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 / 夏門

    第二百五十八章

    董卓的死,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影響是相當巨大的。

    不僅曾經不可一世的涼州軍團從此走向了分崩離析,也讓生活在他強大實力下戰戰兢兢的諸侯們心頭放下一塊大石。同時,他的死,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落幕,和新的時代的到來。

    涼州軍團,大致已經分散成了四塊勢力。

    首先西涼這塊土地,以韓遂,馬騰為首的新涼州系軍閥終於趁著這個天賜良機,迅速的吞併因為董卓被誅而留下的巨大權利空白。同樣,獲得了董卓一部分實力的馬,韓二人,幾乎已經有了向東擴展的本錢。

    然後便是李槯,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的十萬兵馬,擁有雍州,司隸,手上掌控文武百官以及皇帝在手,實力比起來算是最為強大。

    再最後,剩下的另外一股勢力,卻頗為尷尬。

    這便是率軍五萬攻略河東的,徐榮軍團。

    徐榮作為董卓手中最為善戰的將才,在涼州軍團中自然是頗有名望。這五萬強軍為徐榮一手練出,戰鬥力自然不用多言,事實上,在此前,徐晃三萬大軍名義上擋住了徐榮東進的道路,但卻是兵疲而乏,徐榮更好似貓捉老鼠般戲弄於他。

    但現在,董卓的滅亡,卻將這個統帥放在了異常尷尬的地位。王允昭告天下,李槯,郭汜等人自然是難逃惡名,而徐榮這個頭號大將更是難逃。

    退,後方已經沒有一個穩固的大本營,而李槯郭汜雖然成功奪取長安以及皇帝在手,小人物隨波逐流,當權威爬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本身氣量的不足致使他們很容易便沉迷進這高高在上的地位。

    徐榮這個涼州宿將,自然便是李槯郭汜最需要提防的人物。

    徐榮當然相信,若他退兵長安,等待他的,必然是李槯郭汜等四人的聯合絞殺。

    但若進,不說他手中控制的兵將,現在已經陷入了缺糧之虞,而對方,讓徐榮頗為感興趣的徐晃,也應該知道了董卓死亡的消息,必然謹守防備,而士氣大振。

    就算能夠擊潰徐晃,衝進河東。那麼,并州晉陽還有另外一支戰鬥力不輸給他的軍隊。

    徐榮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正因為如此,董卓才能大膽放心交給他如此數量眾多的軍隊,任憑他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華。徐榮同樣是一個生長在邊疆悍勇之地的大將,天生後養的才華使他對匹夫之勇早失去了興趣,但不曾丟棄的卻是好戰的本質,卻用另外一種手段,滿足他的**。

    但不論如何,他也並不是一個愚鈍之人。現在手上握有五萬強軍,卻不能再退入關中,只能讓他自尋去處。

    或許,楊奉在面對他昔日的臂膀威脅的時候,迫切需要他這樣一個人呢?

    徐榮,已經起了投靠楊奉的心思,但卻又擔憂,自己手上的大軍會讓楊奉對他保持深深的警惕,以至於日後,恐怕再難統軍為戰了。

    就在徐榮為未來道路躊躇徘徊之間的時候,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終於讓他下定了決心。

    來者正是如今楊奉手下的首席謀士,陳宮。

    陳宮的才智就算在三國來說,也算頗為有名。當董卓身死的那一剎那,陳宮固然是欣喜萬分,但思慮卻已經轉到了現在河東面臨的局勢。

    他固然有智遲的缺點,但幾日來,卻已經有了一個足夠完善的想法。

    徐榮的尷尬困境並瞞不住他的眼睛,也能知道徐榮到現在偃旗息鼓按兵不動的原有。

    還有什麼,比這樣的機遇還要值得慶幸?

