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章 師徒論武 文 / 時空來客
對於武當祖師張三豐,朱顏在一些史書雜記上也偶有瞭解。在《明史·張三豐傳》曾有以下記載:
「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盡經目不忘,游處無恆,或雲能一日千里。善嬉諧,旁若無人。嘗游武當諸巖壑,語人曰:「此山異日必大興。」時五龍、南巖、紫霄俱毀於兵,三豐與其徒去荊榛,辟瓦礫,創草廬居之,已而捨去。
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台觀。一日自言當死,留頌而逝,縣人共棺殮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乃游四川,見蜀獻王。復入武當,歷襄、漢,蹤跡益奇幻。永樂中,成祖遣給事中胡濴偕內侍朱祥繼璽書香幣往訪,遍歷荒徼,積數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璡、隆平侯張信等,督丁夫三十餘萬人,大營武當宮觀,費以百萬計。既成,賜名太和太岳山,設官鑄印以守,竟符三豐言。[搜索最新更新盡在;或言三豐金時人,元初與劉秉忠同師,後學道於鹿邑之太清宮,然皆不可考。天順三年,英宗賜誥,贈為通微顯化真人,終莫測其存亡也。」
正史對張三豐如此推崇,民間雜書及道家典籍中更是對他推崇備至。而他的壽命,據史記載的就至少活了二百多歲,而民間和道家傳說中,他更是羽化成仙壽及無疆。他先為道家丹士,從為龍真人等諸家師友煉氣導引之術,又靜下心來隱於武當近三十載,丹拳兼修,終於參出一套「身心合一」的修行之法。此後便是「穿山走石,往來無常」,「深藏道法,廣具神通」,活脫脫就是傳說中的仙人。
作為修行者,朱顏一早便知道這張三豐也是這世上少見的修行者之一,且道行高深,修者少有。但他始終不明白張真人的修行,究竟到了什麼程度?也不知其修行的方法如何,是否與自己的一般?
現在聽張中醫一說,頓時明白這張真人的道行,遠非自己所能及也。自古能稱為「洞玄」之境者,無不有玄妙神通,諸如呼風喚雨、預知禍福等等,無所不能。佛教、道教典籍所載的「洞玄靈寶真靈」,自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以下,哪個不是神通廣大的得道仙人?而張三豐本是凡人,憑著數百年的修行,乃得以名列洞玄之境,看來遠古之神仙傳說也並非全是空穴來風。
又觀張真人所創之太極拳,朱顏縱不能全悟真人昔日之修行妙法,也能從中偷窺一二。這丹拳兼修之法,似乎與其他道家、禪宗之坐地古修大有區別,並非只靠冥想吐納來「煉精化神、煉神化氣、煉氣化虛」,而且還靠肢體動作來配合冥想吐納,引導天地元氣與體內靈氣的感應運行,從而煉氣化神、凝靈為質。難道這,就是武當祖師遺言中所說的以武入道之法嗎?
看著朱顏深思的樣子,張中醫沉吟了片刻,又說道:「祖師還曾遺言,這太極拳練至極致,身、心、氣三者合一,則會有太極呈現,我們歷代門人苦思皆不得其解。這身、心、氣三者,怎麼可能會合而為一呢?但今天看你打拳時,以念隨氣、引氣出拳,彷彿也正合了這身、心、氣合一之意。也許將來破解這個謎團,就在你身上了。」
「謝謝師傅的教訓,我會努力的!」張中醫的話讓朱顏也深受鼓舞,他重重地點了下頭說道,只是此時他的心裡卻冒出了另一個想法。
天下武術同宗,武當張三豐以武入道,破開洞玄秘境,那少林功夫天下聞名,是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當朱顏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張中醫時,張中醫呆了一下,他還從來沒有想到這樣的問題。如此,他便與朱顏談起這天下武道的諸般長短,尤其是對少林武功,他更是談了自己的種種感悟。
要說祖師張真人以武入道、丹拳兼修,那是世人所共知的,而武當一脈練武之目的,也正是護己養生、兼達天道,這張真人身以踐之且成就道法。
這少林一派自達摩祖師以來,分枝散葉,門派林立,幾成天下武功之共宗。但少林禪武分離,禪宗之人打坐吐納、面壁經年,乃能感悟天地元氣親近天道;而所謂武宗各派,則先以養氣,後以氣化勁、以氣入膜,硬生生地將體內溫養的天地元氣改造為擊鐵碎石的身體霸氣。這一種以道入武,揮霍元氣的做法,固然能起到一時的競技勝人的目的,但本質上卻與修行者養氣調體的目標背道而馳,所以練武者往往難能長壽。
少林的這一種禪武分離現象,據說是跟當年達摩祖師所傳的兩本經書有關,一本是《洗髓經》,另一本是《易筋經》。前者可改先天之氣,即為養氣入道之法門;後者則為化氣入勁之法,也就是將體內元氣轉化為各種肢體勁力的方法。按理來說,這前者是修道之術,後者為自衛之法,兩者兼修,既可保身體無虞,又可達成修行成佛之大業。
但可惜的是,這《洗髓經》自達摩祖師傳於二祖慧能後,便下落不明。此後少林便只憑幾代禪宗積累下來的修行經驗,和那本主講化氣為勁的《易筋經》,立足於世。
再加上世人多功利之心,而《易筋經》中的化氣為勁之法也確實是精妙無比。即便是元氣修為不高的人,也常能達成驚人之打擊效果,不像修道之人,積年累月,窮達數十年,也可能修為低微一事無成。所以,這世人最終還是從武者眾,修道者寡。天下之武林門派,也多為少林之分枝別門;出自武當內家武功,也僅太極、形意與八卦三門而已,且多失其修道本義也。
聽張中醫這麼一說,朱顏對於武道之秘更是瞭然於胸。他見書中提過,少林達摩祖師原為古印度三王了,名為菩提達摩,受大般若法王點化來華夏傳道。他的修道思想應該來自於印度古籍《吠陀經》,而傳說中的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參悟這《吠陀經》而得道成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