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四百十六章 實戰「演習」 文 / 中國神鷹

    1944年的元旦,注定是鬼子最不開心的一天,從早上到下午,承德至赤峰至通遼的鐵路被炸了個稀巴爛,其中一個步兵聯隊,方面軍第1機動旅團和游擊第2縱隊部分兵力全都遭到滅頂之災。

    失去制空權的慘痛,讓關東軍上下懊惱不已。

    更讓準備進剿的日軍部隊感到沮喪的是,他們已經有三批部隊全軍覆沒,這大大打擊了正準備分成小股部隊進剿根據地的第2游擊縱隊的士氣,也讓方面軍指揮官們猶豫不決。

    很明顯,他們現在需要解決的不是「神鷹」根據地,而是如何防止「神鷹」的轟炸,因為「神鷹」的飛機實在是太可怕了,而且每一次出擊的時間和地點拿捏得非常準確。31日這天的轟炸,使北線第1方面軍的後勤全部陷入癱瘓。

    中間遼西走廊的第2方面軍顧不上清剿,正全力調集防空火力,重排鐵道運輸時間,以避免造成更多的損失。

    「獵鷹」完成任務後輕鬆回到建平鎮根據地,稍事休整後,他們還要南下,繼續給鬼子以沉重打擊。

    元旦這天,總司令陳際帆在張家口邀請了準備參加攻擊東北的各軍軍長,除了宋關虎、羅玉剛、於學忠等老軍長外,**很多將領又在這裡重逢。

    「神鷹」11軍(新1軍)軍長孫立人中將,12軍(第5軍)軍長戴安瀾少將加中將銜,13軍(新6軍)軍長廖耀湘少將加中將銜,14軍軍長吉星文少將加中將銜,15軍軍長劉汝明中將,16軍(74軍)軍長王耀武中將,17軍(35軍)軍長傅作義(兼)中將加上將銜,可謂將星雲集。這幾個大名鼎鼎的軍長坐在一起,別有一番感觸。

    陳際帆把先期進入東北的特種部隊和航空兵配合打擊鬼子戰績簡單說了一遍,把這些軍長們驚得一愣一愣的,尤其是他們聽到兩架對地攻擊機就可以收拾鬼子一個聯隊的時候,一個個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沒什麼不可思議的,」陳際帆笑笑,「實際上我們即將要和關東軍的這次戰爭,絕不是簡單地拿人命去拼,而是要打一場高技術戰爭。」

    「高技術戰爭?」這個名詞很新鮮,來自**的將軍們有點摸不著頭腦。

    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孫立人將軍反應得快,「總司令的意思是,盡可能發揮裝甲和飛機的優勢,利用技術兵器消滅敵人?」

    「沒錯,」陳際帆點點頭,「兄長不愧是留美將軍,諸位,我向蔣委員長申請把諸位調來,首先並不是要拿士兵去當炮灰,這一點諸位務必放心。在我們眼中,只要是願意抗日的中**人,地位都是一樣的。」

    傅作義道:「陳將軍,我算了算,僅僅是在座諸位將軍所率領的兵力,加起來就不下50萬人,而關東軍在熱河至山海關前線的兵力不過區區30萬人,為什麼我們不趁勢進軍呢?剛才您也說,我們有制空權,有先進飛機輔助,還有坦克,正是進軍東北的大好時機,我們還等什麼呢?」

    「宜生將軍問得好,」陳際帆道,「從兵力上看,我們確實佔有相當大的優勢,但是我們不能僅僅以關東軍為敵人,任何侵略和分裂國土的勢力都是我們的敵人!所以,打關東軍只是一個方面。」

    傅作義若有所思,「從這裡往北,就是蒙古分裂勢力,要不要……」

    「是的,」陳際帆打斷道,「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可以先拿察哈爾的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開刀。好了,大家這段時間訓練辛苦了,現在我先宣佈下一階段的部隊編成。」

