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戰役失著 文 / 中國神鷹

    應該說,單單從軍事上的消耗而言,蘇聯並不比中國好到哪兒去。蘇德戰爭初期被德國人成建制包圍、殲滅的例子屢見不鮮,尤其是基輔戰役更是創下了一戰被俘虜七十多萬人的紀錄。進入1943年,蘇聯人匪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取得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可由於德國人提前擁有了新式裝備,並且在特種部隊、空降兵等建設上得到超越時代的理念,所以德國人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崩潰。

    戰役後期,當德國人終於明白奪取斯大林格勒是一件永遠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德軍在有意識保留了一些有生力量後撤退,而蘇軍則趁勝追擊,大量收復失地。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斯坦因怎麼會放棄這樣一個反擊蘇軍的大好機會?於是他命令德軍有計劃、有意識地放棄一些據點,逐步將蘇軍引進預設的伏擊圈。由於蘇軍戰線越拉越長,後勤補給線逐漸增加,終於在43年3月初遭到了曼施坦因南方集團軍群的強力反攻,在第聶伯河與頓涅茨河之間給蘇軍西南方面軍予以重創,其第5集團軍全軍覆沒。隨著德軍向哈爾科夫反攻,蘇軍被迫放棄這裡轉而後撤至庫爾斯克地區,並且緊急從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方向調集重兵才勉強將戰線穩固。

    蘇聯人在這種關頭本來是不關心遠東的中日之間的戰爭的,可是當他們的情報部門發現,在遠東與他們對峙的日本關東軍幾乎調走了一半的時候,蘇聯人不得不好奇起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日本軍事決策部門作出這麼大的調動?是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取得了驚人的勝利,還是日軍在印度洋上又有新的動作。

    可是經過情報部門多方核實,發現以上的猜測都不正確,促使關東軍大舉南下的原因居然是中**隊!是中**隊在今年的大反攻使讓日本在中國戰場一敗塗地,有生力量被殲滅殆盡!

    6月中旬關東軍一個步兵師團和一個成建制的戰車師團居然在中**隊兩倍的機械化部隊的進攻下短短一個晝夜就全軍覆沒,這讓蘇聯人感到十分震驚!

    真的是震驚!、

    長久以來,蘇聯人根本就沒有把南方這個亞洲大國放在眼裡,他們也曾在中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給予過援助,可這些援助的軍事意義遠遠小於政治意義,主要目的就是讓中國人能夠多頂上一陣子,使日本人無法騰出精力進攻西伯利亞。不過,僅僅這點可憐的援助也在後來隨著蘇日之間的所謂中立條約而煙消雲散,對中國來說,蘇聯從來就不是朋友,也不可能成為朋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規模達到了定點,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成立,雖然讓中、蘇兩個接壤的國家成為暫時的盟友,可是蘇聯人從來都沒有拿正眼瞧過這個拖住日軍六年之久的鄰居。

    而今天,蘇聯人終於開始好好審視一番他的鄰居兼盟友了。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斯大林在庫爾斯克戰役最緊急的關頭也不忘詢問戰役的兩位最高統帥,華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前者還是一副沒有把中國人放在眼中的德行,他面帶謙和實則高傲的神情對最高統帥道:「中國人?大刀長矛才是他們的最愛,機械化大縱深作戰?這不可能?關於這方面的戰役學課程是軍校的最高機密,留學的中國人根本沒有機會學習,即使給他們學,他們也不可能掌握這麼先進的作戰理論。」

    朱可夫要冷靜得多,因為他心裡一直裝著遠東,所以他很誠懇地對斯大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用機械化殲滅日軍的並不是蔣介石政府的部隊,更不是在山溝溝裡打游擊的**軍隊,而是戰爭中崛起的另一支武裝,這支武裝雖然在名義上聽從中央政府的指揮,實際上他們的裝備、糧食和軍餉都是自己籌集。

