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動如山 文 / 中國神鷹

    大戰開始,作戰雙方的指揮部都在絞盡腦汁調兵遣將來應對。

    對於「神鷹」而言,仗著戰役的突然性和武器裝備的優勢,在戰役開始就取得了中央突破,一舉包圍日軍兩個師團殘部兩萬餘人,但是這兩萬餘日軍並沒有處在彈盡糧絕的境地。雖然傷亡不成比例,但各處日軍在缺乏統一指揮的情況下仍然頑強抵抗。

    「神鷹」第1軍希望在天黑前進抵克什克騰旗的戰役目標並沒有實現。雖然在2月4日這個白天殲滅了日軍近兩萬,但是第1軍也付出了陣亡3000多,傷5000多的代價,最重要的是從紅山子到克什克騰旗一線正是,日軍第三道防線的縱深。雖然遭到「神鷹」的轟炸,但戰線畢竟太寬,還有很多工事都沒有被摧毀。在這種情況下,第1軍根本沒有足夠多的兵力繼續投進去。

    宋關虎在電話裡很內疚,他請求陳際帆處分他。

    實際上陳際帆也在思考這個問題,戰役的目標是什麼?第一目標是毫無疑問的,就是要打開這個缺口,並站穩腳跟,第二個目標就是爭取全殲日軍防守的三個師團。

    現在看來,兩個目標都有點懸。關東軍為了整條防線的安全,已經緊急調動精銳部隊過來,而第1軍6萬餘人雖然眾多,但工兵、輜重部隊、通信兵等非戰鬥兵種將近兩萬,要想全部吃掉日軍是不現實的。

    既然不現實,那就現實一點!

    陳際帆果斷改變計劃,命令第1軍步步為營,首先在確保主力側翼安全的情況下,集中全力吃掉日軍13師團和60師團,然後視情況對克什克騰旗圍點打援。

    不管怎麼說,先抹掉日軍兩個師團番號再說。

    為了奪回戰役主動,日軍上下也是積極應對。不過,承德前線的第1軍已經不可能增援了,橫山勇中將手裡只有第3和第115兩個師團和方面軍第1機動旅團,只是仗著地形的優勢勉強防守長城一線。(這個軍的第1師團調往北邊正在防守克什克騰旗,第26師團早就灰飛煙滅)能指望的只有第2軍,第2軍現在兩個師團被圍,剩下兩個師團也顧不得了,抽調一個聯隊防守赤峰後,其餘部隊全部向西北方向運動,以接應兩個被圍的師團。

    決定日軍命運的,就只有板垣征四郎手裡的三個師團了。板垣留下第7師團和第30師團作為預備隊,在赤峰至通遼沿線機動,自己親率老部隊第5師團,還有第2、第20師團向赤峰進軍。

    第5師團是機械化部隊,自己的行動即使沒有鐵路也不怕,可後面兩個步兵師團就不同了,在鐵路上頻繁換車,搞得筋疲力盡。戰役打響之後,他們離戰場起碼還有200公里。也就是說,最快也要24小時。

    當然,板垣絕不會拿自己寶貴的兵力去搞添油戰術的,他得到第1方面軍總司令山下奉文的授權,接手了赤峰地區所有部隊的指揮,將突前的第5師團和赤峰地區的第70和71兩個師團編為第一梯隊,從三個方向增援。

    防守克什克騰旗的第1師團決定收縮兵力利用工事就地防禦,師團長岡崎清三郎中將抽出兩個大隊和裝甲車大隊作為預備隊,準備在膠著的時候實施反突擊。然後將炮兵集中編成,以殺傷對手的有生力量。不僅如此,為了防止「神鷹」輕型坦克的進攻,第1師團還在之前開挖了重重壕溝,並且在關鍵方向全部佈雷。

    為了早日解決包圍圈中的日軍,「神鷹」的轟炸機和炮艇機頻繁出動,但是在這各陸軍力量佔優勢的戰場,空軍由於數量有限,根本不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所以第一軍第2、第3兩個師仍然在苦戰。

    被圍的日軍不可能選擇投降,無論如何也不會投降的。他們已經知道在山東投降的第4師團下場,這個師團從將軍到士兵都被拉去挖礦。對於高傲的大日本武士而言,這樣的下場比殺了他們還要痛苦。

