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卑不亢 文 / 中國神鷹

    史迪威一行的工作效率很高,宴會後第二天就邀請「神鷹」方面開始進行有關未來合作的秘密商談。

    為了避免記者的干擾,更為防止間諜的滲透,會議被安排在淮南郊區的一處秘密地點舉行。

    史迪威開門見山,說此次帶來了價值八百萬美元的軍火物資(上文有誤,為八百萬,八百萬的軍火數量並不大,可參考二戰武器價格,作者),希望能有幸參與「神鷹」軍團的換裝。

    軍火有:

    m1903春田式步槍2萬支;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5000支;m1921湯姆遜衝鋒鎗2000支;bar自動步槍1000支,柯爾特m1911自動手槍600支;m1917水冷式重機槍500挺,m1919a4風冷式重機槍300挺;高射機槍30架。

    60mm迫擊炮300門;75mm山炮200門,105榴彈炮80門,37mm反坦克速射炮60門。

    步兵手雷10萬枚,反坦克手雷2000枚,爆破筒3000具,炸藥包2000包。炸藥、雷管若干。

    各式口徑炮彈24萬發,7.62mm子彈3000萬發,11.43mm手槍彈100萬發(手槍、衝鋒鎗),高射機槍彈60萬發。

    軍用卡車100輛,軍用越野60輛,輪胎及其他配件若干,汽油30噸。發動機配件20個;

    軍用各型電台300台,電話機600部,天線、電池、耳機、電話線和其他配件若干;

    指北針、望遠鏡、手錶、瞄準鏡等若干。

    陳際帆胡雲峰等人看著這份沉甸甸的清單,心裡真不是滋味啊。精明的美國人把一戰淘汰的東西都弄來了,不過也確實是好東西。尤其是子彈,應該可以挺上一陣子了。

    胡雲峰心裡正在盤算這些武器可以裝備多少部隊的時候,史迪威很客氣地開口了:「考慮到陳將軍的部隊是屬於政府軍,所以這次我沒有攜帶清單中沒有單兵裝具,如果陳將軍有需要,國內會按照要求訂做後送來。」

    人家大老遠送東西過來,還有什麼好說的,陳際帆等人站起身來給美方人員敬了一個軍禮,說了一大通感謝的話後,雙方進入正題。

    史迪威說由於美國政府尚未參戰,所以援華物資數額不會太大,藥品醫療器械等沒有能涵蓋進來,不過史迪威提醒陳際帆,援助國民政府物資中,有大量藥品、和其他戰略物資。

    陳際帆問道:「聽說美國援華航空志願隊(飛虎隊)第一批人員和裝備已經到達昆明,不知是否屬實?」

    史迪威心想你的消息很靈通啊,他答道:「援華航空志願隊在美國是民間自發行為,政府對他們沒有約束力,不過他們得到了國民政府的任命,現在以昆明和重慶等地為中心訓練和作戰。」

    史迪威言下之意是你們不用打主意了,我也沒辦法。

    「將軍,我們此次商談應該以美國參戰後的形勢為基礎,您是否同意?」胡雲峰插了句。

    「這是當然,我正是受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委託為此事而來。胡將軍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胡雲峰以前是空降兵出身,當然最關心的是「神鷹」的空軍建設,沒有制空權,搞什麼建設都是假的,只要日本人一有所察覺,飛機頃刻間就會飛臨頭頂。

    胡雲峰說:「我們必須擁有適當數量的空軍和雷達,戰術上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神鷹』一旦擁有制空權,在未來將能夠掩護美軍戰略轟炸機從這裡起飛轟炸日本本土,美軍轟炸日本本土,對日本會產生相當大的威懾,對結束戰爭一是有裨益的。」

    「恕我直言,未來美國政府也許會向貴國政府援助相當數量的飛機,並且幫助培養飛行員,可是這一切都必須在兩國政府間進行,你們所說的要求,恐怕實現起來會很困難。」史迪威顯得很為難。

