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章 戰區前沿 文 / 中國神鷹

    有了這番發自肺腑的建言,陳際帆和中國**中央的距離大大拉近,領導人們也理解並支持他指揮國民政府軍的舉動。()

    第二天的軍事合作會議上,進展非常順利。

    首先是新四軍江南第四師和游擊隊全部歸「神鷹」第二集團軍指揮,以配合第二集團軍進攻江南的軍事行動,其次就是關於八路軍、新四軍各建立一直拳頭部隊的設想被通過了。

    根據雙方協商,兩軍各抽出精銳部隊15000餘人,各組建一個正規師,編為一個軍,歸屬華北的第一集團軍指揮,作為戰略機動預備隊。

    「主席,」陳際帆似乎有些靦腆,「我可不可以推薦這兩個師師長的人選?」

    「哦?」主席和老總對望了一眼,「陳將軍看重的將領是誰?說出來聽聽。」

    「新四軍這個師我推薦粟裕將軍,八路軍這個師我推薦陳賡將軍。至於軍長人選,請貴軍自己定吧,八路軍新四軍中將星如雲,我實在沒想好。」

    「我看,這個軍長還是交給向前同志比較好,他擔任過四方面軍總指揮,指揮大兵團作戰有經驗,這個軍先暫編兩個師。給向前的軍部再搭配一些人馬,就齊全了。」

    根據協議,這支新編成的部隊開赴河北邯鄲附近後,由第一集團軍代司令官羅玉剛中將指導編成,全軍三萬六千餘人,編為兩個師和一個炮兵旅。

    軍長徐向前,政委**,參謀長張雲逸,第一師師長粟裕,政委彭雪楓,參謀長張震,第二師師長陳賡,政委宋任窮,參謀長李聚奎。每個師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

    當然,這份協議是在極其秘密的情況下簽署的。**中央審時度勢,決定提前組建自己的拳頭部隊,在華北地區一展身手,提高自己在抗戰中的地位。

    而陳際帆也覺得在華北多一支這樣的精銳部隊,對江南會戰的順利實施有著深刻的影響。

    另一份是意向,陳際帆希望未來中國**能夠組建部隊跟隨他一道去東北,兩軍在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相互配合,共同擔負起光復東北的重任。

    其實,這一切的背後,是**中央尤其是**對國內抗戰形勢作出客觀判斷後才進行的。主席深知,無論江南會戰的結果如何,那裡都將被蔣介石視為禁地,新四軍勢必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北撤,那麼晚撤不如早撤。向北發展,才是正確的方針!

    同時,主席還意識到,如果不能在東北戰場上有所作為,則黨在抗戰中的地位將會大大削弱,將來內戰的風險會更大。

    最後,雙方還口頭承諾了商業流通,武器交換和地方政務合作等方面的細節。效率之高連陳際帆都覺得很舒暢,在這裡商談,最起碼不用顧忌派系利益,不用搞平衡,一切就事論事,事情當然容易得多。

    延安之行算是取得了圓滿成功,如果不打仗,陳際帆真想把自己的六個戰友全部叫來,和自己一道給主席他們當一天的警衛員,要知道這份殊榮可不是什麼人都能享受的。

    但自己還是要走了,江南會戰在即,國民政府、安徽都在做著最充分的準備,自己也確實不能呆太久了。陳際帆請周副主席幫助自己用電台聯繫徐州美軍航空兵司令部,請他們派飛機過來把自己送往鄂西的恩施,他這個前敵總指揮巡視的第一站。

    臨走時,主席把自己寫的《實踐論》和《矛盾論》送給了陳際帆,「你千里迢迢給我帶香煙,可是我呢,家徒四壁,只能回贈自己寫的小冊子。江南會戰在即,本想留你秉燭共談,等到大事完成吧。」

    陳際帆恭敬地結果主席遞來的兩本書,正要感謝,主席又補充道:「你肩上的擔子很重,要注意身體,要抽出時間考慮個人問題。你放心,只要江南會戰打響,北線八路軍會傾盡全力牽制華北日軍主力,讓你不致有後顧之憂。」

    「謝謝主席關心!我會注意身體!」陳際帆敬禮!

    「恩來,你就沒有什麼話和你這位朋友說嗎?」

    「這是我寫整理的部分國民黨嫡系部隊軍官的資料,這上面記載得有他們的性格,交友和關係網等,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還是恩來考慮得周到,」主席樂呵呵道,「國民黨的嫡系部隊看起來強大,指揮起來還真不容易哦。」

    陳際帆心中湧起一陣暖流,總理總是這麼細心,這份資料對他來說確實太有用了!

