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黑暗領域之王中王

作品資料 太空戰鬥導論 文 / 金龍魚

    卷二太空戰鬥導論

    第一章背景環境篇第二章武器系統篇第三章偵測、反偵測與通訊篇

    卷二太空戰鬥導論第一章背景環境篇

    很多人都看過以太空為背景的各式科幻電影與動畫,其中不乏大量的戰鬥場景。小型快速的戰鬥機或是機器人,巨型戰艦,航空母艦,固定甚至是機動惑星要塞之類的雙方或多方在近距離互射武器,你來我往,屏幕上各類死光交叉縱橫。但有多少人曾經想過在這些場景之中哪裡些是必然的,哪裡些是在技術進步之後有可能發生的,而又有哪裡些是毫無道理的呢?筆者本著hardsf的精神,在此開個半空想科學教室,為大家探討一下太空戰爭中一些具有較大可能性的情況。

    首先來討論的是太空中可能會發生戰鬥的各種地點與情況。要討論這個之前,首先必須瞭解何謂戰爭。戰爭者,對於有限資源的暴力爭奪者也。所謂的有限指的是戰爭雙方中,至少是其中的一方認為某項資源是有限的,其價值值得以暴力去爭取者。因此甚至可能僅是某方或是雙方主觀認為的有限而非實際上的有限。另外政治資源也算是資源之一,為此而爆發戰爭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對於資源的爭奪,一般有兩條途徑,其一是由己方來控制某項資源,其二是阻止敵方控制它。第一條途徑會表現在對於資源產地的直接爭奪上,第二條途徑則是表現在對於資源運輸流通管道的阻礙與維護之上。需注意的是,這兩者在相當的程度上是可以互相詮釋的。依照這個理念,戰鬥由於據點的爭奪與交通的遮斷與維持這兩個目的而發生。前者不用說,行星或是太空中人造建築據點,甚至是某個恆星系本身的爭奪戰。從區域太空優勢到軌道轟炸與強襲登陸,甚至是直接摧毀行星或太空站之類的毀滅性手段,各種情形都可能發生。至於後者,則就是運輸航線的遮斷騷擾等通商破壞戰與船團護航任務等情形了。

    就第一個情況而言,戰鬥首先會發生在行星周邊,浮游要塞或是恆星系周邊航道上。這裡所謂的周邊很容易讓大家有種狹隘的感覺,但要瞭解宇宙空間是很廣大的。即使是行星外圍,指的也是數光秒到數十光秒的距離。但是就恆星系外圍而言,戰場空間並不會隨比例而放大。規模大到恆星系間戰鬥的時候,也只是在對於恆星系來說外圍薄的幾乎會讓人忘了他的存在的一層空間上發生。

    就相對上而言,恆星系周邊戰場空間與行星周邊戰場空間不成比例,但就絕對範圍而言,前者則會比後者大上數十倍。實際上恆星系周邊空域的戰鬥不太可能,或者說要很久以後才有可能發生。這是基於距離與太空船速度的因素,在行星系周邊的戰鬥上,想要取得內線優勢已經相當吃力了。對於恆星系周邊空間而言即使是光速前進的太空船也不太能有效防禦這麼大的範圍,而偵測距離也很難在短期內能夠支持到此種距離。

    慢著,我聽到有人提到warp了?很有趣的是這是一個矛盾因素,先不提warp理論上與技術上的困難好了,雖然它可以讓守方很快的趕到戰場,但相對的,它也可以讓攻方直接跳過守方在恆星系外圍的防禦圈,直接進入恆星系內部攻擊目標。這會導致戰鬥也不會爆發在恆星系外層。換句話說,|com|bsp;以星際大戰中的戰鬥機也能進行超空間跳躍的技術水平來分析,在這種技術已經成立的環境下是不可能有大規模中央集權的政府的,帝國也好,較強結構的宇宙聯邦也好(帝國之前的同盟其實就是抄自美國的聯邦體系),這種體系將會面臨各種分離主義者,各地的游擊武力與恐怖份子的巨大威脅。這些小型武裝部隊可以輕易的攻擊中央集權政府的各個要害。因為在具有超空間跳躍能力的小型機之前,外圍防線有跟沒有是完全一樣的。

    極端的說來,星際大戰中,反抗軍其實可以直接把x戰機中隊跳躍至帝國首都行星或是各個重要據點行星附近對其進行一擊脫離戰術。而想要防護這種攻擊,就必須在每個行星配置大量戰鬥機中隊,軌道與地面防空系統等。而其花費將是游擊武力的數千倍到數萬倍。因為游擊武力沒有固定基地可以被攻擊,故他們只要有一個中隊的戰機,帝國就必須在其所有的星系都至少配置兩三個中隊的戰鬥機來對抗,且這些戰鬥機還要維持完全警戒狀態。很明顯的這是不可能的,因而也不會有帝國或是聯邦等政體存在,頂多是邦聯等鬆散結合的政治結構或者說是集體安全結構。換句話說|com|bsp;就第二個情況的運輸航線騷擾阻絕與防禦而言,主要也是會發生在恆星系內,各行星間的轉移軌道上。恆星系間的運輸可能性並不大,或者說未知性太高,同時甚至可能根本沒有必要。因為至目前為止依據對恆星的光譜分析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構成所有恆星系的基本物質是相同的。遠方恆星系中有的原料在自己的恆星系中一定也有。而在智能生命把自己恆星系資源消耗完畢之前,會先發展出回收再生,原子重組或甚至質能互換的技術。

    第一項不用提了,第二第三項除了大家熟悉的核能是由質量轉換成能量之外,還有比較少人聽過的各個高能物理研究中心都在用高能加速器產生新粒子,其就是在進行將能量轉換成質量的步驟。就原子重組方面,或許在將來微機械(micromachine)技術成熟後會有更高的可行性與更低的成本。星艦企業號的電傳系統,即將人轉換成電波傳送再予以復原的技術只要稍微更改一下便是很有用的點石成金術。只要把以資料形式傳送的電波的內容動點手腳,就可以把出發時的石頭的原子排列方式改變成在目的地形成黃金的原子排列方式(或是其它任何物質)。這些技術將會使恆星系間運輸無法與之競爭。

    當然,行星際太空運輸由於成本較低或是技術不夠先進時仍然會有重要的地位。而行星系間運輸的干擾則很簡單,用艦隊去攻擊航在線的商船與運輸艦。這是唯一的方法,目前的佈雷等技術是無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太空不是大海。宇宙是開放的,任何物體在太空中都無所遁形。當然一些低反光的隕石難以偵測,但機雷等人工物體由於需要偵測設備等因而會放出熱源,雖然這個熱源會比一般艦艇小,但是還是會比隕石易於偵測。另外一個原因是運輸艦,特別是高速運輸艦本身的隕石防護裝置。

    和地球上大不相同的是地球上的商船即使碰到微小異物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宇宙中即使是小如小指的隕石,由於運動速度都是每秒數十公里以上,無裝甲的運輸艦隻要受到撞擊必定會造成損失。雖然爆炸是不至於,不過貨物的損失,燃料的外洩之類的都免不了。體積越大的運輸艦受到撞擊的機會越大,因此船公司為了省錢,必然要有對隕石的應對策略。由於商船當然不會裝上裝甲來浪費酬載,因此為了避免撞擊微小隕石造成損失,一般都應該會選擇裝上固定的雷射雷達與小型的雷射炮塔用來蒸發或是推開前方航在線的小型隕石,並以運動來迴避較大的隕石。特別是要進出小型星帶外圍的浮游工廠與拉格朗日重力平衡點等隕石群集之地的艦艇。

    而這些避碰裝備也可以輕易偵測到航在線的機雷並予以掃除或避開,因此一般的機雷是無用的。包裝式的沈睡飛彈機雷由於體積大,需要裝引擎與燃料因而價格昂貴無法大量部屬,且在易於被偵測這點上與一般機雷是相同的,甚至因為需要具有偵測系統和動力的因素,可能更容易被偵測。因而也更不可能出現。

    機雷另一個不能產生效用的原因是太空的廣大。一條航線的寬度可以有數千公里到數萬公里,而且還是三度空間的航線,故即使是用便宜機雷,也很難達到足夠的密度。當然最太空船節省燃料的航線精確度較高,但這狹小的地帶正是在艦首隕石偵測雷達的偵測範圍內。因此想要阻礙運輸還是得用軍艦才行。只要一兩艘小型軍艦,其防護力與火力便不是民間商船的防隕石雷射炮塔所可以打發掉的。因而商船必須要繞道(意味著浪費燃料與增加成本),或者要求軍艦護航(也是浪費軍艦燃料與成本,外加分散戰力)。

    基於以上的因素,騷擾戰術是一定會被執行的,護航任務當然也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騷擾方通常必須回到母港,而護航一方一般可在目的地加油,因而即使兩者用的是同等級的軍艦,護航方的戰鬥速度與機動力將是騷擾方的兩倍。不過這僅是戰鬥速度,騷擾方的優勢則是由於其擁有主動權,其選擇接戰時速度將是其最高戰鬥速度。而根據太空船的航行原理,通常這也就是最高巡航速度。但護航方則由於必須跟隨商船,因此最初接戰瞬間,護航艦艇的速度將只是商船等級的最高巡航速度。由於商船以經濟考量來設計,故這個速度不會很高。因此護航軍艦必須有一段加速的時間,這使其在剛接戰時較為吃虧,且可能成為第一擊的目標。但護航軍艦的較高加速度將可以使其在與本隊商船相比時,具有很大的優勢,能夠有更多的機率殘存下來。

    基本上,對騷擾方而言,這可以是一個主要的作戰,但對於被騷擾的護航一方而言,若是長期被動的被騷擾下去,會處於一個相當不利的地步。因而就護航方而言護航作為只是一個次要的戰場,主要的精神將會用在政治解決或是發動另一個大規模攻勢的軍事解決方案上。

    卷二太空戰鬥導論第二章武器系統篇

    大致講了戰場環境,現在來討論可能的武器系統。太空大戰中可能會有那些武器呢?一般主要會以導能武器為主,直接撞擊的質量兵器與飛彈等為輔。導能武器者directenergyweapon也,也有人翻成指向能量武器。講白一點就是把能量集中朝某個方向發射的武器。雷射與粒子炮皆屬之,以下分別介紹之。

    1.雷射武器(laserweapon)

    講到太空大戰當然少不了雷射炮。雷射炮屬於導能武器系統之一,它有幾個特點:

    一,彈道速度與射速快。

    雷射當然是光速前進,就射速而言通常也會比其它武器快些。

    二,有效射程遠與精確度高。

    這點是從速度來的,如果要求同樣的精確度,速度越快的武器當然有效射程就越遠。這也就是你拿手槍打人通常比拿石頭丟人容易打中的緣故。而在相同的射程要求下,也是彈道速度較快的武器精確度較高。

    三,威力隨距離遞減。

    雷射看起來像是直線,實際上還是會擴散的。60年代美國登月時在月球上放了個反光版,從某天文台向其發射雷射去測量地月距離。發射出去的雷射直徑不到一公分,但是打到月球表面就變成一個直徑約3.2公里的光斑了。所以雷射炮攻擊目標時如果距離太遠,則就會像是在幫人取暖一樣,單位面積投擲的能量密度不足,照的到但打不穿。因此雷射的聚焦能力(擴散角)也限制了它的有效射程。

