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秦歌一曲

第八卷:鴻漸於陸篇 第三百四十二章:對朐衍開戰 文 / 老實人12

    第三百四十二章:對朐衍開戰

    是要不了多久了。隨著越來越多的牧人義渠人加入到了東騎,王良的手上已經激增了很多人,而由於這種劫掠更是讓她在短短的時間裡發了一筆不小的財,這些錢也許少,可卻並不算真少。王良一面派出了贔屭師,著令息虎大軍駐守榆林,以防林胡人趁亂南下,可另一面卻是派出了蒲牢師和睚眥師準備徹底的把朐衍一網打盡,把他們全面打敗吞下。

    本來要做到這一點無疑是很難的,但現在有了北信君傳回的消息,也就是說,他們可以自由發行自己的硬紙幣,這種在技術領先同時代而又偏偏十分廉價的紙作為錢,可以讓東騎的實力翻上n倍!他們可以利用這種支付手段,把國中的百姓一一的安排穩定。

    不要小瞧了兩個師,現在東騎的編制是一師三千人,當初大決戰,東騎人用四千人把整整五萬的義渠人給徹底打敗!那是何等的一個戰鬥力。現在雖然有一批的士兵退出,可也同時補入了更多的士兵,就一師來說,三千兵力戰鬥力上可能比過去,可是在一連的搶劫和訓練中,戰鬥水平已經回復了。東騎特有的戰鬥和訓練方式讓軍隊的戰鬥風格一方面是靈活,另一方面就是水平提升快!邊打邊教,言傳身教,老將帶新將,老兵帶新兵,只是很短的時間,這些軍隊就又有了生命力。新的戰鬥又要開始了。

    王良決定以一師為後續兵力,以兩師為進攻主力,一口氣把整個朐衍還有其餘的戎族全給掃了。但是,這卻是不能見人的計劃,不能給別人知道,只能自己一步步的做,不能說。

    她甚至定下了這個計劃的時間,以東騎軍的戰力和速度,只要兩年,什麼綿諸、翟、烏氏、朐衍,都會臣服在東騎的俯視下。成為一個國家!一個帝國。到了那個時候,就是大秦也不能再對東騎呼呼喝喝!因為從兵法上說,形而勢其上!當東騎俯視大秦的時候,哪怕兩國的國力對比,對於秦來說,也是和比戰好。當然,在北信君的計劃裡是絕對不要和秦打的,因為秦民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烈血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跑過去打了它,這就是結仇,那以後就會對兩國的經濟有嚴重的影響,當然,大的一方是東騎。

    東騎和秦不同,它不是一個農業國,北信君建立的東騎是一個商業的國家,他一力興商,打了秦國,還怎麼向秦國收購米糧和酒,還有秦國的野茶。要知道這可是暴利,秦國的野茶便宜的令人髮指,但在東騎人的加工下,就可以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出售到山東去!這是何等的一個暴利,這就是知識的力量!東騎人想出了加工這種苦茶的方法,把苦茶變成了香甜的名茶,而秦人卻是不能。

    王良要打朐衍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鹽。在朐衍,有一個地方,有著二十多個大小的鹽湖,天然產鹽,歷史上中國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秦漢時置朐衍縣,公元六世紀中葉稱鹽州。一九一三年改置鹽池縣。一九三六年以後屬陝甘寧邊區,為革命老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盛產「鹹鹽、皮毛、甜甘草」著稱。

    而且,朐衍人善於牧羊,他們有著戎族中最大的羊群。控制這批羊,東騎人就再也不愁肉食有斷了。當然,所謂控制就是一定要嚴格的控制,不能讓這裡的草場給破壞了!過度的放牧會對草場造成影響,朐衍不知道,他們總是處在一個怪圈,當羊多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死去,那是沒有足夠的草!所以他們的羊就是等著商人收購,由於朐衍散居,不很團結,結果就會出現賤賣的現相,很多人家的羊都是很便宜的賣了,主要以趙國商人為主。

    甜甘草是野生中藥甘草,可以製成甘草膏,這也是一大不可輕視的財源,因為中藥裡甘草是很重要的一味,非常重要,甚至也可以當茶一樣泡著喝,對人都是有好處的。

    打下了朐衍,有羊有鹽還有甘草,何樂而不為,這是一定要打的!

