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十六章 張寶張梁 文 / 夏門

    第四十六章張寶張梁

    光和七年十一月中,朱雋,楊奉並曹操於長社火攻破敵,斬首四萬,俘敵三萬餘人,其餘燒死,逃散不計其數,穎川大方渠帥波才逃跑中伏,被徐晃斬殺當場,梟首送於朝廷。

    長社之戰,十餘萬黃巾賊寇一戰而平,穎川郡反賊勢力徹底崩潰,打通京畿與山東眾郡的通道,同時切斷了南北黃巾軍之間的聯繫。天下局勢,勝利的天平漸漸向大漢傾斜……

    長社大捷,朱雋令人帶著波才首級送達洛陽,朝廷歡欣鼓舞,懸波才首級於洛陽城門,以鎮宵小。而後靈帝龍顏大悅,晉朱雋為都鄉侯,朱雋表楊奉之功,靈帝重設虎賁校尉一職,升楊奉任之,不過這個虎賁校尉原本是東漢八校尉之一,職責掌管戰車部隊的軍官,後來已經廢除,所以楊奉不過得了一點虛名,未有實權。其餘皇甫嵩,曹操等人各有封賞。

    十來日後,皇甫嵩一萬多人抵達長社,與朱雋商議剿匪之事。而衛寧經過張仲景十數天的悉心治療,身體已經漸漸有所好轉。

    縣衙內屋,衛寧拿起張仲景走時留下的《傷寒病論》看得津津有味,現在不管是幹什麼,衛寧都覺得趣味橫生,整日裡也是笑得合不攏嘴,不過在別人的眼裡,一天嘴巴不合,等同於傻笑。

    衛寧得救,當然忘不了還有一個早死兒郭嘉。歷史上有人研究說郭嘉死於傷寒之症,而張仲景偏偏又是這一病症的終極剋星。不過張仲景還欲四處行醫,救治百姓,看衛寧誠懇,便留下自己還未完成的《傷寒病論》與他。

    「恩……貌似郭嘉那小子比我活得還久一些,要不要給他治一下咧……我可是整日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嗯,不行,太便宜那丫的了……怎麼也得敲點好處來。」衛寧摸了摸下巴,傻笑的說道,只看得旁邊伺候在旁的綠萼連連翻起白眼,整日裡看著衛寧傻乎乎的模樣只覺得一陣好笑。

    衛三從外院進來,看著衛寧的模樣,心裡同樣一陣欣慰,不過還是趕緊走到他的身邊道,「公子!兩位中郎將及楊將軍有請公子去大堂議事!」

    「嗯?請我?」衛寧愣了愣,自己不過只是一個隨軍司馬,這麼一個小官哪有資格和他們一起議事。

    「公子還是快去吧,畢竟那是上官!」衛三點了點頭,老實的應道。

    「看樣子……楊奉那丫的就把我給賣了,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功勞應該是皇甫嵩的,反而便宜楊奉了。」衛寧摸了摸下巴,低聲自語道,「嗯,又要打仗了吧……」

    「綠萼,更衣!」衛寧抖了抖袖口,還是站起身來對身邊丫鬟說道。

    一陣忙碌,衛寧便隨衛三向著大堂而去。進得大堂,只見朱雋等人早在那等著了。

    衛寧整了整衣容,對各位將軍各自行了一禮,「小子衛寧,見過各位將軍!」

    「免禮,免禮!哈哈,公子今日身體有所好轉了吧?」朱雋扶了扶下顎長鬚,大笑道,慌忙一指末端席位,道,「公子請坐!」

    衛寧又謝了一禮,靠著楊奉坐下,只見如今大堂加上他也只有四人。

    「除去朱雋,楊奉,另外兩人應該就是皇甫嵩和……曹操了?唔……那個年紀大點的,應該就是皇甫嵩,至於旁邊那個黑臉麼……靠,一個二個都盯著我看幹什麼!」衛寧苦惱的摸了摸下巴,非常噁心低聲說了一句,「唔,果然,人長得帥了就是容易引起別人注意……」

    身邊楊奉不巧聽到,險些一個踉蹌趴倒在地,只連連翻了個白眼,很奇怪,跟衛寧處多了些日子,所有人都學會了這個奇怪的表情。

    衛寧在打量別人的同時,所有人的視線也同時放到了這個弱冠少年的身上。事實上,除去那整潔的儀表,因為小命有救而整日掛起的傻氣笑容,身體極端瘦弱,加上臉上毫無血色,身上又是穿的也是昂貴服飾,和京城大多不學無術的紈褲子弟幾乎一個德性,若不是在座左右人都知道衛寧天生有疾,前日還大病了一場,要不然就直接將他和廢物劃上了等號。

    這時朱雋拍了拍手掌,沉吟了一下,對衛寧道,「我等四人正商議平叛之事,如今盧植將軍在北主攻叛賊魁首張角,各州郡賊寇依然未平。探馬又報張角之弟張寶張梁,本欲向穎川和波才匯合,不過得知我軍大敗波才,便不敢向前,現駐紮於梁國一帶,隱隱有北歸之意。如今南陽一帶賊寇雖然聲勢浩大,但卻只在一地,無法向其他地方擴張。陳國,汝南之賊寇不過跳樑小丑,難成大氣。張寶張梁乃張角之弟,自稱地公人公將軍,如若擊敗兩賊,對反賊必然是重大打擊,我與皇甫將軍正欲以我軍夾大勝之餘威,前往迎敵,不知道公子覺得若何?」

    衛寧沒想到朱雋一上來就向自己發問,頓時心裡一慌,有些不知所措,「張寶張梁……是了,歷史上,他們本來是張角派來主持穎川,南陽以及汝南等地反軍大局的……卻不巧在長社被皇甫嵩擊敗,倉惶北逃。如今長社之戰被我提前了大半個月,他們還沒趕到……」

    整了整思路,衛寧開口道,「寧以為,將軍之言差矣,汝南,南陽之地賊寇雖不必過於重視,但也不能忽視!如今賊寇膽怯不前,長社一戰,賊心動盪,初時之銳已喪,而黃巾賊寇多為老弱農夫,戰鬥力低下,以我軍戰力與士氣,十倍於敵也不為過。但豫州各地余寇仍然未平,雖然各自為戰,一但聚集起來,難免死灰復燃。而南陽一地,賊軍勢大,號稱數十萬之眾,若與汝南等地賊寇聯合,恐豫州眾郡又難免再受戰火。若張寶張梁兩賊聯繫南方眾郡,以其兩人在黃巾反賊之中的聲望,必能統一賊心。若令其復攻我軍後背,我軍難免腹背受敵……」

    「寧以為,兩位將軍當親提大軍,以拒張寶張梁,而後遣一軍,入汝南,陳國趁賊寇還未聚合,各個擊破,掃平身後隱患,再聯合荊襄郡國之兵,以鎮南陽。後方大定,前軍便無所顧慮,將軍如若破敵再南下平賊,一戰可定!黃巾失河南之地,元氣大傷,再難成氣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