    但是大家要注意,上面的例子只是用來讓大家瞭解概念的特例,那只是測距雷射,武器級雷射的擴散角是非常小的。雷射的擴散幅度單位稱為「微弳」(μrad)。1微弳就是百萬分之一個弳(rad)。通常我們把雷射源視為一個點,把目標距離乘上百萬分之一就是一微弳雷射的靶區直徑。也就是說具有1微弳擴散角的雷射射擊一百萬公尺(一千公里)遠的目標,則靶區將是一個一公尺直徑的圓。而各種雷射的收束力有幾微弳呢?這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表示之:

    rad=使用的光束波長(單位為μm)÷反射鏡直徑(單位為m)x1.2

    此為理論雷射擴散界限值。其中的μm乃微米,即百萬分之一(10的負6次方)公尺。將該代入的數字加減乘除之後會得出一個答案,這就是使用某波長某直徑反射鏡的理論微弳值。如果使用波長為10nm(0.01μm)的硬x光雷射,外加直徑十公尺的反射鏡,則打到一光秒(30萬km)以外會成為一個直徑36公分的圓形靶。這是差不多的數字。通常由於能量密度的因素,光束靶直徑大於一公尺的話算是擴散會太過嚴重,可能會打不穿裝甲或是只削一個淺洞而已。故這種雷射的有效射程上限約在一到三光秒之間。又根據上面的公式可知,想增加雷射的聚焦能力(即射程)基本上有兩種方法:使用更短波長的光束或是使用更大的反射鏡。而前者遠比後者困難,所以主要會以增加反射鏡直徑為主。

    雷射反射鏡多半是用抗熱材料鍍上數層特殊塗膜而成,並且也可以使用多個小鏡片組合構成的復合反射鏡組。復合鏡組只要調整各個小鏡片的角度便可以微調焦距,製造上也比單一巨大鏡面簡易,只是系統會比較複雜。另外要注意的是雷射炮可以在有效射程外做為雷達使用來偵測敵人位置。調整一下波長或是反射鏡曲率便可以增大擴散角以增加涵蓋面積,這樣一來雷射雖然打不穿敵人,但會有一部份光線反射回來可以作為資料分析,就跟雷達一樣。這可能是未來太空中的主要偵測系統之一。雷射炮必要時甚至可以作為通訊的工具,雷射炮塔也可以作為指向通訊的訊號塔。當然此時就要注意輸出和距離,不能強到打破友艦。

    四,雷射炮彈藥價格便宜且數量龐大。

    這個非常明顯,雷射產生裝置本身可能很貴,但用的彈藥便是能源,而能源通常是很便宜的,彈藥儲存空間的問題也很小,雷射彈藥的儲存空間可以視為燃料的空間,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主引擎的動力而不需要攜帶他種燃料。如果是飛彈或是其它東西,則還有導向系統與引擎彈體的價格,還要浪費空間與酬載量去裝,因此雷射武器的彈藥價格與其它武器相比,可說非常便宜。

    就目前的行情,一枚飛彈要數萬到上百萬美金之間,宇宙中用的大型飛彈將會更貴。但是目前雷射的燃料費一發只不過數百到數千美金而已(當然是地球上使用的低威力反飛彈雷射的價格)。雷射炮的缺點是與其它武器相比其威力不足,破壞範圍較小,要防禦也較方便。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船殼採用反射材質來抵抗雷射的概念是沒有用的。高反射率材質在宇宙中極端不利於匿蹤,它將會反射大量日光,使船艦可以在非常遠的地方被偵察到。而即使是高反射率的材質也不可能反射所有波段的光線,此時只要偵測其吸收頻譜便可以輕易攻擊之。吸收頻譜觀察技術目前被大量運用在恆星與行星觀測時的物質光譜分析上。也就是將從目標反射的光線(即目標影像)予以光學分析,找出其最易吸收的波段,這在分析光譜上是黑色的部份,亦即被目標吸收掉而極少反射出來的部份,便可以用可調頻的自由電子雷射調整到該波段進行攻擊,讓能量盡量被目標完全吸收;再者若使用高能的x射線雷射與迦瑪射線由於波長太短也十分難以反射,故反射防禦法實用性並不大。

    又,若船殼採用低反射率的光線吸收材質,則會不利於隔熱散熱,特別是在接近恆星的地方會大量吸熱而導致機件故障,故船殼將會在匿蹤與散熱兩者間取個平衡。但對於船艦本身的運轉需求而言,隔熱/散熱的需求優先度將會高於匿蹤的需求。

    不過雷射是主要是讓船殼吸收熱能來打洞,因此若是在船殼中加上夾層灌進具有高吸熱量的液體便可以吸收雷射的威力,亦可以對流來削減部份的熱能與脈衝傷害。如此一來雷射雖然穿了洞,但是大部份威力將會被吸熱液體材質吸收,然後這些液體從洞裡流出去的時候由於外面溫度是3k,所以會立刻冷凝把洞封住。

    或者像是銀英傳動畫中的伊謝爾倫要塞外殼的液態金屬。雷射炮可以蒸發一部份,但金屬蒸汽很快就會冷凝降回外殼表面。這就是把雷射的瞬間能量投擲殺傷的時間拉長以減低損害,這些防禦方法在船越大預備空間越充足的時候越可能被使用,故大型艦對雷射防禦力會較強。雖然雷射有這些缺點,但是其精確度,射程,彈藥量高以及最重要的價格便宜的優點,應該會成為太空船的基本武器配備才是。

    雷射炮與下面要講的粒子炮還有個特點,就是無法預知也無法閃避。因為那是以光速或是極近光速前進的武器,唯一的偵測方法就是其打到艦身上發生的震動。當然如果是阿姆羅、夏亞之類的ne|com|t素質過低的雜魚就辦不到了。「必躲」的精神指令應該只有ne|com|e|com|bsp;2.粒子光束炮(particlebeam)

    粒子光束炮簡稱為粒子炮,它也算是導能武器的一種。通常人們把雷射炮與粒子炮這些導能武器通稱為光束武器(beamweapon,b|com|bsp;粒子炮有很多種,基本上可分成帶電與不帶電兩類,各有其特性與優缺點。荷電粒子炮所發射的粒子團帶有電荷,視種類的不同正電荷或是負電荷都有可能。其優點是構造會比較簡單,同時電荷特性會對目標的電路造成短路這些的附帶傷害。當然這只是附帶的,主要的破壞還是打洞。其缺點則是有效射程較短,因為荷電粒子團本身的粒子會互斥,因此會很快的擴散開而降低威力。再來就是它易受磁場偏轉,故在地球或是其它具有高磁場星球周邊使用的彈道偏轉會讓射擊解算處理十分困難。

    中性粒子炮則沒有上述的缺點。由於彈藥是用中性粒子,因此沒有彈道受磁場影響而偏轉的問題,也沒有荷電粒子炮的互斥問題,使威力隨距離下降的擴散效應也幾乎不會發生。中性粒子炮通常會比較複雜些,有中子光束炮,發射中性粒子的粒子炮(例如發射氫離子在其出炮口時導入電子使之回復電中性),或者是電漿炮(電漿是電中性的)。粒子炮的優點是威力通常比雷射大些,因為具有質量的關係。要攜帶彈藥,但質量較少。所以雖然比雷射炮多耗些儲存空間,還是比飛彈或是大型炮彈這些省。

    粒子炮還有個特性,就是可以隨時調整質量與彈道速度。例如以同樣的炮管而言,若把發射的粒子團質量增加,就可以增大破壞力。不過彈道速度會因此而下降,也就是說精確度也會跟著下降。但這可以依目標距離來進行自由調整。如遠一點或是小而高機動的目標使用較高速較輕的彈頭攻擊之,較近與較大較遲緩的目標則可以用較低速的大彈頭來打。如此精度的降低便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反而能更有效利用彈藥與能源。

    粒子炮的缺點是精確度與有效距離會比雷射炮低些,因為畢竟達不到光速。粒子團本身是可以一直增加能量來加速,但速度的增加會在接近光速時遞減,丟進去的能量會增加粒子團的質量而不是增加速度,當然這可以增加破壞力,但對精確度的幫助就不大了。故基於經濟因素,粒子炮彈道速度大致會限制在光速的95%左右。

    其次就是粒子炮的加速器會非常長,比雷射炮的長多了(雷射炮大的部份主要是反射鏡的直徑)。使用環形的迴旋加速器可以縮減體積,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其切線方向會放出致命的輻射,幾乎沒什麼擋的住。有個想法是用組合的方式,以環形軌道在其切線部份拉出線性軌道來發射,但還是要仔細安排讓乘員避開輻射區。因此粒子炮的設計與裝備會比較麻煩,系統會比雷射複雜,體積會比較大。

    以上也就是銀英傳裡的光束炮主要都集中在艦首的原因了,有很多人都質疑這點,但其實那是合理且是必然的(不過我不認為殺人魔王田中是因為知道理由才這樣設定的)。能夠在遠距離擊毀敵方大型軍艦的粒子炮,其線性加速軌道會長到塞不進炮塔裡,其長度甚至可能佔艦身長度的90%以上,同時大型雷射炮的震盪管也有一定的長度,反射鏡直徑也會相當大。

    而能裝在炮塔裡朝四方開火的主要會是中小型雷射炮,因為炮塔的長度限制會大幅減低粒子炮的彈道速度與威力,從而限制其精度。而雷射炮塔的彈道速度不會降低(光),只是出力也不會很大。因此炮塔的功用主要是當作近迫防禦武器,用來攔截接近的飛彈與戰機這些皮薄的東西。注意這裡的「近迫」指的至少也是幾千公里以上的距離。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射程從數百公尺到上百公里的步兵用微型光束兵器主要會是以粒子炮為主,反而不會是雷射炮。前面說過雷射的聚焦力跟鏡面直徑有關,而細細的槍管會限制反射鏡直徑,反射鏡直徑太小也會因為鏡面散熱的問題而有能量投擲限制使威力與射速降低,所以單兵用或是ms的微型光束槍發射的主要會是粒子光束而非雷射。

    粒子束的速度與威力跟加速軌長度有關,跟槍管直徑沒什麼關係關係,而槍一般都是長度遠大於直徑的。小型雷射武器作成戰艦的炮塔炮管會較短但是會比較粗,從外表看起來甚至可能只是一個半球形而看不到炮管,要作成單兵用或ms用的武器則會變成粗短的管子,大概就像是短管火箭炮之類的樣子。但是粒子炮受限於槍管長度,其射程遠比同威力的雷射短。所以即使是使用具有戰艦主炮威力的光束來福槍的鋼彈也得很靠近目標才發射,戰艦的話就是遠遠的射擊了。

