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學練兵 文 / 中國神鷹

    按照中國**和「神鷹」之間的秘密協定,「神鷹」佔領區內的地方民主政權合二為一,多數**領導下的民兵組織整體加入民兵預備役,而陳際帆也授權參謀總部,秘密送過去5000千支步槍100挺輕機槍和數量不少的彈藥作為對八路軍的支援。

    解決了根據地的後顧之憂,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新編的近十萬部隊和安徽十幾萬部隊整訓的問題。陳際帆明白,第一集團軍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殲滅日軍幾個師團的驕人戰績,除了裝備大大優於日軍外,與嚴酷的戰鬥歷程是分不開的。但是,第一集團軍十幾萬人幾乎囊括了「神鷹」所有的精銳,部隊裡大多數戰士都經歷過保衛和拓展安徽根據地的數次血戰,可以說,這些戰士心理成熟,戰場上能夠以一當十,整個第一集團軍才是「神鷹」真正的王牌

    只可惜,陳際帆沒有幾個這樣的集團軍,留在安徽的部隊,收編的地方保安部隊和根據地招募的新兵人數雖然多,但是戰鬥力根本無法同第一集團軍相提並論。如果匆匆忙忙將這些部隊拉上戰場,是對戰士生命最大的漠視。

    陳際帆不會這麼做,特種部隊軍官出身的陳際帆最在意的就是戰士的傷亡,因為他一直覺得,如果一個戰士能夠在殘酷的戰鬥中活下來,那麼他不但有很大的機會在下一次戰鬥中存活,更能帶動身邊的人存活,這種戰士才是部隊最寶貴的財富。

    但是,殘酷的戰爭不會給這些菜鳥新兵時間,他們必須學會在戰爭中成熟起來。只是成熟的代價就是——生命!一個老兵的背後,也許就是十個甚至二十個新兵的生命,這樣高的數字在「神鷹」是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將這些新兵訓練成熟,參謀部軍訓處不是沒有做過嘗試,一開始是將「神鷹」已經形成文件的《部隊訓練大綱》、《紀律條例》、《內務條例》等下發到各基層部隊,可收效甚微。這也難怪,任何條例、大綱最終都要靠人去執行,而新編的這些部隊,不要說連長營長,就連團長師長等都是原來的老班子。「神鷹」的這一套東西他們一開始無法接受,因為每一支部隊都有自己傳統的訓練方法,一下子讓他們轉變是需要過程的。

    為了敦促這些部隊更好的執行訓練條例,軍訓處又建議主官訓練的副總司令鐘鼎城,把「神鷹」特種部隊暫時打散,下到連排去擔任訓練教官。

    應該說,特種部隊隊員給這些新兵擔任教官,不但是一個創舉,而且對部隊的士氣也有非常重要的提升,畢竟這是大名鼎鼎享譽世界的特種部隊。隊員們下到基層後,很快以自己精湛的軍事技術贏得了基層官兵的擁戴,訓練也積極了很多。

    可是一個多星期下來,效果卻不怎麼樣。特種兵教官們在訓練中要求特別嚴,雖然「神鷹」步兵訓練大綱的標準沒有特種部隊訓練大綱這麼高,可被這些高標準執行下來卻變得異常嚴厲。

    受訓部隊的新鮮感一過,訓練就變成了極其枯燥乏味而且聞之色變的東西,戰士沒有激情,在訓練中的成績越來越差,並且牴觸情緒越來越大。可惜這一切,擔任教官的特種兵們沒有發現。也難怪,這些傢伙能夠深入敵後執行最艱難的任務,可不一定能帶得好兵。

    陳際帆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才瞭解部隊訓練情況的。那時他剛好到魯西南一些縣城調查地方民主政權的組織情況,為了分擔後勤壓力,這些呆在後方的部隊需要分駐在各個縣。陳際帆順便到駐地部隊視察訓練情況,結果發現與自己想像中差得太遠,雖然大綱要求的各項指標完成得都不錯,但是久經戰陣的陳際帆一眼就看出來,這樣的部隊是上不了戰場的,因為嚴重缺乏士氣。

    特種部隊出身的陳際帆絕不會把部隊缺乏士氣的原因歸結於艱苦的訓練的,他接著再看下去,發現新兵對戰術要領的掌握簡直不得其法,而且部隊士兵的訓練成績相差很大。更重要的是,整個訓練過程陳際帆發現戰士的目光裡並沒有透露出熟悉的眼神。

    駐地連長和教官小心翼翼地跟著面色鐵青的總司令後面,不知道自己的部隊有什麼做錯的地方。

    「鈞座,您還是給我們派任務吧,炸橋、暗殺、偵察、搞情報什麼都行,這活我幹不了。」在陳際帆一再詢問下,出身特種兵的教官牢騷滿腹,全軍中只有特種部隊隊員可以和陳際帆這麼說話,因為他們一直都把陳際帆當做總隊長而不是總司令。

