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年聖

第二卷 商周大戰 混水摸魚鬧封神 第八章 萬年宮風年勸妖 朝歌城蘇護反商 文 / 輕人

    且說風年帶陸壓回了內殿,直接開口道:「你是否見過西方教的准提道人?」

    陸壓面色驚異,道:「大哥竟然知道此事。」

    風年坐下,漫不經心地說道:「那准提道人肯定對你說,你與西方有緣,當入那西方教中,做那大日如來佛。」

    陸壓更加驚詫,風年卻道:「此時暫且不提,你自己做好決定,我不會干涉。只是封神一事,牽扯甚大,你與截教結下因果卻是不好。那封神榜的作用你可清楚?」

    陸壓搖頭道:「我只是從南極仙翁處聽到了封神之時,至於內情,也是剛才聽大哥所說才明白。」

    風年道:「我曾經答應你要使九位兄長復生。」

    陸壓聞言大喜,語聲顫動,說道:「難道,難道那封神榜可以?」

    風年點頭笑道:「封神榜便是將死後之人真靈存入其中,封神之後,自會產生神體。到時雖要聽那天帝之名,但總好過魂飛魄散。」

    陸壓大喜,至於受天帝制約,並不放在心上。想了想,又道:「大哥是想讓九位哥哥替代外面那九隻小妖怪。」

    風年搖搖頭:「他們九人,若肯聽話,我自會另想辦法。至於九位哥哥要替代之人,我要好好想想,闡截兩教要有很多門人上榜,從他們中選擇,也可與兩教結下善果。」

    陸壓想了想,道:「如此,倒是一舉兩得,大哥所說到也不錯。至於西方教之事,我會好好考慮。」

    風年道:「西方教在封神之後,卻也有大興之兆。但凡是總有兩面,興衰無定,我妖教現已不存,我雖有心復教,但混元難證,只好繼續努力。你在這想想,我出去聽聽外面幾人的決定。」

    風年來到前面大殿中,直接坐回原位,開口問道:「諸位考慮的如何?」

    軒轅墳三妖,以及梅山七妖,高明高覺起身齊聲道:「謹遵少主之命。」

    風年笑了笑:「很好,饕餮。」

    站在一旁的饕餮應聲道:「饕餮在。」

    風年道:「帶他們九人到中殿歇息。」

    饕餮應是,將九人帶下。風年看了看孔宣,道:「孔宣,你意下如何?」

    孔宣起身道:「我雖是妖族,但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不敢棄之。」

    風年歎了口氣,道:「也罷!你可回去全了臣子之義,但今日所言,出於我口,入爾心中,不可對他人言起,免得再生事端。」

    孔宣明白,自是答應,風年又道:「既如此,我再送你一言,你要謹記:三十六路阻西歧;五色神光無人敵。可歎孔雀化明王,只因西方有菩提。」

    孔宣想了想,還是要回去,便道:「多謝少主贈言,孔宣告退。」孔宣離去,風年雖是不很高興,但現在也沒有辦法。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紂王回宮之後,色心不改,自有那奸佞寵臣費仲,尤渾二人進言選美,紂王大喜,於朝堂之上下詔,又被群臣阻難,紂王心中憤怒,卻也無濟於事。

    費仲尤渾為紂王寵臣,太師聞仲不在朝中,二人頓時興風作浪,勒索大臣。有冀州侯蘇護生得性如烈火,剛方正直,哪裡知道奔競夤緣;平昔見稍有不公不法之事,便執法處分,不少假借,故並未向二人送禮,也是合當有事,那日二人查天下諸侯俱送有禮物,獨蘇護並無禮單,心中大怒,懷恨於心。

