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九十九章 臨行準備 文 / 中國神鷹

    陳際帆急匆匆去的時候,小蔣並不在賓館。

    這位剛剛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分部負責人的年輕人並不想讓別人認為他是靠父親的照顧才上來的,所以他的工作很賣力。小王莊參加婚禮後,小蔣便要求到淮南去住,理由是那裡有蓬勃發展的工業,他想去看看。

    省主席鐘鼎城專門給小蔣配了安保人員和汽車,所以小蔣的行動還是很自由的。正是因為自由,他才能隨心所欲去瞭解這個被譽為世外桃源的地方。

    感觸良深啊!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真是嚇一跳。他父親治下的國民政府比起這裡簡直就是地獄!是普通民眾的地獄!而這裡的社會管理很有成效,工業門類齊全,不用猜都知道經濟已經遠遠超過了國民政府直轄的各省。

    所以他更加好奇,這一切是如何被一個獨立於政府治下的軍閥做到的。

    陳際帆在賓館等了兩個多小時,才看見風塵僕僕一臉興奮的蔣經國。

    陳際帆正要客套幾句,沒想到蔣經國比他更謙虛,一連問了幾個關於安徽治理的問題,而且希望陳際帆能指教一二。

    「經國兄過謙了,陳某哪敢奢談指教二字。」陳際帆不想和蔣經國多說,在出兵東北的關頭,多說無益。

    蔣經國尷尬地笑笑,知道陳際帆不願與自己打交道,於是換個話題問道:「婚禮上陳將軍公然說道,以後要為國家開疆拓土,不知此話怎講?」

    這一問陳際帆來了興致,他不介意給蔣經國上上歷史課。

    「聽說經國兄少年時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學讀書,經國兄對蘇聯人怎麼看?」

    蔣經國生於1908年,而陳際帆從年齡算,應算著1910年生,所以這個比陳際帆還大兩歲的公子自然不是啥都不懂的蠢材,對蘇聯也有自己的看法。他答道:「經國仰慕將軍,所以願意以個人名義回答將軍的問題,對蘇聯這個國家,我和父親一樣,沒什麼好感。不過將軍為何說起蘇俄?」

    「因為我們出兵東北,除了日本外,只有蘇聯人會牽動神經。」

    蔣經國點點頭,「這倒不假,自清末以來,無論是沙俄還是蘇聯,都把我國東北看成遠東安全最敏感的地方,只可惜『九一八』之後,東北九省富庶之地陷於敵手,日本人把東北看得甚至比本土還重要。將軍出兵東北,一切要當心啊。」

    陳際帆點點頭,示意蔣經國繼續。

    「將軍說蘇聯人會干預,我以為不然,首先中蘇都是反法西斯盟國,是《聯合國家宣言》的簽字國,難道蘇聯敢幫日本人?要知道關東軍就是為了對付蘇聯的,要說蘇聯會出兵幫我們打,我還相信。」

    「蘇聯人憑什麼幫我們?近百年來,他們哪一次不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民國後蘇聯人還暗中支持**立,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蔣經國一驚,難道陳際帆要考慮蒙古?他馬上對陳際帆道:「蘇聯人對蒙古虎視眈眈不假,但是將軍出兵東北,主要為了打日本人,切不可樹敵過多。蘇聯軍隊的實力,絕非日本可比,還請將軍三思。」

    「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委員長的意思?」陳際帆問。

    「我說過,此刻的談話只代表個人。」

    「那就請經國兄放心吧,我們自有分寸。但是有一點,我不會去招惹誰,屬於中華民國的土地,別人也休想打歪主意,至於實力,我們會努力生產,以縮小這種差距。」

    蔣經國忽然間站了起來,以一種很嚴肅的口氣說道:「將軍話中口口聲聲稱『我們』,是不是說,將軍把北上光復東北的任務看成是『神鷹』一家的事,置國民政府於不存在之境地,將軍這樣做,國民政府尊嚴何在?」