    又見過了各大大小小的戎族使者,王良出來了,對所有的戎族來使表示,她會開一個大型的宴會來宴請他們。但是,這只是一個托辭。王良才不會在這樣的宴會上出現,她的事情很多,不過她可以把白福和石娘派出去,這就足以可平靜那些不識相的戎族了。

    這時劉熊來了,北信君走時,讓他要照顧王良大統領的生活。他是來催飯的。

    王良點了點頭,然後想起了什麼,對劉熊道:「明天杜摯怕是要再來,他來之後,你就去叫大夫人,讓她來罵我!」劉熊莫名其妙:「為什麼讓大夫人來罵大統領呢?大夫人要罵大統領什麼呢?大統領,這事情讓主人知道了可是不好!」

    王良苦笑了一聲,歎惜道:「這世上誰會想著讓別人來罵自己的,不過只怕不僅僅是明天了,以後可能天天罵,只要杜摯來找我,你便立時讓大夫人來罵我,只管把我往死裡罵,罵我勾引他的男人,罵我下流惑主,讓她把指甲剪一剪,然後來抓我!知道麼?」

    劉熊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是為了對付杜摯,想也是可以知道,杜摯是來詰問東騎部的,可是現在東騎部的東騎王北信君不在,那就是說一切只能壓在王良的身上。如此情況下,王良就不得不耍一些花招了,這些小花招別人耍八成沒有用,但是王良以一個女人的身份耍,那就可笑了,這就是把公事與私事給弄渾了,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也就是那個意思。

    然而,這也意味著王良要把自己的名聲變臭了。其實以她現在作的絕對很好,如果東騎部興起,她就將名垂於青史,成為天下第一女相!可現在她卻要主動的在自己的名聲上撒污點!為的就是給東騎掙取這時間的機會。身為一個女人,她做到了極點。

    劉熊看向王良,她的臉上無時無刻不出現著疲憊之色。她在和杜摯說話的時候沒有說錯,在東騎缺少足夠文人的時候,很多的時候,她下令都要小心,務求說到詳細到極點,因為那些執行命令的人知識原因,他們有著太多的不懂,你如果一味只憑自己的感覺去辦事,反而會出現念歪了法令的結果。比如王安石變法,要求百姓沒錢可以向官府借錢。但在下面的執行就成了官府勒令百姓向官府借錢,然後以高利貸的方式把百姓的家產強行搶走。在這種條件下,王良時時刻刻都在勞心勞力,天下間有她這樣子的可以說無了。劉熊長歎了一聲,轉身離去,他能做的有限,除了給王良多弄一些補身子的食物,也就沒了。

    當北信君在齊國的時候,東騎軍出動六千兵馬,十萬支箭,開始向朐衍進行全面的進攻。

    這次攻擊的主將是英飛,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膽大心細成了他發達的標誌。王良喜歡用他,他做事有進退,不會死戰硬拚。相比起來,息虎的缺點就在於他太喜歡硬拚了。

    東騎軍快馬殺向了朐衍,在反應過來的時候,朐衍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只能點起匆匆的兩萬族兵去迎戰,這也是他們最強的一支軍隊。兩軍相遇在中平山。

    英飛遠遠看去,那是一群大多數連甲也沒有的軍隊。英飛搖搖頭,事實如此,一支軍隊,如果沒有統一的軍容,那還有什麼團隊精神?東騎軍中,北信君沒少說過團結第一,他帶大家唱《團結就是力量》,還說了有組織打無紀律,並且把自己和義渠的戰鬥反覆向自己的手下說明,所以判斷一支軍隊是不是有戰鬥力,先看軍容,軍容說不過去,那別的也就不要說了。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國的軍隊一個個穿著號褂,和乞丐差不多。這是西方人的原話。在鴉片戰爭中,西方人證明了這一點,中**隊全無戰力,哪怕是號稱精兵的清軍也是如此。

    幾個快馬的尖兵回來了,他們坐在馬上,向英飛行擊胸禮:「大人,他們只有一支大纛旗,可能還有號角,但沒有別的旗號!」英飛再度滿意,只有一支大纛旗,這更愚蠢了。

    在羊馬河之戰,當時的義渠敗就敗在他們只有一個大纛旗,只有一個大牛首,當大牛首死後,他們也只有一個牛二!在這種情況下,義渠軍戰鬥單一,他們軍隊不能分散聚合,就兵法來說,用兵以聚散如常為上。這就是說,你要有本事把自己的兵力打散開,可以自由使用自己的兵力,但同樣的,你也要會把軍隊在散成的情況下集合起來。這一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這裡面隱含的意思,這是說,一支強大的軍隊不是一個人可以指揮得了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話,只能帶著大軍向著一個單一的方向死打硬衝,這就如同一頭牛一樣。

    而東騎人用兵,講的就是狼群戰術。不打正面戰,拖著你,打你的側面!或是斬首,打掉你的頭。成吉思汗沒有少用這法子!正當此時長更來了。長更是一個地道原本的義渠農奴,自打翻身鬧革命後,現在已經是五大騎兵軍頭之一了。不過在這次的戰鬥中,他得到授意,王良指示他要聽從英飛的命令。好在的是這一點並無牴觸,因為此前的羊馬河之戰兩人就有過深度的合作。英飛沒有息虎的那種大氣,他的氣質平和,讓人容易接受。

