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 文 / 夏門

    第一百一十二章保存實力

    冀州內黃,本該作為前鋒的楊奉一萬大軍此刻卻停留在內黃城三十里外,大軍偃旗息鼓,反而趁著天色未暗,安營紮寨。

    「元儉回來了?為何只你一人?仲道何在?公明何在?」中軍大帳內,楊奉一臉焦急的將半跪著地的廖化匆匆扶起,臉色不由得一陣變幻。

    數日前,本來打破商丘,眾軍受皇甫嵩,朱雋節制,如今天下勝局幾乎塵埃落定,只等天下諸侯齊發廣宗,剪除張角這個賊首。而楊奉前翻連樹大功,有此功勳,加上部屬北上之時,經過許多時日休整,比較皇甫嵩,朱雋大部才歷久戰,前鋒之任該是當仁不讓。

    但,楊奉離衛寧,徐晃獨自北上合皇甫嵩朱雋大軍合攻商丘之時,這才發現到那發自內心的恐慌,他當然知道,自己有現在的成就到底是拜何人所賜,攻打商丘之時,這一萬大軍在他的指揮下卻少了以往那種靈動,重新歸結於自己那穩健,中規中距的打法。

    戰陣廝殺,傷亡在所難免,以往衛寧所為皆是力求用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利益,這才使得楊奉的部曲不見衰弱,反而越發龐大,倘若衛寧不是去糠留精,又礙於糧草問題,以楊奉打敗黃巾而俘獲的賊兵來說,甚至組織起一支數萬的大軍也不是問題。

    但此時,楊奉以及他手下那些久戰兵將在數場大戰中早已經習慣衛寧那連綿不斷的奇攻側謀,重歸於大漢官兵那鐵血的正面衝殺,雖然這樣更加容易讓所有人激起胸膛那滾滾熱血,激勵士氣,但卻一時又多為不慣。

    而在黃巾垂死般的掙扎面前,傷亡在所難免。同時,楊奉早習慣了有事便問計於衛寧,不比以前,衛寧給他的感覺便是沒有任何事情是他辦不到,那是發自心底的信任,而這信任在現在看來,卻是無比的依賴。如今他卻不在身邊,凡事皆需自己殫精竭慮,那種如履薄冰的感覺讓他回憶起在遇見衛寧之前,那身為楊氏旁支子弟的失落與危機感。

    商丘幾日,楊奉越發希望有衛寧的輔佐,他似乎覺得只要衛寧在他的身邊,那他就擁有足夠的膽氣敢橫掃天下!

    而衛寧在陳留所受到的威脅,一封求援接應的信箋卻正是牽扯到了楊奉那敏感的神經,袁紹,這個無論身份,學識,才幹,德行,皆遠遠超過他的人出現了!那種危機感覺一如當初見到曹操之時,使得楊奉幾乎整日神經緊繃。沒有人知道,一個龐大家族支系子弟的失落壓力,沒有人能理解一個在這樣一個家族總被忽視的人的心情,更沒有人知道這個憑借衛寧爬到現在這樣一個名聲赫赫的人,是何等害怕重新回到過去那樣默默無聞!

    若不是皇甫嵩,朱雋軍令如山,恐怕楊奉回立刻揮軍西去。最後只能讓廖化領了千人,前去接應,就這千人,楊奉依舊覺得太少……

    事實上,廖化行到半路時,陳留事情卻已平息,而又收到了衛寧讓他回軍的手書,一想到北方戰事未平,楊奉部屬本不過一萬餘人,又正值用人之際,自己便帶了一千人馬,這讓一向頗為穩健的廖化打心裡覺得不妥。既然衛寧讓他回去,當然樂得順勢而走。

    當然,他並不知道衛寧在陳留之事的凶險,也不知道楊奉對衛寧有多看重。

    此刻楊奉那鐵青的臉色,已經告訴了他答案。

    大帳之內,氣氛頗為沉悶,廖化心思即便是楊奉也能明瞭,這個耿直又忠誠的戰將已經得到了楊奉足夠的信任,而楊奉如何能怪罪於他?