    基於一個重要的因素,個人認為粒子炮將會是太空戰鬥中的重要,甚至是主要武器。關鍵就在於粒子炮乃使用質量彈頭而非雷射炮的能源彈頭。

    一般粒子炮的質量彈頭是以撞擊的方式來發揮威力,在能源傳遞數量級上與雷射炮相比不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和一般的觀念完全不同的是雷射炮與一般粒子炮的打洞方式對於太空戰艦上並不一定能造成致命傷害,這跟工業革命以前,戰艦火炮沒有爆炸彈頭的海戰非常類似。因為設計結構與工程上的因素,太空軍艦將會具有極為強大的防護能力。除非把敵艦打的千瘡百孔,否則幾發命中彈是很難讓其失去戰力的。詳細的原因會在以後的太空軍艦設計篇裡提到。

    但如果粒子炮發射的是反物質彈頭的話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了。反物質彈頭擊中目標時,將會與目標的正物質發生殲滅效應放出能量,也就是說會發生爆炸。一毫克的反物質擊中目標時,將會與目標表面的一毫克物質發生反應,總共兩毫克的質量將全數轉為能量。而這個能量則相當於430噸黃色炸藥爆炸的威力,直接命中在船殼表面產生的430噸當量等級爆炸足以在瞬間重創乃至於摧毀一艘十萬噸級的戰艦,即使目標僥倖沒有解體也會立刻喪失戰力。舉個淺顯的例子,這相當於860發2000磅炸彈同時在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甲板上爆炸的威力。此外,反物質對消滅的破壞效果乃是來自於艦體表面的爆炸反應,而非雷射炮與一般粒子炮的穿透打擊效應,故屬於一種可以擴散破壞面積的攻擊方式,因此其破壞力將遠大於雷射武器。

    註:一發2000磅炸彈裝藥量約為1000磅出頭,約500kg。

    以反物質粒子炮而言,做為彈藥的反物質可能會以反氫離子或是反氫電漿的方式製造,並以磁場封閉儲存之。由於粒子炮可以在開火前任意調整彈藥投射量,故可以視目標種類與其距離之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當量應付。這代表彈藥總當量威力/總質量是固定的,但單發威力與可供射擊次數則可視使用狀況任意調整。例如總共攜帶10公克的反物質則共有430萬噸tnt當量的總威力,能夠以1毫克/430頓的射擊模式發射10000次,或者用0.5毫克/215噸的的較低威力射擊模式發射20000次。因此在使用彈性上非常大。

    反物質粒子炮的使用有幾個問題。其一是彈藥的來源。反物質的生產耗能龐大,產量亦將極為稀少。一般的想法是在近太陽軌道配置大量太陽能光電板,用以驅動環繞太陽的環形粒子加速器來大量製造反物質。但即使採用此種最經濟的方法來生產,反物質的產量仍將十分有限,價格也會十分昂貴。

    第二個問題是反物質需要消耗相當大的能量以磁場封閉或是慣性封法來儲存之,同時其運輸的管線需要經過仔細的設計,採用集中儲存法的話任何儲存與輸送時的失誤都會立即造成致命性的大爆炸而毫無挽救的機會。為了要避免這個問題,應當會採取大規模的細胞室(cellroom)儲存法來微量儲存,比如以十萬分之一毫克為一個儲存單位。這樣即使一個細胞室故障讓反物質漏出而發生殲滅反應也只有4.3公斤的tnt當量威力,不至於立即摧毀船艦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特別是在戰場的嚴苛境中更需要此法來保證整個作戰系統的安全運作。

    但如此一來前述的10克反物質便需要十億個細胞室來儲存,這會讓整個儲存系統的重量與空間極為龐大,且其連結輸送管路會十分複雜,並需要消耗十分龐大的動力。故小型船艦可能沒有足夠的空間與動力可以容納大量的反物質儲存細胞室,更大的問題是由於系統的複雜會使其造價十分驚人,這就會嚴重限制它的運用範圍。不過只要在設計粒子炮時將反物質彈藥的使用納入考量,則粒子加速軌道將可以共享。也就是說設計來發射反物質粒子炮的炮管可以同時用來發射一般粒子團彈頭或反物質團彈頭,這可以增加運用彈性。但反物質粒子炮的運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反物質彈藥的成本才是。受限於成本,其數量將會十分稀少。

    反物質粒子炮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可以讓輕型艦在近距離內具有擊毀重型艦的火力,這是因為其威力來自於每發炮彈質量,而不是射擊威力。當然,前提條件是輕型艦要能裝的下反物質發射/儲存系統才行。一般而言,粒子武器的彈道速度與使用的加速軌長度,以及動力源大小有關,在射擊普通粒子團彈頭的粒子炮裡,這也直接影響其彈頭之撞擊威力與穿透力。

    但反物質彈頭的破壞力主要來殲滅效應而非撞擊效應,加速軌的長度並不直接影響其威力。因此若輕型艦能裝上反物質發射/儲存系統,則其破壞火力與大型艦的差距便能夠縮小。

    一般而言,輕型艦的粒子炮可能由於加速軌長度較短與動力輸出較低,因而使精確度與有效射程皆遠低於重型艦,於是在遠距離為了獲得較高的精確度,必須使用較輕的彈頭,這導致其在遠距離接戰時必須在火力與精確度上做一取捨。唯有在近距離可以在相同的精確度下使用威力足以擊毀重型艦的較大彈頭。

    重型艦由於體積龐大,故可以容納相當長的加速軌道與提供巨大的出力,使其具有很高的發射速度與極高的精確度及有效射程,當然在近距離時也可使用比平常更大的彈頭,不過其在遠距離射擊的彈頭威力已足以擊毀大型目標,故並不需要於近距離提高彈頭質量。這代表重型艦會傾向於遠距離炮戰,而輕型艦則必須拉近距離以增加威力。

    其次就是由於動力源、冷卻系統與儲存系統空間的差異,重型艦的射速應當會遠高於輕型艦的射速,而其攜帶的彈藥總當量也會遠大於輕型艦。也就是說,在射程、射速、攜帶彈藥總量與單發投擲質量/威力上,重型艦會高於輕型艦,但若能依靠反物質的特性,在近距離輕型艦仍有擊毀重型艦的機會。當然,太小的船艦會沒有足夠的彈藥儲存空間因而無法使用反物質粒子炮。

    3.電磁道道炮(railgun)

    所謂的電磁道道炮,便是用電磁加速軌道發射彈頭的武器,簡稱為磁道炮。從這個定義來看,磁道炮跟粒子炮其實是相同的武器。只不過後者發射的是極微質量的粒子團塊,前者發射的是大質量的物質而已。地球上使用的磁道炮發射的彈頭多半只有數公克,至多不超過十公克,這麼輕的彈頭只要以數公里的秒速發射便可以輕易擊穿任何戰車裝甲。但大氣中使用磁道炮是有限制的,過高的彈道速度會讓彈頭與空氣劇烈摩擦而將其燒燬,跟流星一樣。但太空中便沒有這個顧慮了。

    為了對付大型軍艦,太空戰鬥中磁道炮發射的主要是公斤級的彈頭,彈道速度至多達到秒速數百km到數千km,再上去就很困難了。這是因為磁道炮由於彈頭體積與質量太大,故無法像粒子炮一樣能夠經由環形的迴旋加速器進行長時間加速,只能完全靠線性軌道,所以其加速軌必定比粒子炮短很多。加上彈頭質量大,同樣出力下加速度會比較低。

    例如假設加速軌道長一千公尺,則根據中學的速度計算物理公式,我們可以算出在一千萬g、一億g與十億g三種加速度下所得到的炮口初速:

    v^2=2*a*s

    (10000000*9.8*1000*2)y.5/1000=443km/sec

    (100000000*9.8*1000*2)y.5/1000=1400km/sec

    (1000000000*9.8*1000*2)y.5/1000=4427km/sec

    這是使用windo|com|bsp;從以上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即使施以十億個g的加速度,一千公尺長的磁道炮的炮口初速也只有秒速4427km而已。這個速度與光束武器的每秒三十萬公里比起來實在是低的可憐。距離一光秒的目標光束武器只要一秒便可以擊中,換成彈道速度4427/km/sec的磁道炮彈則要飛行68秒才能打到,並且前提還是炮管中的炮彈加速度還得要能夠達到十億倍重力才行。

    另外,由於過大的加速度會摧毀所有電子機械儀器,以及高加速時彈頭承受的巨大電磁場干擾(此為電磁加速原理,任何電磁加速系統均無法避免這個問題),故高速發射的磁道炮裡面將無法裝備任何引擎或是導引裝置。這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命中率下,其射程會遠低於光束武器。所以磁道炮在遠距離時對於機動目標幾乎是沒有用的,只能用來對付數千公里內的機動目標。

    雖然如此,磁道炮卻有個光束武器沒有的特性,就是由於宇宙中阻力趨近於零,這種系統的射程幾乎是無限大,其威力不隨距離而降低。而光速武器與粒子武器則會受到彈頭擴散的問題而有一個射程上限(不過粒子武器擴散的影響比雷射武器小的多)。所以磁道炮會成為太空船在距外對付大型固定目標的一種好武器。例如浮游要塞、小行星基地、月面基地或是太空殖民地這些具有穩定軌道的目標。

    以上這些固定基地不需移動,沒有運動所需的燃料消耗問題,所以其質量與體積可能會比軍艦大上數千倍到上萬倍之多。這使固定基地能夠裝備大量遠較艦艇更長軌道與更大反射鏡的粒子武器與光束武器,其火力與射程當然也就會比戰艦上的同類武器高上許多。而應付這些固定目標最好的方法便是在其射程外發射大量威力不隨距離而降低的磁道炮彈頭。

    由於固定目標的軌道十分穩定又難以機動,故命中率不是問題。而磁道炮彈藥價格也會比使用飛彈低很多,所以磁道炮會成為遠距離對要塞與對地轟擊的主要武器。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於攻擊星球表面目標而言,它只能轟擊沒有大氣的星球,如月面基地或小行星表面的基地。射擊地球表面基地的話,磁道炮彈頭有可能會在大氣中燒燬,或至少受到空氣干擾而使精確度降低許多。

    具有大氣護盾的星球會是難以攻擊的目標。高能雷射會被大氣吸收或偏折而大幅影響威力與射程,粒子炮則會被大氣分子干擾而影響彈道,威力也嫌不足。反物質粒子炮則由於會與大氣分子產生大量殲滅效應因而會使其在大氣內的彈道無法預測,甚至在空中便被消耗完畢。唯一的方法是用低速磁道炮發射表面有隔熱層,速度不高的大質量彈頭轟炸星球,為了顧及威力,可能還得動用核子彈頭。總之一句話,攻擊具行星並不容易,特別是具有大氣層的行星更是困難。這在以後的行星強襲登陸篇會有更深入的解說。在這裡要指出的是低速大彈頭的磁道炮很可能是行星降下作戰部隊所能獲得的唯一的艦炮支持火力。而這種彈頭質量與體積太大,無法與一般太空戰鬥中用的磁道炮彈頭共享線性發射軌,必須使用特別(軌距比較寬)的軌道。幸好此種軌道亦可用以發射飛彈,不至於淪為單一用途而減低整體的戰鬥效益。

    4.飛彈(missile)

