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2、關於人體的第三隻眼——「天眼」 文 / 時空來客
所謂天眼,有人體第三隻眼睛之稱,居於人體前額裡面,即常說的印堂之後。西醫解剖學上,稱之為松果體,佛教僧人稱之為識海,道則言之為天眼,它到底有什麼功能,不一而論。
佛教僧人稱前額此處為識海,意思是大凡思之源、魂之根皆來自於此;而人要與自己本性的溝通,要與宇宙萬物的溝通,皆與此有關。
佛教打坐,講究的是摒棄雜念,以心觀鼻,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然後宇宙之能量便會源源不斷地流入身體,強身健體,及至異能顯現。而僧人打坐入定到一定階段時,前額印堂深處便會有一絲絲灼熱感,彷彿有縷縷能量不停歇地從此湧入,行走於全身脈絡,幾個大周天後全身更是無比舒暢。[搜索最新更新盡在;道家則言為「天眼」,意思是打開此處,人即能直接審視宇宙萬物,遠非兩隻肉眼所能。據說,煉氣有成者每日以氣溫養之,久而久之,則能內視人身之氣、治病養生,外審宇宙之極,預測未來,溝通陰陽,無所不能。
西醫解剖學上,則謂之為松果體,大多數用途至今不明。而研究也表明,不單人類有松果體,大多數動物身上也都有松果體。這似乎意味著,人類與地球上的其他動物一樣,其實同源而生,只不過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比其他動物更是智慧、更加優秀而已!
但「松果體」對於人和動物,確是有非凡的意義,這是勿容置疑的。因為任何胚胎包括人類,在發育的過程中,必先發展了「松果體」。是「松果體」發佈命令給「腦垂體」,「腦垂體」按照「松果體」的命令產生人體的干細胞,並逐漸形成人體的各個臟器。這就是說,人的軀體之所以能發育起來,其實始於「松果體」的指導,及至發育完全成才能獨司其職。
身體發育大致完成後,「松果體」也不會馬上退化,它在兒童時期依然較發達,一般一般7歲後才逐漸萎縮,到成年後因不斷有鈣鹽沉著,作用才漸漸淡化。就算是成年後,「松果體」也依然起著重要作用。
比如,它有感光作用,早先有人稱之為「第三隻眼睛」即源於此。它還有生物鐘的作用,它能分泌褪黑激素,能幫助人消除疲勞,也能在人睡眠時合成一些重要的物質,這些等等。
至於松果體怎麼得來的?有何特殊功能?松果體到底是不是佛家所說的「識海」,或者道家所說的「天眼」?這些問題卻似乎無人能回答,至少在目前科學界難以解答,而佛家、道家所說的又過於玄幻,找不到實在的證據支持。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生物進化的歷程來探究,那麼松果體的用途或許可以窺視一角。生物學上追究某個退化器官的用途,還可以從其演化過程來瞭解,比如胎兒身上的鰓裂結構,雖然現代人類並無用處,但由此人們可以推測人類的祖先可能生活在水中。同樣,松果體也許是人類祖先的某一個功能器官,到了現代其功能才退化或隱藏起來。
根據古老的記載,地球上曾出現過幾代文明,其中第一代文明為根達亞文明。那時,女性有**,具通神能力,能接受投生的神靈;男性有「第三隻眼睛」,有些有預測能力,有些具有殺傷力等等。這「第三隻眼睛」指的就是松果體,原先它浮現於前額,就像神話傳說中的二郎神,只不過後來它退化了,隱於印堂之後。
關於這個傳說,還有一些現象可以印證。比如,自然界中的動物能對自然災害提前作出反應,而人類通常毫無察覺。有人猜測這是因為松果體有預感能力,而人類的這一能力嚴重退化,而這些動物松果體的退化更少一些。為此,有人專門做了一些實驗,探索松果體能對不同的光波和某些射線會否做出特殊的反應,結果表明它的確會作出反應。此外,古時的神職人員常在頭冠上對應松果體的部位鑲嵌較大顆粒的寶石,進行占卜等儀式時,會讓光線射向印堂或眉心天靈等處,皆指向松果體,這樣占卜、預測的效果會更好一點。還有,人的眉心一直被當作精神力集中的地方,當人遇厄運時會稱「印堂發黑」,不知這些是不是巧合。
解剖學家卡裡盎說「松果體」是人類思想通過腦腔的必經門戶,德國科學家笛卡兒也認為這是「靈魂所在之地」,更有人把它看成「智慧的寶庫」。
(本文摘自本人的另一部未完本小說《拯救2012》,推薦大家閱讀,因為本書的很多理論的推導過程都在那本小說中。當然,信不信由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