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一章 以逸待勞 文 / 中國神鷹

    百武睛吉好不容易等到大火散去,山谷瀰漫的焦臭味已經讓面無表情的他沒了脾氣,師團部的軍官開始收攏部隊,清點傷亡和戰損。

    結果是令人沮喪的,步兵116聯隊已經全軍覆沒,而且大部分士兵連屍體都辨認不全,這個聯隊所屬裝備彈藥也隨之被焚燬。後面野炮兵12聯隊3000多人也沒有生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早在炮彈發生殉爆的時候就已經跟著上了天,百武睛吉看著被炸得成零件狀態的大炮,恨不得將支那人碎屍萬段。

    「師團長,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百武睛吉的參謀長請示道,「是否向飯田司令官閣下報告?」

    報告是肯定的,出了這麼大的事他都敢隱瞞,除非不想活了。

    不過百武睛吉報告的時候沒有將具體的傷亡數字上報,只說支那殘兵在叢林裡縱火,師團一個步兵聯隊受到重創,師團炮兵受到一定損失,他請求飯田司令官能允許他戴罪立功,繼續向支那軍隊的後方——臘戍挺進。

    飯田祥二郎沒有立刻批准他的請求,而是會同情報部門仔細研究了東部態勢,他們發現,18師團實際上已經不可能走回頭路了,原因是支那的悍將杜聿明已經率領四個整師三萬多人在18師團後路虎視眈眈,現在部隊如果回頭,那就等於硬生生地從支那人的防線上突圍而回,即使能夠成功,傷亡也是很大的。更何況緬甸戰局到達這個份上,只有繼續穿插一條路。

    15司令部唯一擔心的,就是臘戍會不會已經有了支那軍隊的重兵防禦,或者說支那軍隊是否已經得知18師團穿插的情報。可從先期抵達緬北的昂山支隊傳來的消息表明,臘戍至今只出現一支部隊的番號,而且還是一支沒什麼戰鬥力的二十九師。

    經過幾個小時的討論,15軍司令部終於下定決心,命令18師團處理好善後事宜後,立刻輕裝向北急進。沿途大造聲勢,給臘戍守軍造成大兵壓境的態勢。

    可憐15軍上下,到現在為止都還以為僅憑臘戍一個戰鬥力不強的中國師根本擋不住皇軍的腳步,他們以為只要大造聲勢就能讓這個師崩潰。

    此刻的陳際帆已經在臘戍嚴陣以待,為了保密,他從不公開出面,很多事情都是授權二十九師師長馬維驥去做的,和老蔣一樣,他也在馬維驥面前搞了一次恩威並施,一面給馬維驥許諾,如果此戰打得好,他會在蔣委員長面前美言,另一面也惡狠狠地警告,如果臘戍守不住,他會先斃了馬維驥,自己再請罪。

    馬維驥雖然在之前不認識陳際帆,可陳際帆的名頭他還是知道的,跟著這位常勝將軍混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看看孫立人就知道了。可惹惱了這位閻王,他知道肯定是死路一條。

    馬維驥的這個師雖然戰鬥力看起來不強,可部隊得到換裝以後,師部直屬兩個營和一個團得到了美式裝備,淘汰下來的裝備又被加強到其他兩個團,這樣一來部隊的火力大大加強。而且在陳際帆的敦促下,部隊開始在臘戍修築工事,並且實行了宵禁。

    獨立第一旅在彬馬那就完成了裝備彈藥的補充,此刻部隊部署在臘戍東南方約三十公里的山區,與臘戍形成掎角之勢。陳際帆本來可以把獨立第一旅全部放進城,可這樣一來非暴露目標不可。獨一旅的任務是,只要臘戍戰役打響,他立刻率部隊從鬼子的屁股後面兜上去,驚魂未定的鬼子一定會以為自己中計,從而只能選擇向北逃竄。這樣他就可以在果敢地區給鬼子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戰爭。

