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七十五章 算心,驅賊 文 / 夏門

    第七十五章算心,驅賊

    古時候的謀士對比於現代的參謀,要求似乎更為苛刻。三流謀士只需初通兵法,審時度勢,能在局部戰爭發表自己的計謀,幫助主將取得勝利。

    二流謀士不僅必須懂軍佈陣,在戰術上有獨到的見解與機智,還得通曉地方政令,朝堂權謀,更需要在戰場之上,謀劃戰略,小戰失敗而非敗,大戰得勝為大勝,這裡是考驗謀士素質的地方,眼光不能放於一地,而該跳出地圖,展望天下。

    小謀是為謀地,大謀是為謀國。善於揣測人心,攻其弱點,出奇策,有大智,不動則矣,動則一舉而定乾坤,無論,政場戰場,皆是無往而不利!諸子百家,兵,法,儒,縱橫,一切學識皆不可少。算無遺策才是為一流謀士!

    所謂的算,不是天時,不是地利,更不是人和,真正讓郭嘉,賈詡之流算無遺策的,實則算的正是人心!

    衛寧如今只能勉強踏入二流行列,沒有足夠的智慧與學識,只能憑借前世翻閱的古代戰史,依樣畫葫蘆攻敵不備,借助歷史,是他最大的優勢,可是……如今歷史已經漸漸脫軌,這樣的優勢也漸漸消散開去。

    可是……成為一流謀士必備的條件,揣測人心,是為最難,歷史終究還是賦予了他最大的籌碼,至少這個東西是不會隨著某一個事件而隨意改變。

    袁紹的多端寡要,好謀而無決,好名而不求才,得人而不得善用,這些便是一個人性格,是在歷史印刻下了深厚的記號。

    曹操知人而善用,性多疑,而心狠,雄才偉略,人盡其力,這些都足夠給衛寧未來道路帶來明確的指標。

    一但能夠輕易揣測到人的性格思維,對症下藥,衛寧依然可以在這個亂世中有拚搏的籌碼。

    自古能觀人心者,才能活得長遠,也才能無往而不利。

    但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有才者,皆善於偽裝,正所謂「成大事者喜怒不形於色」正是這個道理,能算人者不在少數,但能看透人的卻不多,這其中最困難的便是有人懂得隱藏。

    荀彧天生聰慧,王佐之才,袁紹,田豐,沮授,郭圖一干河北群英被他看得透亮,但到死,才算算懂曹操的心思。對比於賈詡這隻狐狸,實則落了下乘。

    算心之能,人人都有,在乎心計高低,被算者隱藏多深而已。又比如黃巾賊寇,無人有藏性本事,平日作風,暴露出自己內心一目瞭然,便是衛寧這種蹩腳貨色,也能弄得明明白白。

    對戰彭脫,隔岸觀火,妄圖亂中取利。不服他人才能,妄自尊大,不過自取滅亡。膽小而又怕事,官兵進兵,卻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敢進取。

    這一切足夠讓衛寧有一個良好的佈局,誘使他們往著自己希望的方向鑽了進去。

    「襄城不過小縣,但若是賊兵城外守住險要,我軍便要攻下,卻也要花費許多氣力和時日。他們或許以為張曼成能救援,這給予他們負隅頑抗下去的信心,更是會造成我軍進軍的阻礙,驅趕向魯山更是難上加難……」衛寧躊躇了一下,又接著道,「所以我們必須要給他們毀滅性的災難打擊,促使他們不得不棄城而走!」

    「可是將他們趕往魯山又有何用?魯山?!」楊奉疑惑不解,當即出聲問道,驀然卻又想起,前段時間衛寧差人送往江夏的信箋,一拍額頭道,「是了!原來如此!上次,我還不知就裡,原來你便是早做了這般打算!」

    衛寧淡然的拾起案几上的茶杯,咀了一口,又道,「下官早向當地人仔細打探了一下,魯山西鄰淯水,東為高山,正是圍殲賊軍的不二之選。魯山一帶地勢險峻,更是設伏的絕佳地點,尤其,魯陽還是東入穎川的必經之路,張曼成救援穎川,此地絕對會是他的葬身之所!」

    「可是如今賊眾死守襄城,我軍又如何驅趕他們?便是強攻,恐怕也要花費許多時日!」楊奉又小聲的問道。

    「軍中細作傳來,襄城如今不過聚集了三城兵馬,剩餘兩城正在趕來。兩萬大軍糧秣虛耗甚大,賊軍不能長守,而運糧不比行軍,更是沿路坎坷,我軍其一,正該對此入手!」衛寧眼睛微微瞇起,抬起頭來看楊奉瞭然,接著又道,「光是糧秣被斷,賊眾也可以從後四處劫掠已補虛耗,只能擾敵軍心,不得擊潰戰意。穎川五縣,距離襄城最遠的乃是蔡縣,南頓,想必如今未到的兩家軍馬正是此兩城!」

    衛寧接著又道,「明日我軍正當來一次強攻,只奮力攻打城北賊寨,若能奪下最好,若不能奪下,也需把聲勢做足,只要襄城賊首將注意力吸引到城北,而後南頓,蔡縣兩人援兵必定加快救援行軍。」

    「兵法云: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

    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既然賊軍焦慮,驟然加速,必成疲兵之勢,前軍後軍的拉鋸便會展開,以我軍戰力,只需千人,便可一戰而除滅賊眾兩軍。分而攻之,是為大道。我軍上下一心,賊兵卻是五人互相不服,倉促結盟,逐個擊破才是正途!」

    「一但兩城援軍被滅……賊軍定然恐慌不已!加上糧草被斷……他們便只有兩條路可走!汝南,或者南陽!汝南與穎川一帶同氣連枝,波才未死前,便聽他號令,但如今波才一死,也是元氣大喪,自保都嫌棄不足,而左右中郎將大人曾聽我言,調集揚州郡兵西進助我軍平叛,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五縣賊首若還有點腦子便不會去汝南,張曼成聲勢浩大,南陽便成首選,出穎川而到南陽,必然只能走魯山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