    陳際帆見所有將軍準備站起來,趕緊揮手,「不用不用,沒這麼嚴肅。請坐。」

    陳際帆宣佈的所謂編成,主要是將已經改編為機械化部隊的12軍(第5軍)和11軍(新1軍)和第2軍一道編成為「神鷹」的坦克集團軍,作為最厲害的尖刀。為將來做準備;將14軍、15軍和第1軍編在一起作為突擊山海關的主要力量,將13軍(新6軍)和16軍(74軍)與第7軍、第9軍編在一起,從煙台和天津分別乘坐軍艦在錦州、營口等地登陸,而傅作義的35軍作為進佔熱河的步兵力量將與第3軍和坦克集團軍一道進軍。

    軍長們對陳際帆的方案倒是沒什麼意見,因為這段時間來他們感受很多,從部隊的訓練到每一個士兵的福利,都是以前所遇不到的。陳際帆並沒有因為他們不是嫡系而輕慢,所有部隊都是一視同仁。

    「既然諸位軍長都在,就不妨觀摩一下坦克集團軍和17軍的演習,說是演習,其實也是作戰,是針對察哈爾偽蒙疆自治政府的作戰。」

    出兵察哈爾,打擊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解放察哈爾全境,這是陳際帆在張家口組織練兵的首要目的,他必須檢驗三個坦克軍這一段時間內的情況,檢驗多兵種合成作戰的實戰情況,最重要的是,拿下察哈爾全境,不僅可以從西北方向包圍熱河,而且可以屯兵蒙古。隨時保持出兵蒙古的主動權。

    三個坦克集團軍,每一個軍240輛中型坦克,120輛輕型坦克,配備大量的自行火炮、防空高炮、火箭炮、工兵、舟橋部隊、後勤和維修部隊。每一個軍的編制達五萬人之多。

    陳際帆敢搞出這樣的大手筆,原因是從濮陽的油田鋪設了輸油管道一直到張家口,而且在河北任丘境內的油田也完成了探測,正在建設一個新的油田(後世的華北油田)。

    有關坦克部隊在行軍可能遇到的河流和泥濘等因素,「神鷹」的軍工部門也採取了措施,生產了大量的人工路軌(就是履帶)和鐵架橋,並且開發出了架橋車等裝備。

    在前不久的一次會議上,針對胡雲峰、鐘鼎城等人提出的關於新建一個大型坦克廠的計劃的相關疑問時,陳際帆堅持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坦克廠的興建有重大意義,即使沒有遇到大規模的戰爭,坦克廠也可以為將來中國生產大型工程機械、汽車、大型拖拉機等做好技術儲備,還可以拉動機床、大型鍛壓、焊接設備等行業的技術革新。

    果然,在自行研製坦克這個大目標的吸引下,「神鷹」科技界展開了技術攻關,先後在履帶、裝甲、炮管等材料和工藝加工上得到突破,在液壓技術等方面有了提高。現在正全力開展坦克瞄準系統、通信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因為時間緊迫,陳際帆並沒有等到包頭這個坦克廠建起後才開始生產,而是將坦克部件分解,建設若干零部件配套工廠,這些工廠並不僅僅是為了軍工,也同時對民用開放。一旦等到坦克廠的生產線完成,可以立即開始生產坦克。

    元月2日,「神鷹」司令部在張家口設立代號為「共和」的演習總指揮部,說是演習,其實目標就是殲滅偽蒙疆自治政府的所有兵力,這裡有日軍原駐蒙軍26師團兩個步兵聯隊和其他部隊,有李守信的偽軍部隊3個騎兵師和4個步兵師,有德王指揮的蒙古騎兵2個師,加上地方的偽軍守備部隊,總兵力不到五萬人。

    之所以不叫戰鬥,而稱作演習,是因為對手的實力實在是太差勁,無論是數量和質量都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

    為了更好地體現機械化部隊的威力,此次代號為「共和」的軍事演習不使用除偵察機外的航空兵,作戰目標以殲滅日軍和迫降偽軍為主。

    其實,自從日軍全面退出長城以南和張家口以西,偽猛將自治聯合政府便如坐針氈,特別是看到在張家口一帶「神鷹」大軍壓境,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但是時間一個月一個月的過去,德王和漢奸李守信等人並沒有看到對手的進攻,而是聽到熱河境內傳來一個有一個針對日本人的襲擊,所以慢慢地放鬆了警惕。