    「他們只是步兵,你小子是不是把隊裡那一套加在他們身上了?不切實際!」

    「鈞座冤枉啊,趙隊長特意強調的,一定要按照部隊訓練大綱,再說這些要求當初我們進部隊的時候也是練過的,沒這麼費勁啊。」

    「是不是你的兵不願意打鬼子?」陳際帆繼續問道。

    「哪有,鬼子在咱中國作孽這麼久,誰家沒有深仇大恨,我也想辦法了,晚上也搞訴苦那一套,開始還有些效果,後來都麻木,甚至有些老兵油子還讓我整點新鮮的,不讓在往戰士傷口上撒鹽了。我一想也是,誰願意沒事就跟個娘們似的把仇放在嘴上,仇恨是要放在心裡的。」教官一拍胸脯,說的頭頭是道。

    「那為什麼訓練這麼差?你小子是不是不用心,我告訴你,大仗是要靠他們打的,別以為特種兵就包打天下了。」

    「我可沒這想法,參軍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在鈞座面前我也不敢推責任說戰士們太笨,可我確實是上了心的。有時候真懷念剛進部隊那會兒,副總司令親自手把手的教,把很多複雜的戰術動作分解成一招一式,而且訓練時候副總司令還在旁邊鼓勁,讓人覺得一天天就這麼過去,既能學到真本事,又不覺得累。」

    說到這陳際帆明白了,老鍾原來是就是陸軍的訓練尖子,後來選到偵察兵並代表部隊參加國際大賽,他一直喜歡琢磨解放軍傳統的練兵方法,總愛說一個人行不算行,要能夠把這種東西完完整整地傳開,整個部隊才有戰鬥力。

    陳際帆敏銳地感覺到,原來部隊的訓練總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老兵多,新兵能夠很快適應部隊的氛圍,但現在都是成建制的動則上萬的大部隊,「神鷹」在這些部隊裡沒有任何基礎,完全靠遴選一些中級軍官到軍政大學灌輸理念,但是這樣收效太慢,部隊必須革新練兵方法,必須找到一條能在短時間內複製的辦法。

    急急匆匆回到徐州後,陳際帆趕到參謀總部和胡雲峰交換了自己的看法,沒想到他的參謀長興奮地告訴他,老鍾一回到淮南就發現了問題,他已經整理出了一套訓練辦法,正在第二集團軍內試點,老鍾來電說效果不錯。

    陳際帆問:「這麼短的時間,老鍾又不是閒得很,能總結出這麼的一大堆東西?」

    胡雲峰哈哈笑道:「頭,這就是咱們這些所謂特種兵的弱點了,把老傳統都忘了,您記不記得部隊上有一個『郭興福教學法』?說實在的,部隊往機械化信息化的路上走了以後,這個寶貝就被人丟到垃圾堆了。」

    「是啊,解放軍練兵的傳統不能丟。老鍾有沒有把『郭興福教學法』給發過來?我準備讓趙俊負責這事,他不是還要訓練傘兵嗎?先鍛煉鍛煉也好。」

    「頭,我一直說你偏心眼你還不服,空降兵是我的老本行,你非要讓你的愛將奪我的飯碗,等收拾完山東,我也要當當咱們『神鷹』的『郭興福』。」

    (作者註:郭興福,生於1930年,山東鄒平人,1942年12歲時因家貧到山東一個保安團當了一名勤務兵,也就是說,如果陳際帆運氣好,還可以見到這位後來名震解放軍的優秀軍人,也許他就在『神鷹』。本節謹此紀念這位軍人楷模)

    陳際帆笑道:「你的責任更加重大,以後空降兵直接隸屬參謀部由你親自指揮。我要趕緊拿到『郭興福教學法』綱要,讓當教官的特種部隊集中學習,然後在示範到基層部隊。」

    胡雲峰搖頭:「提個意見頭,這種事情固然很重要,可是有軍訓處呢。您就不必事必躬親了,作為全軍老大,你要考慮大事。」

    「什麼大事?練兵打仗不是大事?」陳際帆故意問道。

    「我有個想法,」胡雲峰腦子裡總有很多想法,陳際帆已經見怪不怪了,「頭,咱們目前的情況只能緊緊盯死一個目標,那就是東北,關東軍的實力遠非華中華北日軍可比,那邊沒有國共正規作戰力量,一切都要靠自己。而且我們還得留出更多的時間消化東北的工業,爭取擁有規模化的機械化軍團以抗衡蘇聯人,所以在消滅山東日軍之後,我建議您好好考慮一下,爭取與國民政府合作,集中長江兩岸**主力部隊和我們在安徽的第二、第三集團軍給盤踞在華中的第11軍來一個戰略包圍,咱中國人也打一場震撼世界的漂亮仗!」

