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年聖

第二卷 商周大戰 混水摸魚鬧封神 第六章 姜尚求道入崑崙 聞仲思凡輔殷商 文 / 輕人

    風年在萬年宮中靜待封神到來,卻是一邊修煉法力,一邊感悟天道,悠閒無比。而闡截兩教教主元始和通天卻是越發焦急,等到五百年已過,神仙殺劫即將到來,便連講道的心思也沒了,自是閉了宮門,命門下各回洞府。

    且說那東海之濱,有一人姓姜名尚,字子牙,別號「飛熊」,這姜尚自幼上無父母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只是寄居於父親在朝歌好友宋員外家中,到與那員外公子宋異人關係甚好,結拜為異性兄弟。

    待得二人長大,宋異人繼承家業,又娶了妻室,姜尚卻是不好再居住於此。有心自己獨自生活,但他手不能拿,肩不能挑,雖也是識字,胸中卻沒有多少學問,自是不能養活自己,漸漸地有些自厭起來,覺得紅塵之中沒了容身之所。一日,在坊間聽到說書之人講述神仙事跡,便起了修道之心。回去之後,向異人借了些盤纏,從此以後,四處漂泊,尋找仙蹤。到了三十初頭,卻還是沒有找到任何蹤跡。

    這一日,姜尚已到了崑崙山附近,卻遇到一獵人。那人比他年幼,卻是身體十分強壯。二人有些一見如故,互通姓名。那人姓申名公豹,也是個孤兒,但卻自食其力,捕獵為生。姜尚內心羨慕,說了自己身世,又提了自己這些年尋仙問道之事。

    申公豹笑道:「此山名崑崙,聽聞有神仙在上居住。」

    姜尚答道:「我也是聽聞此山本是西王母的瑤池所在,才來看看,這些年四處漂泊,沒有絲毫蹤跡,心思也有些淡了。」

    申公豹卻勸道:「既然已經到了,何不上山看看再說。」

    姜子牙聞言,也是笑道:「也罷,再看看吧!」卻又道:「兄弟也是一人,不如隨我上山如何?」申公豹今日也是無事,便笑笑答應,二人一同上山不提。這一上山,卻是:孤苦身世本相惜,命運差異化死敵。恩怨糾纏封神後,只歎天道果非凡。

    卻說殷商自成湯建立已五百年有餘,如今的天子卻是帝乙。帝乙在位期間,商朝國勢已趨於沒落。當時,江淮之間的夷族強盛起來,準備大舉進攻商朝。

    此時截教教主通天卻因久不聞代天封神之人的訊息,不免有些急躁,便下了敕令,命截教門下有意紅塵之士出山輔佐殷商帝皇。通天本是為了將來提前做好準備,神仙殺戒總是因凡人而起。通天此意雖好,卻沒想使得截教和殷商氣運相連,一損具損,一榮具榮。

    有了教主詔令,截教門下自是風雲出動。

    首先下山的便是金靈聖母的愛徒聞仲,這聞仲天生神異,頭生三眼,中間一目神通,白光數寸,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自從在截教門下修行之後,已是地仙之流。他本是凡人出身,雖入了仙道,卻不甘於此等生活,心想大好男兒自應建功立業,封侯拜相,方不負胸中所學。此次既然有了教主詔令,便去向師傅辭別。

    金靈聖母早就明白徒弟不是安心修行之人,卻因喜他資質不凡,才收他入門。現在教主有命,自是不好阻止。便將自己用一對雌雄蛟龍煉製的法寶『禁鞭』賜予徒兒防身,又將一隻靈獸墨麒麟送與他代步。

    聞仲雖然心中傷感,但也不願違心留下,便跪下向師傅拜別,金靈聖母擔心徒兒安危,費心演算,卻也只是有些模糊圖像閃過,其中只有一個大大的「絕」字十分清晰,便道:「你此次下山雖可享受人間富貴,但卻要南征北戰,勞心勞力,你可清楚?」

    聞仲點頭,道:「徒兒明白。」

    金靈聖母又囑咐道:「你下山之後,要謹記一點,你之一生,不可逢『絕』字。」

    聞仲自是答道:「徒兒必將銘記於心。」

    金靈聖母見徒弟心意已決,無可挽回,淡淡地道:「你去吧。」

    聞仲再磕了九個響頭,道:「徒兒去了,師傅保重。」

    聞仲拜別師尊,手拿禁鞭,坐於墨麒麟之上下山而去。這一去:截教修行逍遙客,功拜太師坐朝堂。南征北討平天下,鎮服群雄亂不生。

    殷商江山自從得了這員大將之後,卻有變得安穩起來。後來陸續有截教門人入朝為官,有那張桂芳,余化等等。這些人的到來,使得殷商江山越發安穩,倒有幾分中興景象。

    那帝乙生有三子:長曰微子啟;次曰微子衍;三曰壽王。只因帝乙有一日遊覽御花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恰逢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托梁換柱,力大無比,所以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趙啟等上本請立壽王為東宮,帝乙也是心中偏愛三子,於是順水推舟立季子壽王為太子。後來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與太師聞仲,壽王即位為天子,名曰紂王,都朝歌。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宮元配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這一年是紂王七年,春二月,忽有報到朝歌,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突然造反,紂王大怒,本欲領兵親征北海,卻被群臣相阻,只好敕命太師聞仲征北不提。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