    陳際帆終於忍不住了,他站起來提高聲調對美方人員正色道:「史迪威先生,各位來自美國的朋友,我希望你們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今天我們在這裡是商談合作,並非我們單方面乞討,沒有美國的參戰,中國一樣能贏得戰爭勝利。我不是在向你們討要飛機,是在用未來中國士兵的鮮血和生命在做交換,這筆帳你們並不吃虧。如果不願意合作,我們絕不勉強。」

    史迪威沒想到陳際帆會有這麼大反應,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人和他們的蔣委員長一樣,對國外援助都是多多益善,尤其眼前這支部隊,根本沒有像樣的軍事工業,史迪威不相信一支部隊光靠繳獲和走私能一直打勝仗。

    「陳將軍請不要激動,恕我直言,就算我們提供一定數量的飛機,你們又上哪兒找這麼多飛行員呢?還有地面指揮、地勤、防空、預警等設施和人員,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空中作戰並不單靠勇敢就可以的。」

    「這正是我要說的問題,我們可以在淮南合作辦一所航空學校,聘請美國有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任教,這所航空學校應該可以滿足空中作戰的一切需要,另外,如果有可能,我們想從貴國購買一部雷達,用於預警和指揮。」

    史迪威心想還講什麼購買,如果連作戰飛機都肯給你的話,還會吝惜一部雷達嗎?

    「我會把貴方的要求如實向總統匯報,既然是合作,我也想提出我方的要求,可以嗎?」

    「將軍請講!」

    「美國人民不願意戰爭,即使發生戰爭也不願有太多流血。將軍以前從軍火商那裡走私了一批武器,您很幸運,m1半自動步槍和m1921衝鋒鎗產量很少,軍方正是看到這種武器在你們手裡發揮出的巨大威力才決定增加訂貨,總統授權我和我的同僚,從您這裡得到一份關於這些武器的使用報告。報告應包括:與武器相配合的單兵或班組戰術,武器的可靠性和殺傷力比較,改進建議等。此外軍方還希望得到一份貴軍特種部隊訓練資料和戰例手冊,據我們瞭解,貴方已經將這份資料提供給德國人。」

    「將軍,您提到的要求我們會辦到。只是,我們和德國人也是合作,就像我們和你們一樣。」

    「不不,」史迪威這回開始堅持原則,「德國現在是一個邪惡國家,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和正義的人士都不會與他們有任何往來。再說是德國人首先拋棄中國和日本結盟的。陳將軍,作為朋友,我不得不提醒您,德國人是全世界正義國家的敵人,也是我們美國人的敵人,如果您希望我們的合作能繼續保持下去,我代表美國政府,希望您能終止這種愚蠢的行為。」

    「將軍,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敬重羅斯福總統和您。可是對於飽受侵略的中國人,我只知道,日本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這個民族想要佔據我們的土地,奴役我們的人民,掠奪我們的資源。所以,對不起,站在一個中國人的立場,我沒有任何理由與一個向我們提供援助的國家終止合作。」陳際帆不卑不亢地答道。

    胡雲峰對二戰史很熟,他也插話道:「據我所知,德國進攻蘇聯後,美國緊急實施了《援助法案》,給蘇聯送去了巨額物資,從這一點上講,德國的確是西方國家共同的敵人。而邱吉爾首相和總統先生之所以援助蘇聯,是擔心蘇聯人支持不了多久吧?」

    說到這裡胡雲峰和陳際帆、高煥捷相視一笑。

    史迪威忽然覺的對面這三個中國人笑得有些詭異,他和旁邊幾個同事都沒明白,只是靜靜地聽著下文。

    胡雲峰接著輕鬆地講道:「我們三個可以向全世界保證,蘇德戰爭,德國不可能勝利!」

    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了吧,史迪威這些美國人可不怎麼相信。要知道,此時離蘇德戰爭爆發已經兩個月了,德國的裝甲軍團勢如破竹,短短兩個月就像蘇聯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北線佔領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兵鋒已經逼近列寧格勒;中線更是誇張,殲滅了蘇軍四十多個師,繳獲火炮、坦克幾千,前鋒已經鍥入到莫斯科正西方的斯摩稜斯克;南方戰線,德軍向烏克蘭推進了300多公里,正在準備合圍烏克蘭首府基輔和這裡的60萬蘇軍。)

