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九十三章 風雲變幻 文 / 中國神鷹

    1943年夏天,中國土地上的戰爭進程大大加速了日本滅亡的速度。()同時也引起了國內各方的重視。

    實際上,因為「神鷹」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兩黨原先的勢力平衡,按照抗戰合作初期的主張,國民黨領導的政府軍主要負責正面戰場,**領導八路軍和新四軍負責敵後戰場。兩黨在抗戰的同時因為敵後的政權、地盤等問題時不時還存在摩擦,但是1943年後,國內戰爭形勢大變,兩黨都預感到了日本人在關內的滅亡指日可待,都在千方百計思考對策。

    按照蔣介石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預想,他是想保住實力,進行有限反攻,等待英美強國擔任反攻日軍的主力,自己好坐享其成。但是「神鷹」的英勇善戰讓美國人在蔣介石政府之外找到了新的選擇。換句話說,以前國民政府的「拖」字訣已經不管用了,盟軍對中國戰區有了更多的要求,要求中國戰區承擔更大的責任。條件是政治上支持中國成為戰後四大國之一,經濟上予以相當數量的援助,軍事上密切合作,為將來登陸日本本土做準備。

    美國人大概已經摸透了蔣介石的性子,許出優厚的條件然後也有相當的壓力,新上任的魏德邁參謀長雖不像前任史迪威那樣處處與老蔣作對,可是在軍援上面魏德邁一點也不讓步。條件很簡單,打,一切都好說,如果窩在後方,一個子兒都別想!

    國際上是如此強硬,國內就不必說了,各種報紙成天就談論一件事,國民政府為什麼不光復南京,為什麼不打?到底在等什麼?還有些報紙把**也牽扯進去了,說日軍在關內的兵力已經被圍在山西,責問八路軍為什麼不打?

    總而言之,兩黨一個樣,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國民政府這邊已經完整地光復了湖北、湖南、江西全境,加上自己本身控制的四川、貴州、雲南三省和隸屬國民政府的甘肅、青海和寧夏(那個時候寧夏省很大),國民政府確實在經濟上有所好轉,兵員糧食等比一年錢確實好多了。只是**方面起色不大,現在連一個完整的省份都沒有控制,只有蘇北、魯東還算富庶,野戰兵力總數也才五十多萬,而這五十多萬人的戰鬥力也堪憂。主要還是缺乏裝備和像樣的訓練。只有徐向前部的十幾萬人能夠和日軍勉強一戰。

    所以國內兩黨都在加緊整頓軍隊,準備在反攻中壯大自己的實力。

    1943年8月8日,杜聿明率第五軍、新一軍和新六軍三個軍向常州、鎮江攻擊,戰鬥進行一天,拿下兩座城市,將南京完全包圍。

    江北的新四軍主力趁日軍主力過江的機會集中兩萬餘人,一舉攻下江北重鎮揚州,全殲守敵一個日軍大隊和一個偽軍師。

    國民黨第三戰區得到內地主力部隊的加強後,向杭州實施大規模攻擊,兩天後佔領杭州、嘉興,基本光復浙江全境。

    第五戰區得到陳際帆的軍火糧食後主力在武漢登車,於8月9日抵達衡陽。準備攻擊全州,進而拿下桂林、南寧;

    第九戰區主力在薛岳將軍指揮下越過武夷山,向福州、廈門等地進軍。

    在北方的中**隊也不甘示弱,綏遠的部隊開始和**游擊隊合作,將省會歸綏(包頭)的偽軍全部消滅,日軍被迫退守察哈爾張恆(張家口)地區。

    南邊一點,駐大同的26師團根本無法前進一步,同蒲鐵路北段全線癱瘓,糧食裝備煤炭全部運不上去。「神鷹」第四集團軍在參謀部統一指揮下,順利吃掉了介休、平遙一帶的獨立混成第3旅團,並且對12師團形成三面包圍之勢。東邊石門在「神鷹」第一軍、第二軍和重炮師的強大攻擊下,堅固的防線土崩瓦解,不到24小時守軍便灰飛煙滅,石門防禦成了日軍的笑柄。第一軍第2師、第二軍32摩托化步兵師、重炮師正通過井陘口,向山西境內進發,前鋒已經抵達陽泉。

    八路軍新編第一縱隊(司令員**)以五台山地區為出發點,逐步清除日軍勢力,第三縱隊兼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與徐向前部合併一處,將晉東南全部肅清,兵鋒直指太原東南。

