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二百六十一章 歷史插曲 文 / 中國神鷹

    陳際帆接到軍委會命令的時候,歷史的車輪已經碾到了1941年11月。世界格局越來越難以捉摸。

    先是日本關東軍耐不住寂寞,在九月下旬完成了集結,可是狡猾的日本人沒有立刻下手,而是趁蘇聯遠東的國防部隊乘火車調往莫斯科時,突然出兵。自從上次諾門坎戰役大敗後,關東軍內部也在認真總結教訓。

    在裝甲部隊方面,關東軍緊急成立了四個戰車師團,國內的工程技術人員對坦克進行了適度改進,特別是火力和速度上有很大提高。在裝甲作戰戰略上,由於諾門坎戰役的失敗和德國在歐洲的節節勝利,特別是對蘇戰爭初期取得的勝利,讓善於學習的日本人開始反思自己的裝甲部隊進攻戰術,日本人有樣學樣地將四個戰車師團全部配屬在一起,並且成立了第一機動裝甲軍。

    此次關東軍志在必得,他們動員了近四十萬精銳部隊和600多架飛機,1200輛坦克和3000多門各式火炮,從中蒙邊境的海拉爾、呼倫貝爾境內分三路向蒙古國境內發起進攻。

    日本人突然在背後捅刀子,讓斯大林有些措手不及,上一次諾門坎戰役不是把日本人打得沒了脾氣了嗎?怎麼日本人這會又來了。斯大林現在只能命令在遠東的蘇軍採取戰略防禦,節節抗敵,絕對不要陷入日軍的包圍。

    朱可夫大將再不能回到遠東親自指揮對日作戰,他給斯大林的建議是,遠東蘇聯紅軍現在實力只有幾個軍,坦克和飛機數量不超過50,所以部隊應該大踏步後退,以拉長日軍補給線,撤退的最後底線是貝加爾湖沿岸,以伊爾庫茨克為最後據點,利用赤塔的地形優勢擋住日軍以後,爭取反攻。

    斯大林現在沒有辦法,他把遠東的精銳部隊連同技術兵器一起調往莫斯科。他不是沒想過日軍可能的行動,東京的間諜也傳回過這樣的情報,可斯大林顧不上了,就算是日軍真的進攻,他也只能先顧一頭,就是莫斯科方向。

    蘇軍的撤退,讓關東軍喜出望外,留存的國境線上許多戰備倉庫的物資根本來不及搬走便落入日軍之手,半個月之內,日本關東軍便包圍了蒙古守軍一個軍,並將其完全殲滅,部隊進抵喬巴山。

    日本陸軍的目光此刻都被北線的關東軍所吸引,特別是華北派遣軍,更是抽調精銳力量集結,準備隨時增援或接應已經殺出滿洲的關東軍。華中、華東日軍此刻再無多餘機動兵力可調,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江北的安徽在一步步發展壯大。

    他們不是不想打,而是有點打怕了,情報顯示,安徽會戰後,「神鷹」軍團的力量已經增加至十五萬人,其中至少十萬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日本鬼子這回的情報相當準確,美國人的援助物資已經抵達中國,「神鷹」所需的單兵裝具和大量的藥品等重要物資通過美國商船直接開進長江抵達安慶卸貨,而援助「神鷹」的120輛中型坦克,40輛輕型坦克,30輛輪式裝甲突擊炮和所有的油料備件則正在從印度開赴昆明的路上。

    陳際帆看到嶄新的美式迷彩軍服,再看看他的部隊身上已經開始掉色的的棉布軍裝,不由感歎美國人工業技術水平的發達。

    美國人很細心,除了給各級官兵的兩套作訓服以外,還特別訂做了上千套軍官禮服。看來,美國人對自己這些曾經的「留學生」很給面子,希望漂亮的美式軍服能夠穿在一支精銳部隊的身上,顯出應有的崢嶸。

    有了軍裝,陳際帆和參謀總部開始考慮現有部隊進行整編。由於特區人口、糧食和經濟總量的增加,更由於「神鷹」軍團百戰不殆的威名和日臻完善兵役制度,對青壯年,尤其是知識青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三個月來,「神鷹」軍團戰鬥部隊人數達到十四個旅十五萬人。

    陳際帆看到參謀長給他的這個數字不免大吃一驚,十五萬人!這要消耗多少糧食和軍餉,武器彈藥該如何保證?

