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十一章 麻煩 文 / 同舟共濟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雖然知道這計劃生育工作的難度,更知道白一丁的那點陰謀,就算是十二分的不願意接這項工作,可楚平也沒有辦法,只能先接手這項工作再說,只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了,至於後面的事情,只能慢慢的想辦法。

    這事情自然少不得要和王愛軍商談,考慮了一會,王愛軍說:「你先接過來,做做再說,這段時間大棚蔬菜剛開始,你用點心去抓一陣子計劃生育,等把大部分計劃生育對像抓好了,再將工作重心放到這邊來,不過要注意工作方法,不要鬧出大問題,其他村應該問題不到,上山村你要注意,不要跌在哪裡,至於有沒有成效都無所謂,記住不能出什麼亂子,他再要耍什麼陰謀,到時候我去找周書記匯報。」

    有王愛軍頂著,楚平算是放心一些,和王愛軍說了一些親近的話,兩人也就繼續討論大棚菜的事情,不過討論到最後,兩人都有些淡心了,就算做好了,到時候只怕大部分功勞也是白一丁的,雖然說領導心裡明白是怎麼會事,可平白無故將主要的功勞搶了去,換誰也不會高興,畢竟王愛軍和楚平還沒無私到這個地步。

    「那大棚菜的事情就辛苦你了。」楚平無奈的說,「我是擔心白一丁瞎指揮,不要到時候村民們錢賺不了,還要賠本。」

    「那也沒辦法,這樣的事情他白一丁還做少了。」王愛軍也感到無奈,白一丁在湖山鄉經營了二十來年,除了他們兩人是外來戶,其他人可都是他一手提拔的,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手遮天。

    然而還沒開始開展計劃生育工作,大棚菜的事情就來了麻煩。

    「楚鄉長,大家可還是離不開你。」趙三兵誕著臉和楚平說,而且用了他自認為很文雅的詞語,坤平村的村民很贊同鄉里擴大種植面積的計劃,全村各戶都很積極,生怕政府不讓他們種,只是聽說白一丁是大棚菜工作領導小組後,吃過他多次虧的村民卻一齊向村支書趙三兵提出一個要求。

    那就是一定要請楚平鄉長作為他們的指導幹部,作為他們村的駐村幹部。還有人提出:「我們可以撥出一塊地給楚鄉長,請他和我們一起種,他種多少我們也種多少,他不種我們也不種。」

    「三叔,你這不是為難我嘛。」這可是一個難題,就算掛個駐村幹部的名頭,他也不可能有時間泡在村裡,計劃生育工作這項工作他必須全力以赴。

    「撥土地給我就算了,我要種也只能向你們租地,租金還是要給的,只是你們給我優惠點。」對於自己那大菜棚,楚平還真想留著,也還想要擴大點面積,畢竟這玩意弄著一年賺個三五千還是沒問題的,自己現在一年的工資也就兩千多塊,這三五千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只是楚平卻沒時間沒精力來照顧這大棚了,「不過我哪裡有時間來伺候這大棚啊。」

    「你沒時間,我們有的是時間,你的大棚我們幫你照顧,只要你有事沒事來看看就行。」一個長著花白鬍子的大叔插嘴說,「你們說是不是。」

    其實他們想的很簡單,你楚鄉長自己種了,肯定會關心,你自己不怕賠錢,我們也不怕。

    楚平知道這事情自己不好做主,就沒有正面回答。

    誰知道趙三兵他們一幫人,居然為這事專門寫了一個報告,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全部簽名,並蓋上村裡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公章,由趙三兵和村長趙坤親自將報告送到白一丁和王愛軍的辦公室,請鄉里批准,趙三兵走的時候還撂下話:「鄉里要不批准,我們就把報告送給縣委周書記,請周書記批准。」

    楚平對這事情是哭笑不得,早知道如實和趙三兵說了,這事情還不會弄成這個樣子。

    「媽的巴子!」白一丁將報告摔在地上,趙三兵他們這報告讓白一丁很是懊惱,這不明擺著坤平村眼裡就沒有鄉政府和鄉黨委,只有楚平這小子,這還了得啊!