    4月29日,18師團經過長途跋涉,其前鋒已經可以看見臘戍城,可他們的蹤跡早已被守在城外的二十九師多個偵察兵探知。()一時間臘戍城內警報齊鳴,百姓恐慌,陳際帆氣得簡直不知說什麼好,他把馬維驥招來一頓訓斥,命令他立刻派出心腹部隊在城內公告,說二十九師上下早已得知日軍到來,正與友軍配合聚殲日軍於臘戍城下。

    馬維驥雖然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命令,可心裡直打鼓。這位警備司令許諾的兵他一個沒見著,不是要用他這個師給鬼子唱一出空城計吧。不過想想,人家這麼高的官銜尚且呆在城裡沒動,自己慌什麼慌。

    百武睛吉好不容易走到臘戍城下時,他發現城內的守軍根本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驚慌,而是在陣地上嚴陣以待,彷彿早就知道他們回來一樣。這回該百武睛吉頭痛了,來都來了不打是不行的,不打下臘戍,部隊就是搶都不能解決問題,不打下臘戍,不要說不能完成上面的作戰任務,就連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證。可如果馬上發起進攻的話,他沒有信心。

    換做任何指揮官,在面對部隊中幾百名化膿感染的傷員和一臉疲憊的部隊時,可能都下不了決心。況且部隊現在連一具像樣的重炮都沒有,拿什麼去攻打嚴陣以待的臘戍城。

    百武睛吉決定虛張聲勢,派部隊將臘戍城三面圍起來,只留下北面。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百武睛吉甚至電請15軍司令部,給他派飛機助戰。

    「長官,」馬維驥很恭敬地來見陳際帆,「鬼子來了!」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我之所以不出面,是要讓鬼子相信,臘戍比較空虛,這樣他們才會上當。放心吧,此戰一結束,你定當名垂遠征軍史冊,換做別人,這樣的好機會盼都盼不來,怎麼樣,有沒有信心?」

    「有沒有信心還不都得打啊,」馬維驥笑笑,「放心吧長官,不敢講什麼名垂青史,既然委員長和您都看得起我二十九師,我上萬官兵也絕不是孬種,就是戰死到最後一人,也絕不放棄陣地!」

    「沒那麼嚴重,」陳際帆拍拍馬維驥的肩膀,「鬼子是我叫來的,叫來了,倒把你的師給打沒了,這不是我的風格。放心吧,鬼子的重武器都沒了,只要二十九師上下齊心,鬼子討不了好。告訴弟兄們,鬼子就要上來了,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給我狠狠打!」

    「長官這話聽起來提氣,放心吧!只是長官,您的安全……」

    「我的安全?呵呵,不用操心,救我一個人,鬼子一個小隊拿我都沒辦法,你信不信?」

    馬維驥這話本來就是客套,誰不知道「神鷹」的七星聚會,七個人拿下鬼子精銳部隊兩百人,全世界的將軍中獨此一份。

    百武睛吉把部隊剩餘的糧食和水全部拿出來,讓部隊敞開肚皮吃飽,對面的支那人有一個師,而他的部隊還有一萬三千餘人,傾盡全力攻下臘戍沒有任何問題。

    4月29日下午2點,日軍開始向臘戍發起試探性攻擊,55、56兩個聯隊各派出一個大隊向臘戍外圍開始進攻,後面的搜索部隊緊跟著標識守軍所有可能的火力點、碉堡等有威脅的據點。

    二十九師的戰鬥力確實不如第五軍這樣的部隊,可他們畢竟是老蔣欽點的部隊,戰鬥力還是有一點的,加上裝備了美械,部隊的士氣大大提升。日軍沒有重炮、坦克的進攻變得有些困難,兩個大隊傷亡過半,可絲毫沒能撼動二十九師的防線。當然,二十九師也好不到哪兒去,日軍一次試探性進攻,部隊就傷亡近千人,心痛得師長馬維驥直哆嗦。