    「尊嚴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給的。」陳際帆淡淡地說,「看看南京、上海天天發生的醜劇,你以為光復東北的任務還能交給他們嗎?你以為那些沉醉在發財美夢中的官僚會想著光復國土?換句話說,即使日本人投降,他們也會變本加厲,到東北各地恣意『接收』,長江三角洲已經被搞得烏煙瘴氣了,難道東北也要這樣嗎?」

    蔣經國啞口無言。

    陳際帆接著道:「反中國人,中**隊,都有光復國土之責任。我沒有牽連政府軍,是因為我希望政府軍能真正在後方為百姓做點有益的事情。」

    「將軍這樣做,又把領袖,也就是我父親置於何地?」

    這個話題敏感了,陳際帆此刻還不能得罪蔣介石,所以他還是耐心地解釋:「如果委員長能像抗戰一樣,真正帶領全國努力發展民生,建設國家,則『神鷹』會一如既往支持他。政治上的事情我不懂,但是委員長是內行,如何順應潮流,他應該知道怎麼做。」

    蔣經國見陳際帆說話似乎滴水不漏,便不再政治立場上糾纏,話題一轉問起了安徽這邊是如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

    陳際帆道:「說起來就幾句話,緩和階級矛盾,開創自由空氣,尊重科學文化,嚴懲貪污**。反正我們只知道,老百姓才是這座大廈的基石,任何損害百姓利益的行為和政策,都是政治上的自殺行為。經國兄,看得出來,你希望為你父親分憂,為這個國家做點事,那就請你在安徽帶上一段時間,多聽、多問、多看,你會有啟發的。不過,我不能陪你了。」

    「怎麼?將軍難道還有其他事情?」

    「當然,軍隊現在正進行出征前的準備工作,我必須親自過問。對了,你來之前,委員長有沒有請你帶什麼話給我?」陳際帆忽然想起什麼來。

    蔣經國使勁回憶,「沒有!父親只是讓我代表他參加將軍的婚禮,順便趁此機會在安徽多學學。」

    蔣經國的回答令陳際帆大失所望,難道蔣介石沒有收到羅斯福總統的邀請函?難道老蔣要食言,把自己給忘了?

    老蔣怎敢忘記陳際帆?事實上當自己的嫡系部隊攻陷廣州的時候,黨內的輿論就開始轉風了,抗日似乎不再是主旋律,人人都在議論著戰後中國的格局。本來一個**就令他們頭疼的,又出了一個不尊號令我行我素的「神鷹」,政局變得非常複雜。這裡面有很多人是真的希望國家能真正統一,也有少數人做著以前獨裁的美夢。甚至還有些激進的,希望國民政府繼續高舉抗戰大旗,調遣主力出兵東北。

    關於出兵東北,蔣介石不是沒有專門研究過,如果能調遣中央軍主力北上,趁機進佔河南、河北、山東等地自然不錯,可問題是這樣一來很容易引起「神鷹」和**的恐慌,使他們結成同盟,如果那樣就十分不妙了。所以老蔣思來想去,決定暫時不動,在合適的時間任命公開任命陳際帆為東北遠征軍總司令,讓輿論看看自己在抗日上的態度,然後加緊在南方地區擠壓**的力量,一步步壓縮**的活動範圍。

    戰爭即將結束,蔣介石反而不太懼怕「神鷹」了,一來這支部隊主要是遠征,是去打更加強硬的關東軍,甚至以後還可能惹上蘇聯,所以他們不大可能有精力管國內,而且打仗也不可能全身而退。一旦戰事結束,如果國民政府能迅速剿滅**,那麼剩下的事情完全可以通過慢慢的分化來解決。

    總之一句話,現在陳際帆要打仗,就讓他打個夠。一直打到士兵不想打了,希望過日子了,國民政府的機會就來了。以前馮玉祥的西北軍實力大不大?還不是被老蔣一夜之間搞得分崩離析。

    老蔣搞這行,還是比較拿手的。

    剩下的問題就是要不要按照美國人的要求,把陳際帆也帶到開羅去的問題。其實美國人如果不再三強調,蔣介石確實是準備要把陳際帆帶去的。無他,只因陳際帆的態度強硬,能夠說些他不適合說的話。