    參謀總部的方針就是,決不能放任第12師團回到太原!所以在8月10日下令陽泉駐軍,包圍陽泉,殲滅52師團殘部!從東面牽制太原第1師團,使之無法調動兵力增援南邊12師團。

    與此同時中原大地上隴海鐵路和津浦鐵路忙碌不停,從後方調撥的作戰物資正源源不斷運往前線,中美聯合航空司令部正在緊鑼密鼓在山東修建機場和雷達站,「神鷹」在山東的兩個軍也向沿海地區開進,第七軍於8月初佔領萊州後,相繼佔領龍口、蓬萊、煙台、威海。第九師沿膠濟鐵路東進,相繼佔領膠州、青島,然後派出部隊佔領沿海地區,與第七軍在威海會師。

    至此,山東全境宣告收復!

    第一軍主力和第二軍機械化部隊兵分兩路,機械化部隊佔領唐山後,以迅猛的速度清掃長城以南的冀東地區,於8月上旬佔領秦皇島,與日軍對峙於長城;第一軍兩個師乘火車沿京張鐵路向西北方向挺進,與8月12日左右佔領張家口。

    全國都是一片喊打聲中,就是一個人最鬱悶。此人就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山西省主席閻錫山,閻老西現在正躲在運城像個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轉來轉去。別的部隊都有仗可打,有地盤可占,唯獨他的晉綏軍,窩在這裡不知該幹什麼。以前和八路軍,他還可以用什麼軍政統一之類的為借口擠佔點地盤,雖說是損了點人馬,可名義上是說得過去的,可現在周邊都是他陳際帆「神鷹」的地盤,就是給他三個膽子也不敢動腦筋啊。

    閻錫山是個老政客了,他也知道這山西很危險,就算是「神鷹」肯讓,可**呢?**好不容易從陝北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東渡過來,此刻他們怎麼肯再回去?回去喝西北風嗎?

    但是這**不走,他閻錫山又怎麼可能再回到太原去當他的山西土皇帝?

    閻錫山這個急啊,他來回摸著自己的光頭,後悔當初人家「神鷹」從河南來的時候沒有主動合作,否則他現在少說也佔了晉南半壁江山了,說不定此刻正在太原城下呢。那是太原啊!

    其實閻錫山二戰區的實力聽上去並不弱,手裡還掌握著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趙承綬),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孫楚)和第十三集團軍(總司令王靖國),無奈這些四個集團軍吃空額太嚴重,加起來不到十萬人,參謀長郭宗汾提醒過閻錫山,可閻錫山無奈,只能眼睜睜看著部隊這樣。很明顯,他不能再把這幾個得力干將給得罪了。

    可是縱容到現在的結果就是,軍隊毫無戰鬥力!本來他十幾萬人馬對付日軍在晉南那些個四五流師團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可是中條山把他們都打怕了,閻錫山擔心會遭到日軍大舉報復,所以遲遲不動。

    「神鷹」渡河到晉南時他著實興奮了一把,可是聽說陳際帆帶來了孫蔚如、龐炳勳的部隊他就不抱任何希望了,很明顯這些部隊連他晉綏軍都不如。所以他只能認為是陳際帆把這些個雜牌軍拉到山西來當炮灰,而他可願意當這個炮灰。

    時過境遷,昔日的炮灰正在逐漸成長為一支勁旅,而他的晉綏軍依然固我,他這個省主席似乎離太原越來越遠了!

    所以閻錫山決定走一趟,到臨汾去找胡雲峰,找這個「神鷹」北方軍事集團的實權人物。

    當然是談判的,談判的目的當然是要地盤的。

    胡雲峰軍銜低,見到二戰區長官來了自然很恭敬,可是等到閻錫山開口的時候胡雲峰卻變了臉。胡雲峰的意思也很明白,說您閻長官現在我們面前說什麼山西人盼您如大旱之盼雲霓之類的,有什麼用?當初我們來到晉南準備向日軍發起反攻的時候,您十幾萬部隊在哪兒?我第四集團軍來到山西打鬼子,有一半人沒槍啊,就這樣還不是把鬼子給打廢了!好,就算是您沒想到,可我們在北邊打鬼子的時候,運城這邊的鬼子弱吧,一個師團都不到,也沒見您有什麼動靜啊。您是戰區司令長官,我們總司令指揮不動您,可是您呢?非但不打鬼子,還趁虛把運城給佔了。您也是這麼多年行伍過來的,撿便宜也沒這種撿法啊。當時差點釀成兵變,將士們嚷嚷著要回頭跟您爭運城,可我們總司令平息了,說您好歹也是山西人,佔了就佔了吧。這才沒有釀成大事故。