    日軍兵臨城下,陳際帆自然再無隱瞞的必要,他先是向遠征軍司令部羅卓英、史迪威發出通電,報告日軍已經迂迴至臘戍,他受委員長命令堅守臘戍,堅決消滅來犯之敵,請總司令和參謀長寬心。

    遠征軍上下先是一陣驚慌,日軍一個精銳師團居然神不知鬼不覺繞道他們的大後方,妄圖切斷他們的後路,真要那樣的話,這仗不用打了。可陳際帆的電報口氣很自信,就好像日軍是他招來的一樣。不管怎麼樣,有陳際帆在,臘戍無憂了。

    遠征軍司令部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日軍近衛師團、56師團和33師團兵分兩路像曼德勒壓過來,已經攻佔了央米丁,羅卓英多次命令東線的杜聿明率部隊馳援,可杜聿明裝作不知道,一兵一卒都調不動。

    比遠征軍司令部更加驚慌的是日軍15軍司令部,百武睛吉將臘戍前線的情況報告上來後,他們就感覺到有些不妙,迂迴穿插的戰略經過了嚴格保密,後方的守軍不可能準備如此充分。後來,百武睛吉發來電報,說支那軍防守臘戍的指揮官是陳際帆,他想通過司令部確認這個情報的真假。

    不可能!飯田祥二郎中將和他的幕僚們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陳際帆已經被蔣介石撤職,以他們對「神鷹」和國民政府的瞭解,以及對蔣介石脾氣的研究,他們認為這極有可能是蔣介石藉故發難,削弱陳際帆的影響力,陳際帆怎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得到重用?就算得到重用,蔣介石又怎麼可能未卜先知讓陳際帆守衛臘戍呢?即使陳際帆在臘戍,可他的兵呢?二十九師是張軫的部隊,這個老軍閥會甘心讓自己的部隊受人指揮?

    情報繼續上傳到南方軍,引起了寺內壽一大將和南方軍參謀部的高度重視,他們電請情報部門,務必查清陳際帆的去向,尤其是他手下部隊的去向。

    日軍上下動用了幾乎全部的情報資源,可僅僅知道陳際帆本人就在臘戍,至於他的特種部隊和悍勇無比的獨立第一旅卻不知去向。在鬼子的印象中,陳際帆好像除了這兩支部隊以外就沒什麼兵了。

    飯田祥二郎命令百武睛吉,以最快的時間攻下臘戍城,擊斃陳際帆,切斷中**隊後路,然後稍事休整後沿滇緬公路拿下畹町,搶奪惠通橋。

    百武睛吉暗暗叫苦,飯田司令官不在前線不知道自己的苦楚,中**隊並非想像中的不堪一擊,即使是最終拿下臘戍,恐怕自己這個師團也會遭受重創,到時候拿什麼來進攻畹町。

    沒有重武器,18師團的攻擊變得異常艱難。二十九師的火力密度之大讓日軍士兵吃盡苦頭,而且師團重機槍根本發揮不了優勢,原因是中**隊的重機槍無論是射程還是密度都不弱,失去重機槍掩護的日軍在進攻二十九師防禦陣地時死傷慘重。

    「師團長,」主攻的55聯隊長在電話裡抱怨,「這樣下去不行啊,我聯隊已經傷亡近千,可僅僅攻下了臘戍外圍幾個據點,請求飛機支援吧。」

    百武睛吉不是不知道部隊的傷亡,56聯隊的情況也差不多,可他堅信,以皇軍的戰鬥力,支那軍區區一個二流師,怎麼會是對手,就算陳際帆真在臘戍,他也不可能變出部隊來。哎呀,不好,陳際帆若真的在臘戍,他的獨立第一旅怎麼可能不在這裡。百武睛吉一身冷汗都下來了,情報不明是要吃大虧的,他乾淨命令師團騎兵大隊向十公里範圍展開搜索,務必搞清周邊的動向。

