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 敲定 文 / 同舟共濟

    實楚平並沒這樣偉大,也不是兄弟情有這麼深。他其他辦法,現在他在南湖認識人雖多,稱兄道弟的人大有人在,可在真正能信得過的人,就只有關山和宋麗春,現在宋麗春出面不方便,關山出面更不方便。

    這種事情,必須是自己最能信任的人才行。第一自然先想著家裡人,家裡人也就父母和楚征,楚征還小,都不方便。

    特別是從在股市裡賺了三百萬之後,楚平就不想家人再往這方面牽扯進來,自己也不想從這方面搞錢,甚至那個采沙場,他都放給了宋麗春去搞。

    「讓嫣紅或者秀然出面?」坐在嫣紅包廂裡,四人圍坐在一起,關山將楚平的意思重複了一下,他這樣說當然最主要的是問楚平。

    「嫣紅出面吧。」楚平想了想,答應了關山的提議,好歹李嫣紅還是自己高中的校友,從目前來看這女人至少不會害自己,「至於其他的都無所謂,這公司賺不了多少錢。」

    「你不怕我拐你的錢?」李嫣紅突然問。

    「怕?」楚平楞了一下,看了一眼李嫣紅說,「我想這公司就由你投資好了,我不摻雜進去,你覺得呢?」

    「不會吧?!」這樣的好機會,李嫣紅沒想到會落到自己頭上。

    「這百分之五的份子,賺不了多少。」楚平想了想說,「不過總比你這秀水山莊強,對於我來說,關鍵不是錢的問題,可能是一個合作地機會。」

    賀慶還真是個做事情的人,聽楚平說了他的意思,專門和李嫣紅見了一面,仔細到秀水山莊看了看,幾人隨意聊了聊之後,賀慶對李嫣紅還是很滿意,等李嫣紅後賀慶直朝楚平伸大拇指笑著說:「老弟,你小子真有艷福。」

    這話讓楚平苦笑不得。不過也沒解釋。知道這事情越解釋越糊塗。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賀慶和梁力勤居然讓李嫣紅在南通公司佔百分之十五地股份。也算是個小股東了。

    經過商量。賀慶和梁力勤同意李嫣紅將秀水山莊折合成一部分資金入股。姐妹兩又湊了一些現金。但也只湊齊90萬。還缺60萬。

    沒有辦法。楚平只好讓杜欣幫自己拋掉部分股票。打60萬過來。算是借給李嫣紅投資地資金。

    等這些資金到位後。賀慶他們拿了李嫣紅地身份資料。去辦理相關地手續去了。李嫣紅作為江南南通公司地股東。擔任副總經理。並兼任南通公司南湖分公司經理。

    李嫣紅在縣城北街找了一個門面租了下來。拉來幾張桌子。從秀水山莊拉來兩個高中畢業長相不錯地服務員。折騰了兩天。三個女人就將江南南通公司南湖分公司地牌子掛了起來。

    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亮麗地外形,正宗的大學畢業,從秀水山莊來看,管理能力也不錯,特別是和楚平關係,李嫣紅這幾點都讓賀慶和梁力勤很滿意。

    在忙這些工作的同時,楚平和王愛軍也代表湖山鄉,將初步遴選的五有合作意向,又符合條件的公司名單寫了個報告,送交縣委縣政府,請領導裁決最後欽定。

    南湖援朝商貿公司,是作為坤平村村民出資的投資主體。

    趙援朝自己找了七八戶有意向有實力的村民,一起成立了這個南湖援朝商貿股份有限公司,當然趙援朝佔了大頭,所以也是老闆,是公司名義上的經理。

    趙援朝也找上楚平,意思是要讓楚平在裡面也佔上一份,楚平沒有答應,笑著和趙三兵開玩笑說:「三叔對我這麼好,他的錢,我要用點,你還能不給我嘛?」

    「楚平,你這話算是說到三叔的心窩裡了。」趙三兵也不客氣地說,「要不是你,我們父子兩只怕早被人家整死了,別說是幾個臭錢,我這條老命,只要你肯要,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話就說重了,楚平連忙拍著他的後背說:「三叔你這話我可不敢當,援朝哥正經賺錢,只要能幫忙的,我一定不推辭,我真到那天要用錢了,也一定不和你們客氣。」

    其實援朝商貿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湖也是個新鮮的事情。這股份公司這個詞,也就這兩年剛冒出來,國家也剛出台了《股份公司暫行條例》和《有限責任公司暫行條例》,楚平在年初對批發市場的股份分配,也是他從《特區報》這些報紙上看來的,這市場也並沒有真正註冊公司。

    楚平剛掛了縣委辦通知電話,在檯曆上記下:下週二縣委常委會專門討論蔬菜水果批發市場二期工程事項,就接到一個莫名其妙的電話:「楚鄉長,大忙人好忙啊。」

    楚平被這點說的沒一點頭緒,首先這個聲音不熟悉,其次怎麼一上來就說自己忙呢?