    支撐13師團和60師團殘部繼續抵抗的,還有身後正在馳援的70和71兩個師團。兩個師團現在離他們還有六十多公里,只是這幾十公里都是山間小路,速度很慢。

    「神鷹」有限的空中力量現在全力打援,目的就是遲滯日軍增援速度。

    為了搶時間,第1軍軍長宋關虎下了死命令,必須在第二天天亮前全部結束戰鬥。否則師長就地解職,團長軍法從事。

    命令來了可不是好玩的,各團長顧不得危險,全部趕到最前面的營坐鎮指揮。日軍的陣地之所以這麼難啃,主要是因為它們是有一座座高地組成,雖然高地既不高又不陡,但是日軍居高臨下,付出的代價自然要大一些。

    鬼子的重炮陣地在第一輪空襲中損失殆盡,但是大量的九二式步兵炮還在,這種東西用在防禦中對步兵殺傷力很大,還能壓制攻方的迫擊炮。()

    儘管每一個營在發起攻擊前都要使用自己的營屬山炮對日軍陣地進行壓制,但是建有完善防禦工事的日軍還是保存了部分重武器。

    不過,在輕武器方面,第1軍的基層官兵佔有壓倒性優勢,班組火力的密集程度是日軍無法比擬的,很多時候鬼子借助山上的地堡猛烈射擊,結果很快就會遭到火箭筒的直瞄射擊,還有的躲在水泥掩體裡,遭到噴火槍的燒殺。

    當然,兩軍交鋒,更多的還是依靠步槍、機槍子彈的你來我往,日軍火力密度較差,但是射擊非常精確。第1軍各部隊為了減少傷亡通常是消耗大量各式口徑炮彈和重機槍子彈來獲得衝鋒的機會,班組的狙擊手也起到不少作用。

    最令日軍痛恨的,是戰壕前的白刃戰,實際上真正有機會拼刺刀的鬼子並不多,首先是對手的八大粒可以連續射擊而且威力很猛,而且在他們身後總有一些上士軍官操起手槍到處射擊。在槍聲和刺刀混雜的時候,鬼子的神經是繃緊的,因為他們一面要和對手拼刺刀,一面還要提防冷槍的襲擊。

    實際上,單純論拼刺,第1軍戰士並不佔上風,首先他們的步槍就短了一截,其次拼刺刀並不是第1軍重點訓練的科目。因為每一個班都有一支瘋狂的湯姆遜衝鋒鎗和bar輕機槍,在鬼子衝來的途中就已經能最大限度發揮威力了。

    日軍在技術兵器上的差距導致傷亡慘重,但是近戰也佔不到絲毫便宜。要知道第1軍三個師都裝備有輕型坦克和裝甲車,很多時候鬼子為了幹掉「神鷹」的坦克,不得不付出慘重代價。

    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圍日軍的陣地被一個個突破,師長團長們都很興奮,至少軍長規定的時間內是可以完成了。

    入夜後,日軍的抵抗更加微弱,整個白天,第1軍兩個師以傷亡四千餘人的代價殲敵一萬多人,殘餘的幾千日軍分佈在方圓五六公里的地方繼續頑抗,實際上已經成不了多大氣候。

    「神鷹」王牌軍強悍的攻擊力另日軍兩個方面軍總司令山下奉文和板垣征四郎震驚不已,兩人通過電台協商後,決定放棄救援,改為以克什克騰旗為中心打一場防禦戰,大量消耗「神鷹」王牌軍的有生力量。

    在凌晨兩點過,13師團和60師團除少數突圍外,大部被殲。第1軍以六萬多兵力發起進攻,不到一晝夜時間,打殘了第1師團一個聯隊,幾乎全殲日軍兩個師團和地方守備部隊近四萬人。但是第1軍也因為傷亡和彈藥消耗打不動了。

    而日軍還有六個師團的兵力就在附近,第二天一大早就會從三個方向湧過來,意圖堵死這個缺口。

    總司令陳際帆沒有強行命令第1軍向克什克騰旗進攻,而是調傅作義的部隊上前增援。

    從赤峰到通遼這段都是谷地,群山起伏,根本不適合像第2軍這樣的全機械化部隊,再說動用機械化部隊,將會使脆弱的後勤雪上加霜。

    收到命令的17軍上下沒什麼可說的,自從加入「神鷹」,人家還真沒拿自己當外人,軍餉照發,裝備煥然一新,增加了山炮野炮迫擊炮甚至是榴彈炮。遇到硬茬子人家也沒拿自己先上去當炮灰,現在第1軍在前,讓自己這支部隊上去。還有啥討價還價的?