    臘戍城外,激戰依然在繼續,18師團兩支精銳聯隊傷亡慘重,其實防守的二十九師也沒好到哪兒去,仗著地形、城防和裝備的優勢,二十九師勉強擋住了日軍十幾次衝鋒,可9000多人的部隊現在陣亡已經達到兩千多,城裡的醫院裡傷兵滿營,一線作戰的部隊不足四千人,而這四千人中,真正的一線步兵只佔三分之二。

    馬維驥多次向陳際帆哭訴,「長官,您的援兵呢?照這樣打下去,二十九師就完了!」

    陳際帆厲聲喝問:「是你的二十九師重要,還是遠征軍十萬將士重要,你是帶兵的,臘戍的重要性還要我重複嗎?就算不為緬甸的部隊考慮,你也該知道,在我們身後,就是中華民國,是雲南!日軍若從這裡突破,十天之內兵鋒就可以打過怒江,你願意看到這個情景嗎?我告訴你,就算是全師拼光,也要守住臘戍!」

    馬維驥不敢多言,可陳際帆看見他的神色,知道他並不是心服口服,頓了半晌,陳際帆決定給他透露點消息,以安他的心。

    「馬師長,你告訴弟兄們,再堅持一天,我們就能反敗為勝,相信我!」

    馬維驥此刻都不知說什麼好,他搞不清楚陳際帆說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安慰他,馬維驥最後乾脆橫下心來,挺直腰板對陳際帆說:「為國效命,戰死疆場,這原本也是軍人的宿命,可卑職和二十九師官兵都打到這個份上了,難道還得不到長官您一句真話嗎?」

    陳際帆聽完這話,看著這個平日裡窩窩囊囊的師長,好像不認識一樣。「也罷,仗打到這個份上,我也不瞞你,我給這群鬼子下了一個套,這事只有蔣委員長和杜長官知道,你是第一個知道的師長。我要將來犯的鬼子一網打盡,可現在還不是時候,鬼子的銳氣還沒有消散,城外已經有獨立第一旅在埋伏,只要我們能再堅守一天,明天這個時候,臘戍之圍必解。到時候二十九師不僅成了功臣,而且還可以參與圍殲18師團的戰役中,你幹不幹?」

    「干!」馬維驥再無顧慮,「一切聽從長官安排!」

    百武睛吉知道,自己遠道而來,糧食彈藥有限,絕不可久待,所以整個29日,他都在指揮部隊進行兇猛進攻。好在臘戍並沒有像樣的城牆,否則他的部隊死傷更多。

    二十九師官兵還在苦戰,往往是一個機槍手旁邊炸響了鬼子的榴彈,旁邊活著的人就接著繼續射擊。有充足給養的二十九師官兵雖然戰鬥力較弱,可面對鬼子毫無懼色,手中的武器拚命向鬼子吐著火舌。令他們欣慰的是,警備司令陳際帆長官一直都在前線,他的警衛排也充當救火隊,頻繁出現在陣地最危急處。

    既然將軍都在前線,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馬維驥組織的督戰隊此刻沒有派上用場,因為沒有一個士兵擅自脫離陣地,馬維驥乾脆下令將督戰隊補充到一線,參與防守。

    應該說,二十九師還是佔便宜的,因為18師團的重炮全部毀掉了,否則他們的傷亡絕不僅僅這麼點,而馬維驥也正是看到鬼子沒有什麼大威力的炮火,才覺得這一仗有點搞頭,否則就算他肯在這裡死守,恐怕下面的人都會跑掉。

    百武睛吉請求的飛機沒有來,原因是同古機場離這裡很遠,而且撣邦高原上霧氣重重,不利於飛機的奔襲,再加上正面作戰也要求飛機支援,所以百武睛吉只能望天興歎。沒有飛機、沒有重炮,他的部隊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傷亡。

    臘戍是遠征軍物資集散地,所以長期堅守是絕對沒問題的,根本不用擔心糧草不濟,倒是18師團,部隊傷員陡然增多,對食品藥品的需求激增,可同古周邊早就被陳際帆清理的乾乾淨淨,啥都沒有。