    這種情況下,飽嘗閃電戰滋味的西方國家自然是不看好蘇聯的,就像當初他們不看好中國一樣。

    「請恕我說一句對西方人不敬的話,」胡雲峰也不卑不亢地說,他很想借這個機會給狂妄的西方人上上課。

    史迪威茫然地聳聳肩,「參謀長閣下請說。」

    胡雲峰當然不會客氣,「西方社會對戰爭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一般來說他們只看到實力,或者說只相信實力。所以在戰爭初期,他們不會看好實力稍弱的一方,當初全世界都不看好中國,認為中國甚至不能堅持三個月,後來又說中國堅持不了一年,可是現在,我們依然在堅持。敵後的八路軍現在已經有幾十萬,新四軍發展到十萬人,政府軍依然能集結數十萬部隊和日軍進行會戰,日軍還是之佔領中國少數交通線和大城市……」

    「胡將軍,德國不是日本,德國有全世界最精銳的裝甲部隊,他們有全世界一流的參謀體系和職業軍人,他們的軍事工業的先進程度就連美國也比不了。」

    「可是蘇聯也不是中國啊,」胡雲峰說,「大家也許忘了,蘇聯有上億的人口,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縱深,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實力,德國人能造的東西蘇聯人也能造,德國人有優秀的軍官,難道蘇聯人就沒有嗎?拿破侖當年在莫斯科是怎們敗的?還有,就連我們蔣委員長都不會投降,憑什麼斯大林會放棄抵抗呢?希特勒也好,你們西方政治家們也好,都低估了蘇聯人的抵抗意志,要知道,蘇聯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動員起強大的國防力量,它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國家轉入戰時體制。2200萬平方公里啊,就是放任德國的坦克自由馳騁,也要花不少時間吧?」

    史迪威徹底服氣了,怨不得眼前這位看上去一臉稚氣的軍人能夠擔任中國最強悍部隊的參謀長,光這份戰略眼光就可以讓許多自詡為戰略分析家的西方人慚愧的自殺。

    他正要說話,不料胡雲峰又接著說道:「我們多次跟您談到中國的《孫子兵法》,這本書多次提到戰爭中的雙方強弱是不斷變化的,今天強並不代表永遠強。」

    史迪威一頭霧水,要知道,那個時候由於中國很弱,外國人很少去重視中國古代的這本兵家盛典,就連中國人自身,不也是也學習外國為榮嗎?全然忘記了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史迪威不明白很正常,中國古代動則幾十萬上百萬的作戰,以弱勝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國歷史上有一次著名的戰役,是兩個軍事實力集團之間在黃河邊的戰爭,一方的軍隊有八十萬,」胡雲峰心想嚇死你們這些老外,你們西方一個什麼亞歷山大的傢伙帶著幾萬人佔了屁大個地方就稱作是什麼第一軍事家,讓你聽聽也好,「而另一方不足十萬,用你們西方人的眼光來看,戰爭不用打了,可以投降了。可是結果呢?弱的一方燒掉了對方的糧食和馬料,就是毀掉了對方的後勤,這下子強勢的一方迅速土崩瓦解,弱勢的一方取得戰役的全勝,最後滅亡了當初強的一方。」

    陳際帆和高煥捷肚子裡這個想笑啊,參謀長居然拿官渡之戰來忽悠美國人,要知道在他們還在讀小學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戰例的,一個初中生就可以說出這個簡單的道理來。

    史迪威這回真是徹底服了,他似乎明白了,是什麼讓眼前這些年輕的中**人具均有如此自信,是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啊;他還明白了為什麼在西方很多人看起來很費解的事情,在他們的嘴裡是如此的輕鬆,原來他們在戰爭的研究上,早就超過了時代。如果這個國家真的有一天,重新回到世界強國的大圓桌上,史迪威不敢想像後果。