    「這不奇怪,」斯大林把煙斗裝滿煙絲往嘴上一叼,「我們的中國同志在名義上也是服從中央政府指揮,部隊所需一應作戰物資也是自己籌集。」

    朱可夫道:「不一樣,這支部隊的背後,有規模不大但卻非常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他們的採礦、煉鋼、冶金、化工等基礎工業正在有條不紊地生產,並且還在不斷擴大中。中國的科技精英至少有一半在為他們工作。」

    「等等,親愛的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你是說這些工業他們都有?據我知道的情報,就連蔣介石政府都沒有這樣完善的體系,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那個資產階級獨裁者蔣介石難道會允許在他的土地上崛起這樣一個新軍閥嗎?」

    「斯大林同志,實際上中國政府軍的戰鬥力遠遠不及這支新近崛起的部隊,他們在對日軍的作戰中從沒有嘗過敗仗。」朱可夫很客觀。

    斯大林不說話了,叼著煙斗在地板上慢慢地踱來踱去。

    華西列夫斯基忽然對朱可夫道:「就算他們很厲害,可是在沒有任何坦克工業的中國,他們怎麼能夠把裝甲作戰技術運用得如此嫻熟?難道是希特勒那個魔鬼教給他們的?」

    朱可夫微微一笑,「這不可能。」

    斯大林踱了半天,回頭問道:「中國人如果真的擊敗關東軍,他們緊接著就會進入中國的東北,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朱可夫道:「如果中國人強行進入蒙古共和國,這才是一件棘手的事情。美國人會非常樂意看到我們之間的爭鬥。所以,我建議斯大林同志和國防最高委員會,應該在遠東早作準備。」

    斯大林好像很不爽,揮揮手道:「我們必須在庫爾斯克爭取勝利再說。」

    比起斯大林的不爽,美國人的興奮是擺在臉上的,沒有什麼比關東軍調入華北更讓人興奮的了,這至少說明,在太平洋上,日軍的兵力已經大大減少。興奮的美國人立刻發起了攻打塞班島戰役,意圖切斷南方荷屬東印度和日本本土的聯繫,並且為登陸菲律賓做好準備,只可惜日軍是塞班島為本土防禦最重要的屏障,在島上兵力由原來的三萬多人(43師團,獨立混成47旅團)增加到五萬餘人(本土增調),加上南雲海軍大將的艦隊和艦載機、海軍陸戰隊等部隊。

    美國人在付出了巨大傷亡後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重創了日本南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55艘艦船和所有幾百架艦載飛機,全殲了島上五萬餘守軍。(比歷史提前一年,因為美軍決定實施麥克阿瑟將軍的「蛙跳」戰術,首先從中間打開突破口)

    不過,美國人為這次戰役的勝利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和艦船代價,因為此時美**工生產尤其是軍艦的生產還遠沒有達到最高峰,在軍艦的數量上上還遠不能達到絕對優勢,所以此次戰役也使得美國人元氣大傷,短時間內無法集中兵力向南北兩個方向繼續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神鷹」能不能在中國戰場拖住甚至是殲滅大量的日本關東軍就成了美**界政界最關心的問題。

    在事關自己的利益方面,美國人的效率出奇地高,不僅馬上批准了對中國政府的貸款計劃,而且決定在中國的徐州建立戰略轟炸機基地;不僅大量援助中國「神鷹」方面軍各種作戰物資,還派遣技術人員到安徽淮南建設一座坦克組裝工廠以維修戰場上下來謝爾曼坦克。

    陳際帆批准了美國人的計劃,儘管他知道美國人是另有所圖,但是坦克維修工廠至少能幫助自己及時維修戰場是損壞的坦克,這對第二集團軍的連續作戰是有利的。

    蔣介石現在根本沒有功夫去理睬北方的戰事,他現在忙於將軍事委員會等機構和一些工廠重新搬到武漢來。

    大量的人口回遷,重慶的物價立刻開始出現難得的下跌,已經銷聲匿跡的長江航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當年為抗戰搬遷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民生輪船公司卻沒有出現在重慶至長江的航道上,一來是董事長盧作孚厭倦了重慶的**和官僚,二來他的公司已經基本上壟斷了從武漢到馬鞍山一帶的長江航運,而且在巢湖、洪澤湖和太湖之間也建立小型的客貨運輸通道,業務的增長讓盧作孚喜出望外,如果說他還有什麼想法,就是在不遠的將來開通中國沿海的航運。