    「陳總司令和參謀長年輕有為,又有度量,閻某人是知道的。閻某人感激還來不及,怎敢提出非分之想?只是閻某人此來是和參謀長商議,我二戰區相應軍事委員會號召,準備向日軍反攻。部隊出發後必然經過貴軍防區,屆時如果有什麼誤會就不好了。」

    閻錫山如果感覺胡雲峰要好欺一點就錯了,胡雲峰能穩坐「神鷹」參謀長的位置,沒有兩把刷子是服不了眾的,再說他熟讀歷史,對軍閥習性多少還是瞭解的。閻錫山上來就要求借道打鬼子,這明顯就是想佔點便宜,以為順著這股春風自己就能順利回到太原了。

    當然,閻錫山也覺得此時不太容易搞成,誰知胡雲峰一口答應:「閻長官說哪裡話來?這山西的鬼子當然是由您二戰區收拾,現在您十多萬部隊枕戈待旦,要去打鬼子,卑職自然沒有理由攔著。這樣,閻長官,現在呢第四集團軍已經把鬼子12師團給圍住了,太原城就剩下一個師團的日軍和少量的偽軍部隊。二戰區的弟兄向當民族英雄,這個忙咱得幫,那太原就交給您二戰區了。十天!十天之內您拿下太原,我們部隊回晉南駐防,如果拿不下,那對不起了,我們總司令只好親自來指揮,到時候……」

    閻錫山一聽這話裡還有話,只得答應。

    胡雲峰道:「我建議您還是讓部隊把給養什麼的帶足,不然在路上擾了民,否則就算是陳司令有心想讓出山西,您也坐不住。」

    閻錫山走後,胡雲峰把情況用電報向陳際帆做了匯報,這件事反正是已經定下了的。在沒有和蔣介石翻臉之前,還是要給閻錫山留一點地盤,不然把他逼急了在背後來那麼一刀,到時候難道連抗戰大局都不顧了回頭率先打內戰嗎?

    讓陳際帆頭疼的不是閻錫山,也不是蔣介石,而是一個已經翻臉的老朋友,德國人!南京城裡的德國人!

    德意志第三帝國駐汪偽國民政府武官艾森特雷格少校實際上絕不僅僅是一名外交人員那麼簡單,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納粹駐中國地區情報機構的總負責人,他的情報可以到達元首的手中。

    希特勒在蘇聯戰場上接連受挫,雖說也殲滅了蘇聯有生力量,但自己也是損失慘重,庫爾斯克戰役後,盟軍大肆吹噓這是他們的戰爭轉折,使得軸心國內部軍心不穩。首先倒台的就是意大利那個自以為是的傢伙墨索里尼,被他們的國王解職並關押起來了。

    而希特勒又看見東方軸心日本被中國人打得滿地找牙,怒火中燒的希特勒開始感覺不妙,主要是他沒想到懦弱的中國人這麼能打,而且他們那個瘋狂的將軍據說要向關東軍本部進軍,直接將日本人的在中國的統治埋葬。

    軸心國的前景使德國內部許多人都很擔憂,甚至不少人傾向於刺殺希特勒,建立軍政府單方面與英美盟軍媾和,全力對付蘇聯。就當時光重新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

    歇斯底里的希特勒這回總算清醒了一些,至少他已經準備放棄他的那個不爭氣的新朋友日本,轉而在遠東尋找一個可靠的盟友。所以他讓艾森特雷格少校在南京城破前撤出來,然後喬裝成商人到安徽去和陳際帆會面。

    艾森少校到底是搞情報的,早就得知陳際帆來安徽的消息,於是便通過各種渠道與「神鷹」在南京城內的情報組織取得聯繫,然後在上報到負責人李濤的手裡,最後經陳際帆批准,才安排了時間。

    毫無疑問,此次會談是絕密!