    美國人對陳際帆的安全更加在意,居然破天荒地派了三架戰鬥機護航,把陳際帆從延安送往恩施第六戰區長官部。

    第六戰區代司令長官孫連仲此刻已經率長官部僚屬在機場等候(陳誠受命到遠征軍監軍),這是兩人再一次見面,而且是如此近的距離,所以都忍不住互相打量一番。

    在陳際帆眼中,站在他對面身穿著**傳統制式軍服的這位陸軍二級上將人高馬大,身材魁梧,臉龐微胖,兩眼炯炯有神,正以一種懷疑的眼神打量著他。

    而在孫連仲眼中,剛剛下飛機的這個年輕人如果不是他領章上和自己一樣的三顆星,他幾乎懷疑對方是不是一個團長。孫連仲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陳際帆的軍人儀態,高大威猛、渾身上下都散發出一種軍人獨有的魅力,孫連仲發誓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軍人,臉上剛毅的眼神下顯露出黑黑的臉旁,舉手投足間充滿力量。

    果然,陳際帆主動伸出手去,「孫司令長官辛苦,際帆一介末學,怎敢勞煩您親自來接?」

    「哪裡,陳將軍年輕有為,是我中華第一抗戰驍將。今日能先睹尊榮,未嘗不是人生快事,哈哈哈!」

    客套話說完,孫連仲把自己的僚屬軍官們一一介紹給陳際帆認識。現在的陳際帆簡直是軍界政界最耀眼的明星,委員長新收的學生,加上抗戰的驕人戰績,沒有人敢輕視於他。

    能夠只靠雜牌部隊那一點點火力和日軍血戰的部隊,絕對是值得尊敬的。也許長江會戰的鄂西戰役,就要拜託給這位西北軍的沙場宿將了。而孫連仲這位真正意義上的民國老將沒有過多介紹敵我態勢,因為他想想試試陳際帆的水深水淺。若有真本事,那沒說的,他孫連仲跟著干,若只是靠溜鬚拍馬投機鑽營得到的前敵總指揮,對不起,不伺候。

    「陳將軍,請!」孫連仲一側身把陳際帆請進了長官部作戰室。

    實際上,第六戰區的情況不太樂觀,這個戰區主要防守武漢以西,南起湖南常德,北至宜昌的長江兩岸,而且還擔負著防禦日軍沿江西進奪取石牌進而控制重慶長江出口等重要任務,而第六戰區兵力共轄第29集團軍,第10集團軍,第26集團軍和第33集團軍一部,加上上游的江防軍、警備部隊和軍委會直轄的32軍,兵力共11個軍(30個師),3個挺進縱隊和2個獨立旅,兵力總數達16萬餘人。

    陳際帆作為前敵總指揮,雖然沒有直接向戰區長官下命令的權利,但是他有巡視、瞭解各戰區部署的職責,孫連仲長官自然不敢怠慢。基本情況介紹完畢後,陳際帆開始問及敵我態勢。

    戰區參謀長開始介紹說,自去年12月起,日軍第11軍司令官換了人後,武漢地區的日軍調動頻繁,似有攻擊長江、漢水之間三角地帶的企圖。說完指向地圖上,陳際帆一眼望去馬上就明白了,這個三角地帶就像一塊魚骨頭,死死卡在武漢日軍喉嚨上,日軍不除不快。而一旦日軍在這裡得手,他們就可以以沙市(今荊州)為跳板繼續向常德或宜昌進攻。

    「防守江漢平原的是哪一支部隊?」陳際帆問道。

    孫連仲心道,你還問?就你帶的好頭,這傢伙名為**實則自己單干。

    「這一帶防守的是128師,師長叫王勁哉。」孫連仲的表情有些無奈,「這傢伙在駐地自己搞政權系統,稅收,兵員,糧食都是自己籌措,在這一帶武力吞併了其他部隊後,部隊發展到了一萬多人,編為9旅18各團。這裡,就是他的司令部。」

    陳際帆順著手指方向查看地圖,王勁哉的司令部就在仙桃,周邊標注了他的駐軍態勢,「這傢伙是不是親手抓韓復矩的那個?」

    「不是他還能有誰?」孫連仲道,「這小子自己豎起桿子,不允許我們任何人跨進一步,兩年下來,鬼子對眼皮底下這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後快,但是這小子居然一次次把仗打贏了,在江漢平原上站住了腳跟,也成為我們跟日本人之間的一塊緩衝,看現在這架勢,恐怕128師有點懸。」