    最讓盧作孚感動的是,馬鞍山鋼鐵公司收回後,安徽發展委員會決定在緊張的軍工用鋼的基礎上給盧作孚在安慶的造船廠提供一定數量的鋼材限額,以支持民族工業。

    為此陳際帆還專門指示,給盧作孚的造船廠下一批小型登陸艇的訂單。發展委員會現在已經不需要陳際帆過多操心安徽、河南和山東三個省的問題。很多資金都有意識地流向了科研機構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營企業,支持他們在電子、機械、化工等方面的研究。

    在參謀總部軍工委員會秘密支持下的科研機構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幾項研究:一是火箭炮技術;二是雷達技術;第三,也是最前衛的,是胡雲峰提出的意見,要研製電子管邏輯運算技術,聰明的專家乾脆把這個理念叫做電子計算機技術。

    實際上,連陳際帆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專家從美國、德國、英國、蘇聯等地回國,如果他知道錢偉長、錢三強何澤慧夫婦、錢學森、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楨、童第周、李四光、張鈺哲(天文),趙九章、周培源、華羅庚、王大珩等年輕才俊都已經來到安徽、河南、山東,有的正籌備再建大學,有的正在向發展委員會申請款項籌建研究所,不知他們作何感想。

    安徽已經成了世界矚目的科學研究中心,科學家們豪邁地放言,要向戰無不勝的「神鷹」學習,要在抗戰勝利之後讓祖國成為世界科技大國。

    馬鞍上鋼鐵廠理所當然變成了「神鷹」第二座大型鋼廠,發展委員會投入大量的資金技術人才對馬鞍山鋼鐵廠和周邊無數鐵礦進行了改造。銅陵的銅礦得到發展,因為銅礦在戰爭中的需求急劇增加,發展委員會乾脆在銅陵又新建一座粗銅冶煉廠。

    而邱瑞荃也配合鐘鼎城一起在安徽的長江南岸地區對漢奸進行清洗,最高法院也在南岸開始設立法院。在華北會戰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安徽全省的行政系統終於開始完善,並投入了地方建設、勞軍、工農業生產的重建工作中來。

    「邊打邊建設」歷來是「神鷹」幾個領導人的宗旨,因為他們的眼光絕不僅僅停留在抗戰勝利,而是抗戰勝利後中國如何謀求大國地位上來。

    為了更好地進行華北作戰,陳際帆授權鐘鼎城,在可能的情況下適當擴編第三集團軍,而且讓參謀長李濤以拜訪老上司的名義去找孫立人談心,以邀請家鄉人的名義,邀請他到安徽來看看,爭取做通他的工作。

    總之一句話,陳際帆面前的敵人是戰鬥力第一強悍的關東軍,他必須做好各種準備去應對。

    1943年6月下旬,第二集團軍成功殲滅了日軍落單的部隊後,以兩個摩托化步兵師留守滄州至天津一帶的任丘,集中三個坦克師主力向天津的塘沽迂迴攻擊。攻擊目標是摧毀塘沽港,吸引關東軍從山東回援以減輕山東方面的壓力。

    天津告急!此刻的河北已無兵可調,除了在石門和保定一線駐紮的四個關東軍師團(8、9、10、11師團)。

    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差點就命令這幾個師團馬上增援,幸虧遠在南京的岡村寧次大將阻止了他們。

    岡村寧次大將毫不客氣地訓斥了自己這個不動腦筋的下屬,四個師團在平原上大規模調動,那不是給人家機械化部隊當靶子嗎?難道28師團的覆轍要重蹈不成?