    「你好,稍等一下。」楚平捂著電話,和旁邊的李傑說:「下週二縣委常委會,專門討論蔬菜水果批發市場二期工程事項,我和愛軍書記列席會議,你按上次地要求準備匯報材料,爭取在週五前出初稿。」

    「你好,不好意思。」楚平看李傑接了任務走出去,笑著拿電話和電話裡的人說話,「讓你久等了。」

    「楚鄉長是大忙人啊。」那人又說了一遍。

    「還不是跑跑腿。」楚平不知道這人是誰,只要胡亂應付了一句,隔了一下假裝想不起來的說,「您是?這鄉里電話線路嘈雜,聲音不太聽得出來。」

    「我是常紫雲。」聽到這個名字,肯定以為是個女人,其實不然這常紫雲是個大男人,而且還是個七尺鬚眉漢。

    「是常主任啊,您好,您好!」楚平一聽是常紫雲連忙反映過來。常紫雲是市政府副秘書長兼市政府辦主任,楚平在認識他,他應該不認識楚平,今天怎麼電話到到楚平這裡了。

    「我和一位朋友在萬松山莊,這位朋友想請楚鄉長吃頓飯。」一個市政府副秘書長給楚平打電話,只怕不僅僅是吃飯那麼的簡單了,楚平腦子飛快地轉了一下,估計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地事情。

    情讓楚平哭笑不得。

    現在全國上下,這有錢的都是大爺,各鄉各縣為了招商引資是想盡了辦法,可今天怎麼著南湖地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投資,反倒倒了過來,這讓楚平有些納悶了,大家都納悶。

    不過隨後一想,這事情又明白過來了,這些人看中的倒不一定是這個市場,說不定看中地是更多的東西。

    最近南湖和南州上下都在說一個事情,那就是南州到省城之間要修一條高速公路,坤平村是必經之地,如果誰提前在坤平圈一塊地,到時候這鐵路修通了,這塊地地價錢肯定要翻上幾番。