    「可是我們不明白了,既然你們認為德國人不一定能打贏,為什麼還要支持德國人呢?你們就不怕蘇聯人將來的報復嗎?」

    這回該陳際帆回答了:「第一,從民族感情上講,德國畢竟在中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過我們,我們中國人是講『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儘管這種幫助並不是無償的;第二,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上講,一個太強大的蘇聯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當然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更不符合英國的利益,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致的;第三,蘇聯人在這次世界大戰中並不令人同情,它為了自身的利益和德國簽訂過互不侵犯條約,它趁人之危夥同德國瓜分波蘭,它恃強凌弱侵略芬蘭,吞併波羅的海三國。這些行徑在我們看來,與希特勒並沒有什麼不同。說白了,都是國家利益,不是嗎?」

    史迪威無話可說。不過他沒想到陳際帆隨後會拋出一個近乎瘋狂的提議。

    陳際帆說道:「德國人勝利了對你們自然沒有好處,可是德國人不會勝利!我可以負責人地告訴您和您的總統閣下,將來第一個反攻柏林的,一定是蘇聯紅軍!既然德國不會贏,那麼一個戰勝國蘇聯,一個更加強大的戰勝國蘇聯對美國又有什麼好處呢?它會在歐洲與美國分庭抗禮,他強大的軍隊甚至會成為戰後歐洲所有國家的噩夢,他會把勢力伸進地中海、中東、太平洋、甚至是,古巴。」

    其實陳際帆還有句話沒有說,蘇聯會把手伸進中國東北。談判嘛,當然是要找對手的需求點了。

    史迪威和他的同僚們能夠被總統委以重任,在戰略上自然不會是一無是處,陳際帆胡雲峰說的這些,他們沒有辦法反駁。尤其是關於蘇聯的問題,總統曾委託國內戰略研究專家做過詳細研究,很不幸,總統花費重金得到的結論在這幾個中**人看來就像是背歷史書那樣簡單。

    「陳將軍說了這麼多,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你們並不希望我們干涉與德國的來往?」

    「確切地說,不但不希望,而且我們希望美國提供幫助,對德國援助中國的物資商船給予適當保護!」

    「這太荒謬了!難道說我們的海軍要給希特勒的船隊護航?就是因為船上裝載了你們所需要的物資?美國人不可能這麼做,我們的盟友英國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蘇聯更不會同意,你以為小鬍子元首會希望自己的商船受到美利堅合眾國的保護嗎?美國人不會同意的。」

    史迪威情緒激動,他的書記員正在旁邊專心致志地記錄著,生怕漏掉一句話。

    「你們會的!首先,德國人的商船會懸掛中立國瑞士國旗;其次,德國人的援助是幫助我們戰勝日本,這一點上,希特勒算是為美國省錢了;最後,也是最秘密的一點,請在座各位一定要嚴格保密,我們如果在盟國的幫助下迅速強大起來,那麼我們就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收復東北四省,甚至更多,一個軍事上強大的中**隊在遠東牽制蘇聯,這很符合美國的利益。請將軍給總統帶一句話,戰後,一個被迫偏向蘇聯的中國和一個與美國保持友好的中國,哪一種更符合美國利益?美國願意失去中國嗎?」

    「好吧,我會如實轉達,陳將軍,您幾位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外交家,你們睿智、自信,具有超一流政治家都不具備的戰略眼光。可是,貴方剛才所說完全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礎上,就算是我個人願意相信,可總統呢?他拿什麼說服國會?拿什麼說服軍方?」

    「正如您所說,我們對世界格局看得很清晰,我們曾預言德國人會席捲歐洲,結果怎樣?我們曾預言德國人會攻擊蘇聯,結果怎樣?我還不止一次提醒您和您的同胞,日本人一定會在今年冬天發動對太平洋艦隊的突然襲擊,儘管我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可是,這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我還不得不遺憾地告訴您,就算是貴國相信並有所準備,損失也是一樣慘重。」

    「這又是為什麼?」史迪威好奇地問道。

    「除非你們像老鼠一樣躲起來,否則,你們打不過日本海軍,現代海戰根本就不是靠艦船噸位和艦炮口徑決定勝負,而是海軍航空兵,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這一點上日本海軍的飛行員和飛機要遠遠強於你們,相信我!」