    二人心中計較,便進宮向紂王言及蘇護有女名妲己如何美貌動人艷色天姿,幽閑淑性,若選進宮幃,隨侍左右,堪任役使。況選一人之女,又不驚擾天下百姓,自不動人耳目。

    紂王聽言,不覺大悅,「卿言極善!」即命隨侍官傳旨:「宣蘇護。」使命來至館驛傳旨:「宣冀州侯蘇護商議國政。」蘇護即隨使命至龍德殿朝見,禮畢,俯伏聽命。紂王道:「朕聞卿有一女,德性幽閒,舉止中度。朕欲選侍後宮。卿為國戚,食其天祿,受其顯位,永鎮冀州,坐享安康,名揚四海,天下莫不欣羨。卿意下如何?」

    蘇護聽言,正色道:「陛下宮中,上有后妃,下至嬪御,不啻數千。妖冶嫵媚,何不足以悅王之耳目?乃聽左右諂諛之言,陷陛下於不義。況臣女蒲柳陋質,素不諳禮度,德色俱無足取。乞陛下留心邦本,速斬此進讒言之小人,使天下後世知陛下正心修身,納言聽諫,非好色之君,豈不美哉!」

    紂王卻是大笑道:「卿言甚不諳大體。自古乃今,誰不願女作門楣。況女為后妃,貴敵天子;卿為皇親國戚,赫奕顯榮,孰過於此!卿毋迷惑,當自裁審。」

    蘇護聞言,不覺厲聲言道:「臣聞人君修德勤政,則萬民悅服,四海景從,天祿永終。昔日有夏失政,『淫』荒酒色;惟我祖宗不邇聲色,不殖貨財,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克寬克仁,方能割正有夏,彰信兆民,邦乃其昌,永保天命。今陛下不取法祖宗,而效彼夏王,是取敗之道也。況人君愛色,必顛覆社稷;卿大夫愛色,必絕滅宗廟;士庶人愛色,必戕賊其身。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將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餘年基業,必自陛下紊亂之矣。」

    紂王聽蘇護之言,勃然大怒道:「君命召,不俟駕;君賜死,不敢違;況選汝一女為后妃乎!敢以戇言忤旨,面折朕躬,以亡國之君匹朕,大不敬孰過於此!著隨侍官,拿出午門,送法司勘問正法!」左右隨將蘇護拿下,轉出費仲、尤渾二人,上殿俯伏奏曰:「蘇護忤旨,本該勘問;但陛下因選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聞之,道陛下輕賢重色,阻塞言路。不若赦之歸國,彼感皇上不殺之恩,自然將此女進貢宮闈,以侍皇上。庶百姓知陛下寬仁大度,納諫容流,而保護有功之臣。是一舉兩得之意。願陛下准臣施行。」紂王聞言,天顏少霽,「依卿所奏。即降赦,令彼還國,不得久羈朝歌。」

    待得聖旨一下,迅如烽火,即催逼蘇護出城,不容停止。那蘇護辭朝回至驛亭,眾家將接見慰問:「聖上召將軍進朝,有何商議?」

    蘇護大怒,罵道:「無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業,寵信讒臣諂媚之言,欲選吾女進宮為妃。此必是費仲、尤惲以酒色迷惑君心,欲專朝政。我聽旨不覺直言諫諍;昏君道我忤旨,拿送法司。二賊子又奏昏君,赦我歸國,諒我感昏君不殺之恩,必將吾女送進朝歌,以遂二賊奸計。我想聞太師遠征,二賊弄權,眼見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亂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懸,可憐成湯社稷化為烏有。我自思:若不將此女進貢,昏君必興問罪之師;若要送此女進宮,以後昏君失德,使天下人恥笑我不智。諸將必有良策教我。」

    眾將聞言,齊聲說道:「吾聞『君不正則臣投外國』,今主上輕賢重色,眼見昏亂,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國,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一家。」

    此時蘇護正在盛怒之下,一聞此言,不覺性起,竟不思維,便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叫左右:「取文房四寶來,題詩在午門牆上,以表我永不朝商之意。」詩曰:「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蘇護題了詩,領家將逕出朝歌,奔本國而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