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永徽長歌

第八卷 永遠的輝煌 三四一、避嫌 文 / 祈水

    三四一、避嫌

    如果說大唐離開了誰都一樣的話,那長安如果離開了李治,就絕對不一樣。

    自從李治離開了長安以後,長安城明顯變化了很多,這座一直以來都頗為熱鬧的城市,立即就冷清了下來,一點都沒有皇上離開之後的輕鬆感。

    站在長安城的鐘樓上,長安四周的景色盡收眼底,清晨的薄霧更是讓這古城增添了一份飄渺的氣息,高茫深吸了一口氣,只感覺五內之間,儘是冰涼。

    這個季節的長安,畢竟還是太冷了。

    「美麗的長安。」

    高茫似乎是在誇讚什麼,但話語之間,卻苦澀居多,讓跟在他身後的長孫順德頗為納悶。

    「高兄,怎麼,在擔心自己的生意嗎?」

    高茫微微頷首,只是心中卻道,自己確實是在擔心,不過不是自己的生意,是李治的生意。

    他從來都不認為天下商行是屬於自己的,雖然從一開始,李治就已經明明白白的告訴他,這些都是他自己的財產,但高茫依舊固執的認為,若非沒有李治的支持,天下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就連普通的百姓,都知曉天下的背景,他這個商行的大掌櫃,就更不可能忘掉了。

    「做百姓也不錯不是嗎,懵懂無知,卻自在的幸福啊。」

    長孫順德感歎的話,讓高茫的眉頭緊皺,對於這個人,高茫雖然有頗多的好感,但畢竟兩個人,是屬於不同的世界,所以總的來說,卻是防備居多,尤其是如今皇上不在長安,他就更加憂心忡忡了。

    「長孫老弟啊,你可是做了二十多年的百姓,怎麼才感覺出百姓的幸福?」

    高茫話語之中,暗含著諷刺,他很明白,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俯覽大唐,才能感覺出百姓的幸福,也許即便是自己,也沒有說這樣的話的資格,只有大唐的皇帝,才能這麼感歎吧。而長孫順德在外二十幾年,沒有經歷過上位者的滄桑,又哪裡會真切的感受到百姓的幸福呢。

    「我是看高兄這樣憂心啊。」

    長孫順德似乎感覺到高茫異樣的心情,略略回了一句。

    高茫的目光銳利如同寒冬的風霜,即便是站在他身後,長孫順德依舊能感覺得出他心中的波動。

    「百姓看似懵懂無知,然而這世界上最基礎的變動,都發生在百姓的生活當中,這三教九流,雖然看似低下,卻蘊含著最深刻的道路。老弟啊,你記著,有的時候,為官為國之道,卻是在百姓的心中的,都說以民為家,若你能真正的理解這個道理,那又何必會有如今的窘狀呢。」

    說罷,高茫毫不在意長孫順德的窘態,只是又低歎了一聲,手指撫著長安鐘的滄桑。

    「記得長安有一處丹青壁,記載著大唐最值得銘記的事情,你也許應該去看看,那裡到底記載了什麼。」

    高茫沒有在說什麼,只是茫然的看著天空中漸漸消散的雲霧,腳下的城市,漸漸的晨霧中變的清晰起來,而他腦海中的那份執著,如同初升的太陽一樣,片刻之間,就佔據了他的全部心神。

    最近高茫是無比的煩悶,皇宮之中的變化,他又怎麼可能不清楚呢,就是高季輔,也已經找了高茫三次了,希望能從他的口中,得知皇上如此變化的用意,絕大多數人,都靜觀其變,不知道皇上到底在玩些什麼,可高茫也是有苦自知,他也不清楚皇上到底存的什麼心思,這次他可以說是完全在黑夜中行路了。

    皇上離開之前,曾經找過他,不過並沒有提及此次到底有什麼目的,只是很鄭重的告訴高茫,如果發生了任何變化,他都要置身事外,絕對不能捲進來。這種讓高茫避讓的態度,讓他很是不爽,但他又不可能忤逆李治,尤其是在這種特殊的時刻。

    高茫雖然不清楚李治心中所想,但作為大唐最有名氣的商人,高茫心中自然是有自己的算盤,他能從商業之間的細微變化,找到一種契合點,從而證明自己心中的猜測,到底有幾分的真實性。

    前些天,段伶曾經找過他,對於這個女人,高茫是敬而遠之,但段伶畢竟是契苾何力的義女,而且她手下的商會,與高茫之間有不小的生意往來,但段伶來的目的,卻並非是生意上的事情,而是與高茫說了一大堆關於楊雁的話題,這些,高茫都是聞所未聞的,當然,他也並沒有拒絕她的『好意』。