    為了鼓舞士氣,陳際帆親自到17軍區面見團以上軍官。

    他只說了幾句:「你們手裡的傢伙是最新式的德式裝備,你們不用擔心彈藥,不用擔心天上鬼子的飛機,甚至不用擔心鬼子的大炮,你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在陣地上使勁殺鬼子!」

    總司令的話總是讓人感覺熱呼呼的。但是陳際帆也不客氣:「在我這裡所有部隊只要殺鬼子都是一視同仁,打得好有獎勵有軍功,打不好別怪我翻臉!」

    這是當然,上前線打關東軍,這是好玩的?

    17軍全軍5萬4千餘人,轄三個師,49師,師長郭景雲少將,16000餘人;50師,師長孫蘭峰,參謀長長安春山,15000餘人;51師,師長袁慶榮,參謀長李銘鼎,全師15000餘人。此外還有一個騎兵旅4000餘人和軍直屬的其他部隊。全軍都是德式裝備,每個班十支毛瑟98步槍,兩支mp40,一支捷克式輕機槍,一個排有一挺mp42通用機槍,每個連有迫擊炮四門。每個營還有專門的機炮連,團級單位有野炮山炮,師一級有炮營,軍直屬還有105榴彈炮。

    當然,數量並不多,可就是這樣,也足以讓傅作義這支部隊鳥槍換炮,上上下下樂呵呵了。

    經過幾個月的訓練,17軍雖然達不到「神鷹」一流部隊的水準,但是對裝備的掌握已經嫻熟,可以上戰場了。

    陳際帆一口氣在熱河谷地擺開十餘萬人,後勤壓力可想而知,尤其是炮彈的運輸最成問題,山路顛簸的厲害,速度提不上來。而且糧食、藥品和野戰醫院等都是大問題。

    所以,部隊只能就地防守,要防守,也要拿下克什克騰旗,讓自己的防禦佔據有利態勢,所以陳際帆大手一揮,17軍全軍從烏蘭布統草原以北直接進軍克什克騰旗。

    傅作義得知自己是去和日軍第1師團死磕,心裡一陣興奮,幹掉日軍精銳,就意味著自己的部隊一戰而成為一流部隊,這種光榮可不是一般人能遇到的。

    板垣得知對手增加了新銳力量,決定讓第2師團、第20師團會同70、71兩個師團進攻第1軍,讓第5師團單獨增援克什克騰旗。

    2月15日凌晨,喧囂的戰場寧靜下來,作戰雙方都在大力調兵遣將。

    特種部隊已經與大部隊會合,乘坐運送物資的車輛回到後方。短暫休整過後,還會有更艱巨的任務等著他們。

    板垣的參謀長井行敬治少將似乎對自己的部隊沒什麼信心,他在仔細研究白天的戰役經過後憂心忡忡地對板垣道:「司令官閣下,仗不能在這樣打下去了!」

    「井行君有什麼好建議嗎?」板垣感興趣地問道。

    「支那軍為了此次進攻,使用了從空中到地面的強大火力,而且具前線報告,他們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內被支那第1師突破,原因是支那人使用了一種殺傷力巨大的炸彈。」

    「這個我知道,支那人這種炸彈威力驚人,但從白天的使用看,他們並未大規模裝備。」

    「司令官閣下,請允許卑職大膽,我們必須使用防疫給水部隊,否則大量的帝國士兵會被支那人強大的空地火力消滅的。」

    「731部隊?」

    「不,不僅僅是731部隊,長春的100部隊也要用上,現在是滿洲生死存亡的關頭,失去了滿洲,帝國的戰爭就真的無法打下去了!」

    板垣不是不願使用,而是上層擔心這樣會遭致熱河等地的居民反對皇軍,日本人經營滿洲十幾年,已經把這些地方看成是日本國土,雖然日本人平日裡對中國原住居民實施殘酷的壓搾和迫害,但是總的方向還是希望有朝一日,日本能真正統治這些地方。

    板垣可以這樣想,但哈爾濱附近的731部隊上下可不這麼看,實際上現在的731規模相當龐大,它兼併了從關內來的幾支細菌生化武器戰部隊後,已經形成一支龐大的力量。(請參看作品相關)