    更何況,這事情說到底,村民們提這些條件,還是對他白一丁沒有信心,不相信我白一丁書記,這種事情,白一丁怎麼能容忍!

    白一丁在當書記這幾年中,搞過幾個富民工程,雖然想法是好的,可這人往往一廂情願,又好大喜功,用行政指令讓鄉政府周邊幾個村的村民吃了不少虧,幾個項目做下來,沒有一個是賺錢的,到最後仔細算筆賬,不但沒有致富賺錢,反而賠了不少勞力,有的甚至還虧了錢,所以他們對白一丁是恨得不得了,特別是坤平村,因為村子比較富裕,所以每次都少不了他們。

    白一丁大為惱火,這不是公然挑戰他這個一把手的威望嗎!

    他白一丁哪裡受過這樣挑戰,能不想辦法給楚平穿小鞋嗎。

    拿到報告後的幾天,天天處處找楚平的麻煩,大會批評,小會訓斥,從不給楚平好臉色看。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也都知道白一丁這人的秉性,沒人出來說公道話,就連王愛軍也不好管這些小事。

    不過這事情,白一丁卻沒法子,總不能讓他們將報告送到周憲國那裡去,趙三兵這炮筒子,如果周憲國問起為什麼,他才不會管什麼,只怕竹筒倒豆子,把村民的想法全部倒了出來。

    同時坤平村又是第一個種大棚菜的村,白一丁不能讓他們鬧出絲毫事情,只能同意了坤平村村民的這個要求。再說了,坤平村的這個村支書趙三兵,可是不好輕與之人,打過朝鮮戰爭,還是戰鬥英雄,地委領導中,有幾個可是他的老首長。

    只是這筆賬就記在楚平身上了,白一丁惡狠狠的和一個他要好的鄉幹部說:「這小子太不懂味了!」

    都到了這個份上,楚平也只好苦笑著答應,可大棚管理卻是個問題,還好趙三兵拍著胸脯答應:「你放一百二十個心,有我趙三兵在,你大棚還長毛了不成,絕對比別人家的好。」

    一個月不到,湖山鄉黨委和政府選了10個村作為擴大試點村,馬上就開始了大棚土地平整和大棚搭建這些基礎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領導們的多次表揚。坤平村有幾戶人家的大棚是現成的,因為坤平村去年有了幾個大棚,所以鄉里也想讓他們先搭起來,好讓其他鄉的村民來參觀學習。

    做好了這些事情,楚平就工作的重心放在計劃生育工作上了。和計劃生育辦副主任侯兵等人談了幾次後。楚平對整個鄉的計劃生育工作有深刻的認識:湖山鄉計劃生育工作的難點就在上山村,只要能把上山村難題攻克,湖山鄉的計劃生育工作就能拿全縣第一。

    雖然心裡也這樣認為,可楚平心裡還是有他的小九九,他不想一開始就去碰這個硬骨頭。所以在計劃生育的大會上也就堂而皇之的提出,雖然我們鄉計劃生育工作重點在上山村,但也不能對其他村輕視,決定還是先到全鄉各村去走一遍。

    首先要先把其他村的工作鞏固鞏固,等其他村的情況落實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在抽調力量進駐上山村,一舉拔掉這個釘子。

    在全面推進工作之前,楚平帶著侯兵,到鄉里所有的村跑了一圈,可一圈跑下來,楚平發現,其他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雖然算順利,有些村甚至還是全縣的計劃生育模範村,可這工作依然還是很艱巨,村民都想方設法逃避計劃生育,聽侯兵和做過計劃生育工作的幹部說起來,讓楚平感受到了這工作和戰爭年代的游擊戰一樣,驚險曲折,甚至充滿了火藥味。

    在縣裡召開了計劃生育工作動員會和攻堅會後,楚平還代表鄉政府和縣政府簽訂了責任狀,拿著這責任狀,楚平哭的心也有,不知道是縣裡哪個領導發了心瘋病,居然立下了全縣要爭取南州地區計劃生育工作第一名的目標,全省計劃生育工作第二名的目標。