    卻在這時,大帳大開,一個粗獷,頗具威勢的聲音驀然炸開。首先探開帳簾的正是一隻蒲扇般的大手,緊接著正是一具魁梧而殺氣四溢的身軀。

    「將軍!如今黃巾節節敗退,為何我軍反而停滯不前?有我等一萬精銳久戰之師,何懼城內那區區賊兵?」

    這一聲頗含埋怨的聲音恰好打破了楊奉與廖化之間的沉悶,楊奉整了整心情,將廖化帶回的衛寧手書放於帳內案幾之上,這才看了過去。

    黃忠,在這短短月餘,早已經用他那不輸給徐晃般的蓋世武勇,贏得了所有人警服。尤其那百步穿楊,箭無虛發的神威更是讓人記憶猶新。一想到當初衛寧極力勸自己善待於他,楊奉心裡又是一陣恍惚。

    能出謀劃策,行軍佈陣,能為他再三舉薦人才賢良,本身家事也是舉足輕重,這樣一個謀士,天下能有多少?

    「哦!適才元儉領軍回來,帶回仲道手書,我這卻還在斟酌。」楊奉笑了笑,慌忙回道。

    「哦?衛寧公子?我聞將軍讓元儉領軍去迎公子,那元儉既歸,公子卻不知身在何處?」黃忠微微一愣,一想起那指點兵將,水淹張曼成的瘦弱身影,與他人一般,這又不由得用上了敬語。

    事實上,在跟隨楊奉一路北上的時候,從眾將士嘴中,他聽到最多的卻正是「衛公子」「衛司馬」的名字,當然,在所有人添油加醋的話語間,加上宛城一戰,衛寧也早也贏得了黃忠的尊敬。

    「唉……仲道留書讓元儉獨自領軍返回,此刻卻還在緩緩向此處而來。」楊奉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答道。

    「那公子所書所為何事?」黃忠看了案幾上那絹紙一眼,不由得問道。

    「哦?……我適才心憂仲道之事,這卻還未翻閱……」楊奉也是微微一愣,這才慌忙將書絹拿起攤開,仔細看了起來。

    半晌,楊奉的臉色緩緩由凝重舒展開來,繼而浮起一絲喜色。

    「仲道既然言辭拒絕袁紹,那必然還是不願棄我而去!哈哈!」楊奉嘴角不由的大大咧開,心裡大定,這才對黃忠道,「仲道書中所言,正是讓我軍暫緩行軍!」

    黃忠臉色一變,不由得嗡聲道,「這是為何?」

    「哈哈,漢升莫急!來!來!諸位請坐!」楊奉眉頭舒展,這才踱步走於主席,緩緩坐穩,揮了揮手又示意黃忠與廖化入席,這才道,「如今河南已平,黃巾餘孽已經是落幕西山,眾郡之地,多是流寇散賊,只餘河北未平。然,那冀州都尉劉備並右北平抬手公孫瓚大人與黎陽擊潰張角最後大軍,賊眾勢力已經對朝廷構不成威脅,這些大家也該是明瞭!我朝廷王師,雖然百戰不殆,但黃巾作亂,曠日持久,前翻大軍多有折損……那中郎將董卓兵敗徒勞折了許多兵馬,尤其左右中郎將大人,曾圍攻商丘梁國數月,兵將已生疲態,加上時已入冬,於兵不利。但平賊也不可延誤,這卻該是讓諸侯弭兵,齊伐張角,大軍一到,又是生力之軍,這缺少了我王軍許多壓力。同樣也該減少我等傷亡。」

    這話說的到是冠冕堂皇,黃忠聞言微微皺起眉頭,雖然覺得不妥,但一時間,又不知道如何反駁。楊奉看了他一眼,又補充道,「如今左右中郎將大人後軍未到,我軍雖為先鋒,自商丘北上以來,連克數十城池,軍生疲態,倘若久戰,孤軍深入,若被反賊截我後路,如之奈何?」

    這一句話,才讓黃忠點了點頭,「那我軍若停滯不前,恐將士士氣漸漸怠慢,又該如何處之?」

    楊奉笑了笑,「奉早聞那黎陽兩位功臣,已經領軍而來,倘若有彼軍相助,我軍壓力可大減。而也正好可以藉機好生休養兵士,若久戰下來,才是真的於我軍不利啊!」

    黃忠無奈,只得起身抱拳應道,「既如此,那末將先行告退……」

    楊奉點了點頭,看著那雄壯的背影出了營帳,這才緩緩拾起衛寧書信若有所失,「黃巾禍亂,諸州郡實力膨大,皇威闇弱,竊該保存實力,以為他日掃平天下為用?」

    「唉……眾觀這州郡之長行事,地方政令,的確隱隱脫離朝廷掌控了啊……沒想到,袁氏早已經看到了這些地方,袁紹,袁術已經開始將勢力伸展到了地方州郡之中,我楊氏卻還死守朝中……為何?」楊奉看了帳頂一眼,這才緩緩想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