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 蔬菜批發市場 文 / 同舟共濟

    92年5月5日。

    經國務院批准,南州撤銷地區行政公署,將南湖、南江、南平、南山、南林五個縣劃歸南州市管轄,南州市升為地級市,這樣江南省所有地區都改成了地級市。

    地區行署專員譚千秋也就變成了南州市長,地委黃書記自然順理成章成了市委書記,不過南州市上下傳言,黃書記不日將升任省裡,不是副省長,就是省城春城的市長。

    而且黃書記還將成為江南省最年輕的副省級幹部,歲升任副省級幹部,在江南省歷史上還是很少見的,當然革命戰爭年代那些不從槍桿子裡出來的幹部不能算。

    早在19911年初,南州地區郵電局就投資700多萬元,開通s1240500門程控電話交換系統。

    1992年5月28日,為慶祝南州改地區建市,市郵電局又投資幾千萬,35萬門長途數字程控電話工程竣工。同時,南湖縣郵電局在市郵電局的支持下,s1240型5000門數字程控電話改制擴容工程割接開通,自此南湖縣和湖山鄉也都安裝了程控電話。

    在楚平和王愛軍的大力爭取下,湖山鄉四十多個村,都通了程控電話。當然,為了這事情,楚平和王愛軍請郵電局的局長到豐收大酒店吃了兩頓大餐。最後還是諸葛縣長說:「現在湖山鄉在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為了方便大棚蔬菜的銷售,郵電局應該支持湖山鄉一把。」

    郵電局這才同意給湖山鄉特事特辦。雖然是特事特辦,可每個電話也還要5000元呢。

    「鈴鈴鈴」,桌上的電話響起,楚平看著嶄新的程控電話,感覺比那手搖式地電話就是要好,拿起電話一接,話筒裡馬上響起趙三兵那招牌式的吼叫聲:「喂,喂,是楚鄉長嗎?我是趙三兵,三兵同志向您報告!」

    到底是程控電話,這通話效果比手搖式電話要好上千倍也不止,坤平村不但在村部開通了程控電話,而且在趙援朝的帶領下,還在1國道旁搭起了簡易的蔬菜市場,在市場裡也開通了程控電話。

    「是我。三叔。這程控電話不用這麼大聲。」楚平笑著將話筒從耳邊拿開點。提醒趙三兵說。

    「蔬菜批發市場地電話通了。我自然要給楚鄉長匯報一下。」趙三兵笑呵呵地說。

    這蔬菜市場。是楚平提議坤平村搞地。湖山鄉既然要走蔬菜種植之鄉這條路。那自然要形成交易市場。而坤平村是最好地地方。臨近1國道。往省城方便。往縣城和南州市也方便。佔盡了天時地利。加之坤平是南湖第一個種植大棚蔬菜地村。建蔬菜批發市場。更具有特殊意義。

    這蔬菜批發市場地想法。還要從楚平還在駐特區辦。還沒到鄉長之任上。去一趟浙江義烏得來地靈感。

    夏聞天到浙江省交流。在那邊擔任某地級市常務副市長。為加強兩地之間地交流合作。就邀請南湖縣委組織幹部去那邊考察。

    周憲國對這個考察並不感興趣。所以去地人也不多。級別都不高。不過卻給楚平留了個名額。好歹楚平以前是夏聞天地秘書。也讓他有機會去見見老領導。

    到浙江後不久,這去考察的十來個幹部,都沒按照夏聞天的安排看完浙江那些富裕的地方,不是去杭州西湖遊玩,就是去蔣介石的老家奉化參觀,讓夏聞天搖頭歎息很久。

    只有楚平對浙江這些經濟發達地方很感興趣,不但和夏聞天好好地談了一個通宵,還請夏聞天安排他參觀浙江所有有代表性經濟發達地區。夏聞天也滿足了他的要求,給他派了一台車,一個嚮導,幫他挑了十來個地方,如杭州、義烏、溫州、台州、寧波等地。

    反正楚平剛從特區回來,他也就在浙江多呆了幾天,將浙江差不多地地方都參觀過了,回來還和夏聞天再聊了一個晚上,夏聞天還專門給他找了兩個經濟學者進行交談,為他解疑答惑。