    所以陳宮幾乎是馬不停蹄來到浦版,見過徐晃之後,很是凜然無懼的向徐榮涼州大軍而去。

    要說服徐榮,並不困難,就算楊奉現在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讓徐榮放棄手中的權利,但同樣的,以現在徐榮的局勢來說,就算能夠擊破徐晃攻佔河東,卻也必然元氣大傷。而在陳宮看來,北方,東面還有兩大強敵覬覦,毫無根基,又背負著叛逆之名,幾乎沒有半點可能能夠立足河東。

    協議的達成,並沒有花多少時間,在足夠的籌碼面前,徐榮自然是欣然答應投靠。董卓對他有知遇之恩,徐榮的條件,並不難讓陳宮接受。

    擒殺呂布,這不知道要何年何月,而保留與他手中三萬軍隊,也並不困難。徐榮不是蠢人,一無背景,二為逆賊,李槯郭汜一日不為他正名,他便沒有資格問鼎地盤。

    而陳宮作為屯紮徐榮大軍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平陽。

    平陽以北不是晉陽還是何地?

    徐榮並不反感陳宮放到明面上的小算盤,事實上,能夠繼續保有部分軍隊,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何況,能夠見識一下,聲名赫赫的河東少侯,也是徐榮這個好戰之人早有的想法。

    而陳宮,同樣也頗為滿意。既能解除了河東的一半危機,又能得到涼州軍部分實力,最後,同為善戰之軍,善戰之人,衛寧倘若要南下,必然要經過平陽這個衝要之地。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一石三鳥,成敗,皆是陳宮所喜。

    何況,徐榮作為董卓昔日頭號統帥,得到這樣一個人,對於楊奉集團來說,也算是一個合格的買賣。

    最後只需要用時間慢慢消化所得,掌控住了徐榮大軍根本,糧秣,徐榮也翻不起浪來,而陳宮對於徹底掌握住這五萬大軍來說,還是充滿了信心的。

    ……

    漢軍漫山遍野,形成了一堵牢不可破的圍牆。中間處,兩千傷疲交煎的烏桓人,渾身是血,旁邊稀稀拉拉倒著無數屍首,戰馬,他們已經無力在拉開弓弦,而他們的敵人,卻將無數的箭矢指向了他們。

    丘力居雙眼一片血紅,看著這上萬的漢軍,充滿了怒火。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漢軍能夠得知他的動向,而他的戰馬和族人,為什麼一到開戰的時候便失去了氣力。

    丘力居用力拔出胸口深深插入的箭羽,一道鮮血彷彿泉湧,但憤怒的火焰讓他根本感覺不到疼痛。

    「……漢人!告訴我,到底是誰出賣了我們!」丘力居推開擋在他身前的忠心族人,大步走出,將身體暴露在漢軍弓箭的視線之下,沒有半點膽怯,沒有半點恐慌,只有無比的怨憤和對命運的沉默。

    衛寧緩緩勒馬而出,這是一個勝利者應有的姿態,居高臨下的眼神充滿了蔑視。

    嘴角微微翹起,衛寧揚起馬鞭,道,「放下武器吧!本侯念你為一族王者,只要你們肯投降,我當繞你等不死!「

    衛寧頓了頓,看著丘力居不甘的眼神,卻又再道,「告訴你也無妨……步度根為了能夠撤走他的黃金勇士,為了回到草原減少你們這些人的反抗,將除了他之外的三萬鮮卑人全部暴露在我的眼皮之下,甚至親自引誘你們進入我軍的包圍圈來!而你們到開戰時渾身乏力,不過是步度根送給你們的馬奶酒中,滲雜了一些不應該有的東西,因為我軍中,本身便有一支名為軍醫的隊伍,不僅擅長處理戰後的瘟疫,同樣也擅長調配某些東西……」

    丘力居渾身一顫,這個事實其實他早有猜測,直到現在衛寧親自說出口來,才終究閉目長歎一聲,「步度根不愧為檀石槐的後裔,為了得到權利,竟然連自己的族人也可以出賣!不過,相信,步度根一定是你們漢人在旁邊蠱惑吧!只是你們漢人竟然用如此卑鄙的做法,讓我輸得半點不服!」

