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百三十六章 訓誡 文 / 夏門

    第四百三十六章訓誡

    在很早以前,衛寧便對那些腐儒所謂的禮法治國而不屑,孔子本來的高尚理論,被閹割的面目全非,即便現在漢末時代,還沒有那麼過分的曲解孔子原意,但只要在儒學一枝獨秀的時候,便注定會被變換成後世那種人人唾罵的學派。

    事實上,從漢末之後的治國之論,也有幾家學說成為過主流,如東晉的玄學清談,便是脫胎於黃老無為的理念。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些無論是變異的儒學,還是清談的黃老,都是後人擅自更改的東西。

    除了讓一個國家底層階級更愚鈍,除了讓士族貴胄更加奢華**,讓上到公卿皇室沒有一絲危機感,讓外族欺凌下還保持可笑的禮儀,比起那些鞏固皇權,維持所謂的太平安定,更是整整將中國的封建制度壓制在了兩千多年以上!

    任何一個現代人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便是,依法治國。

    當我們華夏第一個皇帝站出來的時候,依靠的便是被後人所唾棄的殘暴的律法,也便是法家的治國思想。殊不知,任何嘗試走出第一步的人,都不可能從無到有的走到完善,而始皇帝的失敗沒有讓人看到他是第一個嘗試著治理一個才統一的國家,更多的人只看到了他的殘暴。

    而繞過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可笑的是人們最終還是認同了依靠律法來治理這個國家。而更為讓人可笑的是,那些唾棄法家的人,卻是用嚴苛的律法來對待自己國家的百姓,而用所謂的禮儀來對待蠻夷的侵略。

    衛寧並非一個極端人氏,在他看來,無論是任何一個學派終究都有他的可取之處,但永遠無法讓他讓其中一家獨大,若要硬是選一個,衛寧寧肯選擇的是法家。

    依法治國,本身便是現代社會的主流,即便在這個時代法家還有無數不能完善的東西,甚至是弊端,但不可否認,用律法來約束一個國家,比起用毫無根跡的禮儀來束縛百姓心智要好上太多。

    即便因為百姓心智的開通,而讓君權的不穩固,但遲早也會走上既定的軌道,更是衛寧所樂意看到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學習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有成長的空間,一個智慧非凡的人物或許可能讓一個地方帶來安定,但永遠不可能將全國都掌握在手中,只有當百萬,千萬的百姓自發的用雙手改變這個世界,為自己謀取福利,凝聚在一起,才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昇華!

    甚至……衛寧不惜犧牲整個士族,甚至是皇權的利益。

    這不是他的偉大,卻偏偏因為他的自私。衛寧不認為自己變成了一堆黃土,還有什麼意義,而假若只是一個瘋狂的後人因為自己留下的權利而成為禍害,甚至是一具行屍走肉,反而是衛寧絕對不希望看到的東西。若是他在生的時候,見到如此一個不成器的子孫,衛寧相信自己會毫不猶豫的將他一劍刺死。

    他腦中攜帶的觀念和知道的東西,顯然超越了這個時代太多,並不可能輕易被人所接受。

    所以,衛寧出征便將衛瓘帶在了身邊。這樣一個孩子,衛寧便似乎已經從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現在掌握的權利帶給他的反面影響,漠視平民,高看貴族,這是衛寧不願意看到的。

    而偏偏衛瓘的心智,卻又深得衛寧喜歡,這樣一個聰慧的孩子,便如同一塊微微玷污了泥點的璞玉,未經雕琢,卻晶瑩剔透。

    七歲,在現代,也不過是小學的年紀,正是接受知識的年齡。衛寧的知識和見聞,思想,都不應該隨同他一樣變成一堆朽骨,灰塵,所以,他將衛瓘選作了接班人,並不是人們所以為的單單權利交替,同樣,還有思想。

    衛寧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來培養他,但卻知道,留他在身邊,耳濡目染,總是會向著他希望的方向前進。這也便是他不會放棄讓衛瓘離開的原因,他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教育和引導衛瓘的思維。

    顯然,剛才的一番奇聞怪談,已經讓這個孩童升起了留念憧憬。只要在幼年時候便培養出來的東西,即便長大,也不可能就那麼輕易的忘記。

    當然,衛寧在此,並沒有忘記最大的目的,便讓他,在這樣一個孩童的年紀便要認識戰爭的殘酷,認識戰爭的必要性!

    七八歲的孩童便被衛寧親自帶到了戰場,顯然,太過殘忍,但衛寧無可奈何,卻又覺得應該理所當然。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卻也認為,一個注定日後不平凡的孩子,在享受樂趣的同時,也應該早早的正視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在衛寧已經領兵到了河內的時候,以先部典韋,太史慈,親自領兵三萬也開赴了朝歌戰場。

    而在此前,已經又收到了一封來自徐晃的戰報。

    三日,以徐晃在河東留下的鐵壁之名,有朝歌作為屏障,有牧野作為牽制,一萬兵馬,生生便將顏良和呂布拖在了城外,難動分毫。

    河東的大將,比起河北來說,豈止多那一點半點。

    而統一時間,趙雲從虎牢關渡河北上,兩萬兵馬也已經入了序列。

    這是衛寧許久未見的第一次親征,顯然,依他在軍中的名望,士氣不用刻意的鼓舞,光是聽到他在軍中,便已經足夠讓所有兵士都提升到了頂端。

    彷彿又回到了當初在南方隨同楊奉征討黃巾時候,即便沉寂了許多年,也並未感覺到生疏,只是以前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現在已經有無數人去代勞了,而麾下的大軍,也已經達到了十萬之巨。