    前一段時間,關東軍一直在和軍部協調,要不要將這些部隊合併在一起,要不要全部駐軍滿洲。爭論了近半年,終於達成一致,所有部隊全部合併,原731部隊部隊長石井四郎擔任新合成的部隊長,在哈爾濱郊區擴建營房和研究設施。

    這些魔鬼部隊遷到滿洲後,無不懷著對聖戰的狂熱要求將他們變成主力。不過,這些部隊真正要用到實戰,還需更多的時間。

    前方的板垣征四郎終於被他的參謀長說服,拿起電話叫醒了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

    結果自然是同意,這些日本畜生什麼事幹不出來?如今滿洲岌岌可危,不來點厲害手段就不是獸軍了。

    石井四郎接到命令後極為興奮,認為這是振興細菌戰部隊的重要時刻,他立刻召集了所有的部隊長,加緊向前線運輸細菌和毒氣。

    在多倫的司令部和北平的參謀總部,「神鷹」最高方面仍然在關注著戰局,此戰的目標並不是一舉拿下赤峰,只要能打開這個缺口就夠了。畢竟,總攻的時機還沒有到,後勤準備不能支撐前線部隊打這麼遠。

    陳際帆堅決反對在後勤不到位的時候讓士兵去承受巨大的非戰鬥減員,他希望士兵即使是犧牲,也是犧牲在戰鬥中,而不是因為糧草物資不濟挨餓受凍,藥品和醫療人員不足致死,彈藥不足而悲壯地肉搏。

    因為只有陳際帆和他的幾個戰友知道,「神鷹」的士兵還有更重要的使命!

    2月15日凌晨,日軍南路的四個師團(第2、第20、70和71)共6萬餘人按時趕到了以紅山子為中心的烏蘭布統地區,快速完成佈置後準備反攻。

    這一次日軍帶來的主要是大量的防空武器,以減小空中力量的打擊。

    果然,當「神鷹」的轟炸機按時趕到戰場上空準備對集結的日軍發起攻擊時,日軍的地面防空火力比起昨天猛烈多了,轟炸機根本無法降低高度準確投彈。參謀總部不允許飛機擅自犧牲自己去和鬼子的防空陣地同歸於盡,因為飛機和飛行員都非常寶貴。

    所以首輪空襲的戰果很差。倒是日軍的炮兵陣地,剛剛一開火就被第1軍炮兵鎖定,遭到大口徑榴彈炮和火箭炮的猛烈覆蓋,經過經一個小時的雙方炮兵對戰,日軍不得不飲恨敗下陣來,因為他們的火炮無論是口徑還是射程都不是對手。

    沒有火炮支援,日軍仍然不肯善罷甘休,仗著自己的人多,(8萬對5萬)開始在寬達七八公里的戰場上發起全線進攻。

    實際上這樣的戰鬥對於佔據火力優勢的第1軍非常不利,因為他們的火炮只能照顧重點地帶,無法兼顧這麼寬的戰場,再說炮彈的數量有限。只能依靠各團、營各自的炮火了。

    日軍最先進攻的,是第1師1團的陣地,團長正是當年在小王莊附近山寨那個被陳際帆認為很有前途的小伙子,陳際帆還親自給他改了個名字叫王元復,就是希望他能在光復領土的戰鬥中首當其衝,現在看來機會到了。

    第1師1團是主力團,營以上軍官都是血戰精銳。在他們面前的正是從未謀面的日軍精銳,第2師團是日軍16個常備師團之一,全面侵華戰爭期間調任關東軍輪值,一直沒挪過窩(歷史上44年調太平洋),岡村寧次擔任過這個師團的師團長。

    為了對付「神鷹」,日軍所有挽馬師團全部恢復兩旅團四聯隊制,第2師團全部兵力達24000餘人。轄步兵第3旅團(第4、29聯隊)、步兵第38旅團(第16、30聯隊)、野炮兵第2聯隊等

    第2師團採取了重點進攻的方式,步兵第3旅團一上來就和王元復的第1團卯上了。第1團在昨天的進攻中戰損較小,全團還有三千餘人,對付日軍七八千人還是有信心的。

    不過,信心歸信心。鬼子的精銳絕對不是草包。

    果然,日軍第2師團野炮兵第2聯隊開始朝著第1師各團轟擊的時候,師長史正祥憤怒了:「接炮兵,給老子狠狠地打!老子第1師打的就是關東軍精銳!」

    第1師可是有105榴彈炮的,這東西砸在日軍炮兵陣地上,感覺還是很爽的。雙方炮兵互有傷亡後,為了生存不得不轉移,然後第2師團第3旅團兩個齊裝滿員的步兵聯隊開始對1團的陣地猛衝。

