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年聖

第三卷 絕對反擊 將以我心比天心 第十八章 黃巾起義亂神州 軒轅劍出斬董卓 文 / 輕人

    軒轅劍現身人間,天界各方勢力驚異,知道那劉協是風年轉世,卻都裝作不知,各自進行計劃。

    女媧娘娘本想命靈明道人將風年轉世之身接回,但被伏羲阻止,卻是伏羲經過演算之後,發覺風年大有機緣。女媧對伏羲自然信任,遂不再插手此事。

    天道教副教主靈明道人接到女媧娘娘的通知之後,也不再管風年的轉世。只是命七大聖以為風年報仇為由,領兵攻打幽冥血海。靈明道人怕齊天大聖等不是冥河老祖的對手,所以將混沌鍾交與齊天大聖防身。至於聖華山暫時便布起周天星斗大陣,以防有人來攻。

    人間界地星,中原九州。

    大漢建寧二年四月望日,靈帝駕臨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樑上飛將下來,蟠於椅上。靈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

    光和元年,雌雞化雄。

    六月朔,黑氣十餘丈,飛入溫雄殿中。

    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種種不祥,非止一端。靈帝下詔問群臣災異之由,議郎蔡邕上疏,以為蛇墮雞化,乃太監干政之所致,言頗切直。靈帝覽奏歎息,起身更衣。

    太監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里。後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朋比為奸,號為「十常侍」。靈帝尊信張讓,呼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古

    此時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梁。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道:「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張角拜問姓名,老人道:「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張角得此書,曉夜攻習,能呼風喚雨,號為「太平道人」。中平元年正月內,疫氣流行,張角散施符水,為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張角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唸咒。次後徒眾日多,張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為將軍;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

    張角卻有了異心,遂遣其黨馬元義,暗繼金帛,結交中涓封諝,以為內應。又與二弟商議道:「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誠為可惜。」之後一面私造黃旗,約期舉事;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諝。

    誰知唐周竟前去告密,靈帝得知,遂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將其斬殺,又將封諝等一干人下獄。

    張角聞知事露,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梁稱「人公將軍」。申言於眾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

    何進上奏靈帝火速降詔,令各處備御,討賊立功。一面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後有劉備,孫堅,曹操等大破黃巾,而靈帝卻在此時突然駕崩,何進和妹妹何皇后將劉辯擁上帝位,封劉協為陳留王。而十常侍與何進不和,欲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何進無力對抗,接受了袁紹的建議,命諸侯進京勤王。

    十常侍聞之,將何進騙入宮中斬殺。何進手下前來尋仇,將其中八人斬殺,只不見張讓、段珪。

    張讓、段珪卻是挾持劉辯和劉協逃跑,連夜奔走至北邙山。約二更時分,後面喊聲大舉,人馬趕至;當前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大呼「逆賊休走!」張讓見事急,遂投河而死。

    劉辯和劉協未知虛實,不敢高聲,伏於河邊亂草之內。軍馬四散去趕,不知二人之所在。兩人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饑餒,相抱而哭;又怕人知覺,吞聲草莽之中。

    劉協道:「此間不可久戀,須別尋活路。」於是二人以衣相結,爬上岸邊。滿地荊棘,黑暗之中,不見行路。正無奈何,忽有流螢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劉辯前飛轉。

    劉協笑道:「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隨螢火而行,漸漸見路。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山岡邊見一草堆,帝與王臥於草堆之畔。草堆前面是一所莊院。

    莊主是夜夢兩紅日墜於莊後,驚覺,披衣出戶,四下觀望,見莊後草堆上紅光沖天,慌忙往視,卻是二人臥於草畔。莊主問道:「二少年誰家之子?」

    劉辯不出聲,劉協指著兄長道:「此是當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亂,逃難到此。吾乃皇弟陳留王也。」

    莊主大驚,再拜道:「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見十常侍賣官嫉賢,故隱於此。」遂扶二人入莊跪進酒食。

    卻說閔貢趕上段珪,拿住問:「天子何在?」

    段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貢遂殺段珪,懸頭於馬項下,分兵四散尋覓;自己卻獨乘一馬。隨路追尋,偶至崔毅莊,崔毅見首級,問之,貢說詳細,崔毅引見,君臣痛哭。

    閔貢道:「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崔毅莊上止有瘦馬一匹,備與帝乘。閔貢與陳留王共乘一馬。

    離莊而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一行人眾,數百人馬,接著車駕。君臣皆哭。先使人將段珪首級往京師號令,另換好馬與帝及陳留王騎坐,簇帝還京。

    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百官失色,劉辯兄弟亦是大驚。袁紹驟馬出問:「何人?」

    繡旗影裡,一將飛出,厲聲問:「天子何在?」

    陳留王劉協策馬上前,喝道:「來者何人?」

    又出一人,狼面鷹眼,虎背熊腰,道:「西涼刺史董卓也。」

    陳留王劉協正要開口,卻見那董卓身後模模糊糊有一影像,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心中不由一驚。他的頭頂之上突然浮出一把三尺長劍,飛著劈向董卓。董卓大驚,卻避無可避,被直接斬殺。

    西涼大軍驚怒,卻被董卓軍師李儒阻攔,李儒驚訝道:「軒轅劍,傳說中的軒轅劍!」

    眾人聞言看著那把劍,只見劍分兩面,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兩面,一書漁牧農耕,一面書聖人教化之篇章。正是傳說中人皇軒轅氏的佩劍,全都跪下行禮。

    只有劉辯和劉協兄弟未下跪,這時陳留王體內又浮出一具金色骨架,直接飛到劉辯身前,馬上融入。

    此時兄弟二人兩人卻是明瞭前世,一位是人皇大禹,一位是天道教主風年。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