    胡雲峰開始解釋,目前美國援助的裝備,可以再武裝兩個野戰旅,計劃讓獨立第三旅也裝備美械,多餘的用來裝備蘇靖威的特務團。蘇靖威這個團中的骨幹基本上就是稅警總團的兵,對美些武器掌握沒什麼大問題,而且這個團的戰鬥力一向很強。

    陳際帆打斷道:「我有個想法,待美國人的坦克到來後,我們以獨立師、第一旅和第三旅為底子組建一個機械化軍,其中獨立師是合成機械化師,部隊由坦克、汽車改裝的戰車和炮兵、工兵、輜重兵、反坦克部隊組成,第一旅和第三旅長期在南面山嶽叢林作戰,將來萬一到了緬甸也能應付。」

    「頭你可要想好了,這個軍的編制有四萬人,哎,要是有直升機,我真想給這個軍配備上一個空中突擊團。」

    「好了,」陳際帆又問道,「安徽,尤其是北面,需要強有力的部隊,我看把二旅和四旅編製在一起,統一指揮,再把新增加的宿縣、蒙城一帶的獨立第八旅歸屬進去,羅漢這下要當軍長了。」

    「老蔣沒給咱們編製,還是讓羅漢委屈點。這是北線看家的部隊,全副德械裝備啊,對付鬼子步兵師團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新增加的部隊,不但裝備差一截,而且人員基本上都是新兵,戰鬥力很弱,只能充當補充部隊。」

    「南線剩下的第五旅和第六旅加上定遠編成的第七旅,人數三萬人,作為南線看家的部隊。這樣我們有戰鬥力的部隊將達到十萬人,餘下的就是新編的六個旅,每個旅八千人,現在還在訓練,部隊主官都還沒定下來。」胡雲峰繼續報告。

    「這樣,從這些部隊中抽調精幹力量補充給蘇靖威,最好是有文化的,把特務團升格為一個摩托化步兵旅,其餘新兵訓練完成以後,組建自己的工兵旅、輜重兵旅和通信兵旅等技術兵種,現在部隊大了,技術兵種的作用越來越大。這些部隊中的人員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掌握起來不會太困難。」

    「何亮的警衛營撤銷,以警衛營600人為基幹,組建內務部隊,給他們最好的裝備,最好的機動力,作為軍團直屬的精銳部隊,負責打擊敵特的滲透、安保、剿匪和抓捕偽軍等工作,這支部隊由李濤指揮。」

    「嗯同意,那趙俊他們呢?」

    「鬼子短期之內不會上門找茬了,這支部隊也不可能像往常那樣動不動去上海、南京。趙俊他們要全部開到牛王寨周邊,在那裡的叢林中去生活、訓練,另外特種部隊裡面的一些優秀隊員要調出來到新兵旅去當幹部,特種部隊也要補充新鮮血液,人數至少要達到600人。」

    「我們的軍餉有限,十五萬人在資金上的壓力不小,頭,我建議還是在明年二月份之前保留10萬左右的作戰部隊,其餘部隊先展開訓練,軍餉上分兩級發放,一線部隊優先。」

    「可以,其實,新增的步兵旅到不怎麼擔心,就是這個機械化師,其實充其量也就是一個摩托化步兵師,編製很不好弄,參謀長,你們這裡有什麼好的想法?」

    胡雲峰說道:「瞧您說的,編製這種小問題還要您親自操心?這裡有一個表,您自己看看。」

    胡雲峰遞過來的這份文件上清楚地寫到:《國民革命軍「神鷹」軍團獨立機械化步兵師編製》

    師長陳際帆中將(兼)

    轄獨立第一坦克團,團長周邦彥中校。

    三個坦克營:每營轄兩個坦克連,各40輛中型坦克,2輛輕型坦克,168人;兩個摩托化步兵連,每連142人,卡車8輛;一個戰防炮排,4具37mm戰防炮;一個坦克殲擊排,3輛105輪式突擊炮,兩挺12.7mm機槍;一個營直屬隊:一輛中型坦克指揮車,兩輛輕型坦克偵察車,一輛通訊汽車,兩輛醫療汽車,兩輛炊事汽車。

    一個105榴彈炮營,由汽車牽引;

    團油料、機修保障連;輜重連

    工兵連;通訊連;偵察連;

    全團2400人左右。

    轄摩托化步兵突擊團,團長蘇靖威中校。全團2200人,裝備美式80迫擊炮,重機槍和美制75mm炮

    轄摩托化步兵獨立團,團長袁時磊中校。全團2300人,裝備同上。

    轄105榴彈炮團:48門炮

    轄一個防空團:36架12.7mm高射機槍。

    轄一個輜重營,一個工兵營、一個通訊營和一個師直屬偵察連。

    全師約12000人

    陳際帆看了編製後感歎:「一個機械化師12000人,非戰鬥力部隊佔了三分之一,如果不能在短期內形成戰鬥力,那就真成了吃乾飯的了。」

    「是啊,」胡雲峰說,「機械化步兵師屬於合成師,坦克本身就是技術兵器,不是簡單地會開動、會射擊就可以的。除了每一輛車的人員能熟練完成單車戰術動作以外,坦克與坦克之間,坦克與火炮之間,坦克與步兵之間的互相掩護、配合,這種多兵種合成戰術需要有長時間的演練才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我們沒多少時間了。」