    岡村寧次最後乾脆冒了一把險。他告訴根本博,支那軍在平原地區的依賴就是這支機械化部隊,如今他們的主力都在天津,其原先防守的後方必然空虛。岡村下令華北方面軍立刻集中兩個師團向衡水攻擊,牽制第一軍主力,掩護戰車第2師團從石門沿平漢線南下,奔襲「神鷹」後方,其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位於山東濟寧和河南濮陽之間的油田。

    根本博現在已近顧不得身份了,他質問自己的上司,難道天津不要了?北平不要了?

    「根本君,」岡村寧次拿起電話,「請你冷靜一點,如果我們再這樣下去,這些地方一樣都是守不住的,而且還要搭上帝國的精銳部隊。」

    「司令官閣下,就算不守平津,可您不要忘了,制空權現在在支那人手中,一個戰車師團暴露在華北平原上是相當危險的,您的計劃實在是太冒險了。」根本博實在不敢冒險,因為他不認為出動一個坦克師團偷襲敵人後方就能夠扭轉局面,除非能夠一舉殲滅支那軍一兩個軍主力差不多。

    岡村寧次其實也知道要想在目前的局勢下聚殲支那軍主力很難,他也不指望能這樣。岡村寧次在南京上任後,仔細研究了「神鷹」逐年來與皇軍交手的戰例,他發現,撇開皇軍輕敵等因素,這支部隊確實是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部隊,他們的作戰不僅是勇敢,而且訓練水平相當高,多兵種合成化水平也很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從未嘗過哪怕一點點失敗。

    所以岡村寧次決定抓住這個瞬間即逝的機會,利用「神鷹」後方兵力極度空虛之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戰車第2師團高速奔襲後方,大肆破壞「神鷹」後方的所有補給站、運輸線,甚至是油田。當然,以岡村寧次的性格,這裡面自然要加上「三光」政策的。至於能不能利用此次作戰,打亂對方的佈局,從而贏得主動,岡村沒有把握,他需要的是勝利,是一場能夠振奮皇軍士氣的勝利!

    根本博最後被迫接受了司令官的方案,不過,他還是做了些補充,他命令山西的第一軍司令官接受關東軍第1方面軍司令官山下奉文大將的指揮,集中兵力向南經太原先向晉東南進攻,然後全力攻擊晉南的「神鷹」第四集團軍主力。命令佯攻衡水的兩個師團全力進攻衡水,再集中所有師團的騎兵聯隊大約4000餘人馬,奔襲衡水至德縣,德縣至滄州段的鐵路。命令駐張家口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乘火車增援北平,無論如何,北平是不能丟的。

    6月25日,第二集團軍三個坦克師浩浩蕩蕩地向塘沽開進,輕鬆殲滅塘沽港的守軍,破壞塘沽港一應設施後想天津城殺來。其實羅玉剛的本意是瞄準保定的日軍戰車第2師團,正如狙擊手的第一目標是敵方狙擊手一樣,坦克部隊的首要目標自然是關東軍剩下的這個戰車師團,可令羅玉剛倍感鬱悶的是,日軍沒有任何動靜!

    沒理由啊!羅玉剛命令停車和自己的參謀長各師師長們一起研究敵我態勢,結果他們都認為日軍不可能輕易放棄天津。如果說塘沽失守是因為自己太快而措手不及的話,日軍回援天津是有足夠時間的,羅玉剛敏銳地感覺到這裡有陰謀,不過嗎,他沒有想到岡村寧次敢於使用坦克千里奔襲(從河北保定到河南濮陽),他以為日軍一定是在平津之間的某個地方等著他。

    羅玉剛不是一個魯莽的人,儘管他的外表給人很粗獷的感覺,但是能夠在特種兵中成為佼佼者,就絕不可能感覺不到自己的危險。羅玉剛決定派出蘇靖威的第五中型坦克師北上,向唐山方向警戒。其餘兩個師圍繞天津不打,又命令後面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沿著滄州至天津段的津浦鐵路警戒,防止對手襲擊他的後勤補給線。

    可是等了一天,還是沒有發現對手有任何增援天津的跡象,彷彿鬼子根本就不知道天津已經是十分危急。他沒有等到日軍增援天津,倒是得到了衡水第一軍發來的消息,日軍集中最精銳的兩個師團從石門快速向東,前鋒已經到達衡水西郊和警戒部隊交上了火。