    「不是有點懸,是肯定完蛋!」陳際帆離開地圖,對孫連仲道:「這裡有沒有日軍最新調動和部署的情報?」

    「有!」孫連仲見陳際帆的臉色一下嚴肅起來,也不敢再怠慢。

    陳際帆很快看完情報後對孫連仲道:「孫將軍你來看,日軍在兩個月內就完成了多個師團番號的調動,這裡面一定有問題。」

    孫連仲暗讚,「這個年輕人還真不是蓋的,心細如髮。」

    陳際帆接著說道,「你來看,日軍第3師團,13師團這樣的精銳,其主力幾乎從駐地調空,還有這些部隊,你看,39師團兩個步兵聯隊,獨立混成17旅團幾乎全部,還有34、40、59師團的這些步兵聯隊都有調動。鬼子是要幹什麼,這不是很清楚了嗎?」

    「乖乖,王勁哉把小鬼子惹惱了,竟然出動了這麼多部隊,這不像是鬼子的風格。鬼子怎麼可能集結幾萬兵力去打他區區一個王勁哉呢?除非鬼子還想更大的主意。」孫連仲道。

    「當然,」陳際帆若有所思,「一個128師自然是不值得他們大動干戈的,這是鬼子先發制人的策略。我們不是要來個長江會戰嗎,鬼子也針鋒相對從上游開始打起。一個128師他們沒興趣,可第六戰區分佈在長江兩岸的部隊他們還是有胃口的。」

    陳際帆輕描淡寫幾句話,立刻就把事情的嚴重性擺了出來,孫連仲馬上感覺事情的嚴重性,難道鬼子真的要拿他六戰區開刀?

    其實不是陳際帆有什麼更神的地方,而是他憑記憶感覺43年春天日軍是絕不會閒著的,尤其是現在,華北兵力空虛,華東面臨重壓的情況下,華中日軍必須尋機殲滅武漢以西長江兩岸的中**隊,以減輕壓力。

    無論是陳際帆還是孫連仲,都低估了日軍在鄂西展開攻勢的決心。事實上,新任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一到任,就準備放手大幹,他要盡遣主力南下圍攻九戰區,就得先收拾好武漢周邊,而最令他頭疼的,就是這個軟硬不吃的王勁哉。

    為此他決定「採取用牛刀殺雞的方式使部隊體驗一下必勝的作戰實踐,以此來振奮目前業已消沉下去的士氣」(原話)。

    橫山勇中將命人買通了王勁哉手下一個姓古的旅長,在外面集結了五萬餘兵力,妄圖裡應外合,一舉全殲128師,並進佔武漢以西至沙市的大片富庶地區,然後再以這裡為出發點,集結優勢兵力對長江兩岸的第六戰區部隊各個擊破。

    「孫將軍,離仙桃最近的部隊是哪支?」陳際帆問道。

    孫連仲心想你想幹什麼?難道要增援?太不現實了。部隊都散佈在河汊水網地帶,不是說集結就集結的。

    孫連仲對著地圖,「最近的部隊就是華容一帶的118師和戰區直屬三個挺進縱隊,兵力不多,陳將軍有什麼想法?」

    「我能有什麼想法?日本人有備而來,表面上是拔除王勁哉這顆釘子,實際上是為下一部進攻奠定有利態勢。孫將軍,你是戰區長官,你應該知道怎麼辦?」

    孫連仲聽後歎歎氣,走到電台旁邊,「給我要128師!」

    陳際帆只聽到孫連仲在電話裡軟硬兼施,最後都罵上了,讓王勁哉把部隊撤出來,可王勁哉在電話裡就是一句話,「長官,你打日本人沒的說,我王勁哉也不是孬種,日本人打我不是一天兩天了,我不跑!跑了是漢奸!」

    「那就把118師和三個獨立挺進縱隊撤回來!」

    「什麼?」孫連仲反問,「未戰先退,這是要殺頭的!而且這些部隊防守的都是戰略要地。」

    「孫將軍,這點兵力放在那兒不頂事,只能是白白犧牲。王勁哉不肯撤退,他那點兵力是不經打的。一旦日軍突破,那我建議戰區馬上組織精銳部隊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反擊。地是死的,人是活的,現在沒有什麼戰略要地,只要能最大限度殺傷日軍主力,那這裡就是戰略要地。」