    「不錯!我義弟如今正在步度根王帳之中……呵呵,成王敗寇,兵不厭詐,能勝又何須以命相搏!」衛寧點了點頭,毫不掩飾。

    丘力居,狠狠的咳出一口血來,他的身上已經受了四處傷痕,其中胸口那道箭傷尤為致命。回頭看著自己那兩千再沒有戰鬥力的子民,一萬多人,卻只剩下這麼點戰士。丘力居心中一抹悲哀,揮散不去。

    丘力居,終於抬起頭來,將腰間的馬刀雙手托起,高高舉在頭頂。身邊響起了無數烏桓人的驚呼與不甘。

    衛寧終於笑了,這兩千烏桓人雖然已經疲憊不堪,人人帶傷,但困獸之鬥尤為兇猛,垂死反撲也必然給漢軍帶來不小的傷亡,衛寧已經耗不起了。

    既然丘力居這個烏桓族長已經宣佈投降,漢軍很快便將所有人的武器繳拿。

    丘力居死灰色的眼睛看著那個可惡的漢人統帥緩緩向他走來,沙啞而帶著痛苦的聲音從嘴角出來,「我已經投降了,還望你放過我這兩千族人的性命!」

    衛寧眼中沒有半點感情,嘴角卻掛著冰冷的笑容。環顧左右,兩千烏桓人皆被擒下,這才緩緩回過頭來,看著丘力居道,「你可以安心的去了!會有人來陪你的!」

    「步度根這個該死的混蛋,若沒有他來陪我,我又如何能安息!哈哈!」丘力居自知難逃一死,仰頭大笑起來,或是覺得能夠保留這些族人的性命而沒了牽掛。

    「公子!這兩千俘虜如何處置!?」典韋確認所有烏桓人都沒有了反抗的力量,這才大步跑來,對著衛寧嗡聲問道。

    「坑之!」

    衛寧大手一揮,甩了甩袖口,轉身而去,只輕輕吐出兩個冰寒不帶半點感情的字眼。

    典韋一愣,周圍眾人也是一愣,丘力居還在欣慰的臉色霎時凝住,瞳孔猛然放大,腦中彷彿重錘敲打,五內霎時一股酸痛,猛然噴出一口血來。

    「……你!!你!卑鄙小人,啊啊!啊!」瀰漫著血絲的嘴角,齜牙咧嘴,而被捆縛住的身體不知從哪來的氣力,向著衛寧哇哇大叫著撞去,好似要用嘴巴生撕了這個背信棄義的漢人。

    一根重戟輕而易舉的粉碎了丘力居的垂死掙扎,那失去神彩的眼神,緩緩迷離,致死,還不願閉合。帶著無比的怨念轟然到底,齜牙咧嘴猶如惡鬼。

    「烏桓王,丘力居,率領兩千族人血戰我軍,寧死不降!為我所敬,特以銘碑所紀!」衛寧回頭憐憫的看了丘力居死不瞑目的屍首,冷冷道。

    典韋雖然結果了丘力居,但還是幾步上前,有些結巴道,「公子……公子既已答應此人投降,但若食言,恐為他人所笑……」

    「食言?呵……」衛寧環顧周圍眾將,卻看所有人對衛寧的命令也頗為猶豫,他只淡然一笑,卻轉而厲聲大喝起來,「這些天殺的蠻夷入寇我大漢邊疆時,何曾有過憐憫!手無寸鐵的百姓被他們屠殺,只如平常戲耍!殺我邊軍,何有憐憫!殺我漢民,何有憐憫!敗則求和稱臣,勝則劫掠耀武揚威!背信棄義,猶如家常便飯,我大漢仁義,大漢恩德,便被這些不同禮教的蠻子棄之如履,我何須與他講究信義!」

    「諾!」眾人不敢再言,抱拳高聲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