    這事情,賀慶和楚平說過,當然他當時還說:「你放心,批發市場是我看中的投資項目,如果這路能修,對於市場的發展更好。」

    楚平還笑話賀慶想一箭雙鵰呢。

    而最近要提前到坤平村圈地,唯一最有效成本最小最合法的途徑,就是蔬菜水果批發市場。

    掛了電話,楚平心裡琢磨著,這事情已經說了好多年了,大家也都不當一回事情,這次連常紫雲都摻合進來了,難道這條路真地要修了不成。

    如果這高速公路真的要修了,那賀慶他們只怕也是有其他打算的了,想到這裡,楚平心裡反倒更有信心了。

    如果南州到省城的高速公路真的從坤平經過,那從坤平到省城五十分鐘就到了,那批發市場的前景更不用說了。

    市政府辦主任叫自己去吃飯,即使自己和他不熟悉,無論他有啥事情,楚平也只能屁顛屁顛的去了。

    到萬松山莊一看,除了常紫雲還有田裘濱和一個不認識的中年男人,以及文迪公司的張文迪,張總。

    「楚平,來了。」見楚平來了,常紫雲只朝他點了點頭,那個不認識的中年男人並為和楚平招呼。

    見了田裘濱,楚平心裡琢磨著,如果只是叫自己吃頓飯,讓田裘濱來個電話也就是了,用不著常紫雲出面吧。

    楚平剛朝常紫雲恭敬地叫了一聲:「常主任。」

    「你好,楚鄉長,我們又見面了。」張文迪站起來,朝楚平伸出手來。

    「張總,你好,你好。」張文迪緊緊的握著楚平的手。

    楚平說了這話,也使勁的握著他的手,放了張文迪的手,楚平連忙和田裘濱打招呼,畢竟是自己的上司。

    常紫雲和田裘濱並沒介紹那個陌生的中年人,楚平也只朝他笑了笑並沒說啥,這人倒也客氣,見楚平朝他笑,也輕輕的朝楚平笑了一下然後點點頭。

    這頓飯並沒談其他的,就是一般朋友聚會一樣,吃地很簡單,氛圍也很融洽,這一個小時根本就沒談一丁點有關蔬菜水果批發市場的事情。

    吃完了飯,常紫雲和那陌生中年男人就匆匆的走了,上了省道去省城接譚千秋去了,田裘濱和張文迪也跟了去。

    「真有意思啊。」從萬松山莊回來之後,楚平坐在辦公桌前無聊的想,正想著這電話響起來了。

    「楚平,啥時候有空?」是賀慶的電話。

    「賀總有召喚,啥時候都有空。」楚平開玩笑說。

    「有空到市裡來一趟,幾個朋友吃頓飯,多認識幾個朋友,還是有好處地。」賀慶嘿嘿笑著說,「來之前給我電話。」

    掛了賀慶的電話,楚平也琢磨著是該借賀慶地關係網,多認識幾個官場上商場上有用的人。

    別看自己現在是周憲國和諸葛秋林面前地紅人,一旦兩人有啥事情了,再出現夏聞天這樣的情況,那自己可真又要是爺爺不管,奶奶不愛地了。

    這個教訓,自己一定要記得,絕對不能在一棵樹吊死!

    第二天,楚平剛準備收拾東西去南州,張文迪又專程來找楚平,沒有辦法只好和他聊了一會,說來說去,談的當然是輸出水果批發市場投資地事情。

    對於張文迪,楚平很客氣,在辦公室和他聊了一個多小時,既然常紫雲出面了,那楚平也懶得和他說廢話,只是和他交了個底,也算是為自己脫身:「張總,這事情你也是清楚的,我們鄉里只有推薦權,沒有決定權。」

    臨走的時候,張文迪遞給楚平兩個一個信封,笑著說:「一點意思,請楚老弟喝茶。」

    楚平在和他推辭的當口,摸了摸裡面信封的厚度,估計在五千塊左右,想了想笑著說:「張總客氣了,你說地事情我心裡有數,我會盡力。」

    楚平接過張文迪的信封,但送張文迪上車時,又將信封放在了他車後座,握著張文迪從車窗裡伸出的手說:「張總慢走。」

    有了張文迪這一打岔,楚平決定還是等下星期二,縣委常委會討論蔬菜水果市場二期投資的事情後再去南州找賀慶。

    只是楚平奇怪了,既然高速公路很可能從坤平經過,那怎麼其他那些關係公司就沒來湊這個熱鬧呢,難道其他公司不知道這消息。

    畢竟是500萬的投資,而且還是南湖的第一個正式意義地批發市場,所以這事情縣政府常務會上說了都不算,最終還是要拿到縣委常委會上來討論。

    當然,諸葛現正也希望這事情由常委會來定,這樣鄉里和他的責任就沒了,只是這事情一旦拿到常委會上來討論,這麻煩就多了,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在開會之前半個月,楚平和王愛軍為了這事情,跑領導的辦公室都跑了十幾趟,該說的情況也說了,該做的工作也做了,但是楚平心裡還是沒底。

    「援朝公司就不用說了。」常委會上,楚平列席,因為批發市場由於楚平專門負責,所以王愛軍讓他代表湖山鄉匯報好五家公司的情況,還要闡述湖山鄉黨委政府的一些想法,「南湖商業公司是國企,又是本縣的公司,這是南湖商業公司的優勢,缺點就是該公司資金狀況不如另外兩家好。」

    「文迪公司是南州知名企業,資金實力也是有地,和市裡各方面關係都不錯,缺點就是從來沒經營過批發市場,沒

    面的管理經驗,而這一點也正是我們鄉里缺的。」)「海升公司也不錯,除了沒市場經營管理經驗外,還有就是註冊資金有點少。」

    「南通公司資金實力沒的說,在市裡也有一定的關係,但不如文迪公司,南通公司的優點就是該公司的董事長是溫州幾家批發市場的投資人,有豐富的批發市場建設和管理經驗。」楚平一個個公司匯報下來,他知道今天的常委會上,應該有好戲看。

    文迪公司,與孫李二人有利益關係。

    海升公司,田裘濱也沒少做眾常委地工作。

    「好,湖山鄉分析的很到位。」諸葛縣長看了看周憲國,為了這事情,諸葛和周憲國碰了一次頭,對於文迪公司和海升公司,周憲國和諸葛秋林都有所耳聞。

    「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是南湖第一個大型批發市場。」今天的常委會,諸葛縣長一上來就先發表意見,「這是真正摸著石頭過河,真正的改革開放,所以我覺得在建設和管理上,要更慎重一些,招商引資,不但要引入投資,還要引入先進的管理和理念,南通公司有投資建設和管理批發市場地優勢,我認為南通公司不錯。」