    而且責任狀裡面寫的很明確,哪個鄉沒完成任務,哪個鄉的分管副鄉長免職,鄉長調離本崗位,鄉黨委書記降職為鄉長。看攻堅會台上領導們嚴肅和激憤的表情,楚平心想今年要來真的了,是哪個腦殘的人想出來的。

    既然縣裡這麼嚴陣以待,又下了死命令,那楚平也不得不重視,原來想應付應付的心態已經沒有了,要自己真做不好,不但自己要免職,王愛軍都要受牽連了,至於白一丁讓他降職倒無所謂。

    和侯兵商量再三,楚平向鄉黨委和鄉政府提出,必須成立專門的計劃生育工作組,從鄉幹部和各村積極分子中抽調幹部,專門抓好這件工作,要揭掉這麼多年來一直扣在湖山鄉頭上倒數第一的帽子,即使不拿全縣第一,絕對不能拖縣裡的後退。

    「好,到底是年輕人,幹工作有想法,我贊同楚平同志的提議。」白一丁正要楚平將精力放到計劃生育上去,他動作做的越大,就越有好戲看,到時候這小子只怕也跌的越也越疼。再說了,今年這計劃生育工作還真的要來真,到年底一旦沒完成任務,那大家都要遭殃,所以白一丁是全力支持楚平,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權給權,反正是將整個計劃生育的工作全交給了他。

    有了黨委和政府的支持,有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楚平自己就以身作則,帶領計劃生育辦和從各村抽調上來的積極幹部組成工作組,一個村一個村去做工作,動員生過兩個孩子的育齡婦女到醫院結紮。

    在侯兵的支持下,楚平規定,各村村幹部和工作組的幹部,只要發現計劃生育對象,就一定要把她們看守緊。由於疏忽而讓人逃了的要處罰,扣獎金,並將工作評語加進檔案。對表現勇敢的,對工作做到位的就獎勵,而且以物質獎勵為主,獎金還不少。

    1991年鄉幹部的工資都很低,一月的工資不到200來塊,一聽有獎金,而且有些級別的獎金,比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全都來了勁兒,特別是農村來的幹部,做的好不但有獎金,而且還能在領導眼裡留下個好印象,說不準哪天就會抽調到鄉政府去上班了,成為真正吃國家糧的人了。

    有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刺激,工作組的幹部都卯足了勁,想盡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

    首先,工作組的幹部們,現實對計劃生育戶實行宣傳攻勢,到村裡不是廣播講政策,就是開會談國策,一家家的發傳單,一戶戶的說情況。

    接著,就實行經濟攻勢,在經過多次宣傳和教育,還不肯按政策去結紮引產的計劃生育對,這工作組的幹部就一個個如狼似虎的雞窩豬圈拉抓雞拉豬,抬櫃搬箱。

    如果還沒有效果,有點計劃生育對像白天躲,耍賴撒潑,那再接下來就是精神攻勢,一天到晚實行說教攻勢,讓他們睡不著覺吃不下飯,有時半夜裡一幫工作組的幹部在前面一叫門,不開門不罷休。如果想從後門溜走,從後院翻牆跳走,那也不行,那邊早有人盯著,只要你溜出去、跳下來,就會被幹部們攔腰抱住。至於那些逃往親戚家的,工作組的幹部們也不辭勞苦,幾十里的趕到計劃生育對象的親戚家,請求當地政府支持,再進行各種轟炸,讓親戚們也不得安寧,沒辦法這些人只好哭哭啼啼的回來了,然後去醫院做了引產和結紮。

    這話說來雖然只有一下,可這個仗打得還真是非常艱苦,工作組的同志們,在工作中受盡了謾罵、詛咒甚至打擊報復。

    不過總算也有成效了,除了上山村,湖山鄉其他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都達標了。可高興之餘,楚平就頭疼,這些平時都是模範村的計劃生育工作都這麼難,那大家公認難上加難的釘子村--上山村,那得有多少難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