    獨立第一旅還在山上待命,陳際帆給他們的命令是——夜襲,白天亡命攻擊,那晚上就不信他不睡覺。陳際帆命令獨立第一旅抓緊時間吃飯睡覺,晚上十二點到指定地點集結,並向18師團發起進攻。

    夜襲的好處是肯定的,首先是避免了飛機,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傷亡,獨立第一旅現在只有七千多人,決不能再有重大傷亡了,這裡不比安徽,有兵員可隨時補充。其次是,夜裡對18師團後背發起強大突擊,可以給敵人造成恐慌,敵人不知道自己這邊底細的情況極有可能崩潰。對付18師團,陳際帆沒有想硬來,那樣不划算,最好能將鬼子趕到北面的山林裡,叫給胡雲峰慢慢收拾。

    18師團集中自己的精銳在臘戍城外猛攻了一天,以傷亡三千多人的代價將城外守軍全部逼到城內,可他們也打不動了。到晚上九點左右,持續了一個下午的戰鬥才慢慢停下來。

    陳際帆在前線不斷給二十九師官兵打氣,火線表彰了一部分作戰勇猛的官兵,還命令將陣亡將士的名字、地址寫下來,他要專門向蔣委員長申請一筆款項,用於陣亡弟兄家人的撫恤。

    這一招果然很管用,這些兵起碼有一半是抓來的壯丁,打仗固然有軍餉,可家裡人卻沒人管,陳際帆宣佈的這個命令引起了官兵的共鳴。

    他當著所有人的面對師長道:「我陳際帆說到做到,仗打完就會有錢,到時候我想委託你們的師長將撫恤送到犧牲將士的家裡,他們為國家輸送了優秀的士兵,國家再困難,也要想到他們。」

    遠在曼德勒的羅卓英和史迪威等人聽到臘戍還在手裡,都長舒一口氣,可仗是打不下去了,日軍三個師團在飛機的掩護下拚命攻擊,英國人又跑了,光靠這點兵力,怎麼打?所以羅卓英不顧史迪威勸阻,堅持撤兵。

    杜聿明聽到總司令竟然要棄他們於不顧擅自撤兵,,趕緊向蔣委員長打小報告,老蔣知道臘戍還在,心裡正做著殲滅日軍師團的美夢,自然不允許撤兵,要求羅卓英集中主力佈防曼德勒,頂住日軍的進攻,同時向杜聿明下令,棠吉的第五軍向西攻擊,威脅日軍側翼,以呼應曼德勒的防禦。

    杜聿明暗暗叫苦,他陷入了兩難,一方面向西攻擊確實可以起到牽制的作用,可以給曼德勒減輕壓力,可這樣一來,南北夾擊18師團的企圖就要落空,情急之下杜聿明向陳際帆詢問。

    陳際帆請求杜聿明延緩到明天中午,因為那時他一定能有把握擊潰18師團,如果18師團南撤,則建議第五軍主力進佔萊卡,封住18師團退路,將18師團困死在撣邦高原。如果18師團向北流竄,那杜聿明就可以執行西進計劃。

    午夜十二點,臘戍城外日軍陣地一片寂靜,除了值班的部隊,疲憊的18師團主力部隊已經進入夢鄉。可日軍萬沒想到,一支早已等候多時的精銳此刻正在分三路渡過河,向18師團包上來。

    部隊行進至臘戍城外大約五六公里的時候,被18師團巡邏的騎兵大隊發現,經過短暫的激戰,獨一旅七團擊潰了鬼子的騎兵大隊,可整個部隊的行動卻暴露無疑。宋關虎可不管這麼多,能偷襲自然很好,不能偷襲就強攻,未必他這個「神鷹」的頭號主力還怕了鬼子不成?

    百武睛吉沒料到,他的千里大奔襲到第二天竟會演變為千里大潰逃,而且部隊被打散成多股,被迫逃亡東邊的果敢地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