    「少爺,老爺有請。」

    剛走進自家的宅院,官家就一臉無奈的說。

    高茫也是長歎了一聲,自從自己與高季輔的關係復甦之後,自己反而不如從前那樣自在了,因為要顧忌到高季輔的心情,而且高老似乎也想明白了,很多時候,都開始想起,自己這個孫子,似乎與皇上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所以總是想從他的口中,得到些什麼。

    但高茫又怎麼可能私下裡透露皇上的心思呢,況且他也不一定能猜透皇上的心思。

    「爺爺,我都已經說了,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就一小商人,你們我都惹不起,行了吧。」

    剛進的前廳,高茫就滿腹牢騷,然而等他進了前廳,看清楚裡面的情況之後,卻愣了一下,繼而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實在是太過冒失了。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大早上的,李恪竟然也在呢。

    李恪衝著高茫點點頭,善意的一笑,高季輔就不同了,臉色陰沉的嚇人。

    「犬子沒有教養,讓王爺見笑了。」

    李恪擺擺手,示意自己不在意,然後笑著對高茫說:「高老弟,看來最近過的不怎麼舒心啊。」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不過李恪的到來,還是讓高茫心頭一驚,他來自己這裡幹什麼,高茫從直覺上,覺得李恪不是來找高季輔的,反而是找自己的,因為李恪無論是從哪裡來說,在這個時刻,都不應該找高季輔才對,皇上離京,最老實的,就應該是李恪這樣帶著不同身份的人了,而他竟然還來這裡,實在是讓人費解。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李恪已經到了,高茫自然不能怠慢,但他也不想多說什麼,畢竟李治曾經囑咐過,萬事都靠邊就對了,政治上的事情,他一個商人,想管也管不了。

    然而高季輔似乎與高茫打著同樣的心思,也不怎麼理睬李恪,但李恪也並不慌張,反而神情自若。

    這種態度,最讓高茫頭疼,他一向不喜歡政治,因為他總覺得政治實在是骯髒的東西,無論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都讓人頭疼不已,所以小的時候,他喜歡雕刻,而長大了之後,在李治的幫助下,他頂住了家族的壓力,走上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然而如今,他卻悲哀的發現,自己竟然依舊無法與政治脫離。

    如果沒有了李治,自己是不是就真正的離開政治了呢。

    高茫的心中,突然閃過一個讓他自己都有些害怕的想法,他立即猛搖了搖頭,然而這種想法,就如同毒蛇一樣,在他的內心伸出滋生,隱約間,他甚至開始罪惡的期待,如果李治消失,那他就真正的自由了。

    「你們小輩好好聊聊吧,老朽身體不行了,早晨還要鍛煉鍛煉,否則這身子骨承受不了,呵呵。」

    高季輔微笑著站了起來,渾然不顧高茫殺人一樣的眼神,推皮球一樣,將李恪推了出去。

    然而李恪似乎也是老找高茫的,所以渾然不在意,反而笑著說:「說的也是啊,正好我與高老弟還有些話要說呢。」

    高季輔似乎很是高興自己能獨善其身,恩的答應兩聲,笑道:「那是,我是老了,以後朝廷上,還要多靠著你們呢,你們多親近親近。」

    說罷,吩咐了幾聲,自己轉身離開了。

    高季輔一離開,高茫反而放開了,瞪了李恪一眼,怒道:「你來這裡幹什麼,不是讓人誤會嗎。」

    李恪苦笑了一聲,湊到高茫的身前,低聲說:「我也不想,不過想來想去,還是你這裡才能躲得下我啊。」

    高茫有些吃驚,躲?這是為什麼。

    似乎明白高茫的想法,李恪皺著眉頭,低聲歎道:「這些天皇上離開了京城,暗地裡來找我的人,可是相當不少,你也知道,這些肯定是瞞不過皇上的,本來這也沒有什麼,我做人,本來就是無愧於心,但若是這樣發展下去,難免不會……你明白的。」

    高茫當然明白,不過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李恪會選擇這裡。

    對於李恪所謂的無愧於心,高茫更是嗤之以鼻,若是無愧,又何必來躲呢,皇上以前也是經常離開京城的,為什麼這次,卻要避嫌了呢。

    顯然,這次很多人都感覺到了異常,難道這些人,就這麼明目張膽的勾結李恪?

    又與李恪交流了一會兒,高茫終於確定,這次皇上離京,應該是不同尋常的,這些人都聞到了一絲不同的氣息,反而是高茫因為李治的話,反而不怎麼關心。

    「別的我就不說了,皇上離開之前,確實也曾經找過我,並且和我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是嗎,等會兒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