    艾森不擔心「神鷹」的保密能力,而且他也有信心說服他們昔日的朋友重新走到一條船上來。所以他在見到陳際帆的時候便開門見山,提出合作。

    「合作?」陳際帆故作不解地問,「要知道我們兩國還處在宣戰狀態,我能夠見你已經在政治上冒了很大風險了。」

    「不,恰恰相反將軍,您能見我本身就說明我們存在合作的可能,不是嗎?據我所知,將軍的敵人除了日本,接下來應該就是俄國人了。」

    「少校,我憑什麼和蘇聯人為敵?貴國如此強悍的部隊尚且不能擊敗俄國人,我們這些原始的軍隊又怎麼是蘇聯人的對手?和蘇聯人為敵對我有什麼好處?我看對第三帝國的好處倒是不少。」陳際帆不冷不熱,現在還不到亮底牌的時候。

    「將軍進攻東北,不出意外的話,在美國人的幫助下擊敗關東軍不成問題。到時候將軍的得勝之師還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蘇聯人在蒙古駐軍嗎?如果您出兵,蘇聯人會甘心讓出已經含在嘴裡的蒙古嗎?更何況斯大林從來就沒把東亞的軍隊放在眼裡。」這個艾森少校看來不簡單,知道的不少。

    「你激我也沒有用,首先我不是國家元首,只是一支地方部隊的司令官,不具備與一個強國合作的資格,第二我們是交戰國,單獨媾和是違背盟軍約定的,到時候盟軍和我的元首都是我為敵人,對我有什麼好處?第三,我目前還看不見與貴國合作有什麼實質性好處?反過來也一樣,貴國能夠在我的身上得到什麼好處?」

    「將軍很直率,我們不需要將軍在政治上有任何表示,貴國政府確實向我們宣戰,但是雙方並沒有進行過任何實質性的戰爭啊。將軍,我們有很大的合作基礎,蘇俄是我們共同的敵人,第三帝國迫切希望在東方找到一個盟友。而據我所知,將軍正在秘密研製很多新型武器,從研製進度來看,應該不是用於對付日本人的,我想,僅僅從研製武器這一項,我們還是有很多共同語言的。對了將軍,第三帝國士兵現在的制式步兵裝備之一就有突擊步槍,他已經開始取代毛瑟步槍成為士兵的寵兒。元首不喜歡叫步槍,我們有時候也叫它mp43衝鋒鎗。」

    「嗯。」陳際帆含糊其辭,他有點不好意思,突擊步槍的鼻祖本來就是德國。

    「將軍,」艾森少校見陳際帆的態度有些曖昧,「我是代表元首和您舉行會談,將軍可以開價,我會向元首如實匯報的。」

    「我的價錢很高,元首不會同意的。這樣,我提三種條件,你們元首可以考慮其中一部分予以答覆,請少校記錄。」

    艾森少校搖搖頭,「幹我們這行的,主要是用腦子。」

    陳際帆笑笑,德國人有時候很可愛,「第一、我需要v-2火箭的資料,需要豹式坦克和me262噴氣機的資料;或者第二、我需要大量的精密機床和火炮、步槍的生產工藝;或者第三,我需要半履帶裝甲車、自行火炮,裝甲搶修車、坦克殲擊車等裝備。當然,如果元首能將大量的毛瑟步槍,mp40衝鋒鎗、m24手榴彈和您所說的mp43突擊步槍給我一些更好。」

    艾森少校很仔細地聽著,然後越聽越感到害怕,因為這位中國將軍提到的很多東西都是第三帝國的絕密,而且是絕對不可能轉讓的。

    「恕我直言,將軍……」艾森話沒完就被打斷了。

    「照原話對你們元首說就是,他有多大的誠意,我也會有多大的回報,況且我手裡有他需要的鎢砂、錳、鉻等各種製造武器需要的稀有金屬。我們可以像以前那樣做貿易。」

    艾森少校道:「將軍,您的開價還是太高了。您必須明白,此刻我們是合作,第三帝國還遠遠沒有到乞求別人的地步。元首不會答應的,軍方那些貴族們更不會答應。」

    「艾森少校,剛才說的你記住就是了。好了,你也算是個中國通了,既然你在這個時候來,我不妨給你透露一點消息,我的裝備越好,就越能在東線牽制更多的蘇聯紅軍,否則就只能像關東軍那樣,被揍了一頓後裹足不前。元首不會吃虧的,我有很多資源,他需要的資源。」

    陳際帆見艾森不為所動,便又補充了一句,「第三帝國已經陷入兩線作戰,意大利不能給予你們切實可靠的幫助,照此下去,第三帝國敗亡的日子不遠了。你忍心看著自己的祖國北蘇聯人蹂躪?你願意第三帝國被蘇美英三國瓜分?」