    戰情發生重大變化,情況被迅速上報到總司令部,此刻的陳際帆正在指揮第四集團軍主力對晉南的37師團主力和69師團一個旅團實施合圍,拿下臨汾最重要的收穫是得到了上萬支槍,包括重機槍擲彈筒和十幾門步兵炮等。這樣得到武裝的第十軍其他部隊迅速在陳際帆的指揮下揮師向南。

    緊接著,陳際帆收到了第二集團軍的情況報告,請示是否攻擊天津。衡水被攻擊,陳際帆、胡雲峰、宋關虎和羅玉剛等高級將領的第一反應都很一致——這是日軍的佯攻!因為日軍毫無理由在自己一個師團被殲滅的時候,還敢於出動步兵師團跑出來,況且他們要攻擊的部隊正是「神鷹」步兵的王牌,第一軍一個師的數量就高達18000人,擋住鬼子兩個師團幾天的進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陳際帆對著地圖使勁想了很久,最後對胡雲峰大喊:「戰車第2師團!趕快弄清戰車第2師團的動向!」

    日軍戰車第2師團是一支龐大的機械化部隊,比起第1戰車師團毫不遜色。師團長岡田資中將,轄戰車第3旅團(戰車6、7兩個聯隊),戰車第4旅團(戰車10、11兩個聯隊),轄機械化步兵第2聯隊,師團速射炮隊,師團搜索隊,機械化炮兵第2聯隊和防空隊、工兵隊、整備(維修)隊等。

    戰車第1師團之所以覆滅很快,一是實力上確實與第二集團軍相差太遠,二是與28師團在一起反而加劇了混亂。可戰車第2師團這一次的獨立行動卻有著非常快的速度,岡田資師團長本來就很想報仇,而且他也系統學習過「神鷹」使用機械化部隊的戰例,所以他對上司的命令不折不扣地執行,而且做了充分的準備,帶足了油料備件和彈藥,準備來一個千里奔襲的經典戰例。

    胡雲峰接到命令後,馬上命令徐州機場起飛所以偵察機,對河北石門、保定地區進行不間斷偵察。

    6月26日上午十點左右,一直緊張地呆在電台旁邊的參謀長胡雲峰終於得到了消息,可是這個消息令他大吃一驚,日軍整整一個戰車師團分成兩路縱隊正在高速南下,此刻已經到達石門以南的高邑縣境。

    這還了得?胡雲峰罵了一聲:「他媽的!」拿著電文紙飛速向陳際帆那裡趕去。

    陳際帆倒吸一口涼氣,日本人他媽的瘋了,放著自己的天津不去,跑到河北南邊,要知道河北河南的平漢鐵路沿線地區是一馬平川,中間既沒有山脈阻擋,也沒有任何大河當道,可以說是坦克集群奔襲的最理想戰場。

    最糟糕的是平漢鐵路沿線是北方重兵集團的糧食油料補給線,而河南的濮陽地區是自己好不容易攢家當才搞出來的油田,一旦被日軍襲擊,後果不堪設想!不但油田毀於一旦,補給線完全斷絕,而且給士氣民心造成的打擊不可估量。

    陳際帆命令胡雲峰:緊急調集淮南、徐州等地的飛機,對戰車第2師團進行空中阻擊,無論如何要把他們的速度降下來。

    胡雲峰道:「飛機沒有問題,可是我們在那邊沒有部隊啊,一兵一卒都沒有。現在決不能調山東的部隊,否則一旦沂蒙山防線失守,日軍三個師團可以長驅直入山東腹地,到時候我們更被動。」

    「命令運輸機集結於蕪湖機場,緊急將空降團空運至濮陽以北地區的公路沿線,讓趙俊帶足地雷,要在日軍必經之地密佈地雷。」

    「命令第二集團軍集中主力部隊南下追擊!一定要快,另外小胡,你要命令、滄州德縣守軍緊急準備油料,必要時組織空運至濟南,再由濟南運送至第二集團軍,總之要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