    諸葛縣長話一出,宣傳部部長趙新、武裝部部長李全、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局長林建國都各自表示了支持。

    組織部長宋費和縣委辦主任向鼎山是周憲國新近提拔的,跟著周憲國緊地能再緊,他們兩人肯定看周憲國的眼色行事。

    劉國強常務副縣長和紀委書記單開拓兩人,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本來這兩人都是市裡下派地,應該和周憲國關係好,應該在同一條戰線上。

    紀委書記單開拓是一個非常講究原則的人,為人正直直爽,不喜歡玩圈子,和周憲國、諸葛之間地關係都不錯,在常委會上遇到什麼事情要表決地,他只有一個原則,偏向於真理。

    這劉國強作為常務副縣長是一個尷尬的位置,既不能和諸葛走的太近,也能和周憲國走的太遠,加之他和周憲國兩人在市裡靠山的緣故,兩人更不能走地太近,所以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劉國強倒是和孫李二人走的更近一些。

    這也是孫李二人之所以能聯合起來,在南湖縣委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主要原因。

    「我同意諸葛縣長的意見。」見大家都不說話,紀委書記單開拓打破了僵局,他一向說話很少,表明了立場後就基本不再解釋。

    劉國強低頭翻著楚平遞上的四份資料,一個字一個字地看著,這事情孫李二人和他打過招呼。諸葛也和他談過,王楚二人更是找他匯報過具體的情況,他心裡一直打著鼓,對於引進哪個公司,他都無所謂,反正這事情由諸葛親自抓,他也插不進手。

    宋費和向鼎山兩人坐在一起,兩人相互看了看,又一起看上坐在主位的周憲國。這事情周憲國的態度,兩人還真不清楚,眼看著這場面又要僵持下去,周憲國輕輕的清了一下嗓子,朝著宋費說:「老宋,你是做企業出身的,說說你的看法。」

    周憲國一發話,宋費就知道了他的立場了,假裝想了想說:「建個市場容易,就像建一幢大樓一樣,但經營管理一個市場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了。」

    「去年去江北北山市開會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地現象。」見周憲國笑瞇瞇的神態和鼓勵的眼神,宋費心裡清楚了周憲國的想法,「北山西郊有兩個中藥材市場,規模不大,但是也是北山市投資1多萬建起來的,可錢花了生意卻並不好,經營戶都怨聲載道。」

    「可就在這現代化的市場馬路對面,有一個簡易搭建的市場,生意卻紅火的不得了,經營戶們一個個笑得樂開了話。」宋費依然慢悠悠的說,「本來我以為這簡易市場的攤位租金肯定比現代化正規市場地租金低,所以才吸引經營戶。」

    「可我一問,才發現這想法大錯特錯了。」宋費買著關子說,「你們猜猜這兩個市場租金差距是多少?」

    「簡易市場一個攤位的租金,是正規市場攤位租金的一倍還多。」見大家都不猜,宋費笑著說,「問了問經營戶,經營戶說著市場的老闆是關鍵,管理的好,經營地好,這市場名氣就會越做越大,大家的生意也會越來越紅火。」

    「我覺得應該更側重於引進先進地管理經驗。」宋費的肚子裡,其實有兩個故事,如果周憲國不喜歡這個,他剛開始地時候,就會話鋒一轉,講另外一個故事。

    「老李,老孫,你們說呢?」周憲國笑了,兩個老狐狸,你們想折騰,也折騰不起來了吧,「國強,你是常務副縣長,這事情你是權威,你說說看?」

    「我覺得這資金引進和管理經驗引進,都很重要。」劉國強看看情形,知道孫李二人這次是沒戲了,但他又不想表現得太過直接,就淡淡的說,「我覺得關鍵是要趕快動起來,爭取在年底之前將市場建成,總設計師不是說,步子要邁地大一些嘛。」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李副書記笑了笑說,今天這事情,看來周憲國是偏向了諸葛,就靠自己兩人一點用也沒有,「不過畢竟是500萬的大工程,從我的角度來說,引進本地本市投資單位,對市場發展或許更有利一些。」

    「當然,南通公司也有南通公司的優點。」李副書記繼續說,「只是這溫州人,做事情都不是很地道,這假貨爛貨可都是那邊出來的,我怕,就怕到時候…」

    李副書記沒有繼續說了,孫副書記也沒說什麼,文迪公司是他介紹過來的,他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我覺得老宋說的有道理。」向鼎山是最後一個進常委的人,所以他最後一個發言。

    縣委常委會的決議出來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湖山鄉的事情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