    王元復在指揮所裡對自己的參謀笑道:「精銳師團嘛,總要有點傢伙的,瞧這陣勢,重機槍的數量不少啊。命令下去,各營、連都不要藏著掖著,狠狠揍他狗娘養的!」

    團長說對手的重機槍不少,其實他的才多,都是美式氣冷式重機槍,火力非常強大,遠不是日軍九二式可比。

    1團防守的是一座高地,正面很寬,山腳周長可達兩公里,鬼子兩個聯隊一左一右分別朝1營和2營衝鋒。

    從沒有好好和中**隊對陣的第2師團日軍終於嘗到了兇猛火力的味道,他們的重機槍被死死壓制,衝鋒過程中的擲彈筒只要一開火就會遭對手迫擊炮和狙擊手的雙重打擊,沒有這些武器支援,鬼子衝到200米以後發現,對手的連發步槍給他們造成巨大傷亡。很多日軍一邊衝鋒一邊射擊,可是打完一槍還來不及上子彈就被滅了。

    不過,日軍的氣勢挺嚇人,完全不顧傷亡,三個大隊的日軍前仆後繼往上猛衝,1營的陣地上不斷響起清脆的「鐺鐺」聲,那是大八粒彈倉跳出的聲音。

    「再把鬼子放近點!」這是一支王牌部隊才敢放出的狂言。

    手持m1半自動步槍的戰士不斷射擊,又不斷將子彈壓上,還是不能阻止日軍前進的步伐。所有重機槍管在這樣寒冷的天氣下既然槍管發燙,將旁邊的積雪全部烤化。

    戰鬥才開始不到十分鐘,雙方就打紅了眼。重機槍手們不顧日軍擲彈筒在周圍爆炸掌著機槍拚命射擊,而鬼子的輕機槍手們甚至站起身來端起上了刺刀的九九式拚命掃射。

    其實造成1團傷亡的,還是日軍的步槍,這些傢伙的素質絕不亞於狙擊手,一邊衝鋒一邊開槍,命中率非常高。當然,鬼子的神槍手一般就只能開一槍,有些運氣好的能開兩槍,接著就被打死。

    鬼子雖然悍不畏死,可也絕不是任人屠殺,衝鋒的道路上不僅射擊還做著各種戰術規避動作,而鬼子的擲彈筒也能在任何看上去不可能發射的位置發射。

    日軍以為他們衝鋒的距離越接近「神鷹」就越好,可是他們忘了「神鷹」不僅有半自動的大八粒,還有「打字機」湯姆遜衝鋒鎗,每一個營的警衛排都裝備了湯姆遜衝鋒鎗。加上各班的衝鋒鎗,在一百米距離上形成了一道無法逾越的死亡屏障。

    幾乎衝到這裡的鬼子都會被毫無懸念地打死,剩下的鬼子趴在地上動彈不得。

    到底是精銳,雙方都幾乎在同一時間動用了曲射火力意圖打開突破口,於是空中你來我往飛行的迫擊炮彈和榴彈代替了子彈在接下來的時間成為主角。

    當然,這個時間沒能持續多久,因為鬼子的擲彈筒無論是火力強度還是射程、精確度方面都要差一大截,更何況1團自己也有不少山炮。

    日軍第一次大型衝鋒因為遠近火力都被人家壓制,結果傷亡慘重。急於爭功的第3旅團傷亡近半,一次性就被打殘。

    在其他各條戰線上的鬼子也沒好到哪兒去,他們以為憑著人多,對手又是剛剛經過激烈戰鬥的,以為能討到便宜,誰料想除丟下纍纍屍體外什麼也得不到。

    第1師是那麼好惹的?