    但是美國人猴急猴急的要求陳際帆一定要來,這就不得不讓蔣介石有所顧慮了。美國人想幹什麼?想另找合夥人?還是要在開羅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所以美國人魏德邁來催促的時候,蔣介石推說人家陳際帆上將正在新婚中,按照中國的規矩,新婚的人是不好讓人家遠行的。

    不過,蔣介石沒能穩住幾天就改變了主意。因為英國人的態度忽然強硬起來,完全無視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付出的重大犧牲,要求中**隊讓出曼德勒以北所有實際佔領區。(此刻日本在緬甸的駐軍已經很少,只佔領了仰光周邊的一些地方)

    蔣介石對英國人是沒有什麼好感的,他本來不欲和英國人爭一時之短長,但是英國佬實在是太囂張,一連幾天都給他發來外交照會,要求中**隊撤回國,要麼就是要求中**隊繼續向南攻擊,配合英國人攻擊仰光。

    對於英國紳士的德行,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算是領教了。出兵這種損兵折將的事蔣介石是不會再干的,撤軍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這樣被人家一唬一詐的就撤,作為領袖,蔣介石十分沒面子,再說這樣會嚴重打擊士氣。

    思來想去,蔣介石還是決定試探一下,把陳際帆叫到重慶來,順便也瞭解一下出兵東北的事。

    而新婚剛過的陳際帆卻沒這麼嬌氣,他首先坐在淮南耐著性子等待小蔣離開,在此期間他也沒閒著,開始詢問後勤準備的事宜。

    後勤沒有令他失望。在山東濟寧新建的彈藥生產廠正在安裝階段,預計明年開春就能投入成規模的生產。而張家口、北平和濟南成了三個主要的後勤物資儲備地,在陳際帆回到安徽期間,參謀總部後勤處調集了機車、汽車等運輸工具,沒日沒夜向這三個地方運輸大量的糧食、食用油、蔬菜、棉衣、被褥、棉鞋和棉帽。

    濮陽的煉油廠雖然產量不高,但也在加班加點生產坦克油料、潤滑油等油料。淮南的各機械加工廠還在生產各種坦克備件、槍支、大炮配件甚至飛機上所用到的一些普通零部件。

    各軍用製藥廠分了工,有的趕製紗布、繃帶,有的趕製酒精,有的則在生產各種手術器械。

    當然這裡面最重要的還是藥品,現在安徽可以生產磺胺類消炎藥,青黴素等主要外科消炎藥,還在生產大量的防凍、防化和防止霍亂、鼠疫、

    大軍出征,人才尤為重要。

    軍政大學山東分校正在培養大批地方幹部,準備作為進佔東北後鞏固後方、建立政權的儲備;而淮南工學院等正在加緊培養大批的機械維修、操作等方面的技工;滁縣醫學院、北邊的齊魯大學則在正常的上課之餘,利用晚上時間加緊培訓各種戰場救護人員。

    不僅如此,在各地的鄉村,轟轟烈烈的獻血宣傳也在展開,並且在各村、鎮、縣都在登記未來的支前民工…….

    總而言之,一切戰爭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戰爭旺盛的需求讓特區各地的中小民族工業得到了大量的訂單,不僅帶動了就業,而且使得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處於良好的發展勢頭。如火柴、電池、手電、工兵鏟、彈盒、綁腿等。

    不過,陳際帆看到的這些只是現象,不能因為這些,就想當然地認為一切安好,他必須在蔣經國離開後召開參謀總部和高級將領會議,詳細瞭解各方面的準備情況。

    小蔣當然呆不長,不過他走之前給陳際帆帶來了好消息,他的父親蔣介石終於想通了,要陳際帆處理好婚後事宜,與蔣經國一道飛往重慶。最後特別強調,把新婚的夫人也一併帶來。

    陳際帆接到小蔣的消息後內心比較興奮,看來一切都還在計劃中。他一面讓蔣經國休息,一邊開始發出命令,參謀總部主要負責人、各省主席、各軍長以上高級軍官馬上趕到淮南,召開出征東北第一次軍事會議。