    陳際帆聽得眼睛都直了,他習慣性地拍拍胡雲峰的肩膀,「讓你當這個參謀長是我最得意的決定,你小子比我有魄力。不過,這也只是你我想想而已,老蔣沒有這個魄力,他也不願意這麼做,他要保存實力。」

    胡雲峰似乎沒聽見陳際帆的擔憂,自顧自繼續道:「這一仗可以由你和薛岳將軍共同指揮,集中國內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優秀的將領,打出中國人的威風來!至於魄力嘛,咱們在北邊用戰績來逼他,如果我們再打一次戰役,就用輿論逼老蔣,國內的不行就讓國際的,他吃著美國飯,我就不信他能坐得住。」

    「你的意思是讓我考慮這些?好!中國要想成為世界大國,要想把丟失的東西拿回來,那就得有點拿得出手的戰績,老蔣肯在緬甸出動精銳,難道在自己的土地上還要藏著掖著?」

    「郭興福教學法」雖是後世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軍大練兵時總結的,可此時此刻卻非常適合不斷壯大的「神鷹」,「神鷹」的締造者雖然是來自後世的兵王,可「神鷹」的武器和人都沒有超越時代,它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戰績,一是有超越時代並且針對性極強的訓練方法,二是有現代化軍事成果和中國傳統軍事智慧的有機結合。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科學的訓練方法將這些有點盡快擴展到幾十萬部隊的每一個單兵作戰單元,那「神鷹」的壯大只會使戰鬥力受到嚴重削弱。

    趙俊拿到這個東西後如獲至寶,覺得這東西簡直就是給他量身定做一般,這套教學方法很有特點:

    首先,在教學中很注意抓思想,充分調動戰士練兵的積極性。它要求一個戰士擺在教官面前,要能夠做出很多文章。不管新戰士老戰士,到了訓練場都能夠自自然然地把積極性提起來。比如,練兵場上氣候怎麼樣,場地有什麼特點,戰士情緒有什麼變化,每個動作的練習可能有些什麼困難,要求教官看得清楚,想得周到,適時進行簡短有力的思想動員,抓住現實材料,進行現實教育。戰士做動作,有好的就表揚,以表揚為主。動作全部做對、做好的,要表揚;就是在幾個動作中只有一個動作做得好的,也要先表揚戰士這一個優點,再指出缺點,實事求是。練習每個動作,要求教官都要大家說說誰做得好,哪一點做得好,進行群眾性的表揚,並且及時樹立標兵,造成練兵場上你追我趕的熱烈情緒,使大家越學越有興趣,越練越有勁頭。

    其次,這套方法充分發揚了教學民主,集中了群眾智慧,實行了官兵互教,評教評學。方法要求教官自己要有一套硬功夫,練兵場上的教學民主,是在他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又是在廣泛民主的基礎上的集中。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官要先擺情況,提出問題,讓大家來出主意想辦法。教官要及時參與邊聽邊思考,及時支持戰士中的正確意見。誰的辦法好就用誰的,誰做的動作好就要誰示範;自己講不好、做不好的,就向戰士虛心學習。要經常動員新戰士向老戰士學習,動員老戰士幫助新戰士,也動員老戰士向後來居上的新戰士學習。要及時進行評教評學,發動戰士獻計獻策,讓每個人的長處都能發揮出來。

    這套方法要求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把練技術、練戰術、練思想、練作風緊密結合在一起。例如單兵進攻作業,有一系列戰術動作的訓練,有衝擊、隱蔽、接敵、射擊、拼刺五大技術的運用,有激發對敵人仇恨心的愛國主義教育,也有刺刀見紅、非常緊張的作風培養。戰士衝擊接近敵人塹壕的時候,教官要及時列出許多情況,比如子彈打光了,刺刀斷了,槍托壞了等等,把過去戰場上出現過的和今後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到戰士面前,誘導戰士在最緊張的時刻用各種辦法去戰勝敵人。這就既練了戰術、技術動作,又培養了戰士的勇敢精神。這樣反覆訓練,人和武器結合得非常熟練,把兵練得士氣高、作風硬、技術精、戰術活,而且個個身強體壯,都像小老虎一樣。