    「不過最後的勝利依然屬於美利堅合眾國,因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還有綜合國力!美國可以自己世界一流的工業實力彌補這些差距,而日本不行,我們可以用廣闊的戰略縱深來彌補差距,而日本也不行。所以,先生們,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陳際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就看史迪威和他的總統開不開竅了。面對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美國人,陳際帆除了靠歷史知識作為談判的唯一籌碼外,他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再拿出來的了,「神鷹」的戰績?笑話,不要說部隊不到十萬人,就是中央軍上百萬人,人家也沒放在眼裡,一個連步槍都要靠外援的部隊,在人家眼中啥都不是,人家之所以肯來是因為未來自己能拖住日本人,可這點優勢並不足以讓美國人改變對中國的看法。

    陳際帆其實沒想到,他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這些所謂歷史知識,在當時看來,每一句話都是極具價值的東西,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無價之寶。而且陳際帆他們這些受過軍校教育的職業軍人,分析得合情合理,絕不是像巫師般信口胡謅。

    最令史迪威驚訝的,是這些年輕軍人發自內心的自信,他發誓就連重慶那個自居領袖的蔣委員長和他的那些官僚都不會由此自信,西方強國的法則他們看得很透,他們會很嫻熟地將這些全部用於談判桌而不會感到有什麼難堪,他們不會被中國所謂的『道德』束縛,他們不但能打仗,而且還精於談判技巧。史迪威在重慶政府那裡的自信在這裡蕩然無存。

    鎮服史迪威之後,談判變得異常順利。陳際帆要求在10月底能夠從美國得到三十萬套單兵裝具和藥品,含鋼盔、夏冬作訓服、內衣、襪子和軍靴以及武裝帶、軍用水壺飯盒、背包、軍毯、子彈袋等。要求按照現在部隊的迷彩樣式除印上青天白日徽章外,鋼盔和肩章一律有「神鷹」標誌,此外美軍參戰後,向「神鷹」提供不少於三個師的輕型坦克、自行火炮、大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以及相應的油料和備件,提供偵察機100架,p-40殲擊機100架、b-25中型轟炸機20架、運輸機5架和至少一個旅的空降兵部隊裝備,大功率雷達一部和相應的航炮、彈藥和航空炸彈油料備件。

    並請史迪威以私人方式幫助聯繫陳納德上校,幫助「神鷹」訓練飛行員或是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事宜。

    面對陳際帆的獅子大開口,史迪威只作記錄,如果真如他們所說,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那這點裝備對於轉入戰時體制的美國根本不算什麼,如果美國沒有參戰,那麼,史迪威和總統能做的除了給他們訂做單兵裝具外,就只有祈禱上帝保佑了。

    雙方會談算是圓滿,結束後,美國代表團依然像德國人之前所做的那樣,在「神鷹」駐地觀摩了這支部隊從徵兵、訓練到合成戰術演習,還參觀了軍政大學和已經開始建造的粗糙的鋼鐵廠和冶金廠。

    美國代表團的一舉一動自然牽動著各方面的神經,日本間諜苦於無法刺探到更有價值的情報,而德國人的情報也很靈敏,重慶和南京方面的駐華使領館立刻得到了消息,稱美國人拿著一批巨額裝備從「神鷹」軍團換走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

    其實德國人之所以會這麼靈通,完全是陳際帆授意情報人員向德國人透的風聲,目的就是提醒德國人,你們再不來做生意,我就轉投別人了。

    德國人在蘇德戰爭的初期嘗到了甜頭,然而戰爭越往蘇聯領土深入,受到的抵抗就越強烈,馬上就到冬天,德國人上上下下都在猜測,到底能不能在寒冬之前讓元首站在紅場上檢閱部隊。

    德國駐華大使在得到希特勒授權後,也派出精幹的談判代表來到安徽,準備探探口風,看看「神鷹」軍團還有沒有利用價值。

    外交部早就打過招呼,元首之所以允許向「神鷹」輸送少量武器,是基於第三帝國的利益,並不是要和中國人重新修訂關係,所以一再囑咐大使館,不用給中國人什麼承諾,一切聽元首的。

    送走史迪威,陳際帆沒想到又要再打一次口水仗,磨嘴皮子的事兒真累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