    大家所熟知的飛彈也會是太空戰鬥中使用的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有幾點要注意,與一般印象稍微不同的是太空戰鬥中用的飛彈會非常大。目前只有一種飛彈可大約類比,那就是洲際飛彈。原因非常簡單,小型飛彈不可能追的上也不可能打的中目標。現今的飛彈之所以可以做的很小,小到甚至可以由單兵攜帶完全是因為使用化學推進劑。在目前所有推進系統中,最簡單也最小的推進系統便是使用固態燃料的火箭引擎。大家應該都曾放過沖天炮,沒錯,那就是最小最簡單的火箭。其它如液態燃料火箭與噴射引擎之類的體積就會比較大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太空船還在用化學火箭當作主要動力的時候,太空戰鬥是打不起來的。這就像還在使用蒸氣機的年代不會直升機空降突擊作戰,還在使用螺懸槳飛機的時候不會有洲際飛彈一樣。當人類進行大規模行星間飛行的時候必定至少是使用核能引擎,可能是核分裂,更可能是核融合動力。這才能夠讓太空船以經濟上能夠接受的速度與價格在行星間航行。而想追上核動力太空船就必須要使用核融合動力的飛彈才行。使用化學火箭的飛彈其速度在光束近迫防禦系統眼中不會比爬行中的烏龜快多少。

    核引擎是可以在技術成熟後縮小,但基於其特性,能夠縮小的程度會有限制。比如核電機組也沒法縮小到能夠裝進汽車的引擎箱裡面。能夠裝到飛彈上的最小引擎有多大?這可以依照飛彈的飛行性能來分析。因為是在偵察到敵人位置(至少是大略的位置)後才發射,飛彈需要的是在幾十分鐘內的短時間內加到最高速的能力,不能像太空船一樣可以悠閒的花上幾十個小時甚至數天的時間來加速。因此體積小,高效率但低推力的核能離子推進系統就被否決了,必須使用具有大推力能在短時間內加速的熱推進系統,這就表示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推進系統是跑不掉的。再者,核融合燃料多半是輕元素(核分裂則使用重元素),因此燃料箱會有龐大的體積。

    而為了要增加速度追上太空船,甚至要能夠達到軍艦的十倍以上的速度以盡快穿越其近迫火力圈,飛彈的燃料必須帶的夠多,同時彈頭重量必須盡量縮小。又因為大型軍艦非常不容易擊毀,而太空中的軍艦會比地球上的同級艦更不容易被擊毀(原因在以後的章節會有進一步說明),因此彈頭威力必須夠大,數百噸到上千噸tnt當量威力的彈頭是跑不掉的。但為了速度需求又不能真的裝上數百噸重的炸藥彈頭,於是只剩下一種可能性:低威力的戰術核子彈頭。

    根據前述推論,我們可以大致描述一下太空戰鬥中飛彈的形式,基本上本體形狀與大小和現在使用的火箭非常像(目前的icbm重量多在數十噸到上百噸左右),但將會採用最先進的小型融合引擎,使飛彈彈頭的終端速度能夠達到秒速數千公里甚至數萬公里以上。這使其得以在數十秒內突破目標的近迫火力網以增加生存性。其攜帶的彈頭應該具有千噸級核武的威力,而為了在強大的光束武器近迫防禦網中殘存下來以擊中目標,可能會採取多彈頭的方式。

    例如一枚飛彈攜帶十個彈頭,在目標的近迫火力圈外釋放,彈頭群分佈面積則以目標為中心含蓋一個區域以增加目標閃躲時的命中率。現在假設核融合火箭引擎可以縮小到每顆50噸的水平,則一枚100噸重攜帶十個500kg重的末端歸向核彈頭的飛彈速度大約會在秒速8600公里左右。如果能把引擎縮小到20噸,則整枚飛彈的大小便可以減半,可以用50噸重的飛彈攜帶同樣數量的彈頭達到一萬公里的秒速。換句話說,引擎技術是飛彈運用的關鍵。

    至於飛彈的優點則和軌道炮相同,射程幾乎是無限大的,威力也不隨射程降低。只不過飛彈具有導引能力,所以有效射程會遠比磁道炮大許多。只要得到目標座標矢量的話,飛彈甚至可以射擊數十光秒到數光分距離遠的敵人,當然這得花上數小時的飛行時間。攻擊遠方敵人時飛彈會在發射後把燃料燒到剩一點點以加到最高速,之後關閉引擎採取慣性航行,直到接近目標後再開啟引擎做最後的修正,進入敵人近迫火網前切離推進段,釋放大量體積與熱訊號較小的彈頭以增加生存性,而推進段的最後用途便是作為混淆敵人攔截解算的誘餌。

    磁道炮受限於軌道長度因而加速過大而無法裝備導引與航向修正系統,速度也很難超過秒速一千公里。飛彈的加速度雖然比磁道炮低很多,但由於可以長時間的加速,故能達到非常高的終端速度。又因為裝備了歸向系統,在遠距離時的精確度會遠高於磁道炮與光束武器等直接射擊的無導引武器。加上可以裝備核子彈頭,威力會遠高於其它的武器,這方面上大概只有反物質粒子炮可以與其相比。

    飛彈的最大缺點就是其價格。太空中的環境十分單純,尋標與導航系統的技術難度並不大,因而這方面的成本不會多高。問題是每枚飛彈都需要一個引擎,還得是體積與重量最小、技術層次最高的引擎,核融合引擎並不像沖天炮一樣可以在地下工廠隨便做出來的。這種引擎會非常貴,且還是一次性使用就消耗掉了。加上飛彈的體積大,速度比光束武器慢許多,因此是可以預警也可以被干擾乃至於攔截的。軍艦上也會有一堆雷射點防禦炮塔,因此會有大部分的飛彈擊中目標前就被攔住,唯一的方法是發射大量飛彈進行飽和攻擊,期望其中能有一兩枚能夠擊中目標。實際上也只要一枚命中彈頭便可以擊毀敵艦。但如此大量使用又會導致極高的成本,這就是飛彈系統要面對的最主要的問題。而使用多彈頭可以緩解飛彈成本的問題,比如十枚彈頭的飛彈比起單彈頭飛彈而言,可視為引擎減少為十分之一,但此種減少效果有其極限。

    有一點要特別提出的就是核彈頭(或反物質彈頭)等大威力彈頭的破壞半徑,這是常受人誤解的地方。太空中和大氣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環境,一般大氣中的概念並不一定適用於真空環境。大威力核彈在大氣中的破壞主要來自於衝擊波損害,所謂的火球以及之後的衝擊波破壞乃是因為核爆放出的能量(主要是光子)對周圍的大氣分子施以能量,將其瞬間加熱,爆心產生的氣體游離電漿團便是火球,被高速膨脹推出的氣流鋒面便是衝擊波。

    換句話說,大氣是作為傳遞核爆爆震破壞(震波)的主要媒介。但太空中是真空的,沒有可以傳遞破壞的媒介,因此不會有震波。此外,大氣內核爆會由於發生「康普敦效應」而產生強大的電磁脈衝波(emp),但康普敦效應的前提是要有大氣分子參與,故於真空中引爆的核彈不會產生多少電磁脈衝波。因此太空中的核爆的威力只能以光子流等高能幅射線的方式輻射出去,因此實體與電磁破壞半徑會遠比大氣中核爆小許多。

    另外,核爆產生的中子流、輻射線等對人殺傷半徑則會比大氣中大,但輻射線卻比較容易用厚厚的船殼擋住。又由於太空船的速度非常快,至少是秒速數十公里以上,慣性會非常大,太空又沒有阻力可以煞車,所以太空船之間都會有數十到數百公里,甚至可能數千公里以上的避碰安全距離。而即使間隔上千公里,船艦彼此也還會在彼此的近迫武器射程內,因而仍然可以互相掩護支持。

    因此太空戰鬥中運用的核子飛彈必須以直擊來摧毀敵艦。即使是最強力的爆破彈頭也只能一次摧毀一艘軍艦,不會有一次爆炸捲入摧毀數艘船的情況發生。除非是超新星等級的恆星爆發威力那才有可能。不過那已經是終極武器了。

    最後,基於加速的需求,太空中使用的飛彈會有射程下限。使用國中物理公式v^2=v^2+2*a*s可以算出物體移動距離與加速度之間的關係。在給定加速度與終端速度的情況下代入此公式可以求出物體達到最高速度所需的飛行距離。假設某飛彈具有100g的加速度,10000km/sec的終端速度,另外初始速度忽略,則所需的加速距離約為170光秒。若加速度提升到10倍的1000g,則所需的加速距離降為17光秒。低於這個距離飛彈就達不到最高速度。因此太晚發射的飛彈會因為無法加到最高速度,導致非常容易遭到對方的光束近迫系統的攔截。

    附帶一提,上述17與170光秒的距離可以視為飛彈需要的虛擬加速軌道。這其實就是飛彈與電磁道道炮的最大差別。因為飛彈的虛擬加速軌遠比電磁道道炮長的多,在長時間加速下的最終速度當然就會遠高於電磁道道炮的炮彈了。

    5.廣域光束兵器(|com|)

    這是種在科幻小說與acg裡常常可以看到的有趣武器系統。基本上在這裡要指出這種武器由於限制太多與不切實際,其可能性並不高。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雷射是聚焦發射的,反射鏡直徑必定大於具有殺傷能力的靶區直徑。道理非常簡單,用以將雷射聚焦反射的反射鏡必須全部承受其威力並將其反射出去,既然雷射打到敵艦上可以對目標表面投擲能量造成破壞,則其同樣會對反射鏡造成傷害。雷射之所以不會在打到敵人之前燒穿自己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

    一、反射鏡比靶區大,故單位面積承受的能量密度較低。

    二、反射鏡的能量吸收率多在0.1%以下,吸收率遠比比船殼低,船殼由於需要有匿蹤以及散熱需求等而不能做到過高的反射率。

    三、反射鏡會有充分的冷卻系統支持來降溫。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反射鏡必定遠大於殺傷範圍,直徑十公尺的雷射炮不會有超過一公尺的殺傷範圍。想做廣域雷射武器,反射鏡面(或者亦可說是發射天線)的直徑可能需要達到千公里到數萬公里之譜,也就是說必須做的跟星球表面一樣大。

    粒子武器也相當類似。如果想在一個區域內投擲高密度的能量,發射源的體積(特別是橫截面積)則必然會更大,否則在光束發射出去破壞敵人之前會先破壞自己。因此廣域光束兵器必定有龐大的體積,這就是此類兵器的限制。

    至於不切實際的地方則原因更明顯。假如你知道敵人擁有廣域光束兵器,你會把部隊編成密集隊形給人家打嗎?很明顯的這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採取疏散的方式。一般而言艦隊即使間隔數萬公里,仍然可以用光束武器有效的互相支持。如果間隔十萬公里,則以光束兵器而言只需要約0.3秒的時間便可抵達,而一個廣域光束兵器想要在此種編隊密度中打到兩艘以上的船,則光束源直徑必須廣達三十萬公里以上。基於此一原因,對於廣域光束武器的防禦遠比其運用簡單許多,故此種兵器的製造與使用非常不切實際。

    廣域光束兵器的唯一可能性在於一般系統的附加使用價值。比如大規模的太陽能軌道發電廠便有很多光電板可以反射光線,用作光帆船推進支持的反射式光壓推進系統也會有大量聚焦反光板。這些反光板基本上可能會配置在極近的太陽繞極軌道上(不會在太陽黃道面上,這是為了盡量減少對於行星的日光遮蔽效應以免對行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平常用以發電或推動光帆船,必要時則可以使之高度聚焦造出一個高能光束集中區,以來執行區域性的攻擊任務。

