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 京華風雨 文 / 醒獅沖天吼

    「呵呵,道友客氣了,是你自己的功夫到了,其實就是沒有我的話,你也會因為其它的因素而悟。」宋長庚略微謙抑地說道。

    心境精進的法元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說,是就是,你謙讓也是,不謙讓也是,他心裡明白就行,想了想他問道:

    「道友是否還要在這裡修煉?我想回五台山的洞府去看看,而且需要的藥已經都採集齊全,我也要回去煉製,道友是否與我同去,到蝸居小坐。」

    「不了,我要去京城,順路同行吧。」宋長庚沉吟了一下說道,然後他又向公冶黃的元神問了他所居住的黑崖地具體地址。

    就和法元一起向他告辭,兩個人一起駕劍光而去,一路北上後,在京城外分手,法元回五台山,而宋長庚則進了北京城。

    現在已經是臘月的天氣,大白天的北京城,街道上冷冷清清,即使已經快過年了,但是大街上依舊行人稀少,或者行色匆匆。

    即使是這些天子腳下的民眾,也敏銳地感覺到了風雨將來的壓抑,反賊攻城略地,前鋒已經指向京城,大明朝的天,要變了。

    在京城裡沒有什麼秘密能完全瞞住,尤其是這種國家風雨飄搖地時候,各種真假消息漫天飛舞,就是知道真消息的王公大臣們都是憂心不已。

    宋長庚的修為雖然已經到了寒暑不侵的地步,但是為了不顯眼,他在進入京城後就找了個成衣鋪子,買了件皮裘披在身上。

    無憂門歷代所積,金銀銅錢這些東西不知凡幾,畢竟這些歷代門人都是不成大道的,對人間的東西自然要貪戀許多。

    他找了間酒樓,看這裡的環境雖然不錯,也比較高雅,奈何客人稀少,一個身材瘦小的店小二見他進來,趕緊熱情地打著招呼。

    對店家的熱情,宋長庚淡然一笑,他讓小二領著,尋了個二樓靠窗戶的雅間,在坐下後,他對慇勤侍侯的店小二隨口說道:

    「給我來一壺好酒,上些你們這裡的拿手菜,再多上些水果,其它的你看著來吧,快過年了吧?怎麼還這麼冷清?」

    身材瘦小的店小二擠著笑臉故做神秘地小聲說道:「客官您是不知道啊,這反賊已經鬧的不像話了,皇上都沒心過年了。」

    他看著宋長庚身上華貴的皮裘,眼神中掩飾不住的羨慕和妒忌,為了討好這個有錢人,他可以說的知無不言,故做低聲地說道:

    「看您就是從外地來的,我跟您說,讓反賊鬧得皇上心情不好,已經斬了好幾個大臣了,你可不要亂打聽,免得惹禍上身。」

    宋長庚淡然一笑,打賞了他幾兩銀子,又略微的一問才知道,現在已經是臘月二十一了,但因為反賊和關外的韃子鬧得,這個年恐怕也是過不消停了。

    他來京城是有自己的想法,現在時間還是早了點,簡單的吃了點東西,他一直滕到天黑後才離開酒樓,趁著夜色直奔皇宮而去。

    他要在那裡尋找幾個人,順便布下自己的棋子,改變命運不是那麼容易,但有時候也那麼簡單,只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

    在其後的幾個月裡,他一直往返於京城和他自己的無憂谷之間,不斷地用已經基本騰空的三個乾坤袋,來回倒騰。

    在太行山一個小角落裡的無憂谷,因為陣法的緣故四季如春,在歷代開闢的山洞裡,雖然裝飾很簡單,但是卻很寬敞。

    山洞下面還有十三個巨大的儲藏室,每個都有十米左右高,百米左右見方,各個方向都在牆壁上刻畫了大量的陣法。

    這些陣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堅固牆壁,冷藏物品,只要每隔幾年或者十幾年,更換陣法運行用的玉石,維持其正常運行就行。

    在儲藏室裡面分別儲藏了金銀銅錢,珠寶玉石,糧食乾肉,酒茶水果,布紗絲綢,皮棉毛麻,床椅桌櫃,杯碗盤勺等各種各樣地生活用品。

    當然還有幾間裡儲藏了許多藥材和煉器的原料,這些都是歷代門人積累的東西,雖然不是什麼精品,但在人間也是難得之物了。

    宋長庚這段時間一直往儲藏室裡補充各種生活用品,買這些東西雖然麻煩,但他也知道,付出才有回報,什麼都不做,什麼都得不到。

    當他第二十七次來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陽春三月初了,雖然北方春寒料峭,但是更讓人寒冷的是整個國家的形式。

    在正月的時候,李自成在西安建國大順,改元永昌,並且開始發兵東進,一路破關直接奔京城而來,顯然是要滅亡大明。

    而張獻忠則是在去年五月攻陷武昌,沉楚王於江,並且自稱為大西王,開始建立官制,同時沿江而上,準備攻擊四川。

    宋長庚這次來京城直接就隱居在皇宮裡,等待最後日子的到來,而現在整個皇宮都是人心惶惶,不停的有人失蹤。

    其中就有宋長庚的功勞,他經過幾個月的挑選,已經掠走了十幾個根器不錯的宮女,同時也在皇宮裡拿了許多東西,包括內庫。

    在壽寧宮的一間宮室裡,十七歲的長平公主憂心不已,坐臥不寧,這幾天她身邊侍侯的宮女接連失蹤了好幾個。

    她不想同父皇說,國事就已經夠他煩的了,現在整個國家糜爛不堪,他父皇整天勞碌不已,神情憔悴,就連自己的婚期也是一推再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