    這套教學方法是採用由簡到繁,循序漸進,情況誘導,正誤對比等辦法來進行訓練的,使戰士逐步加深認識,掌握要領,一步一步提高。組織很周密,教得很靈活。例如投手榴彈,要求把每個動作分解成若干細節:手榴彈怎麼抓法,抓緊一點,還是抓松一點;什麼時候抓緊,什麼時候抓松;甩的時候,前腳怎麼樣,後腳怎麼樣,腰桿怎麼樣,等等,都要講得很清楚,使戰士在學甩手榴彈的時候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他如刺殺、攀登、利用地形地物、衝擊等等動作的訓練都是如此。每個動作分解成為幾個細節,提出一種、兩種、三種、甚至四五種方法,讓大家去考慮,去體會。每個動作的訓練,都是先講解、後示範,邊講解、邊示範,再讓個人體會掌握要領,然後進行各個教練,分組練習,小型比賽,評比講評,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打好基礎。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套辦法,能將道理、要領概括成幾句話、幾個字,使戰士易學、易懂、易記、易用,並且用情況誘導戰士學和用,使戰士苦練與巧練緊密結合。這樣教,這樣學,引人入勝,教而不倦,學而不厭,教的人很起勁,學的人也很高興,練一次有一次進步,練一次有一次提高。

    這套的教學方法,既是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又是循循善誘,耐心說服。在練兵場上,教官要對戰士的每一個動作,哪怕一個小小的細節出的岔子,發生的問題,也不輕易放過。但是要求在糾正動作的時候,教官必須很耐心,先講清道理,說明這點小岔子、小問題在實戰中會有什麼危害,反覆比較,用比較的方法使戰士認識自己的缺點,啟發戰士自己改,自覺地改,使戰士喜歡改,改得快,改得好。他能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要求戰士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言教和身教結合。

    最重要的是,這套教學方法,不論技術訓練還是戰術訓練,不論是步兵訓練還是技術兵種、軍種和學校訓練,都是適用的。各軍種、兵種和學校都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和特點很好地運用並且加以發展。

    陳際帆雖然答應了胡雲峰不再事必躬親,可聽到趙俊匯報高興得差點沒跳起來,他親自趕到軍訓處,要求以最快的時間落實「郭興福教學法」,而且陳際帆提出一定要先從單兵訓練抓起。

    陳際帆認為單兵訓練是整個部隊訓練的基礎。打仗,不是一個人一個人去打的,步兵至少是一個班,技術兵種至少是一門炮、一輛車、一架飛機。但是步兵的班也好,技術兵種的單炮、單車、單機等等也好,歸根到底,它的基礎還是單兵。如果單兵練不好,一個班就練不好。打好單兵的基礎,是為了形成一個戰鬥單位。能夠按照這個辦法,把每一個單兵訓練好了,全班幾個兵捏攏起來,就成了一個拳頭,就成了一個戰鬥單位,派出去就能夠完成一個小小的任務,幾個班結合起來就能完成排的任務。依此類推,只要基層部隊的訓練紮實了,一個師、軍乃至集團軍的作戰就會有了保障,而且不會因為軍事主官的更換影響部隊的戰鬥力。

    胡雲峰也提出,這套教學法不僅適用於陸軍,而且正在進行訓練的飛行員和即將開始的空降兵訓練也要推廣下去。

    原本看似微小的軍事訓練因為有了老鍾回憶並加以修改的郭興福教學法,成了全軍一等一的大事,由參謀部監督,軍訓處負責實施的新式教學訓練方法馬上在部隊中展開,除了特種部隊全部下到基層外,各教導團、軍政大學、炮兵、工兵、通信兵、騎兵、輜重兵、航空兵、裝甲兵、河湖水上部隊也開始學習並付諸實施。

    用新方法開始訓練後一個星期,部隊的士氣就有了質的提升,士兵們在訓練中好像覺得就是戰鬥,而且覺得自己就是訓練的主人,從以往單純的「要我練」變成了「我要練」,更重要的是基層官兵很快就能掌握在實戰中需要用很多生命換來的戰鬥技能,而且在訓練中官兵們得到的不再是無休止的責罰,而是來自教官、戰友和上下級之間最真誠的鼓勵和批評。

    「神鷹」如此大規模的練兵,很快就傳到了周邊八路軍的耳朵裡,羅榮桓將軍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二話沒說派出軍事骨幹過來要求取經。陳際帆當然不敢有所隱瞞,他也希望八路軍的戰鬥力能夠更快提高,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夠和自己的老部隊並肩作戰。

    機會會有的,因為鬼子不是聾子,「神鷹」在山東安徽等地大規模的練兵熱潮已經讓鬼子感到恐慌。特別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這位中**隊最難纏的對手正在和自己的作戰參謀們醞釀一次針對「神鷹」的軍事行動。

    (慚愧得很,本人是數學教師,也應該學學「郭興福教學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