    1943年11月14日,「神鷹」方面軍各主要負責人齊聚一堂,召開會議商談出征準備工作。

    會議分三個議題:首先是所有後勤準備工作,其次是軍隊訓練和裝備、第三就是陳際帆闡述開羅會議的外交目標。

    會議開始先由胡雲峰根據幾個月前陳際帆的指示制定的出兵原則向會議報告出兵情況。

    胡雲峰道:「諸位將軍,我們號稱百萬大軍,這是對外宣傳需要,是因為我們確實要進攻東北,所以必須讓國內外明白,我們不僅有這個資格,也有這個實力。但是真正用於東北方向出征的首批部隊只是其中一部分,基於氣候、地形等因素,參謀總部決定,百萬野戰軍分為出征部隊和留守部隊。出征部隊總司令為陳際帆上將,參謀長是我,留守部隊總司令為鐘鼎城中將,參謀長為邱瑞荃少將和李濤少將。」

    這個安排沒有異議,所有人都知道,東北那鬼地方的冬天很冷,南方人確實不適合去。

    胡雲峰接著道:「出征部隊番號為,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七軍、第十軍、第十四軍(軍長吉星文),第十五軍(軍長劉汝明)。還有方面軍炮兵、通信兵和其他部隊」

    陳際帆打斷道:「我不再瞞著大家,十一軍、十二軍和十三軍這些番號是留給國民政府那邊三個主力軍的,他們願意和我們一同北上打鬼子。此外,沒有提到番號的部隊為留守部隊,但是留守部隊不是說沒有仗可打,你們既是後方守衛部隊,又是戰略總預備隊。現在請參謀長宣佈,留守部隊番號和防守地域!」

    胡雲峰道:「第四軍防守皖南,第五軍駐守河南,第六軍駐守晉南和豫北地區、第八軍駐守安徽,第九軍駐守山東。此外,留守部隊鐘鼎城總司令還將編練武裝警察部隊用於後勤沿線的護衛。」

    十五軍軍長劉汝明剛來不久,他仔細聽著參謀長的敘述,算了算兵力,覺得有問題,於是站起來問道:「請問兩位長官,剛才我算了算,出征東北的部隊不過30餘萬人,而關東軍在東北少說也有60萬,而且鬼子占天時地利之便,這點兵力恐怕是不夠的。」

    劉汝明是打過日本人的,他知道日本人的厲害,就算是他的部隊全部換了裝備,彈藥不缺,他也只認為自己這個軍最多能擋住日軍一個精銳師團,至於全殲,他想都沒想過。

    陳際帆笑了笑,衝著參謀長一努嘴。

    胡雲峰道:「這裡只算了陸軍方面,空軍方面,中美聯合航空司令部能不能繼續和我們合作,是頭要去開羅的主要目的。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們的空軍除了作戰飛機外,還有空降師和一個空對地支援師。」

    陳際帆道:「我們做了這麼充分的準備,不是拿士兵的命填進東北那個無底洞,否則,這點兵力填完了,將來怎麼辦?還談什麼開疆拓土?我們要和鬼子打一場不對稱戰爭,讓鬼子嘗嘗我『神鷹』真正的實力。所有部隊在年前必須完成換裝和基本的訓練,年後全軍上下要開展更多形式的空地協同、步炮協同、步坦協同等合同戰術訓練,還要進行海上登陸訓練。各軍長以上主官,首先要對部隊有信心,其次要扎扎實實地按照部隊的訓練標準和訓練方法展開訓練。我醜話說在前頭,戰場就是以個殘酷的競技場,只有強者才能活下來,諸位若不願自己的弟兄死得快,就扎扎實實地抓訓練!」

    接下來鄧方順的發言讓所有軍官都大吃一驚,因為大夥一向都只知道打仗,沒想到自己所在的「神鷹」富庶如此。

    鄧方順道:「秋糧入庫後,部隊存糧一千二百多萬斤,但是到明年開春,這個數字將會有所減少,而且要求後方不能有任何災荒。現階段的所存糧食,加上供應部隊的,數量上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若遇上大災荒的話,又另當別論。」