    陳際帆說這話其實有些偏激,他的出發點是基於消滅日軍有生力量,可孫連仲身為代司令長官,卻不敢輕易丟失戰略要地,118師防守的是石首-華容一線,若任由日軍佔據,則南線常德常德將受到致命威脅。

    孫連仲道:「不戰就丟失石首、華容,軍委會要是追究下來,我可是擔待不起的。」

    陳際帆道:「孫將軍,雖然我們過去不曾相識,不過作為後輩,我還是對孫將軍過去的抗日事跡知道一二。將軍,身為前線指揮官,打勝仗是最重要的。石首、華容這兩個地方確實是要地,但是現在我們已經來不及增援了。退一萬步說,就算把戰區所有部隊都拉上去也不頂事,因為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既然沒有準備好,就要保存有生力量,才有力量反擊。」

    孫連仲仔細聽著這位戰神的建議,可他發現人家說的自己都懂,唯一受制肘的是軍事委員會,是委員長。六戰區的後面就是重慶啊,這個戰區司令長官可不好當。

    「我能理解你的難處,」陳際帆正了正衣冠,「但是你的正面不過五個師團,只要運籌得當,未嘗不能獲得勝利。至於石首和華容,我建議採取,先棄後取,圍點打援的戰術,給日軍有生力量造成打擊,推遲11軍向西進攻的步伐。」

    陳際帆所料不錯,他剛到恩施的第三天,武漢日軍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就集結了五個多師團加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在60多架飛機的掩護下對128師王勁哉的防區展開大規模攻擊。像是給陳際帆這位新上任的長江會戰前敵總指揮一個下馬威,又像是給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一個警鐘——告誡中**隊,日本皇軍絕不是想像中那樣不堪一擊。

    128師是塊硬骨頭,日軍雖然在飛機和大炮掩護下得以推進到128師腹地,但是每一天都要付出巨大傷亡,王勁哉畢竟在這塊土地上經營了兩年,工事、地形他的部隊都非常熟,王勁哉這個傢伙也不怕日本人,無論是金錢美女還是高官厚祿都打動不了他。

    陳際帆天天在第六戰區長官部關注戰事,戰事自然是越來越不妙的,除非王勁哉突圍,否則就是全軍覆沒之局,因為戰區這邊根本無法調動一兵一卒前往增援(每一個集團軍都有自己固定的防線,孫連仲這個代司令長官有時候都不敢擅作主張),而且就算增援也無濟於事,路途遙遠,時間上來不及了。

    (註:王勁哉的防區是在沙市和武漢之間,是敵後)

    經過幾天的瞭解,陳際帆終於搞清楚了六戰區的具體兵力情況,很多部隊徒有番號,兵不滿員。最重要的是由於這裡是重慶的擋箭牌,兵力部署直接受軍委會干預。而且防線表面上是沿長江南北兩岸佈防,實際上極易被日軍各個擊破。(這一段長江江面是控制在國民政府手裡)

    第六戰區將所有部隊集結在川東、鄂西和湘北一帶面向長江佈防,利用河堤、高地等大量構築野戰工事,靜等日軍的攻擊。陳際帆看著這份所謂的佈防圖暗暗搖頭,佈防圖上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有自己的防區,而且第一線兵團和第二線之間缺乏聯繫,在第一線部隊受到攻擊的時候,第二線部隊根本無法有效增援,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點,整個戰區居然沒有一支戰略總預備隊可供機動,這實在是讓陳際帆趕到吃驚不已。

    他好像明白了,為什麼歷史上22次大型會戰打得那麼艱苦了。就拿這個第六戰區的兵力部署為例,全部都是防守型,可實際上,武漢日軍最低谷時還不到五個師團,要面對三個戰區(五、六、九),反攻根本是可能的。還有,就算是防守,也是節節抵抗,誘敵深入那種,根本沒有出奇兵制勝的打算,焉能不敗?

    陳際帆不能在第六戰區多呆,因為這樣會影響人家的指揮,但是臨走前,陳際帆對孫連仲千叮嚀萬囑咐,「日軍進攻王勁哉,只不過是為下一步進攻打基礎,所以戰區要派出精銳部隊,對江北岸要點進行反覆爭奪,這樣可以遲滯日軍發起總攻的時間。」

    看到了第六戰區的情況,讓陳際帆真正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日軍畢竟不是傻瓜,這麼大的動靜他們肯定知道。從11軍司令官橫山勇的做法看,日軍很想在鄂西發動大規模攻勢,那就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這個前敵指揮的定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