    「英飛將軍!」長更行了一禮。英飛自然的回禮,禮過後,兩人一笑。對看向遠處,長更道:「將軍不想打?」英飛點點頭道:「他們(指朐衍)雖然一直處在義渠人的積威下,可由於他們和義渠人雜居,加上常常向義渠上貢,所以義渠沒有滅了他們。不過從義渠人吃了我們大虧後,卻並沒有拉上朐衍部和我們戰鬥,可見朐衍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義渠人不想自暴其短,萬一惹得我們和朐衍一起打他們就壞了。這可以說明,朐衍是一樣有戰鬥力的。」

    長更是義渠過來的,當下道:「他們的人喜歡財富錢糧,所以打仗不似義渠拼盡死力,如果我們強勢一點,他們也會低頭的,不過他們萬萬想不到我們卻是想要吞下他們……現在他們當是知道了,可惜已經有三萬人成我們的俘虜了……不過我們這樣也就只能動用五千人打這一場的戰鬥,因為那三萬人會去建設我們的郁郅城,還會有一萬人去橋山……所以我們不能殺死他們,這樣的話,先避讓一下比較好!」

    英飛點頭道:「話是如此說,不過我們得引動他們,不然,他們打仗可能會動腦子了!」

    長更哈哈大笑,這是一個必然,此時的草原人打仗喜歡死打硬拚,打勝了,一乎拉子的上,打敗了,就到處跑!在後來,為什麼所有的草原人對狼都是那樣的崇拜?因為在匈奴之後,大單于冒頓一方面向月支人學會了箭的運用戰術,他在回國後,就把全族(自己部眾)的兵器弄成了弓箭,同時,為了練兵,他開始殺狼,在殺狼中,他學會了狼的戰術,並且在最後,用上了這個法子,成功的把劉三痞子給圍在了白登。此後,匈奴人的影響遍佈草原,狼之風就此傳開,歷代的草原人向狼學習戰鬥技術。這才算是有了草原人的兵法。

    長更跳下了馬,拿出了一張紙,這是商隊和尖兵抄繪的圖,經過了整理,大至也算是可以用了,英飛也跳下了馬,兩人對圖。長更道:「我們要引動他們,就向北,我們到石嘴山去,那裡有一個水洞溝,可以利用,把他們堵到那裡,我們可以一下子全滅了他們,免得他們到處亂跑。這支軍隊一掃,朐衍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子了,我們想殺就殺,想滅就滅!」

    英飛道:「說的對,小孩子還是按大王的意思辦,只有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活下來,超過年紀的老人問話,沒有知識沒有特長的一律殺了。」長更猶豫道:「大統領說過,是五歲的孩子……」英飛道:「那這樣好了,我們用……就用我們的廣車(馬拉的輜重車)的車輪來量,高過的一律殺了,你意下如何?」長更贊同道:「如此好,我們回去向大統領報備,以後就用這個法子了,這小孩子,有時候真是看不清到底多大了,這樣多好,省事!」

    英飛道:「那仗怎麼打,你還是說一下吧!」

    長更笑道:「我怎麼好在將軍面前現醜!」英飛搖頭道:「你是睚眥師長,我是蒲牢師長,論起來,你還算是大王的衛軍,可不算比本將低,何必自輕?」

    長更歎道:「大王建立囚牛衛,現在大王的衛軍已經不是我睚眥師了。」英飛不以為然道:「那又如何?如若真成了衛軍,你豈不是要隨大王身邊,豈有這樣的仗打。」長更哈哈大笑道:「將軍說的是,我也不矯情了!大人請看,在水洞溝,大約有萬餘民眾活著,這些人麼……為了我們這一戰,還是死了的好!大人意下如何?」英飛道:「自然如此。」

    「那就是分兵之事了,一路引敵,並且分出一部殺死水洞溝的人,然後由另一路繞至敵人後方,在水洞溝那裡,我軍可以組成一個箭網,封死他們,我軍此行帶的是十萬支箭,就理而言,當我們射光了箭時,他們人也不會超過一半,那時,我軍再放他們出來,他們必會大亂,就可以擊殺,不過更大的可能是他們見給我們堵住了,就喪失軍心戰意,那樣我軍就可以全面的吞下他們了!」

    英飛道:「那好,誰引敵?」長更淡然道:「自然是末將。」英飛猶豫道:「你擔心本將麾下的兒郎?」長更道:「大人自己知道,大人從前的舊部已經分到了金猊師下,現在的蒲牢師都是海西的舊兵,又經過了擴充,可以說戰鬥力有限。」英飛道:「可你部下已經分出一旅看守俘虜,現在只有兩千兵馬,能行麼?」長更道:「請大人放心。」

    英飛猶豫一下,笑道:「那好,就這樣定了,一定他們入彀,夜起烽火,日點狼煙!」

    長更道:「謝大人成全!」英飛笑道:「說了你我同級,不必客氣,你小心,我這便帶人走了,記住大王的教誨,一定要安全第一!」長更笑道:「敢不從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