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八章 「反攻」計劃 文 / 中國神鷹

    老蔣雖說心裡對陳際帆有些提防,可當他見到這位給他帶來巨大聲望的傢伙時,心裡還是不由自主地湧起一種親切。老蔣一直覺得自己就是個伯樂,獨具慧眼找到了這個傢伙和他的同伴,找到了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

    春城昆明的天氣比起緬甸好多了,陳際帆等人穿上夏季軍裝整齊地站在蔣介石面前的時候,整個機場為之一亮。因為記者們被陳際帆從特種部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儀仗兵」的威儀所折服,紛紛對著他們按下快門。

    「敬禮!」見到老蔣後,陳際帆大喝。

    老蔣和他的夫人以及後面的高級幕僚們順著「儀仗隊」一路走來,看著這些威武的士兵向他們行注目禮,老蔣感覺極為受用,什麼時候在外國友人面前也能顯顯威嚴就好了。

    蔣夫人在前面被史迪威吻手的時候,陳納德在後面一臉鬱悶,老蔣的臉色微微一變,不動聲色走到正在敬禮的陳際帆面前,「辛苦了!」

    記者們哪肯放過這個時機,一時間閃光燈不斷。中國最高軍事領袖親自到昆明迎接愛將凱旋,還有什麼比這個有新聞價值的?

    昆明警備司令龍雲上將雖然看得心裡直癢癢,但還是親自上前邀請委員長上車到他事先安排好的住所。龍雲現在除了自己幾支雜牌武裝駐紮在雲南一些不痛不癢的地方外,對雲南根本沒什麼發言權。這個陳際帆是從哪裡鑽出來的,以老蔣的性格,不可能打得這麼火熱啊。

    他哪裡知道,現在老蔣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對付「神鷹」,他必須要親自瞭解陳際帆的真實想法,看看哪些可以善加利用,哪些可以抑制。對老蔣來說,這陳際帆是個謎,比**還難對付,**可以翻臉,對陳際帆卻不行。

    昆明的重頭戲是軍事會議,老蔣把自己的得力干將陳誠、何應欽等人全部帶過來,陳誠現在看見陳際帆只是心裡苦笑,只是緬甸一趟,這個陳際帆就從一個地方類軍閥的武裝頭領一躍而成為老頭子的座上客,比嫡系還牛的嫡系。

    來昆明之前蔣介石是專門找陳誠談過的,他是嫡系中和「神鷹」關係最好的,多次幫陳際帆說話。在如何安排「神鷹」的問題上,老蔣還是很願意聽陳誠的,陳誠的很多話在後來都得到應驗。

    「陳際帆能打仗,這是好事,國家需要這樣的人,但是他還很年輕,很多事想得過於天真了。辭修,到昆明要好好和他談談。他不瞭解我,也不瞭解國民政府,開疆拓土的願望很好,可沒有政府在後面撐腰,這就是一個笑話。」

    「校長,對於陳際帆我也琢磨不透,軍事上是個人才,連白部長和薛伯陵這樣的悍將都是讚不絕口。可在政治上,正如校長所說,他們和政府的主張有些出入,但卑職以為當前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只要不超過底線,校長不妨借勢。」

    蔣介石來了興趣,「何為底線?何為借勢?」

    「卑職以為,底線就是不能投向**,不能反對政府的既定政策。而借勢,恕卑職直言,您現在正處在一個最緊要關頭,路走對了,您在國際國內的威望將如日中天,國家統一指日可待。從這一點上看,前期我們堅持抗戰付出的代價現在開始有了回報,而陳際帆只不過是順勢而行。」

    陳誠的話和蔣介石想的一樣,但蔣介石想得更寬一些,按照他的打算,陳際帆肯定必須離開昆明,到華東去。對別的部隊他也許還有保存實力的想法,可對『神鷹』,現在他只想早點將他們拉上戰場。可這樣一來不可避免要給陳際帆更多的指揮權,換句話說就是要給『神鷹』升格編製,這個老蔣還沒想好,他不知道是福是禍。

    「校長,經過緬甸一戰,陳際帆威望更高,安徽的經濟、人口日趨穩定,增加兵員是遲早的事,如果政府不給,他照樣可以學八路軍,因為他不靠政府領軍餉。卑職以為最好是給他個順水人情,在公開的場合給他們一定數量的師級編製,然後您在下令讓陳際帆負責光復華東華南地區的國土,這樣既能給國人一個交待,又可以給美國人一個您在努力抗日的形象,卑職以為是有利的。」