    在浙江參觀十天,浙江各地發達的經濟深深促動了楚平,他和經濟學者交談之後,發現浙江地這些經濟,普遍存在一個現象,那就是市場發達,到處是市場。如地處平原的嘉善縣本地沒有森林也不產木材,卻建成了經營規模全國名列前茅地木業市場;海寧縣沒有毛皮,卻有全國最大的皮革市場;義烏更是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很多小商品都是從這裡進出的。

    「經濟要發展,就一定要流通,商貿,商貿,這市場是商貿經濟的主體。」在和經濟專家聊天的時候,兩位經濟專家多次強調,浙江的這些縣區,就是很好的抓住了這個市場建設這個主題,從而帶動了商品的流通,也帶動了本地區的加工製造業。

    楚平特意在義烏呆了兩天,對義烏的小商品市場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學習。讓楚平驚訝的是,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最初的建立時間,大致在1982至1984年的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候,南湖人民還剛醒悟過來。而且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最初是那些外出經商的人員從外地帶回了多種小商品,在義烏縣城湖清門街頭擺賣,自發形成的小商品市場,就像南湖現在各地那些集市一樣,只是南湖的集市是每月幾天,採取趕集的形式。

    當然,楚平最佩服的還是1982年的義烏縣委縣政府的領導,那個時候就拍板縣政府正式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而且有700個攤位,真是神來之筆,巨手之筆。

    現在義烏的市場,已經經過多次擴建,至1990年底,是第三代市場了,佔地面積都達到57萬平方米,有8503個固定攤位,還有1500多個臨時攤位,成了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專業批發市場。

    當然,市場讓義烏人民不但發家致富了,而應該說是發達了,百萬富翁遍地都是,同時義烏市整個經濟也發展上去了。

    到湖山當鄉長之後,楚平就一直在思考建立湖山蔬菜批發市場這個問題,只是因為新官剛上任,還有

    的蔬菜種植工作還沒抓好抓實,這事情只好放到

    到六月底,湖山鄉黨委政府確立了以西藍花為高端產品,蘿蔔、西紅柿和土豆為中低端產品,以高山四季豆為特色產品地蔬菜之鄉種植之路。

    而且湖山周邊鄉鎮,也開始學湖山的,有些村的村長還帶著村民來坤平學習取經,有些鄉政府的鄉長書記,主動來和王愛軍和楚平談,希望湖山能在蔬菜銷售上給於他們支持。

    諸葛縣長也有引導各鄉種植蔬菜地意思,只是因為華農公司畢竟是頭一年和湖山合作,他們也不敢放開太大地口子,周憲國也被去年的西藍花嚇怕了,還是要求各鄉可以展開試點,但一定不能冒進。

    當然,對於湖山鄉,周憲國還是雙手支持的,希望湖山能步子邁大一點,為全縣積累經驗,開拓市場。

    雖然各鄉只是試點,但是全縣各鄉要是算起來,到豐收的季節,這蔬菜的量也不好說,楚平就建議鄉里和坤平村考慮建一個蔬菜批發市場,趙援朝等人有這樣地經驗,正好可以擔當得起來。

    趙援朝正想幹點什麼,聽楚平這樣一提議,自然就心動了。

    楚平和王愛軍商量之後,王愛軍也支持這個想法,只是覺得沒必要一下子就投入大量的錢,像義烏那樣建現代化地市場,現在可以先建簡易的市場,一步步來。

    趙援朝說幹就幹,一個星期就選定了地方,就在1國道旁邊,而且是一個小山丘,地方不小,而且他立馬找推土機先推了一大塊空地,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市場,建了幾間房子,就提前開張了。

    由於不涉及耕田,這土地審批要容易很多。

    這後面的手續,楚平示意趙援朝讓坤平村村委打報告,採取由於個人、村委和鄉政府合作的形式,建立這個市場,這樣政府各方面都會給於支持,前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趙援朝到縣城找人一天就把報告寫了出來,楚平幫他修改了一遍後,基本上認可了,這才讓趙援朝和趙三兵交給王愛軍看。