    談話到此結束,陳際帆其實也是談判心切,把很多底牌都掀了。因為他無法肯定命運之神會再一次站在自己一邊,至少自己提出的要求有一大半不可能實現,也許小鬍子元首正在大發雷霆,責令秘密警察調查洩密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德國人簡直就是一部天才機器,他的很多科技直接影響了戰後許多國家,向v-2火箭,這是已經投入實戰的中程彈道導彈啊,歷史上這東西發射了一萬多枚。後世中國這樣一個導彈大國,估計發射的數量連人家零頭都不夠,還有噴氣式飛機,二戰後很多噴氣機都有德國飛機的影子,至於坦克就不說了,那簡直就是現代坦克的鼻祖。對了,想到這,陳際帆不由得想起直升機來,這玩意兒絕對是好東西,只可惜以安徽現在的工業實力造不出來,如果真能將戰爭拖得長一些,陳際帆不介意把這東西的示意圖畫給德國人看看,並且告訴他們相應的戰法。

    如果真能見到德國武裝直升機收拾蘇聯坦克的局面,那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艾森走了,因為他必須去和元首取得聯繫。但是陳際帆忽然想到關注一下安徽軍工研究所的進度。自己給科學家們的提的東西倒是不錯,可那些東西研究的週期長,對戰爭起不到任何作用。

    陳際帆決定找鐘鼎城談談,就談武器的事情。

    很明顯老鍾是思考過的,而且做過調查,因為當陳際帆提及這些事的時候,老鍾一改往日木訥的樣子,變得口若懸河。

    「我們現在正在研製的,也就是說明年就可以裝備部隊的,有6.5口徑半自動步槍,7.7口徑通用機槍,這兩種主要是針對日軍彈藥來的。此外防止美制火箭筒取得了成功,科學家們得到了火箭筒原理後,在錢學森教授的主持下,正在搞火箭筒的攻關。」

    「等等,你是說火箭炮?咱們解放軍那種火箭炮?」

    「頭,人家蘇聯人幾年前就裝備喀秋莎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對了王助工程師已經把他的滑翔機圖紙搞出來了,現在正在試驗階段,估計幾個月後可以用於實戰。」

    「光是滑翔機有什麼用,咱們要的是真飛機,最好是噴氣機,攜帶多普勒雷達的和中程導彈的噴氣機!」

    「你別著急嘛,王工程師正在主持設計風洞,就算是你不讓他搞,他也要搞的。就是,咱們的工業生產遠遠落後於科研進程了。」老鍾有些悲觀。

    「老鐘,這正是我要對你講的,我可能要在國際會議之後才能率領部隊去東北,這期間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工業生產再上一個台階,你在這邊比較熟,你說說我們到底需要在哪些地方再加強?」

    「這還用問?首先是電力,光靠淮南那個中型電廠已經不夠用了,必須再新建一個項目,爭取年發電量達到600萬千瓦,而建發電站,最重要的就是發電機組,咱們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工業實力,造不出來。這就必須進口,要想正常做生意,就必須掌握沿海的制空權,這也需要美國人幫忙。」

    「我知道了,這第二項是不是鋼鐵廠?」

    「是的,馬鞍山鋼鐵廠的規模還算可以,就是設備老舊了,日本人根本就沒有進行過大修,當然,停車大修是要付出代價的,日本人沒捨得。所以馬鞍山鋼鐵廠的產量依然滿足不了需求,尤其是製造武器和特種裝備所需的特種鋼。」

    陳際帆點點頭,「好了,告訴工程師們,必須刻苦攻關,爭取早日完成一期擴建工程和部分技術改造,鋼產量的指標必須在一年之內翻番。河南那邊的採礦如何了?」

    「還不錯,民國時期的專家不知道為什麼,學採礦的特別多,所以人手夠用,只是交通不太方便。」

    「扯哪兒去了?現在咱們鋼鐵產量還無法支撐起修鐵路的計劃,這樣,咱倆都是外行,還是把這件事交給發展委員會,請他們定出每一年的計劃,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怎麼樣調配資源,由他們說了算。」

    其實兩位總司令也用不著太悲觀,實際上「神鷹」的工業指標並不落後,只是他們一窮二白什麼都要靠自己造,所以顯得有些緊張,發展委員會正在籌備幾個項目,一是蕪湖的公路鐵路兩用長江大橋,二是淮北煤礦的擴建,第三就是濮陽煉油廠開始設備安裝,過完年,「神鷹」就能有自己的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甚至瀝青、石蠟了。

    面對蒸蒸日上的安徽工業,外國資本又怎麼會看不見呢?他們開始從各種渠道尋求「神鷹」的合作了。面對外資的衝擊,陳際帆似乎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