    老蔣與其說是被陳誠說服,還不如說是被自己說服,他也是這麼想的。

    在昆明的軍事會議上,第一個議題就是整軍。軍事委員會準備在美國援助的基礎上整訓三十個師,其中第一批整訓的部隊是遠征軍,第五軍、第七十一軍為軍委會直轄,為機械化軍。66軍的番號解散,下轄的新38師整編為新一軍,軍長孫立人中將;第五軍的新22師整編為新六軍,軍長廖耀湘中將,200師師長戴安瀾升為中將,任第五軍副軍長,該師整編為坦克師。其餘第一軍、第二軍、十八軍、二十九軍、五十二軍、七十四軍等部隊為優先裝備對象。有好東西,老蔣當然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先來。

    杜聿明升為陸軍二級上將,統帥遠征軍十幾萬部隊,受軍委會昆明行營節制。

    老蔣別出心裁地搞了一個合肥行營,統一指揮第五戰區、第一戰區和「神鷹」軍團的部隊。

    出乎老蔣意料的是,在對「神鷹」軍團將士的任免上,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因為都知道這只是走形式,人家陳際帆回到自己的虎窩,其麾下部隊豈止是一兩個集團軍?你老蔣給不給人家還不都一樣?

    史迪威也學會裝糊塗了,他早給老蔣說過裝備「神鷹」的事情,可老蔣捨不得,今天他想看看好戲。

    蔣介石示意軍政部長何應欽,將一份單獨文件念了出來。

    是一份在1942年至1944年的局部反攻計劃,反攻路線為:一、打通河南全境,接通安徽和陝西的通道,將華北、華中日軍分割,孤立武漢地區日軍;二、沿津浦線北上收復徐州、進軍山東,以光復濟南為標誌,將華北日軍壓縮在青島、天津和北平等幾個孤立據點;三、第三、第九戰區和軍委會直轄「神鷹」軍團南北夾擊長江兩岸,切斷(南)京滬和武漢長沙日軍的聯繫;四、桂林行營指揮第七戰區,在兩廣作戰,以牽制日軍在南方地區的部隊;五、第二戰區和18集團軍所部應全力配合,其餘戰區部隊,達到消耗牽制日軍之目的。

    計劃一出來,下面大嘩。這不會是美國人幹的吧,現在自保尚困難,拿什麼反攻,而且一上來就是幾個方向。美國人不知道,難道軍委會這幫傢伙在閉門造車嗎?三十個師?三十個師就能幹這麼大的事,要一百個師的話,老蔣還不打到東南亞啊?

    這份純粹是紙上談兵的計劃其實沒有任何可操作性,這幾個地區都是日軍重兵雲集之地,保守估計也有五十萬日軍,還有無數重炮、飛機和坦克,拿什麼反攻?

    杜聿明一聽就知道了,這是對付陳際帆的,老蔣故意高調,實際上這幾條反攻路線都和安徽有關,陳際帆就算有八隻手也對付不過來,更何況陳際帆手裡只有十幾萬彈藥不足的部隊。

    很多人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陳際帆,想看看這個戰神有何話講?

    陳際帆對老蔣這份「偉大」的反攻計劃根本沒有任何興趣,他知道這是老蔣又在玩花樣,也罷,那就等等下文,看看接下來老蔣會有什麼表示。

    表示自然是有的,不然怎麼能讓大伙心服?蔣介石把三十個師的美式裝備劃給自己的嫡系後,把史迪威的功勞大喇喇地搶過來當他的順水人情。在這份反攻計劃之後,是一系列讓人瞠目結舌的舉措:

    首先是升格「神鷹」軍團編製:在現有的基礎上所轄十個師,共編成三個軍和一個獨立機械化師。其餘各師番號為獨一師、二師,以此類推。陳際帆晉陞為陸軍二級上將,參謀長胡雲峰為陸軍中將,任命宋關虎、羅玉剛、鐘鼎城為中將軍長,其餘各師師長軍銜和人選由陳際帆提名,軍委會批准。

    其次是給「神鷹」軍團第一批六個步兵師的裝備和兩條子彈生產線。

    最後是任命陳際帆為魯蘇皖臨時戰區總司令,統一指揮戰區部隊。

    當然,這一切不能白來,最後一道就是給陳際帆的命令,敦促「神鷹」軍團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整編,上報作戰計劃後最遲不得超過年底開始反攻。

    「際帆將軍,你有什麼要說的嗎?」老蔣在何應欽念完命令後有模有樣地問道。

    陳際帆挺直身板站起來,向蔣介石敬了一個禮,然後用眼光環視四周。在座的將軍們一言不發,眼睛隨著的目光再轉,因為老蔣這一招太明顯了。給人家一點甜頭就讓人家賣命,而且還限定時間,這萬一洩密,仗還用打嗎?