    「美國人的坦克快到昆明瞭,」陳際帆有些憂慮地說,「雖說是指明給我們的,可那麼多好東西放在昆明,就像給飢餓的人群中投去一塊肉,危險得很。老蔣的嫡系部隊齊聚西南,保不準會有誰打歪主意,真要那樣,咱們還能吃了他?所以,重慶、昆明是要去的。」

    「都去?」胡雲峰道:「部隊怎麼辦?安徽怎麼辦?」

    「是的,老蔣指名要我們全部都到,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我有啥意見,這不明擺著的,要是老蔣把我們藉故軟禁,再派部隊或者地方官員強行介入安徽,我們這段時間的努力算是白費了。我以為,不能全去。」

    「那誰應該留下?你,老鍾還是羅漢?」

    「羅漢不能走,皖北地區局勢非常複雜,部隊的情況還不穩定,尤其是第四旅,收編的地方部隊太多,小高更不能走,各方都知道他是我們負責特工的頭,再說他現在忙不過來,密碼破譯由於得到了數學家的參與,進度大大加快,他走不開。還是趙俊、老鍾和小文去吧。」

    「他倆要去,而且要帶部隊去,甚至如有可能我們這些高級主官都應該去,當然,我指的是去緬甸。」

    「頭你這招有遠見啊,讓特種部隊提前深入到緬甸叢林去體驗第一手資料,回來後整理發到全軍,我們在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將來如果真的要去緬甸的話,把我會更大。」

    「想起當初,就是我抽調你們六個出來的,執行任務的地方就是緬甸,沒想到造化弄人,轉來轉去還是沒繞開。」陳際帆苦笑道。

    「作為中**人,無論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事都是繞不開的。只是上天給了我們更加寬廣的舞台,我們就要在這個舞台上演出最華麗的樂章。頭,我們都去吧!」

    陳際帆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另外換的話題:「此去重慶,最重要的有這樣幾件事,一是和老蔣打交道,不說爭取他的信任,也要影響他為中國爭取世界大國的地位;而是和軍界打交道,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要去緬甸的,歷史上他們敗得很慘,連戴安瀾這樣的虎將也犧牲在那裡,我們要說服他們多做準備;第三,就是拜訪重慶各界,包括**方面,安徽模式必須得到他們的支持。多個朋友多條了路,我發現,這個時代中國雖弱,卻不乏仁人志士,有他們在,國家不但有希望,而且有希望早日強大起來。」

    「如果我們都去,老蔣萬一翻臉咋辦?」

    「放心,我要把新編的機械化師全部帶去,這些坦克運過來,既浪費汽油又不安全,讓機械化師到昆明就地接受裝備,就地開展訓練,」

    「那我們要去多久?時間太長的話,安徽真是會出問題的。」

    「我們走我們的,部隊走部隊的。我們不在的時候,部隊還是宋關虎、高綠林負責,參謀部的運作有李濤、王永,基層方面還有邱瑞荃、趙達源,預備役方面李祥韜、蘇霓虹也在,對了,蘇霓虹這丫頭最近身體怎麼樣?聽說病了。」

    「是病了,蘇靖威給我請假才知道,這小丫頭是個工作狂,在我們那時這樣的女大學生正是剛剛畢業找工作、找男朋友的年齡,真難為她了,要不要帶他回重慶見見家人?」胡雲峰感歎。

    「這倒不用,很快他們全家又要團聚了,蘇老先生給安徽他的老朋友們寫了信,說他正在重慶準備搬家,要把他的工廠全部搬來,為了支援我們,蘇老先生還聯合幾個生意場上的朋友,斥資到處購買設備。」

    「好吧頭,我們臨走前還是去看看她,小丫頭病中最希望的事就是見到我們,尤其是你。」

    「這是不是吳院長說的,真是,對了春香那邊如何,一混幾年沒見她了,給小高講,把她調回來吧。華東那邊一來已經有穩定的情報網絡,而來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應該回來了。」

    「憐香惜玉了?頭,也只有你才以為她是普通女人,日本情報機關懸賞高額懸賞,軍統中統在華東最忌憚的人物,**地下組織都要從她那裡交換情報,她現在早不是普通人了。」

    「那就更應該讓她回來了,主持情報工作,婦女工作等等,老在外面真不放心。」

    「我們什麼時候走?老蔣可催著呢?」

    「你先給軍委會申請,我們有兩支部隊要開赴雲南邊境,具體計劃我們到重慶再詳細匯報。至於我們,怎麼的也得再等上一二十天,鬼子關東軍現在恐怕正在開心地疾馳在西伯利亞,斯大林肉疼啊!」