    「鄧主任,說說部隊軍服的事情。」

    「是,參謀長。」鄧方順應道,「後勤處軍服局針對東北作戰,制定了兩套作戰服,冬季作戰服為上下全棉,軍帽為防風棉軍帽,取消鋼盔。軍鞋為高腰皮革,每人兩雙棉襪和兩雙棉手套。目前數量上還差三分之一;春夏作戰服以現有軍服為標準,數量上倒是問題不大。」

    鄧方順的話很簡短,不過這些軍長們都知道這裡面蘊含著後勤部門的辛勞,要提供幾十萬部隊的吃穿,絕對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武器裝備和彈藥方面,根據參謀總部的要求,第一軍、第二軍為美式彈藥,第三軍、第十四、十五軍為德式彈藥,其餘各軍為日式彈藥。後勤部軍械彈藥局成立三個部門歸口管理,但是步槍全部使用改造後的半自動步槍,重機槍改為通用機槍。」

    胡雲峰道:「輕武器方面問題不大,但是我們還要加強部隊火力,班裡裝備擲彈筒和精度射擊步槍,排裡有一個機炮班,每個連還有迫擊炮排和火箭筒班。營級作戰單位裝備70mm步兵炮,師、團一級裝備75mm野炮,軍一級就是105榴彈炮。這樣的編制是不屬於日軍,所以,以後,裝備差不是打敗仗的理由。」

    「參謀長說得不錯,咱們帶著幾十萬弟兄跑到東北,不是為了打敗仗丟性命的,大敵當前,所有部隊必須嚴格訓練,必須認真落實裝備的戰鬥力。到了戰場上,大伙是知道的,軍法無情。輕則撤職,重則槍斃,各位軍長切記!」陳際帆的殺氣又來了。

    「是!請長官放心!」

    陳際帆接著道:「最後一個議題,就是給大家交個底,我要到武漢去和美國人商談合作的事宜,如果有美國海軍的幫助,我們就能多一條進攻路線。」

    於學忠道:「是不是從海路向遼東進軍?」

    「一點沒錯,如果光盯著山海關,鬼子就可以利用狹窄的遼西走廊設防,到時候咱們的進攻受阻,鬼子得以從容佈防,所以必須要多開闢幾條進攻線路。還有一點必須向諸位講明,你們必須有思想準備。此去東北,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東北,還包括蒙古。」

    「蒙古?這不是要惹上蘇聯人嗎?」軍長們臉色稍變。

    「是的,」陳際帆面不改色,「蘇聯紅軍的戰鬥力很強,所以我們必須要以最快的時間,最小代價殲滅關東軍主力,佔領工業發達的遼寧和吉林兩省,將日軍逼到最北邊。然後出兵蒙古,一舉蕩平分裂分子,讓蘇聯人無法反應。」

    劉汝明道:「總司令的意思,咱們這次去東北,是和蘇聯人卯上了?」

    「對!我們有這麼多部隊,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如果不能把滿清割出去的土地給拿回來一部分,我們就不叫中**人!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好的機會,這個機會如果抓不住,以後就再沒機會了。但是部隊如果與蘇聯人開戰,會付出重大犧牲,大伙願不願意?」

    「干!」軍長們大喊!

    「好!」陳際帆大喊,「不過大伙放心,對付蘇聯人,我們會有更精良的武器,不會白白送死的。」

    會議氣氛不錯,軍長隨後開始匯報各自部隊的訓練情況和裝備情況。各部門也上報了準備情況和存在的不足。

    陳際帆在散會前命令,他要在開年後,親自到部隊視察,如果發現不合格的,輕則取消部隊出征的資格,嚴重的解除軍長職務。

    會議時間不長,僅僅只是一天。會開完後,各軍長們立刻趕回,只有參謀長等人留了下來,陳際帆還有重要任務要佈置,是關於開羅會議的。

    東北九省從北到南依次為:

    興安省,省會海拉爾;

    黑龍江省,省會北安;

    合江省,省會佳木斯;

    嫩江省,省會齊齊哈爾;

    松江省,省會牡丹江;

    遼北省,省會遼源;

    吉林省,省會吉林;

    安東省,省會通化;

    遼寧省,省會瀋陽。(日本人習慣叫奉天)

    其中哈爾濱為直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