    例如光壓推進用的光束聚焦陣列,那在平常時是用來聚焦造出一個廣域性的光束航道提供光帆船團一個穩定航線,戰時只要縮小此通道的面積便可增大其能量密度,這就可以有效烤焦覆蓋區域中的任何物體。其強度並不需要達到能夠瞬間氣化融化目標的水平,只要使指定區域內能量密度高到船艦的吸熱速度大於排熱速度,使其熱平衡溫度上升到數百度的水平,便可以有效的摧毀敵艦。也就是把敵艦變成烤箱,盤子上放的則是裡面的乘員與精密電子系統。並不需要以一般電影與動畫中那麼轟轟烈烈的方式來摧毀敵艦。

    而此種兵器至多也僅能一次摧毀數個到數十個目標,不可能一次摧毀數千個目標。最後要提醒的就是,沒有在光束殺傷覆蓋範圍內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損傷。即使是人穿了太空衣在光束籠罩區域旁邊一公分也不會受任何傷害。能量只會集中在通道中,不會擴散到旁邊去。這是光束的特性。

    6.其它武器系統

    其它除了前述這些武器之外,還可能由於科技的進展而出現一些奇奇怪怪的武器系統。其中值得一提的有幾種:

    微機械炸彈。這是運用能自我複製的微機械做為武器。其大小可能是分子等級,將其釋放以後,可以尋找事先設定好的原料來自我複製。如果設定的複製原料是敵人太空船的構成原料,則可以看到微機械附到敵人太空船上大量繁殖將其分解的情形。不過這也不是無法防禦的,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船殼通上高壓電或是加熱之類的,而使用微機械也有反噬己艦的可能性。這種系統的可能性將視技術的發展而改變。

    warp炸彈。這算是威力最大與效能/價格比最高的一種武器。將隨便什麼東西裝上瓦普引擎,設定其跳躍目標點為敵艦的位置,使其進行強迫空間跳躍,則就會在敵艦內部出現物質重合的情況而發生強迫性的核融合反應。當然此種系統的前提是發展出warp技術,並將其系統微型化到一個程度才辦的到。只要|com|bsp;太空戰鬥中還有一部份武器系統主要應是在行星降下作戰或是太空船太空艙組的強登作戰中使用的武器。這基本上是步兵用而不是太空船的武器系統,最有可能被運用的是人形作戰兵器。但不是機動戰士裡面那種ms,應該說是單兵用的動力裝甲服。這並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技術,實際上美國現今使用的制式太空裝便是一種個人太空船。為了使士兵能在真空的環境下長時間活動,太空裝自然是免不了的。又為了在強大敵人火力下生存,最好能夠加上一些裝甲等防護能力。結果就是單兵動力裝甲服了。這種裝甲服可能從作業用的太空裝改過來,體積至少要小到能夠通過通用的艙門口。

    實際上由於太空處於無重力環境,太空作業並不需要運用到大型機器人,所以工作機組本來就不會很大。再者過大的機器人也會難以操作,最容易操作的機器人便是將人完全包起來,由乘員肢體運動直接控制的系統。這就是所謂「外骨架」或是「延伸骨架」的概念。將其加上裝甲與武裝便是很好的單兵動力裝甲服了。補充一下,這類裝甲服的環境調節一定會作的非常好。會不斷累積熱量的是目前注重便宜不重效率的化學防護裝。現今的太空裝就有充分的空調讓太空人能夠長期活動,當然目前受限於動力源因而獨立活動時間有限。但這在技術層面上是可以解決的問題。關於這部分的問題,將再之後的行星強襲登陸篇內作更詳細的討論。

    卷二太空戰鬥導論第三章偵測、反偵測與通訊篇

    一、太空作戰中的目標偵測方式

    想要作戰,首先便是要能找到敵人,其次則是要防止自己被敵人找到。至於在太空中如何偵測目標呢?基於環境與匿蹤的需求,主要會以電子光學監視系統的被動偵測為主,而不會是目前的電波雷達。使用電波會有兩個問題:

    (1)失效的機率極大

    即使是在今天,結構外型與電波吸收材料的發展已經使電波的索敵能力大幅弱化。而將來這方面的進展則會更明顯。此外太空船外型沒有航空機之類的氣動限制,因此能夠以匿蹤為設計時第一優先需求,無所不用其極地降低rcs(雷達反截面積),故使用雷達可能根本偵察不到目標。

    (2)洩漏己方位置

    雷達波一去一回,在己方能接收到足夠強度雷達波以判定目標的距離之前,敵方會先以此來定位己艦的位置。假如雷達偵測範圍是10光秒的話,來回即為20光秒,這表示敵方在20光秒外便可接收到相同強度的訊號從而得知己方的位置。

    基於以上兩個原因,雷達的唯一效用可能只剩航道隕石搜索閃避的功能,並且主要裝在民用船隻上。至於作戰用的軍艦則會使用被動的電子光學監視系統。

    所謂電子光學監視系統,事實上就是一種電子光學望遠鏡。一般的望遠鏡必須將目標拍成照片,但照片的數碼化需要人力介入故難以進行持續監測。而電子光學望遠鏡乃是使用大量的ccd陣列(注)構成的望遠鏡。此種望遠鏡獲得的的分辨率取決於ccd的質量與數量,掃瞄到的資料直接以數碼檔案的結構儲存並以計算機進行全自動的處理。配合強力的計算機,此類系統可以對廣大宙域進行長期的全時監視偵測掃瞄。此外,軍艦除了電子光學望遠鏡外,也會裝備其它的光學望遠鏡,比如用以偵測中紅外線與遠紅外線的系統。

    註:ccd,chargecoupled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用來作數碼相機、望遠鏡的基本感光構成元素,其感應範圍為波長在400∼800nm的可見光以及波長800∼1200nm的近紅外線區段。目前最新型的ccd有更大的感測範圍,除原本頻帶外,紅外頻譜感測範圍可以增加到1200nm~1500nm,也就是涵蓋近紅外線的全部頻寬。此外也已經出現可以偵測波長在350nm∼100nm的紫外線頻譜ccd。

    電子光學監視系統基於其可以長期監視大範圍面積的特性,於70年代就開始被用在需要24小時監視地表的早期預警衛星上。如美國的dsp國防支持計畫裡的早期預警衛星便是使用電子光學技術,目前的dsp衛星攜帶一組口徑3.6公尺,擁有6000個ccd元素的望遠鏡,可以從三萬六千公里的同步軌道上偵測到地表飛彈發射時的尾焰。而用以接替dsp衛星的次代系統名為sbirs(spacebasedinfraredsystem,天基紅外線系統),分成高軌與低軌兩個次系統,擁有更強的能力。除了可以偵測飛彈外,還可以偵測噴射機的尾流,甚至可以偵測軌道上已與推進段分離,溫度極低的飛彈彈頭。並且其由於同時配置了ir掃瞄陣列與凝視陣列,使其能夠在掃瞄一個較寬區域的同時集中探測一個較小的區域。當有導彈發射時,sbirs高軌道衛星的掃瞄陣列可迅速偵測導彈排出的尾焰,而凝視陣列則能持續跟蹤尾焰,此種方法使其能連續精確地跟蹤導彈的軌跡。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的陸基遠太空光電監視系統(ground-basedelectro-opticaldeepspacesurveillance,geodss)。geodss是美國專門用來監視地球軌道上所有人造飛行物,特別是高軌衛星的偵測站。此系統為在地球緯度相近的地區建立5個光電觀測站以組成一個全球光電空間監視網,這5個工作站分別設在白沙(新墨西哥)、毛伊(夏威夷)、大邱(韓國)、迪亞哥加西亞島(印度洋)、葡萄牙南部地區。geodss系統使用電子掃瞄技術,將望遠鏡觀測到的圖像轉變成電信號,經計算機處理,濾掉目標周圍的星體,在電視監視器上以光紋線形式顯示目標。此一系統所使用之主望遠鏡為口徑一公尺,由4096x4096個ccd元件組成的陣列,可以在同步軌道上(三萬六千公里)偵獲籃球大小的目標,效率遠高於雷達或舊式的光學望遠鏡。

    值得一提的是,geodss系統在經過1996至1998年的改裝,換裝新型ccd元件後,投入近地物體監視計畫(near-earthobjectprogram)以偵測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體。期間內連續發現數個新的小行星,並且在任務中證實了其威力:改裝後的geodss主望遠鏡可以在1au(一億五千萬公里或500光秒,地球到小行星帶前端的距離)之內偵察到直徑100公尺等級的小行星體。

    注意,此例中的系統是位於大氣中的陸基系統,且neop計畫裡查找目標是本身不發熱的小行星。同樣規模的系統拉到太空中以免除大氣干擾,加上以具有動力會產生廢熱的人造飛行體為目標,則偵測能力將有可能提升五至十倍左右。

    註: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介紹geodss的網頁,其中有白沙站的照片

    |com|bsp;而將來類似但更先進的系統也會被配置在太空船上,成為太空船的主要偵測系統。在太空軍艦上將會把使用寬頻譜的光感元件陣列,或者也有可能混裝不同頻譜不同性能的元件組合構成整個陣列,這些元件陣列將以環帶的形狀布設在船殼上,並以光纖將收到的資料集中到艦內計算機中處理。而計算機將根據資料庫濾除所有恆星、行星、小行星體與擁有固定航線的商船訊號,只留下不明的資料。此外,也有可能出現專職的偵察艦,即將艦體表面完全佈滿光感元件,以較高的元件數量來得到較大的單艦偵測分辨率。

    不過,把光感元件直接暴露在外可能有易於受損的顧慮。此時也可能會稍微改良一下,將光感元件完全收到船體內,船殼外改布設單純的光接收器陣列版(可能是光纖端子一類的),然後使用光纖線路將光子訊號收到船內,經過光量檢測器、濾光鏡(選擇性路徑)、分光裝置等,最後再投射到光感元件上。如此不但可以物理上保護光感元件,還可在遭遇強光狀態時,使入光先透過濾鏡讓能量降低至安全水平內,讓系統能在強光環境下持續運作。最後更可以透過分光裝置讓光線同時進入對於不同波段敏感,或具有不同性能的不同光感元件或光學鏡頭內,以對入光進行全頻譜的同步掃瞄處理。這種選擇性的路徑通過是電子光學系統的獨門特技,目前已被運用在美國為nmd/tmd系統所發展的的最新型光學偵測儀器上。

    底下是一個分散式全頻譜同步掃瞄處理系統的簡單流程示意圖:——

    分光裝置——|-光感元件1-計算機1——||||-光感元件2-計算機2——|光接收器——光量檢測器——|||-光感元件3-計算機3——|——中央計算機|||-光學鏡頭1-計算機4——|——濾光鏡——||-光學鏡頭2-計算機5——|

    在宙域掃瞄策略上,則會將全天球劃分成數百個區域,而光感陣列環帶亦以一定數量的陣列構成群組,各群組分別負責各自的掃瞄責任區以進行全天球的目標掃瞄偵測,並在偵測到可疑目標時集中辨識加強分辨率,或使用大口徑的望遠鏡執行進一步的目標辨識作業。