    誠如陳際帆所預料到那樣,關東軍集中了近三十個師團,一路向西北攻擊,蘇軍抵擋不住全線後退。得意洋洋的關東軍為了避免重蹈諾門坎戰役覆轍,居然打到俄羅斯境內的時候停止了西進,而是沿鐵路向北攻擊,佔領了尼布楚,在這裡不走了。

    日軍高層其實對打蘇聯人還是心存忌憚的,這次出兵最大的目的其實還是趁人之危逼迫日蘇簽訂條約,也平息一下國內對關東軍的詬病。再說西伯利亞的酷寒,也遠不是養尊處優的關東軍所能適應的。

    面對無恥的日本,斯大林打落牙齒和血吞,日軍要是真的不顧一切衝過來倒還好辦,可以借助嚴寒一舉摧毀幾十萬部隊的補給,再聚殲。可是日軍忽然不走了,就像一層陰影籠罩在中西伯利亞的東方。中西伯利亞決不能有閃失,動遷的廠礦、企業全部集中在那裡,抵抗德國的侵略就指望它了。

    斯大林對日本要求籤約的事猶豫不決,朱可夫堅決不同意談判,他提出即使要談,也要給日本人一點教訓再談,否則這個無賴國家會得寸進尺。至少要奪回涅爾琴斯克(尼布楚)再談。

    蘇聯人確實不像他南邊的鄰居,要談也要先打後談。可這樣一來,蘇聯投入都莫斯科方向的反攻集團數量明顯不夠,莫斯科會戰打到現在已呈膠著,德軍由於後勤保障完善,在嚴冬仍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反觀蘇聯,由於一開始就損失大量部隊,新編的部隊只能靠人多才勉強擋住了德國人。由於東邊出事,可調遣的遠東方面軍只到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必須留在中西伯利亞防備日軍。

    11月27日,蘇軍集中20個師,200輛坦克,1000們各式火炮,在幾百架飛機的掩護下開始向關東軍佔領的尼布楚一線展開反攻。

    日本人這回不傻,野戰他不是對手,所以就盡量避免野戰。幾十萬關東軍得到補給以後,以尼布楚為中心在雅布洛諾夫山脈下構築大量防禦工事,對蘇軍嚴陣以待。

    雙方在酷寒裡血拼了幾天,日本飛機損失慘重,但蘇聯進攻的地面部隊同樣也好不到哪兒去?蘇聯人放棄了自己裝甲部隊的強項,和日本人在山裡打陣地進攻,結果傷亡巨大。

    關東軍咬緊牙關,以傷亡近十萬人的代價,給蘇聯人造成六萬人傷亡。尼布楚牢牢地掌握在日軍手裡。

    斯大林明白,不給小日本一點甜頭,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為了西線戰場,只能忍,斯大林發誓失去了將來一定會加倍要回來。

    日本人的要價很高,要求蘇聯人承認目前雙方的實際停火線,並且要求得到庫頁島的全部主權。蘇聯人當然不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條約終於簽訂,日本人撤出蘇聯過境,但是庫頁島全部劃歸日本。

    消息傳到東京,日本上下一片歡騰,富饒的庫頁島變成日本領土,這絕對是空前絕後的勝利。

    而德國人也兌現了當初的承諾,答應給日本運去石油等戰略物資。

    陸軍的輝煌,更加激起海軍的鬥志,信心膨脹的大本營最終決定向東南亞進軍,因為西伯利亞實在找不到日本維持戰爭所需要的東西。

    歷史以它巨大的慣性又將偏轉的軌道扭轉過來,只是蘇聯人在沒有能力發起對德國的反攻,而一路勢如破竹的德國裝甲部隊,現在已是強弩之末。雙方在莫斯科附近形成對峙。

    對希特勒而言,這個結果還是可以接受的,他正好可以乘此機會命令南方集團軍群橫掃黑海沿岸所有城市。將烏克蘭、外高加索山脈的資源全部消化。

    11月底,日本最後一次交給美國人一份備忘錄,上面以嚴厲的措辭要求停止對中國的一切援助,並放棄在東南亞的利益。

    美國人最終還是不願翻臉,談判代表赫爾奉羅斯福總統之命向日本提出10點建議。建議答應給日本巨大的經濟特權,並且使日本獲得垂涎已久的荷屬東印度的物產,也敦促日本停止在中國的進攻。

    但是,美國的退讓還是滿足不了日本軍人內閣膨脹的戰爭野心,12月1日,日本天皇召開戰前最後一次御前會議,決定向英國、美國和荷蘭開戰。隨即,海軍部長永野修身大將代表海陸軍官兵向天皇請戰,他激昂地宣稱:「天皇陛下,我海陸兩軍官兵都殷切希望一死報效天皇,盡忠報國!」

    在東條英機和軍部法西斯分子的請戰叫囂中,裕仁天皇最終正式批准開展命令。

    太平洋戰爭即將爆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