    陳際帆對蔣介石說道:「首先感謝委員長和各位長官的信任,自民國26年以來,我們獨立抵抗了整整五年,拖住數百萬日軍的同時,我們也同時失去了東部重要工業區、產糧區,更嚴重的是我們失去了全部的出海口,失去了外援渠道。美國盟友雖然援助了一些裝備物資,但這僅僅夠自保。要知道戰略反攻必須建立在強大的後勤保障上,而這一切恰恰是我們最弱的。」

    老蔣有些不悅,「際帆將軍的意思是?」

    軍政部長何應欽現在是二號人物,他也打起了幫幫腔,「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大量富庶的地區,所以反攻的要求才會更加迫切,否則,不用打,就是困,也能把我們困死。」

    陳際帆聽得心裡暗暗搖頭,這些民國大佬要不是吃錯藥就是別有用心,反正他也不想爭辯了。乾脆正面回答說:「安徽十五萬『神鷹』部隊隨時準備出征,只是我必須要有選擇何時進攻、從何地進攻的權利。陳某既身為中**人,理應在國家需要之時站出來。安徽的軍事諸位盡可以放心,這裡我想向軍委會提幾個建議。」

    「陳將軍請說。」老蔣見陳際帆沒有駁他的面子,口氣軟了許多。

    「這第一個建議就是,廢除抓丁制。諸位都知道,抓來的兵只能頂數,其戰鬥力的養成遠比自願當兵的要難,抓丁的弊端我就不多說了。為此我建議動員大量的知識青年參軍,他們有知識有文化,對裝備、戰術的理解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報國之志,士氣旺盛。所謂『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

    「好一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老蔣大聲贊同,「好,這個建議好,軍政部回頭就草擬計劃。接著講。」

    「任何軍隊都不可能在長時間抵抗下保持高昂的士氣,所以出現軍紀廢弛,士兵厭戰等並不奇怪,可是若高級將領縱容部下擾民害民,則陳某沒看見就罷了,若不幸目睹此類事件發生,陳某在前線說不得會以漢奸、通敵罪繳了他們的武器,不排除武力清剿的手段。」

    陳際帆說完這話,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大了,一片寂靜,大伙都知道陳際帆所指何人,他要出兵河南,勢必要和湯恩伯打交道,以陳際帆的脾氣,湯大腦袋這回恐怕有大麻煩,論打仗,他三十一集團軍在人家眼中簡直就是飯桶一堆,論民心,他湯恩伯還有民心?陳際帆居然敢在這裡**裸地提出來,這不是要老蔣的好看嗎?這哪是建議,這簡直就是通牒!

    老蔣沒說話,會場上氣氛尷尬得有些可怕,老蔣心想這陳際帆還真不是善茬子,他對自己的許諾是虛的,可這個所謂的建議是血淋淋的,他怎麼表態?難道說,可以,這是應該的?這不是讓陳際帆橫著走嗎?可是他不表態也不行,人家說的句句在理。

    關鍵時候還是陳誠起來圓場,「際帆老弟,你的心思委座和我們都明白,你肩挑重擔壓力可想而知,可有些事情不能操之過急。誠如你所說,各部隊基層官兵素質良莠不齊,擾民之事在所難免,但是國有國法,一切理應聽委座裁決。」

    其實陳際帆是故意的,他說這話到不一定是專指湯恩伯,只是他的部隊一旦發起進攻,勢必會影響各地駐軍的既得利益,到時候他哪來那麼多時間打嘴官司,對那些不但不抗日反而禍國殃民的部隊自然應該動用雷霆手段。老蔣擺明了讓他當炮灰,那他索性就當到底。

    蔣介石臉上雖不高興,可陳誠既然給他搬了個台階,他也得順勢下去,「陳將軍放心,整飭軍紀乃大事,軍事委員會歷來對此甚為重視。你不用操心,專心軍事才是正道。」

    會開到這裡,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只能先休會,老蔣感覺自己可能把陳際帆逼得有點急,還是應該和他先見見面,寬寬心再提出這些事,現在搞得這麼僵,蔣介石還真不好開口要人家過來見面。

    可蔣夫人可以,她此次來就是為了丈夫和陳際帆關係的事,陳際帆現在尾大不掉,已經成為一個軍事和政治上都不可忽視的龐然大物。如何相處,頗費思量。

    蔣夫人出面把陳際帆叫到蔣介石住所後,在她的主持下,老蔣還是很勉強地和陳際帆見了一面。

    陳際帆現在根本不願意和老蔣鬧翻,除了裝備後勤的原因外,他必須通過自己影響老蔣,在外交上強硬一點,因為陳際帆總覺得,這幾年對中國來說機會很好。

    「委員長,對不起,屬下白天有些衝動!」

    「不要緊地,我理解,把這麼大的擔子交給你,不忍心啊,只是望你體諒政府的難處。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我們之間應該好好談談。」