    例如假設艦體某面陣列有共10k*10k的偵測元件陣列,則可以切成100個1k*1k掃瞄群分別對各自負責的空域實施掃瞄,但在某空域發現某目標時,立即集中此面所有元件對此目標實施高精度辨識,此時對此目標的識別能力等於一口氣提升為分別掃瞄時的100倍。當然,群組分配比例可以視需求決定。

    另外若是以艦隊為偵測基礎,更可以劃分各艦負責的責任區各自掃瞄以增加反應速度,或是在需要時令全艦隊針對指定區域集中掃瞄來構成具有巨大口徑的多艦組合偵測陣列以提升偵測距離與分辨率。而艦與艦之間會以資料鏈統合整理艦隊的偵測情報資料。一但偵獲可疑目標,艦隊可以指定不同的兩艘船同時追蹤目標,以三角定位來精確計算目標距離。以上這些動作都可以完全自動化,不需任何人工的介入。

    例如目前esa構想中的達爾文(dar|com|)的單一大型望遠鏡。若使用更多的望遠鏡組成陣列,偵測能力自然也就會越高。

    註:達爾文計畫的網址

    ast.star.rl.ac.uk/darwin/

    需注意的是,這類監視系統乃是一種被動偵測系統。不會有電波雷達主動拍發訊號的缺點。但如果有需要的話,仍然可以使用雷射主炮╱副炮以低功率發射光束照射指定區域,再用偵測陣列接收其反射光來判定目標精確位置。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是不需要這麼做的。

    在這裡我們必需考慮所謂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界的過程裡,熱能只會從較高溫處往較低溫處傳遞。而將熱能轉換成動力的機器(例如太空船引擎)稱為「熱機」。無論任何熱機,都只能將部份的熱能轉換成機械功,而其餘的部分就會成為無法利用的廢熱流失。世界上沒有百分之一百效率的熱機,必然會在能量的轉換過程中產生廢熱。

    這個定律指出一件事,即太空船在引擎運轉的時候必然會產生廢熱。而這個熱訊號在電子光學監視系統的屏幕上將會呈現一個明亮的訊號。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熱力學第二定律注定太空船無法不主動放出訊號,也就注定其必然會被偵測到。

    接著,由於太空中3k的背景溫度和太空船的廢熱呈現一個巨大的反差,遠高於地球表面目標和環境的溫差,因此嚴重凸顯了太空船本身的訊號,使太空船更易於被偵測。這使擁有巨大的電子光學監視元件陣列的太空船對於船艦目標擁有極高的被動偵測距離。以前述的geodss系統所展現出來的偵測能力等級來推估,配置於太空船上的大規模電子光學監視系統的偵測距離將可以達到數千光秒之譜。舉個淺顯的例子,這相當於一艘位於地球軌道的太空船可以使用其偵察系統搜獲正位於土星軌道上的一艘長一百公尺的太空船(平均距離約十三億公里,4300光秒)!而該太空船若以每秒一百公里的速度穿越這個距離則總共需時約為150天,即五個月。且如果使用艦隊的集團整合偵察,則偵察距離可以再延長數倍。此外,從熱源分佈型態上可以大致辨識出目標太空船的型號。

    由以上資料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一件事,太空船艦,特別是擁有先進偵測系統的軍艦的偵測能力將會遠遠高於其武器射程與船隻航程,這在過去的地球上是沒有任何前例的。過去從來沒有任何偵察單位能夠在一個月以上的時間距離外偵測到敵人部隊的情況,通常只有數小時的時間距離,只有構成完整組織的軍團級、國家級偵察網統合協力下才能勉強獲得數天到一周的偵察時間距離/預警時間,周以上的時間距離則通常只能由偵察以外的情報手段才能獲得。而太空船艦幾乎是每艘軍艦都是單艦就具有這種超長程偵察能力,這完全是由於太空特殊的背景環境所導致的結果。

    最後再提一下,這裡所提到的偵測系統只有電子光學望遠鏡,不包含其它的系統,比如重力偵檢器這一類東西。未來可能還會有其它更有效的東西出現,不過光只這一項,太空戰艦就可以用的很高興了。

    又,基於能自動化運作、擁有長時間的寬廣空域大量目標監視能力等特性,上述系統除裝在太空戰艦上,也會裝在軌道衛星、太空站、浮游工廠或任何大型的太空平台上。其目的是為了要偵察接近的小行星體以防止自己遭到撞擊。而各太空站的偵察平台將會互相分享資料,構成完整的的遠太空小行星監視網,並在有需要時對各單位發出小行星體接近警告。此外,對於高速的微流星體、小型碎片與大型塵埃顆粒等防護則將會使用微波雷達在大約五千到一萬公里的半徑以內進行掃瞄,並使用雷射炮執行清除作業。

    以上所說的是軍艦使用本身的艦體感測陣列實施偵察的狀況。除此之外,也有在必要時使用無人偵察裝置實施長程搜索的方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飛彈拆掉彈頭,換裝偵察頭(較小的球型感測陣列)與通訊裝置,並發射到遙遠的距離外實施偵察作業。此法可以彌補艦體偵察器的不足。

    例如假設艦體感測陣列偵察範圍是4000光秒,若想要對於8000光秒外的宙域實施偵察而派出秒速一百公里的偵察艦,需時五個月才能抵達能將目標區納入偵察範圍的位置。若是使用秒速一萬公里的偵察飛彈,則大約在發射後70hr後就可以獲得目標區的一些資料。雖然偵察飛彈的小型偵察頭偵察能力遠比不上軍艦艦體傳感器陣列,可能只能掃瞄飛彈外圍數十光秒的區域,但三天後可以得到的少量資料無論如何都比五個月後才能得到的詳細資料來的有用。

    而敵人的點防禦系統雖然有能力攔截飛彈,但距離要近到一兩光秒內才有可能,因此若偵察飛彈真的被摧毀,在之前一定可以先發現敵人。

    總而言之,這是一種無人的小型高速長程戰略偵察機的概念。地球上的長程戰略偵察機一定很大,可是宇宙中只要是自動飛船的話,航程就是無限的,因此一兩百噸的小行飛彈就可以達到長程偵測的效果。

    二、反偵測的策略

    相對於太空戰艦的強大偵測能力,其反偵測能力就比較低了。

    關於雷達匿蹤部分幾乎可以視為100%,也就是說,宇宙軍艦是絕不可能被雷達偵測到的。這不是什麼神奇技術,就在今日的地球上,匿蹤技術便已經進步到非常接近此種理想的等級。目前世界海軍最新型匿蹤艦是2001年下水的瑞典visby級飛彈巡邏艦,其匿蹤能力強大到即使在海象良好的情況下,也要接近到22km才會雷達發現,惡劣海象下搜獲距離則會減至13km,如果再配合電子反制措施,上述兩種情況下被雷達發現的距離分別進一步降至11km與8km。這四個數字都低於其上所攜帶的武器射程,甚至也低於目視距離。而未來在太空戰艦上,雷達匿蹤能力只會更好不會更差。

    最大問題在於對於被動光電偵測系統的匿蹤與反偵測。受限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根本理論限制,這個問題是無法可解的。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如此,誰都沒辦法。

    有人可能會這麼問:「任何定律都可能被推翻,說不定哪裡一天熱力學定律被推翻,或者出現了新的定律那也未可知啊?」

    這個問題問的好,答案是如果哪裡一天熱力學定律被推翻,那麼我們也不需要搞什麼宇宙戰艦光學匿蹤了。因為若是熱力學定律被推翻,則死人就可以復活了,到時還匿什麼蹤打什麼仗?

    以上這可是千真萬確,不是說著玩的。不要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啊^^

    閒話休提。雖然做不到被動偵測的光學匿蹤,不過也有增加敵方偵測難度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一點,不管再怎麼偵測,效果都很有限。絕不會像雷達匿蹤一樣能達到數千數萬分之一,甚至完全匿蹤的地步,能把對方的偵測效率降低一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其策略大致如下:

    (1)以背著恆星、行星的角度攻向敵人

    這是最直接的想法的。這種戰術自從飛機發明以來,是蠻受歡迎的戰術。不過執行這種戰術得要有個先決條件:必須知道敵人的位置,至少大致知道其來向。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移動到與恆星和敵人成一直線的位置。也就是說,得先偵測到敵人,或是設定對方行動路線才行。

    這雖然有一些難度,但還是有可能的。因為光學系統還是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逆光影響,因此位置的不同,背光與逆光的差異會讓兩方的偵測距離產生一些差距。而這不必完全背對恆星行星,相對位置夠就會有一些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有使用限制,一般只能在火星以內的近日行星使用,即使在火星軌道,日照也只剩地球軌道的一半而已。在遠一點的行星軌道,太陽的效果就會降低。而日照的威力是隨距離的平方而下降的,在冥王星軌道看太陽時,只不過是一顆比較亮的星星而已。這在航海家二號飛過冥王星後,轉身對太陽系作最後回顧時所拍的照片裡面可以清楚的看出。

    其次就是,即使一艘船在近日行星背著太陽,但不會就因此而使對方看不見自己。偵測系統仍然可以搜獲背對太陽的目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掩星效果。玩過天文望遠鏡人應該會知道拍攝所謂「水星凌日」的方法,那就是將望遠鏡對準太陽,放張紙片在觀測位置上,則當水星橫越太陽時,其遮住太陽的影子也會跟著投影在紙片上,這就可以清楚的看見「水星凌日」的效果。這種觀察陰影的技術就是偵測背對恆星、行星目標的理論基礎。

    人類不能或是很難用肉眼看見背對太陽的目標,但這可不表示機器辦不到。大部分人應該都看過在太空中直接拍攝的巨大太陽的照片,這些照片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證據。

    現實中存在有所謂的「太陽觀測衛星」,主要工作就是專門拍攝太陽的照片以研究太陽。這一類衛星有nasa的先鋒五號(pioneer-5)、oso系列一至八號(orbitingsolarobservatory,軌道太陽觀測台),smm(solarmax,太陽峰年)、trace(transitionregionandcoronalexplorer),nasa和esa(歐洲太空局)的國際共同合作的soho(solarandheliosphericobservatory)、尤里西斯(ulysses),日本的陽光號等等,甚至連太空實驗室(skylab)都拍了15000多張太陽的照片。

    註:nasa的太陽觀測衛星soho的網站,其中有許多太陽照片

    soho.nas|com|.nasa.gov/

    事實上,觀測太陽是有必要的。因為觀察太陽表面、黑子與日珥的任務是預測太陽風暴的重要程序。太陽風暴會干擾通訊與電子儀器,影響信息流通與交通,特別是民航航線、衛星與太空飛行任務等受到的影響最大。目前nasa與各國的天文台、氣象局都會在需要時對一些單位如民航單位、太空單位甚至電信單位等發佈太陽風暴警告。而這些警告的主要資料來源就是太陽觀測衛星。同樣的,太空船艦也需要知道這類信息,而他們的資料來源就是自己觀察。