    而陳際帆之所以拖了這麼久,並不是軍事原因,實際上就算沒有坦克軍,光靠第1軍和第2軍,就可以輕鬆搞定偽蒙疆政府的部隊。

    真正令陳際帆撓頭的,是民族政策。

    除了長城,就進入到蒙古族聚居的地方,綏遠境內的情況較好,是因為傅作義在這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察哈爾就不一樣,尤其是進入草原深處,那裡幾乎看不到漢人居住地,基本上以蒙古族和滿族為主。部隊必須要有一個妥善的民族政策,才能保證察哈爾部的順利光復,而且為了以後外蒙古的問題,對察哈爾的上層分裂分子,還不能實行暴力解決,必須要勸降,要讓他們為自己服務。

    自從高煥捷到東北以後,陳際帆接手了關內「鷹眼」的領導工作,他向察哈爾派遣了大量的特工,搜集了關於德王和蒙疆自治政府官員的一些資料,還有更多的李守信偽軍的資料。

    在演習前夜的軍事會議上,陳際帆向各部隊長官下令,對日軍毫不留情加以殲滅,對偽軍,投降者保證生命安全,對於蒙古族等部隊,只要放下武器,願意參軍的參軍,不願意的放回。

    至於戰役思想很簡單,三個坦克軍兵分三路向察哈爾縱深突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合圍錫林浩特,一舉端掉那裡的政權,然後回頭聚殲察哈爾日偽軍。

    元月3日凌晨3點整,「神鷹」一千餘門大口徑榴彈炮在北起綏遠四王子旗,南到張北長達幾百公里的地段上,同時向日偽軍陣地發出強大的怒吼。炮火準備完畢後,第2軍羅玉剛部向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一線,11軍(新1軍)孫立人部向察哈爾右翼後旗—商都—化德一線,12軍(第5軍)戴安瀾部向沽源—正藍旗—多倫一線發起寬正面,大縱深的機械化大進攻。

    正如陳際帆所說,此次戰役只能稱為演習,北邊偽軍和蒙古騎兵的防線在「神鷹」鋼鐵洪流的衝擊下就像是不存在一樣,很多部隊一見到坦克,再看見坦克的炮火後,撒開兩條腿就往後跑,只有沽源至多倫一線駐守的日軍26師團在負隅頑抗。

    陳際帆這樣的安排是有原因的,中路的偽軍是李守信的部隊,人數雖多但戰鬥力不強,而且這裡有鐵路,所以交給剛剛成立坦克軍的孫立人,讓這支部隊在後勤保障和地形等方面得到訓練;本來南邊收拾鬼子的重任應該交給經驗豐富的第2軍,但是戴安瀾居然寫血書求戰,說要在鬼子面前打出**機械化部隊的威風,陳際帆同意了,並把指揮部設在12軍。戰役主力的第2軍在北面攻擊蘇尼特右旗後,要穿過渾善達克沙漠,這對第2軍行軍也是一個新的考驗。

    12軍得到新裝備後,又得到第2軍抽調的軍事幹部幫助訓練,部隊戰鬥力得到很大提高。陳際帆經常到部隊給軍、師、團幹部講課,強調機械化部隊的運用。不過,陳際帆也讓這支光榮的部隊感到難堪,因為他在上課的時候舉出了崑崙關戰役的例子。

    陳際帆說,崑崙關戰役,第5軍打出了中**人的威風,從這一點講,你們是英雄。但是從戰術的運用上,捨棄裝甲部隊優勢,講機械化部隊用於攻堅是得不償失的,第5軍在崑崙關雖然取得勝利,但付出了慘重代價,尤其是部隊的骨幹大量損失,是整支部隊淪為二流。否則在緬甸還能取得更好的戰績。

