不能僅僅盯在長江北岸的一塊小小的地盤上。而是應該以帝國的戰略出發,帝國在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究其原因是支那政府一直不放棄抵抗所致,支那很大,將皇軍陸軍主力全部拖住,每天要消耗大量的軍費,而帝國企圖依靠佔領華北「以戰養戰」的策略卻因為華北八路軍而基本無法實現。為了帝國下一步的戰略計劃,派遣軍司令部的方針一直未變,那就是在正面集中優勢兵力攻取長沙,爾後向西經貴州威脅重慶,逼迫支那政府求和。同時在華北地區,依照岡村寧次大將的方針進行不間斷的清剿,壓縮八路軍的生存空間,利用支那人來和支那人作戰。

    報告的最後,畑俊六大將似乎覺得如果閉口不提「神鷹」軍團,很可能給軍部那些狂妄自大的傢伙以懦弱怯戰的口實,再說自己多次被「神鷹」軍團羞辱,而且合肥被佔領,獨立混成13旅團全部玉碎。如果不對「神鷹」採取一些行動,恐怕連底層士兵都不會答應。

    畑俊六大將向大本營提出,他正在制定作戰計劃,以第11軍在安慶的116師團餘部,40師團、第六師團一部和獨立混成14旅團、騎兵第4旅團一個戰車隊共四萬餘兵力,以武漢第3飛行團、南京第1飛行團各一部為空中力量從安慶分三路向廬江、合肥等地進攻。以15師團一部渡江至浦口,威脅全椒、滁縣為右翼牽制,以華北方面軍駐徐州宿縣的21師團為北翼牽制。作戰目標以消滅「神鷹」有生力量為主,對所佔領的地區實施華北治安肅正作戰中總結出的「三光」政策,預計攻擊時間在半個月後。

    比起板垣征四郎的冒險計劃,中國派遣軍司令部的計劃似乎更為穩妥。大本營很快批准了作戰計劃,並下了死命令,帝國的戰略方針將在本年內有重大調整,駐支那的兵力更加珍貴,希望各級將領認真對待此次作戰,務必在帝國戰略方針改變之前一舉清除心腹大患。

    陳際帆雖然沒有掌握駐華日軍高層的動向,但以他對鬼子的瞭解,鬼子絕不會善罷甘休,駐安慶的日軍兵力和番號正在源源不斷地增加,說明鬼子很有可能在近期內對「神鷹」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並且此次進攻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慘烈。

    一想到這,陳際帆便充滿了苦笑,三年多了,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向鬼子開第一槍起,數不清的戰鬥,數不清的戰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到現在還要打。唯一令陳際帆欣慰的是,部隊已經在這無數次殘酷血腥的戰鬥中鑄就了軍魂,成了一支打不爛拖不垮的部隊。

    原先陳際帆一直在走精兵之路,一方面受制於糧食的壓力,一方面部隊訓練的基礎根本不夠,無法在短期內提供合格的兵員。現在看來,只要有武器,陳際帆覺得必須在擴編一到兩萬人,才能應付向現在這樣險惡的局面。

    陳際帆有時間沉思,是因為他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參謀總部在夜以繼日地工作,有關日軍的情報從各地情報站源源不斷地發來,參謀們正在桌上不停地繪製敵我雙方態勢圖,而後勤部門剛剛完成合肥戰役後物資繳獲的統計工作,又開始給各部隊配屬武器裝備。

    陳際帆望著一張安徽地圖陷入了沉思,目前鬼子最強的部隊在南邊,而這裡卻是自己的軟肋,兩個旅剛剛打完合肥,彈藥、兵員繼續補充;而北面鬼子只有一個師團的一部,自己卻部署了兩個野戰旅兩萬多人。

    必須想辦法引誘北線之敵出來,以兩個旅的優勢兵力聚殲之,才能將這些部隊徹底解放出來加入南線戰場。

    「頭,」胡雲峰有些激動地拿著一紙電文過來,「軍委會政治部長陳誠要來我們這裡,說是受蔣委員長委託前來慰問。」

    「哦?」陳際帆心裡一亮,「這可是好消息,正好我們也有事請軍委會的大佬們幫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