    一般要拍攝太陽相片的方法,就是以特殊濾鏡掛在望遠鏡頭上拍攝。而光感陣列的電子光學系統則會使用特殊的元件的陣列來拍攝,或者也可以讓入射光先透過濾鏡。前面曾提到的全頻譜同步掃瞄處理流程中就可以同時包含濾鏡和特殊光感元件這兩種元素。當面對太陽、行星時,入光量檢測器會改變線路讓入光進入強光對應路徑。而背對太陽、行星的目標,就會在明亮背景上留下清楚的影子。

    因此背對太陽的方案雖然有其效果,但最多也只能使太空船在這個方向的偵測距離降低一兩個百分點而已。不過即使是一個百分點,也總比完全沒有好。特別是在雙方距離十分遙遠,正在進行戰略機動的時候,此法還是會有點用處。因此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是會使用此種戰術的。

    (2)近距離核爆閃光干擾

    因為太陽本身就是一個無與倫比的超級大核彈,因此前述的強光對應機制也可以應用在此種情況下。不過極近距離核爆的輻射線、熱能可能會破壞船殼上的某些光接收器(但這不屬於干擾而應屬於戰損)。因此太空船表面會常駐有自動或遙控的機器人修理隊,以在需要時即時抽換的方式隨時替換修理壞掉的光接收器陣列元件。當然,這些機器人同時也會修補船殼破洞與其它外部受損的系統(如果有的話)。

    另外需注意的是,此種干擾方式只在兩方交火之後才會發生,或者說屬於作戰時的附加效果。當兩方都處於戰前索敵狀態,連對方的影子都還沒看到時,缺乏射核彈的目標,如此自然是無從對敵加以干擾的。而前述的與星球相對位置的干擾效果則視雙方戰略位置而定,有可能在交火前就能發揮效用。

    (3)釋放煙幕干擾

    在太空中使用煙幕?這可不是簡單的打開瓶蓋就好了。首先在超真空的環境中,氣體會以極高的速度擴散稀釋。其次由於太空船是以極高速度前進,在我們的設定中是秒速一百公里,這一來煙幕需要覆蓋的空間就小不下來,連帶的量也會十分龐大。

    很多sf與fhn(比如鋼彈、銀英傳)裡面都有粒子散佈的場景,其實其設定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粒子密度的問題。比如米諾夫斯基粒子、指向性傑服粒子這些的,到底需要多少才能產生效果?大家不妨計算一下構成粒子煙幕的條件,看看一方公里的空間中需要釋放幾噸的粒子才能達到需求。若是在一萬「公里立方」的「極小規模」戰場空間又需要多少噸的粒子。

    我們不知各種粒子「戰鬥濃度散佈」的濃度是多少,姑且以地球表面空氣密度為基準,標準大氣的海平面密度為其質量為每1.225公斤/立方公尺。以這個密度在一立方公里的空間內平均散佈粒子,總共需要1,225,000噸重的粒子質量。

    銀英傳裡的戰艦重量多少?查不到資料。不過鋼彈倒是有的。鼎鼎有名的原祖飛馬級強襲登陸母艦白色基地,全長250公尺,重量68000噸。換句話說,要在一公里立方的空間中釋放米諾夫司基粒子,使其達到一般大氣空氣的密度,所需的質量相當於18台白色基地。

    不要忘記,宇宙戰艦會以高速前進,所以在小區域內釋放粒子是沒有用的。假設有一萬艘秒速100km的戰艦以100公里間隔構成一個垂直正方形。整個陣型在100秒內將會航行前進10000km掃過的體積為一萬公里立方,則要在這個方塊以標準空氣的密度來填滿粒子,不管是煙幕、傑服或是米諾夫斯基粒子都行。總共需要幾噸的粒子呢?答案是1.225e16,也就是1.225乘十的十六次方公噸的質量。

    我們把標準放寬,把粒子密度降到標準空氣的一億分之一好了。這樣可以減去八個零,剩下1.2250億噸而已。從這個計算,我們可以簡單看出在太空中施放煙幕/粒子的可能性非常低。

    簡單來講,太空之所以稱為「空」,是有他的理由的。

    (4)指向光束主動干擾

    就是直接用強力光束去干擾敵艦。其性質類似於電波雷達時代使用指向電波實施壓制性干擾。此方案的前提條件也是要先偵測到敵人,而且要有足夠的目標精確度才行,不然干擾光束無從對準敵艦。故一般只能用在交戰時。

    一般而言,與其說這是太空戰艦主要的作戰干擾方式,不如說是也只剩這幾個方法而已。此法在執行層面上需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需要有射控等級甚至以上的精確度。使用雷射主炮對敵人實施干擾,必然是在大於標準的攻擊射程的時後。因為如果在射程內,則直接使用主炮打破敵艦就好了,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干擾敵方。反過來想,就是因為敵我距離超出主炮破壞射程無法實施破壞性攻擊,所以只能稍微加寬光束試圖進行干擾。而雖然光束可以加寬,但距離也變遠了,對於精度上的要求將不亞於主炮的射擊。一般而言,此種干擾的應該在光束武器破壞距離的兩倍之內,大約不會超過10光秒。

    其次,每艘船一次只能干擾一艘敵艦。在武器篇曾經提到過,太空中不管敵我艦隊,艦與艦之間都會數百上千公里的間隔距離。而戰艦等級出力的雷射主炮如果改變焦點把光束放的太寬,則能量密度當然就會降到太過稀薄,無法對敵方產生干擾效果的情況。而雷射光束的能量密度,與光束口徑是成平方比的關係。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某艦雷射主炮實施攻擊於一光秒外命中敵艦時,其光束為直徑一公尺的正圓形。同樣的距離下改變焦點把光束口徑增加到一百公尺,則面積將變為原先的一萬倍,單位能量投擲密度將會降低到原本的萬分之一,若口徑增加到一公里,則能量密度更會降低到一百萬分之一。顯然若光束太寬,能量密度就會低到無足輕重,甚至不能迫使對方的傳感器進入強光對應機制。因此只能實施一對一的干擾。

    最後,由於雙方的軍艦傳感器都會有強光對應機制,因此這種方法的效果和背對太陽一樣,只能降低對方幾個百分點的感測距離。又由於非得在近距離使用不可,所以實際上的用處甚至比背對太陽還小,是一個典型的有效果但沒用處的例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假設敵艦偵測距離是兩千光秒,則背對太陽可能讓對方偵測距離減少個幾十上百光秒,在雙方距離遙遠時還有點用處。可是當雙方距離只有十幾光秒即將要交戰的時候,再怎麼干擾都沒什麼用處,就算很神奇的能讓對方偵測距離少一半好了,可是兩千光秒的偵測距離減掉一半也還剩一千光秒,而目前敵我距離卻只有十幾光秒

    (5)以誘餌混淆

    這個是比較實際的方法。充氣模型做的好的話,會有相當程度的效果。但需要注意不能用單純的充氣模型,要能有相應的放熱能力,否則在紅外頻譜的偵測時就會曝光了。另外,也不能用什麼熱焰彈,這不要說在未來,就是現在也騙不過新型的焦平面凝視陣列尋標頭。至於金屬片則是用來干擾雷達的,對於不用雷達的傢伙就像是垃圾一樣。誘餌一定得做的有模有樣才行。

    比較大的問題是,當對方以全頻譜感測將資料互相比對時,模型就很容易露出馬腳。全頻譜感測除了使用全頻寬帶元件之外,也可能是在陣列中整合了分別涵蓋各頻段的不同元件,在之前的偵測系統構成的描述中有提及。

    其實這是個人類常犯的想當然爾的問題。因為在人眼來看,只要形狀顏色一樣,其它的就分不出來了。不幸的是,機器的眼睛並沒人的肉眼那麼遜。人類肉眼可見光波段在400∼800nm,使用波段在800∼1500nm的近紅外線以及350nm∼100nm紫外線頻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下看出物體的熱源與材質特質。換句話說,誘餌除了要有可見光波段的偽裝外,還得在針對另外這兩個頻段區域進行偽裝。而最大的問題是,這種偽裝方法並不容易。

    這是因為在化學裡面,有種叫做光譜分析的技術,常被用在天文觀測上。此種技術是觀測物體發射或反射的光線,其學術名稱叫做「發射與吸收譜線」,從差異中檢查出其構成元素、溫度,有時甚至可以從光譜紅移或藍移規模估計出目標的速度與方向。幾十年來人們使用此種技術來分析數千萬光年的星系構成的物質,要分析數百上千光秒外的物體構成當然是輕而易舉。而發射、吸收譜線是物質的一種物理特性,只根據觀察目標的構成元素而定,因此是無法偽裝的。

    換句話說,誘餌不但形狀大小與發熱量要與真貨相仿,連表面材質也要一樣才行。最壞的情況是,你需要為誘餌準備一個外殼。雖然很薄,但材質卻要與己方的艦艇相同,這會造成誘餌的製造、攜帶與布放難度大增。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有個構想就是在所有船艦表面上一律漆上指定塗料,而誘餌則是用模型氣球噴漆。這一來就可以使模型誘餌表面的材質反射率與真貨一致化,如此就能有某種程度的魚目混珠的可能性。

    當然,模型誘餌裡面熱源產生器等輔助裝備是必要不可缺少的,而且放熱特性、熱源分佈必須與模擬的真實艦非常類似,否則是馬上就會被看穿,不是隨便放個懷爐在裡面就可的。因此模型誘餌的重量與成本都會達到某個程度,攜帶數量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附帶一提,環境對於模型的使用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在內行星區域就必需考慮恆星照射對軍艦與模型誘餌的加熱程度差異問題。這也會影響模型誘餌的運用。

    需注意的是,使用模型誘餌對降低被偵測率沒有任何幫助,它只能增加敵人的目標,幫忙分散敵人的炮火而已。所以通常只能用在交戰或即將進入交戰時。如果在敵人還沒出現就放出模型,從整個艦隊的角度來看等於熱點增加,反而會增加艦隊的被偵測機率。

    在這裡必須提到一件事,地球環境中有所謂的「熱輻射匿蹤」的考量。因為熱輻射也是(或者將是)導致被偵測的重要因素。在大氣環境中有所謂的「大氣窗口」,也就是某些波長的電波/輻射線可以傳播很遠的距離,而其它波長的電波輻射則會很容易被吸收,無法傳播很遠。而匿蹤載具應盡量避免在窗口波長釋放輻射,可能的話,最好將輻射波長特性改變,使其偏移窗口而能很快被大氣吸收,如此方能不虞被遠方敵人偵測。

    故美國在匿蹤飛機上除了設法降低排氣溫度外,往往也會使用特殊材料或塗料來噴塗熱點。此法不會降低熱能輻射總量(此值只受溫度影響,是理論限制),但有可能改變輻射的波長,使其產生偏離大氣窗口的效果。這就是所謂的「抗紅外線塗料」的運作原理。不止飛機,目前許多軍艦、戰甲車都有使用這一類的塗料來提高對抗紅外偵測的隱身性。

    不幸的是,太空中沒有大氣,因此也就沒有可以吸收特定波長的窗口可言。故太空船抗紅外線塗料就算塗得再多也無法降低被偵測率。這也是太空中匿蹤困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誘餌除戰鬥時用以欺敵外,拿來執行戰略層級的欺敵作業也是可以的,這是太空環境的特點。整只誘餌艦隊只要放出去排好陣型,就會持續慣性前進,這時主力艦隊可以轉彎走別的路線進襲。這種作業一般應該會在數十至上百光秒外執行,也有可能在數千光秒外實施,以將敵人艦隊引誘至錯誤的方向。

