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二號首長(1-3部)

第三部 第二卷 第099章 文 / 黃曉陽

    第099章

    趙德良返回雍州,唐小舟跟著辦公廳的車子去接站。

    如果是以前余丹鴻的安排,唐小舟大概得開自己的車去。江育奇的風格完全不同,哪怕火車站到迎賓館的路程並不遠,他也會派出考斯特。趙德良身邊的人並不多,車上的位子很富餘。

    江育奇和趙德良相向而坐,唐小舟和徐易江一起坐在後排。這幾天,那個閒話還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流傳,甚至傳出了多個版本,唐小舟心裡極度不爽,卻又無可奈何。他想趁此機會問一問徐易江,是否已經告訴趙書記了。

    沒待他開口,倒是趙德良先問了。他問江育奇,聽說這幾天有些事情發生?

    江育奇自然知道他說什麼,故意繞開,說,總體情況還好哇。他這樣說,自然也沒錯,現在這個時候,整個社會被一種浮躁情緒籠罩上,省委門前的上訪事件很多,幾乎每天都有,只是人數的多寡而已。這一類事,不是特別重大,沒有必要匯報給省委書記。

    趙德良之所以特別問起此事,大概也是考慮到要撐一撐唐小舟吧。他更進一步說,我聽說,省委大門被堵了?

    江育奇說,有這件事,小舟親自去處理了。他處理得很好,那些人很快就散了。

    唐小舟想,他大概不是在表揚自己,否則,不至於這樣惜言。背後那些閒話,是不是來自他,唐小舟心裡一直懸著問號。他很希望趙德良多說幾句,可是,他失望了,他們的話題轉了。

    其後幾天,唐小舟一直鬱悶著。每天早晨,他和徐易江一起處理與趙德良相關的事務,至於他分管的工作,因為僅僅只是分管,管不管都是那麼回事,反正所有事務,都有人負責,分管也就是最後承擔責任的問題,甚至可以完全不負責任。和洛新光的關係沒有新的進展,唐小舟乾脆採取了一種態度,暫時不過問常委辦的工作,洛新光通知他去開會的話,他就去聽一聽,也講話,但非常低調。信訪辦那邊倒是天天有事,只要有人上訪,孫志華都和唐小舟通氣。如果不是大的群訪事件,孫志華自己處理了,根本不驚動唐小舟。

    唐小舟一開始就知道,同洛新光以及孫志華之間的關係不好處理。結果呈現的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格局,一次工作接觸,他雖然有點越權之嫌,甚至招致流言中傷,卻極其意外地搞好了同孫志華的關係。世事人心,真有點有心栽花和無心插柳的味道。

    又過了兩天,趙德良到迎賓館參加晚宴。按理,唐小舟不需要再跟著趙德良了,可徐易江打電話來說,趙書記讓你跟著過去。接到這個電話,唐小舟心中一喜,說明自己還在趙德良的心中。想一想,人還真是賤,每天跟在趙德良後面,沒日沒夜,沒眠沒休,沒有絲毫自我空間,辛苦得要死,一旦離開了那個崗位,和趙德良的距離拉遠了,倒是輕鬆了,卻又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常常不自覺地想,自己是不是失寵了,是否需要做點什麼,重新贏回以前的好時光?這種情形,頗像年輕時迷戀著某個女人,她的一顰一笑,直接影響你的情緒。她如果幾天不理你,你連死的心都有,她在某日突然對你璨然一笑,你的心中,頓時裝滿了全世界的花朵。

    下午,唐小舟提前下樓,進入徐易江的辦公室。

    按照日程安排,此時應該是鍾紹基在趙德良的辦公室。趙德良終於給了鍾紹基機會,卻不是唐小舟安排的,而是走的正常程序,或者說,是江育奇從中做了工作。

    趙德良之所以肯見鍾紹基,當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

    原因之一,藍智蒙的案子已經塵埃落定,因為行賄證據不足,無罪釋放。此案的判決,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傳統媒體因為有宣傳部門打招呼,僅僅只是發了新聞,未做更深入的採訪報道。網絡媒體不一樣了,一片叫罵之聲,認為藍智蒙之所以能夠過關,是因為背後有更高的官員為她撐起了保護傘。