    日軍第2師團可能沒有想到,他們拼盡全力進攻的只不過是人家的兩個團,第1師還有一個3團和突擊團(坦克裝甲車)沒有用上,就等日軍傷亡慘重之時發起反突擊,將鬼子徹底打殘。

    為了策劃這次反突擊,師長史正祥將武器庫裡還剩下的1000多支湯姆遜衝鋒鎗全部拿出來裝備第3團,並將第3團的重機槍全部調到其他部隊。事不過三,等到日軍兩次進攻受挫的時候,他準備用40餘輛坦克和120輛裝甲車開路,配合第3團對當面的第2師團和第20師團發起反攻。

    日軍第一次攻擊,士氣那麼旺盛都死傷慘重,接下來的第2次進攻基本上就是那樣了,除了用自己士兵的生命換取「神鷹」士兵的生命外一無所獲,而這種比例是驚人的,達到了5比1,甚至6比1的程度。

    2月15日下午六點,天已經黑了。打了一天的日軍士兵開始拿出自己的飯盒在火上烤,把那些凍得硬邦邦的罐頭和飯團烤熱後往嘴裡送。但是他們沒能好好吃上一頓飯,因為「神鷹」的炮火打來了。

    士兵們慌忙將飯盒中的飯團一口塞進嘴裡,然後扔掉飯盒就往陣地上跑,結果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從幾座山包見的凹地上突然衝出很多坦克和裝甲車。

    好些士兵嘴裡的飯都沒有吞下去,張著大嘴看見這些坦克和裝甲車上面噴射出大量的火舌。

    「臥倒,敵襲!」

    只聽見日軍陣地上響起一陣接一陣的爆炸,塵土飛揚中,重機槍子彈打在塹壕邊,壓得日軍抬不起頭。

    可不抬頭不行啊,大地已經在震動,對面的坦克飛快地碾過來。日軍軍官們瘋狂了!看起來他們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沒有想到對手的反擊。但是鬼子對「神鷹」的坦克是有準備的。是根據從太平洋戰場上繳獲的少量火箭筒仿製的一種一次性直射榴彈,數量非常少,在東北製成後首先裝備了留守關東軍的第2師團等部隊。

    這種偷工減料的東西射程很差,準頭也不足,唯一可取之處是殺傷力,這是因為他們的對手裝備的坦克都很厚,不得不這樣,反正炸藥也不缺。

    坦克和裝甲車後面不遠,是第3團的官兵們。

    這個團開始還因為師長把他們當做預備隊而不爽,現在看來他們的任務很光榮嘛,任務光榮,就意味著大量的傷亡,無論是對手還是自己。

    果然,在鬼子單兵反坦克武器和士兵悍不畏死同歸於盡的打擊下,有八輛坦克和三十多輛裝甲車在拿下第一線陣地時被毀,有的起火,有的履帶被炸斷。

    但是他們卻打開了日軍防線的缺口,第3團官兵們不懼生死操著手裡的湯姆遜和m1向日軍猛撲。

    這種運動式的近戰,日軍根本不是對手,一時間兩個師團結合部的陣地上彈雨橫飛,屍橫遍地,爆炸接二連三。

    最令日軍想不到的是,支那人僅僅這點坦克,居然也敢迂迴進行戰術包抄,很多裝甲車在步兵的掩護下,乾脆成了移動堡壘,肆意殺傷不遠處的鬼子。

    第2師團師團長岡崎清三郎得到報告,鐵青著臉不得不命令撤退,因為這樣打下去,他的部隊只會越打越少。

    第2師團一撤,旁邊的20師團也不敢再頂了,再頂下去自己側翼就危險了。

    於是全線撤退。第3團打紅了眼,同伴的屍體還倒在泥濘中,他們自然不肯放過,一路拚命追擊,居然把鬼子驅逐到兩公里以外。

    日軍兩個精銳被第1師的反擊打得暈頭轉向,很多士兵來不及撤退被包了餃子,最後全軍覆沒。

    戰鬥打到近十二點才停下來。3團和突擊團以犧牲1000餘人,損失十五輛坦克和40多輛裝甲車的代價,又殲滅了日軍4千餘人。徹底斷絕了鬼子兩個精銳繼續進攻的念想。

    精銳如此,兩個普通師團70和71師團更慘,由於他們的炮火更差勁,根本撈不著進攻的機會就被第2師和第3師的榴彈炮炸得暈頭轉向。好不容易撈著進攻機會也是連死帶傷。

    不過,整個第1軍傷亡很大,而且後勤上也開始有點供應不上。雙方在凌晨時分停止了進攻。

    日軍總兵力從八萬下降到不到六萬,也打不下去了。雙方都心照不宣地開始鞏固自己的陣地。

    這個結果絕不是日軍想要的,所以鬼子肯定會動用殺手鑭。更加慘烈的戰鬥還在後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