    (6)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

    這是可行性與效果比較高的匿蹤方法。其所依據的理論一樣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裡除了提到熱機外,還有另一種相反過程的裝置叫做致冷機(refrigerators)。其操作程序為外界對它做功,讓它能由較低溫的熱庫吸取熱量,並將它完全排放到較高溫的熱庫中。與沒有100%的熱機相同,我們也不可能製造出理想的致冷機,整個過程只是從較低溫處吸取熱量,並將它完全排放至較高溫處而已。致冷機的最簡單例子就是電冰箱與冷氣。

    簡而言之,太空船動力系統屬於熱機的一種,其散出的廢熱將使其極易遭受偵測。若在太空船上針對某些熱點裝設致冷機吸取其熱能,並將熱能儲存在船艦內的熱庫中,則太空船對外散出的熱能就會降低,從而降低其被偵測的可能性。例如假設太空船啟動致冷機之前,船本身的熱平衡使船外殼平均溫度達到320k,啟動致冷機之後,則有可能將船外殼平均溫度降低到300k。此時船體的輻射熱將會降低,可降低己艦遭到偵測的可能性。

    但此種致冷程序將會造成一個現象,即將外殼熱點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的同時,艦內熱熱庫所儲存的熱能(即其溫度)將會逐漸提高,當熱庫溫度越高時,致冷效率將會逐漸下降,所需投入的能量將會越來越多。而到一個極限時將會需要關閉致冷機,實施放熱作業將熱庫能量一次放出。此時船艦的平均溫度將會在短時間提高很多。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主動的熱能轉向系統。可以投入能源的代價在一個時間區段內暫時儲藏熱量以降低船艦的被偵測性,並在時間結束後將熱能全部放出。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限時的有限程度匿蹤系統,效用維持時間視船體與裝備的不同,應該在數小時到十數小時左右。

    此種匿蹤系統的最佳開啟時期應該在船艦加速到最高巡航速度並將航向指向預定目標後,關閉主引擎(或使之維持低功率運轉)實施慣性飛行一段時間,此時船體熱平衡溫度將低於加速時期。在這時使用超導電池所儲存的能量來驅動致冷機,使船體溫度與熱訊號進一步降低,在致冷機運轉的時間內爭取潛進目標與及早發現敵艦的機會。並在雙方交火或己方確定被偵測後,才關閉致冷機實施放熱作業,並重新啟動主引擎。

    需注意致冷機的效果有其限制,當熱庫與冷庫溫度越高時,效率將會越低。同時也不可能把一艘平均溫度在320k(攝氏46.5度)的太空船冷卻一兩百度到220k,因為有熱庫相對質量容量限制的緣故。一般對一艘大型軍艦而言,至多降低數十度,並維持十個小時左右。

    至於溫度下降獲得的效果,可參考熱輻射公式:

    eb=at^4a=stefan-boltzmannconstant

    從公式可以看出,同一物體之輻射熱能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假設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將船殼平恆溫度降低20度,從320k降至300k,輻射量將降為原先的77.24%。若能降低40度,則輻射量將降為原先的58.6%

    從以上的公式亦可看出,起始溫度對於效果也有重大的影響。例如若維持同樣的降幅,但起始溫度從320k提升至420k,則溫度降低20度與40度帶來的新輻射熱量將分別為82.27%與67%,可看出雖然溫度降幅相同,但輻射量減少的效果明顯降低了。這種情況指出一個重點,即在近日行星附近的日照強烈使船殼溫度大增的情況下,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的效能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這一類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一般只能裝備在具有較多的超導電池與較大熱庫容量的中大型軍艦中。基本上越大型的軍艦,除電池與熱庫容量較高帶來的較長熱能轉向時間外,亦可提升致冷機的效率使船體平衡溫度降的更低。基本上這就像是大冰箱通常能夠比小冰箱來的冷一樣。

    需注意的是,是,軍艦在降溫前的平均溫度不會因為大小不同而有太大的差異,因為較大的軍艦雖然需要消耗較高的能量,但同時也有較大的質量來平均吸收廢熱使船殼溫度不致大幅提升。簡單的例子是甲乙兩桶水,甲桶一公升,乙桶十公升,兩者質量相差十倍。假設對甲輸入熱量一千卡,乙桶輸入一萬卡。雖然輸入的能量有十倍差距,經由質量差距加以平均,兩桶將同樣上升一度。

    事實上,如果就能量使用效率來分析,一條十萬噸等級軍艦平時運轉消耗的能量將不會達到一萬噸等級軍艦的十倍。因為規模的增加不只增加消耗的能量,同時也會使能量利用效率也跟著增加。這是工程學與經濟學上的有趣現象。當然這指的是平常航行時,而不是裝備特殊武器並予以發射的情況。在平常的情況下,一條大船的溫度可能反而會比小船低一點點,差個一度半度左右。

    到此我們可以大致描述使用此種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的效果。從對方偵測系統看來,較大的軍艦可能是輪廓大而黯淡模糊的光點,較小的軍艦則會是較小而較亮較明顯的光點。因此而會出現較小的船艦反而比較大的船艦容易被偵測到的奇異狀況。

    最後,此種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在運轉時所能獲得的匿蹤優勢,應該直接正比於其降低的輻射熱量。在遭到偵測距離的降低效果視環境而言,大約在10%至40%之間。最後必須再強調一次,由於需要把儲存幾小時的熱量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放出,此系統啟動超過時間限制後的強制散熱作業會反過來把被偵測距離提升數倍之譜。

    綜合以上的方案,在戰鬥前的索敵階段,大約只有(1)(6)兩項可以同時實施,並使被偵測距離減少10%至40%之間(但有時間限制),或許亦可以因此而獲得一個先開火(使用飛彈)的機會。戰鬥發生後,則執行(2)(5)兩項以欺敵,降低自己被擊中的機率。其中(5)具有戰略性欺敵的意義,也可能提早使用讓艦隊獲得戰術乃至於戰略優勢。至於(3)(4)則不切實際或是意義不大。

    不過客觀來看,減掉一二十個百分比,甚至假設能減掉五十個百分比的被偵察距離,並不會因此而獲得多少的優勢。這是因為初始基數太大的關係。例如十三億公里,4300光秒的被偵察距離就算減半,也還剩下至少六億公里/2000光秒,七十天的航行距離。此時固然可以先敵偵測、發射飛彈,但也有可能因此而被發現,因為飛彈發射的加力燃燒階段將會放出相當大的熱訊號。

    飛彈上當然不可能裝設大規模的冷卻系統,但是小規模的或許做的到,如使用瓶裝液態氦釋放的方式可以提供某種程度的降溫冷卻效果。當然這也是有其限度的。且攜帶液態氦會佔去一定程度的酬載重量。

    最後提一下現代軍艦、戰機的雷達匿蹤效果以做為比較參考。第一代匿蹤艦拉法葉的設計使其rcs降為傳統軍艦的5%左右,最新第二代的visby則降為0.001%。至於空軍方面,新一代戰機設計可使rcs降為傳統的10%,匿蹤強國老美新型機f/a-18e/f降為傳統機的%1,最先進匿蹤機f-22則降到傳統機的0.01%以下。至於紅外線匿蹤效果就差了許多。

    附帶一提,由之前的討論中也可發現出一個有趣的事實,也就是即使不使用主動熱能轉向儲存系統或是其它任何反偵測作為,一般太空船隨著位置的不同,其被偵察率就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前述的420k(攝氏146.5度)與320k(攝氏46.5度)兩個溫度基本上可以視為同一艘船分別在地球軌道與火星軌道時的船殼溫度。而後者的熱輻射量僅為前者的33.7%。這也就是說,在近日行星因為恆星照射導致的船殼平衡溫度上升,使船艦被偵察機會(或是被偵察的距離)可能達到位於遠日行星軌道時的三倍之譜。距離恆星越遠日照影響越少,則被偵察的機會就會下降(即使敵我距離依然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下降的效果會遞減,而且是有其極限的。因為當太空船完全排除日照加溫的問題時,本身還是會有引擎廢熱產生的溫度。就算把引擎關掉,也必須用電池維持維生系統繼續運作,否則船員就會死亡,所以仍然會有廢熱散出(當然這會比開引擎時的溫度更低)。而完全沒有熱量散出的船顯然就是幽靈船了

    三、太空中的長程通訊

    如何在廣大的空間中進行通訊始終是一個問題,特別是基於軍事需求的通訊更是如此。除了要使想通知的對象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之外,還得防止不想通知的對象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而訊息的內容又要穿越廣大的空間。在星球上通訊可能會受到天候地形等因素的影響,但在太空中,距離本身則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障礙。

    舉個簡單的例子,地球距離月球約1.3光秒,其間的通訊延遲已經明顯到足以影響某些軍事用途上的即時資料鏈傳輸了。且此種距離產生的通訊延遲問題是無法避免的。因此通訊延遲的問題會將艦隊的疏散距離限制在某種程度內。基本上不會大於一光秒。

    此外,除了通訊延遲之外,還有訊號隨距離衰減的問題。不過考量前述對於微弱訊號的高度偵測能力(前面提到的對遠方目標偵測能力,事實就是對目標反射/發射光訊號的偵測接收能力),以及太空船能夠提供的出力,這方面問題並不大。

    至於通訊的方式則會以指向無線電,或是指向光通訊為主。艦隊裡艦船間的聯繫會用低功率雷射,或許就直接用點防禦的雷射炮塔來實施,以定時的光束通訊網的節點通訊將整個艦隊連結起來。至於對星球、太空站這些固定基地長程通訊則兩者都有可能。不過長程通訊容易被截聽(即使是使用指向性電波、光束也是如此)而導致洩密,因此應該會盡量避免。

    至於長程通訊的距離,事實上可以輕易跨越整個恆星系。最近的例子就是離開太陽系的航海家二號,它在飛越冥王星之後,仍能接受地球來的通訊,並將最後拍攝的照片傳回110億公里以外的地球。而此時其所使用的鈽電池僅剩下數瓦的功率輸出,相當於一支手電筒的出力。當然地球方面在接收此種功率時,必須使用位於波多黎各,口徑達三百公尺的超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甚至考慮使用地面台與衛星同步接收以產生具有超大口徑接收器的接收效果。換成是太空船的話,則沒有電力不足的問題,可以使用數百上千瓦的指向天線在整個星系內實施直接通訊。

    此外,要對遠方艦隊提供戰略性的指示,也有可能使用改裝的通信用飛彈來實施,以減少遭通信內容遭截收的可能性。所以說飛彈的應用層面是很廣的。將原本設定中的50/100噸級、秒速一萬公里的飛彈拆除攻擊用彈頭,裝上小型指向電波/通信天線,則由於彈頭重量大幅減輕帶來的質量比增加,速度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而這一類飛彈可以在數十個小時**到數千上萬光秒距離外,與附近的艦隊進行資料鏈接傳送信文。信文傳送完畢後,通信飛彈可以定時或在艦隊遙控下就地引爆以保持電訊內容的秘密。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t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