    所謂更高級官員,自然不可能是指鍾紹基,甚至不是指趙德良。有網貼暗示,藍智蒙在北京有很深的關係,並且織就了一個關係網。原本是要判的,甚至準備判重刑,關鍵時候,北京一個電話,案子就成了另一種結果。

    有關此案,唐小舟是清楚的。嚴格說來,這是一次並未受到權力干擾的審判,正因為未受到干擾,判決也就相對公平。網上之所以一片叫罵之聲,這種聲音完全出於非理性的個人情緒,甚至是不懷好意的惡意攻訐。網絡世界常常被這種非理性情緒左右,令人懷疑這些人的腦中,還有理智和法律這兩個詞。從法制角度看,唐小舟是絕對擁護這種判決的。這與他是否和鍾紹基關係密切,不存在絲毫關係。

    原因之二,鍾紹基不知是否聽懂了唐小舟上次說的話,總之,他在黨建工作上面,下了大功夫,雷江市的黨建工作開展得很有特點。如果僅僅只是很有特點,趙德良可能還會對鍾紹基冷處理一段時間,偏偏雷江市的文林縣出了一個典型人物,這個人名叫鄭永新,原是文林縣秋華鎮的鎮委副書記,一個擁有三十多年黨齡的老同志。秋華鎮在岳衡湖的東北角,全鎮的面積,被岳衡湖劃成了兩大塊,從一處到另一處,如果沿著湖邊走,有四十多里路,只能靠渡船。四月的最後一天,鄭永新乘渡船去檢查工作,恰遇鎮中學放假,船上有二十多名回家過五一節的中學生。可能因為渡船年久失修,船行至湖中間,開始透水。發現這一嚴重危機後,鄭永新立即指揮船上的學生向湖裡舀水,同時下令渡船迅速靠岸。但是,船底的破洞迅速增大,眼見離岸還有幾百米距離,根本無法靠過去。鄭永新又採取了一項措施,下令所有人全部下水,全部抓著船體,鄭永新、船老闆和另一個人旅遊將孩子們送上岸。當鄭永新送完第六個孩子返回的時候,體力嚴重透支,出現抽筋。其他人相距較遠,趕過去時,他已經沉入水中,不幸身亡。

    此事曾被雷江日報報道過,唐小舟看到這一消息後,分別給徐雅宮以及鍾紹基打電話。徐雅宮趕去做了一個專題,鍾紹基則指示市委宣傳部,組織了一批記者深挖這個先進事跡。這一挖,挖出了猛料。鄭永新是由村黨支部書記一步一步上來的,當到副鄉長時,年齡已大,考慮他擔任鎮委副書記時,實際已經超齡,縣委討論的時候,意見分歧很大,主要還是考慮到年齡問題。縣委因此向市委專題請示,市委常委會同意他擔任副書記。記者們挖出了鄭永新很多感人的事跡,徐雅宮更是在專題報道之後,推出新聞連載,一時間,雍州都市報成了緊俏貨。

    對於這件事的報道,趙德良高度關注。此次見鍾紹基,正與此事有關。唐小舟知道,趙德良希望在全省掀起學習鄭永新活動,將這一活動,作為黨建年的重點活動之一。唐小舟估計,今天趙德良就是和鍾紹基商量這件事。

    唐小舟問清鍾紹基進去的時間,又看了看表,發現鍾紹基在裡面已經四十分鐘。

    又過了五分鐘,趙德良才和鍾紹基一起出來。一起出來的,還有省委宣傳部和市委宣傳部的一些領導。經過徐易江的門口,趙德良往裡面看了一眼,說,小舟,我們走。

    唐小舟起身跟過去,發現徐易江並沒有跟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