    陳際帆從德國運用機械化部隊說起,一直說到華北會戰,說到第2軍使用輕型坦克大縱深迂迴敵人後方,一舉扭轉戰局的例子。一直說得這支部隊團以上軍官恍若隔世,心服口服為止。

    相比之下新1軍沒什麼包袱,這是因為孫立人將軍接受新事物較快,業餘時間總喜歡研究世界先進國家的戰例,所以對機械化大兵團作戰的理解也很到位。

    陳際帆總笑他說:「兄長,有人說你說『東方隆美爾』。但是人家隆美爾將軍早就指揮坦克裝甲部隊了,所以你也要迎頭趕上,這樣名副其實。」

    孫立人一點也不敢輕視自己這位拜把兄弟,接受改編的時候就保證,一定讓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

    戰鬥打響後,北路和中路推進很快,第二天清早九點左右,第2軍拿下蘇尼特右旗,稍事休整,把防務交給隨後趕到的17軍(35軍)傅作義部一個騎兵師後,中午12點繼續向北攻擊,他們要在白天穿過渾善達克沙漠,在天黑後拿下蘇尼特左旗,完成對日偽軍左翼的包圍。中路的孫立人稍慢,畢竟是這支部隊第一次實戰演習,他們率先拿下察哈爾左翼後旗後,部隊進行了一個小時的總結,然後循著陰山山麓衝下,一舉突破偽蒙古軍在商都和化德的防線。

    很有意思的是,在波蘭發生過的一幕又在這裡重演,又幾支蒙古騎兵可能自詡自己的戰鬥力高強,面對幾百兩坦克毫不畏懼,揮舞著戰刀朝著鋼鐵洪流直撲過來,試圖證明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很可惜,在主力被殲後,剩下的部隊失去了戰鬥意志,四散逃竄。

    只有南邊的12軍遇到了硬骨頭,所以陳際帆在這裡邊裝備了新研製的火箭炮師,當然,主要是通過作戰檢驗一下火箭炮的實戰性能。但是他的檢驗卻讓日軍魂飛魄散,這種武器一打就是一大片,日軍的防線幾乎是瞬間成了一片火海。26師團費盡心機構築的各種地堡、碉堡、壕溝、鐵絲網等不但在瞬間淹沒在火箭炮的打擊下,而且還遭到數百門重榴彈炮的攻擊。

    三十多分鐘的炮火後,日軍防線蕩然無存。第5軍鋼鐵洪流一舉跨過長城,短短幾個小時就拿下沽源,緊接著兵分幾路對太僕寺旗、正藍旗之間的日軍進行大規模圍殲。日軍越有一個聯隊準備退守多倫繼續頑抗,但是已經來不及了,被全殲在廣闊的草原上。

    截止到元月3日上午,26師團一萬餘人全部被殲,當然,12軍也付出了一些代價,被日軍炮火擊中四輛坦克,被日軍反坦克兵擊中七輛坦克。

    陳際帆命令,務必於24小時內完成對錫林浩特的合圍,並且命令北線的第2軍,得到油料和糧食彈藥補給後,分出一個坦克師和一個摩托化步兵師向北攻擊,拿下二連浩特。

    第2軍一路雖然沒有遭到什麼像樣的抵抗,但是嚴冬的行軍給部隊造成極大困難,儘管之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吸取了德國進攻莫斯科的教訓,但是和實戰畢竟有很大區別,在渾善達克沙漠,部隊的行軍速度明顯減慢,車輛在嚴寒中的故障率增加。

    羅玉剛命令維修部隊不僅要及時排除故障,而且要對各種故障建立相應的檔案,戰役結束後要制定相應的措施。

    羅玉剛給陳際帆通話中大發感慨,「紙上談兵和實際真不一樣啊,以後部隊就呆在北方了,要不然將來怎麼對付得了老毛子。」

    經驗豐富的第2軍如此,中路進入沙漠的11軍孫立人部就更慘了,他的部隊主要是南方人,從緬甸到長江流域,12月初開到華北平原換裝,華北平原上的氣溫還能忍受,可到了塞外就是另外一番景象。部隊非戰鬥減員數量急劇上升,部隊因氣溫下降生病的人數越來越多,而且由於接手裝備時間短,所以裝備故障率更高。