    陳際帆心想是該好好談談了,上次在重慶被孔家的事情搞得很煩,現在趁自己還有幾分功勞,應該和老蔣擺擺內心。

    「委員長,」陳際帆站起身說道,「不管這份計劃最終實施的情況如何,至少它讓國人看到了希望,積極意義還是有的。我曾對幾位將軍都說過,能夠被委員長一手提拔,我和我的戰友都很幸運,可作為中**人,我們的志向在光復領土,所以蒙委員長信任,屬下會努力的。」

    「這就好,這就好。年輕人嘛,有些血性是很好的,當年在黃埔的革命青年就是憑著一股子血性才踏上了革命道路。只是,在國內我能理解,國際上就要注意分寸了。我們現在需要盟軍,所以影響團結的事少做為好。」

    陳際帆一頓,原來在這兒等著的,好,反正他也是為此事而來,他答道:「委員長教誨,屬下銘記在心。只是屬下要離開了,有些話不吐不快。」

    「講!」

    「國家之間只有利益,當年我們受難的時候,可曾見過盟友的蹤影?今日美國人、英國人都爭相援助,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多打死幾個日本人而已。我不想影響團結,畢竟今日我們能爭取到援助很不容易。可是我們犧牲那麼多,我實在是不願意被人賣了。」

    「此事從何說起?」老蔣有些納悶。

    「其實,日本人的敗亡是遲早的事,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美國一旦緩過勁來,日本人就沒幾天了,可是我一直在想,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總不能空手而回,數百萬將士的鮮血不能白流。委員長,果敢地區是我自作主張駐軍的,那裡本來就是中華民國的土地。委員長,蒙古至今還在蘇聯的扶持下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如果算上晚清以來俄國人侵佔我們的土地,我們在北方應該要大有作為。」

    蒙古是老蔣心中的痛,當年北洋軍閥都沒有承認的事實,他總不能承認了吧,賣國賊的罵名是那麼好背的?

    老蔣問:「你有什麼想法不妨說出來,我們之間還是要建立信任的。」

    「屬下的想法是,在今年之內對日軍發動反攻,戰役規模看具體情況。待美日在太平洋上打得火熱的時候,日本勢必抽調國內部隊南下,屆時我們兵鋒至少要到河北境內。」

    「嗯,」老蔣點點頭,「以後呢?」

    「委員長,如果我們不能在戰場上有所作為,美國為了他自身的利益,一定會邀請蘇聯參戰,您想想,如果讓蘇聯騰出手來對付日本人,他們會白幹嗎?打了幾年的蘇聯人就像一群窮瘋了強盜,他們會比日本人還要能搶,到時候東北會再一次面臨災難。」

    「這個嘛,蘇聯人現在深陷戰爭泥潭,他們沒有這個精力,陳將軍,你多慮了。」

    「可我們同樣沒有,一旦他們贏得衛國戰爭,就算是沒有人邀請,蘇聯人的狼子野心也會讓他們揮師東北。委員長,我和我的戰友只想為國家做點事,別的我們不感興趣,請您務必相信我!」

    「陳將軍不可如此,我是相信你滴。但是我也是知道帝國主義的嘴臉的,我們現在要吃美國飯,得罪英國人就等於得罪了美國人,所以我要提醒你,在處理盟友的關係上,不可擅作主張。至於北方領土,還太遙遠,當務之急是華北用兵!」

    「委員長,果敢地區我們既然已經吃到嘴裡,屬下建議在合適的外交場合爭取把它變成現實,英國人很虛弱,他們顧不上亞洲,美國人絕不肯為了這丁點事和我們鬧得不愉快,所以成功的機會很大。真如此,您就是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這個嘛,到時候我還要把你叫上,對付英國人,你要比那些外交官強。美國人對你要高看兩眼,希望你記住自己說的話,帝國主義眼裡只有利益。」

    「還有一事,如果屬下反攻僥倖獲得點成績,請蔣委員長准許我臨時代理當地光復區的行政,待我做好恢復秩序等工作以後,政府再派員接收不遲。」

    老蔣心想你還真是得寸進尺啊,也罷,沒有兵權,我派人過去幹什麼,聽戲嗎?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本事憑手裡十個師光復國土。

    不過,老蔣對此次談話還是滿意的,陳際帆的心思的確不在國內,這小子連蘇聯都敢惹,只要他惹得起,他願意和蘇聯打一仗都行。

    昆明這次蔣陳談話,雖然沒有如陳際帆想像中那樣開誠佈公,但陳際帆還是很滿意,最起碼他看出了老蔣的心思,得到了老蔣一定程度的許可,這就夠了。以後自己打仗會少很多麻煩。

    從蔣介石那裡離開後,陳際帆覺得認識陳納德的時候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