    「村裡占30%,鄉里占20%,村民自願集資占50%。」王愛軍看了報告後,讓趙三兵把楚平找來,「村民集資是不是占的多了點?」

    「村裡已經佔了30%,村民個人再佔5c%是有點多。」楚平知道王愛軍會提出這個說法地,「我覺得村裡和鄉里可以再多點,現在願意集資的村民多嗎?」

    「不是很多,也就去年種辣椒賺了點錢地幾家有想法。」趙援朝看楚平問他,無奈的說,「畢竟這市場還是沒影地事情,大家還是想安穩的種菜賺點辛苦錢,我倒是希望能多佔點股份。」

    「你膽子大,好啊,要想賺錢,就得膽子大。」王愛軍看著趙三兵和趙援朝說,「不過剛開始,步子還是慢慢來,畢竟是摸著石頭過河嘛,這收益還真不好說。」

    「我看這樣,村裡,鄉里30%,個人也是3c%,村裡和鄉里就以土地、政策方面給於支持,個人投資用來建市場地硬件設施。」楚平想了想說,「市場的先期建設,能省就省,除了一些主要的柱子和梁用鋼筋水泥外,其他的東西能用石灰黃泥,就盡量用石灰黃泥,能用山裡的青石板就用青石板,能用木頭的盡量用木頭竹子,這些都是山上有的,只要用點力氣,不用花錢。」

    「嗯,楚平的指導思想很對。」王愛軍讚賞的說。

    「這事好到是好,可是建這個批發市場,總要幾十萬吧。」賀主席在鄉黨委擴大會上,雖然第一個支持,但也提出了很關鍵的問題。

    「初期倒不用建這麼大。」楚平笑著解釋,「先搭建一個簡易的批發市場,弄幾間房子,把大棚搭起來,應該花不了多少錢。」

    「你看坤平村已經弄了個小的,沒花幾個錢。」侯兵接腔說。

    「嗯,這個指導思想不錯。」賀主席表示贊同。

    「建蔬菜批發市場?」黃林木皺著眉頭,假裝不理解的問,「我覺得是不是走的太快了點?」

    「林木你說。」楚平看黃林木眨巴著眼睛看自己,知道他是在看自己的反應,「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大家都要說出來,很多東西越說才會越明白,改革開放嗎,沒有個定勢,就靠我們摸著石頭過河。」

    「湖山的蔬菜都剛開始種,現在就建批發市場。」黃林木繼續說,「再說了,我們鄉種的蔬菜,也根本不要這個批發市場,收購好後,直接運往特區就可以了,沒必要多此一舉。」

    「林木說的也有道理。」楚平笑著說,「蔬菜種植是沒形成大氣候,現在建批發市場確實有一定的風險,但通過我瞭解,我們縣裡,除了我們鄉里種植蔬菜外,其他鄉鎮都在試點,有的鄉鎮試點範圍還非常的廣,真要統計起來,應該至少是我鄉的好幾倍,而且品種眾多,也沒有固定的銷路,到時候肯定會形成集市。」

    「嗯,楚平說的有道理。」王愛軍笑著接過話題說,「既然是改革,思想就要放開一點,要走在其他鄉鎮的前列,如果等別的鄉鎮建了蔬菜批發市場,那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笑話了。」

    「我覺得可以試試,反正又不要鄉政府出錢。」馬黨委發言說,「我們只要在行政上給於支持,辦理好那塊地的相關手續就可以了,這應該說是穩賺的事情,即使市場辦不好,我們還賺一塊地,如果市場辦好了,辦大了,既可以分成,還能收稅,也活絡了經濟,讓老百姓發家致富,只要的好事情,我覺得要大膽的做。」

    「我也贊同。」侯兵在黨委裡最後表態,「不過相關手續一定要按正規的辦下來,有困難的,我覺得要輕縣委縣政府在政策上給於扶持。還要注意股份的分配,不要將來賺了錢,分錢的時候來鬧架。」

    接下來的表決自然沒問題,大家都同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