    帶著衛瓘,衛寧身邊跟著黃忠,似乎很久也沒有巡過軍營。當他的身影出現在軍中的時候,無一例外,都一片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服從,恭恭敬敬的兵卒們,惶恐的低下頭,生怕衝撞了他。

    衛寧從來沒有忽略過軍心的培養,無論是在並北,還是在河東,一次又一次的互相尊重,讓他的地位已經在河東兵種牢不可破。

    衛瓘茫然的看著那一批又一批,激動難耐的兵卒,卻是不知道,為什麼區區一個巡營便能讓他們如此失態。

    「很疑惑,為什麼他們一個二個為什麼只是區區聽到我一聲問候,一個身影,便會如此激昂?」衛寧或是察覺到了衛瓘的內心,低下頭來,對牽著的衛瓘微微笑道。

    衛瓘茫然的點了點頭,實際上,這卻也是他第一次有資格進入這些軍事重地。

    「因為……我給了他們尊重!給了他們信念!給了他們家人安定的生活!」衛寧眼睛微微一凝,沉聲說道,「你能清晰的認識我如今的身份嗎?河內侯,太尉,權傾朝野,一個弱冠從軍,憑借一雙手,走到現在一步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個高不可攀的貴族!」

    衛瓘不明所以,顯然並不明白衛寧的話,兩隻眼睛依舊是疑惑。

    衛寧不以為意,接著又道,「可是,就是我這樣一個貴族,卻從來沒有對他們有過任何偏見,甚至是踐踏他們的尊嚴,反而一次又一次的認可他們,放下自己的身段,讚美,褒獎,我從不吝嗇,甚至我可以因為他們拚死贏來的勝利,而屈身為他們讓路!」

    說道此處,衛寧聲音似乎變大了一些,道,「對!沒錯!我讓他們享受到了,讓我這樣一個尊貴的人給他們的禮儀!讓他們知道,他們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異常重要的!而同時,我給他們無數的榮譽,賞賜,給了他們家人安居樂業的土地,我保護他們的妻兒老小家園不會受到敵人的踐踏和凌辱!」

    「所以!他們願意為我付出,他們不願意讓我看到失望,他們不願意自己的家人重新陷入戰火……」衛寧伸出手來,按住衛瓘的腦袋,讓他的眼睛側過去,看著那些一個二個摩拳擦掌的士兵,「而我付出的什麼?我付出那可笑的矜持,毫無意義的貴族態度,付出的是我對他們家園安定的承諾,以及從敵人手中奪來的財物封賞,付出的是我的心血努力!」

    「瓘兒~!~要知道,任何事情,沒有付出永遠都得不到收穫永遠不可能無止境的去索取,而有些東西,看上去毫無利益,你若輕易的用出去,卻偏偏能夠得到無數的東西!當然,若你本身便沒有足夠的籌碼,去打動他們,那也是徒勞……」衛寧微微一笑,接著又牽著衛瓘遊走在軍營之中,接受著每一個向他保持恭敬的士兵的行李,卻毫不吝嗇的抱以和善的笑容。

    一聲一聲小公子,充滿了無比的尊崇,衛瓘終於在衛寧的指導下,慢慢偏離了自己高人一等的思想,同樣抱以和善的微笑。

    「是不是……第一次,覺得別人的尊敬,會讓自己心裡很開心,很激動?」衛寧心中大為寬慰,摸了衛瓘的腦袋,忽而問道。

    「叔父……恩……平日裡別人對我行禮,卻是覺得沒什麼……不過,今天,確如叔父所說,心裡似乎很開心!」衛瓘疑惑的眨巴了一下眼睛,卻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這些尊敬,是你憑借自己的手得到的,因為任何一樣可以輕易得到的東西,都不顯得珍貴,例如權勢……!」衛寧微微一笑,接著又道,「而同時,你也將自己放在了另外一個位子,不是蔑視他們,而是認同他們的位子。當你認同的人對你發自內心的尊敬,你才會覺得有成就感!」

    「那些妄圖不勞而獲,又總自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的傢伙,永遠都只是依靠別人的施捨而狐假虎威的庸才,雖然那是他父輩,祖輩留下的權威,但施捨永遠就是施捨,便如同乞討的人一般,被他人所瞧不起,而只有憑借自己的手取得,才算是人傑!」衛寧笑道,卻對衛瓘眨了一下眼睛,「你是庸才嗎?」

    衛瓘憋紅了臉蛋,硬聲道,「瓘兒自然要想叔父一般,憑借自己得到現在的地位!」

    「很好~!~」衛寧點了點頭,這才回過頭來,對黃忠道,「好了!回城中吧!想必,再過不了多少時間,得知我到了河內,袁紹也坐不住了吧!」

    黃忠含笑的看了衛瓘一眼,卻是也頗為滿意如今衛瓘的轉變,當即恭敬對衛寧道,「車架早已備好,便等衛侯和小公子巡營完畢!」

    說道此處,黃忠一面引著衛寧出營,一邊道,「不過劉備如今還在河內城中,便不知道公子如何置放他們?」

    「劉備……?」衛寧摸了摸下巴,對於這個人,實在有些難以處理,正如同曹操面臨的問題一樣。對於一條潛龍,殺,和不殺,實在有些難辦。

    正是如今衛寧新政觸犯到士族利益的時候,若再加上一個背義殺賢的名聲,恐怕,河東又該在罪行上畫上一筆了吧。於情於禮,劉備反而都該是河東保護的對象。

    可若不殺,若他日劉備找到幾乎一飛沖天,又將如何……?

    想到此處,衛寧不由微微一笑,既然劉備不是我河東之人,又是敗於呂布之手,那麼……為何不如袁紹用呂布一般,再將他的剩餘價值壓搾一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