    對各部隊上報的情況,陳際帆倒不是怎麼在意,因為此次演習或者說戰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檢驗機械化部隊在高寒地帶的作戰能力,檢驗惡劣的氣候和地形下部隊的適應能力,現在發現的問題越多,將來吃的虧就會越少。

    不過,陳際帆嚴令各部隊:「現在是戰役期間,各種困難只能自己解決,無論出現多大的困難,原地戰役目標不能變!」

    現在最尷尬的要數傅作義了,他雄心勃勃的組建了一個將近6萬人的軍,還搞了一個騎兵師,可是現在根本沒派上用場,整個軍分散在後面,全部變成了抓俘虜和押送俘虜。

    尷尬歸尷尬,本來還想和「神鷹」在綏遠討價還價的傅作義有些動搖了,因為機械化部隊的威力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蒙古人的部隊他是打過交道的,而且是長期打交道,戰鬥力並不弱,比李守信的漢族偽軍要強,但是不到12個小時,這些部隊就土崩瓦解。有時候他在想,自己視為精銳的35軍即使得到了人家援助的進口德國造,可在人家飛機、坦克和火箭炮的打擊下能堅持多久。看來,陳際帆親自來找自己,是自己和綏遠軍民的福音。

    和陳際帆相識這一個月,傅作義不但見識了以陳際帆為代表的這些新型軍人的生活,更見識了對軍事理念的超前見解,和人家相比自己這個比譽為「守城將軍」的民國將領跟一個鄉巴佬沒什麼區別。

    傅作義沒有到過安徽,感受不到安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工業水平,可他在綏遠看到了,他看到火車一車車地往下卸載設備,他看到一支支工程隊開赴大青山,他看到了很多技術人員在草原上進行勘測。他知道一件事,安徽的發展一定是非常超前的,很可能超過了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傅作義很愉快地接受了安徽發行的「鷹元」在綏遠地區流通,並且承諾逐步廢除自己私自發行的流通幣,因為他的貨幣不僅紙質差,而且沒有任何信用保障。即使他不接受,民間也已經開始了流通。

    和傅作義不同,此刻的錫林浩特已經亂成一鍋粥,很多蒙古貴族準備收拾細軟逃跑,日本顧問正在電台和電話機前一遍又一遍地向關東軍司令部求救。可是關東軍這幾天一直處在「神鷹」轟炸機的陰影中,根本無法公開調動大規模的兵力,再說,從熱河調兵往察哈爾,要翻過大興安嶺餘脈,在這種天氣下行軍,對後勤的考驗很大,偏偏在前幾天,北線的鐵路全線癱瘓,積累的很多物資被「神鷹」的航空兵炸得乾乾淨淨。關東軍現在只能看著蒙疆自治政府自身自滅了。

    元月四號中午,「神鷹」機械化軍團兵臨錫林浩特城下,說是城市,其實大草原上的這座蒙疆政府所在地連城牆都沒有。

    經過短暫的對峙和勸降,德王和李守信等人率偽政權官員全部出城投降。

    經過一天多的「演習」,「神鷹」動用了三個坦克軍,一個步兵軍,全殲了日軍26師團一萬餘人,俘虜偽軍、蒙古軍三萬餘人。光復了從二連浩特到錫林浩特一線以南全部察哈爾領土。摧毀了在日本人操縱下妄圖分裂國土的偽政權,抓獲了以德王為首的大批分裂分子,為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打下了良好開端。

    除了上述的政治意義外,此次實戰演習在軍事上還有著重要意義,首先是檢驗了部隊的戰鬥力,發現了很多問題,為以後在東北平原的作戰取得豐富的經驗,其次光復察哈爾全境後,從東北方向對熱河形成了包圍態勢,使得日軍的防線更加捉襟見肘,為全面進攻東北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但是,這裡畢竟和中原地區不同,接下來的如何善後令陳際帆更加頭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